老朱正苦恼着呢。

  结果朱高炽又给他来了一个“惊喜”。

  只见小胖墩提笔又在堪舆图上画出了一条线,正是在南洋之地。

  “诸位请看,这南洋有一个马六甲海峡。”

  堪舆图上面,朱高炽用炭笔将此地给圈了起来。

  “南洋之地都是一些岛国,国力不算雄厚,但胜在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就拿马六甲海峡来说,也就是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那道狭长海峡。”

  “不难看出,马六甲海峡勾连东西方的水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东海与西洋,同时也是亚洲和大洋洲的水上交通要道!往来商船若想避开此处,要么绕行万里,要么就得闯过遍布暗礁的危险海域,代价极大。”

  “换句话说,西方人想要走水路来到东方,贩运香料、宝石,就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我们的丝绸、瓷器要运往西洋,同样得从这里过。”

  “掌控了此地,便等于掐住了东西方贸易的咽喉,既能收往来商税充盈国库,又能凭借海峡天险拦截不轨之船,甚至能借此牵制周边小国。诸位明白此地的重要性了吧?”

  西方人!

  这是汤和与俞通源第一次听到他们的名字。

  但对于老朱与太子标来说,当然不是第一次了,毕竟上回他们可是亲自去了解了蒙古西征军的历史。

  “高炽,这些西方人是什么情况?”

  汤和下意识地追问道,满脸好奇之色。

  “难道他们比我大明更加强盛,更加富庶吗?”

  朱高炽闻言并未过多解释,而是轻笑道:“在大明以西,就是西域,在西域以西以及更远的地方,那里有着很多文明,这些文明也衍生出了很多国家!”

  “比如盘踞中亚的帖木儿帝国,疆域横跨中亚至南亚,骑兵精锐、国力强盛,丝毫不逊色于我大明,其控制着传统陆上商道,对东西方贸易影响深远;再比如帖木儿帝国西边的奥斯曼帝国,这是一个突厥人建立的强横帝国,正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扩张,掌控着连接欧亚的要道,其势力已触及地中海与红海,对周边文明有着极强的威慑力。”

  “这些国家或为商路枢纽,或具扩张野心,与大明虽相隔万里,却在贸易、地缘上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不察。”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得明白,如果光是从陆地上面征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戈壁荒漠隔断前路,万里征途耗尽粮草,战线拉得太长,兵员补给难以为继,纵有百万雄师也难越葱岭。然而要是从海上呢?”

  朱高炽声音突然拔高,“借海船之利,顺季风之便,载着兵士粮草直抵其沿海要地,既省去陆行的艰难,又能出其不意直捣要害。贸易商船可作先锋,探查虚实、输送物资;水师舰队紧随其后,威慑其国、护持商路。以海为途,万里之遥不过月余航程,这般效率,远非陆路可比。”

  “届时敌国水师从海上来袭,我大明当如何应对?”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全都脸色大变!

  西方诸国隔着万水千山,竟可能借海路杀到东方?

  这念头如惊雷般炸响,让习惯了防备北方草原的他们心头一紧。

  朱元璋这位皇帝陛下顿时就有些坐不住了,手指猛地攥紧椅子扶手——陆上有长城边疆可守,海上若真来了强敌,难道要让战火从海疆烧进内陆?

  他想起倭国曾扰沿海,可那些海盗怎比得上帝王率领的强国舰队?

  若帖木儿、奥斯曼之流真从海路而来,以大明眼下的水师,怕是难以抵挡。

  这份潜藏的威胁,比北元的骑兵更让人寝食难安。

  “炽儿,你说的可是真的?!”

  老朱下意识地追问道,神情很是凝重。

  朱高炽听后脸不红,心不跳地点了点头。

  废话,当然是真的,后世不就被西方横扫了一次吗?

  当然,那是几百年后的事情,但咱们华夏人讲究一个未雨绸缪嘛!

  “这元朝年间,有一个西方旅行家,叫做马可波罗,他来到东方后目睹了元朝的繁华富庶,京杭大运河上商船络绎不绝,大都城里金银珠宝堆积如山,江南的丝绸比西欧的天鹅绒还要华美,瓷器比黄金还要珍贵。”

  “所以他撰写了一篇《马可波罗游记》,并且在里面疯狂推崇赞扬这个东方古国的富庶与繁华,说这里遍地是黄金,市集上的珍珠宝石随手可及,香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连宫殿的梁柱都镶着宝石,寻常百姓家也能用丝绸裹身……这游记在西方流传开来,如同一把火点燃了无数人的贪欲——国王们觊觎这片土地的财富,想将其纳入版图;商人们垂涎这里的物产,渴望垄断贸易;甚至连海盗也盯着往来商路,妄图劫掠满载而归。”

  “他们对东方的向往,早已不只是通商那么简单,那是混杂着掠夺欲的觊觎,一旦有了足够的海上力量,怎会甘心只在游记里想象这片宝地?”

  “简直混账!”老朱腾地一下坐直了身体,双手按在案几上,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这个马可波罗不是瞎写吗?”

  “这般夸大其词,把东方说成金山银海,岂不是引狼入室?他可知这几笔文字,会让多少豺狼虎豹盯着我大明的疆土?”

  “真当我大明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不成!”

  尼玛地,元朝有这么富庶吗?大明有这么繁华吗?

  个***西方蛮夷,真不是个东西啊!

  汤和与俞通源也对马可波罗破口大骂,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狗东西分明就是不安好心啊!

  朱高炽见状心中都快笑疯了,表面上却是一板正经的模样。

  这马可波罗游记确实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当时欧洲通往中国的陆上丝路被阻隔,哥伦布、达·伽马等航海家受其影响,纷纷踏上探寻东方之路,哥伦布更是带着此书起航,虽意外发现美洲,但由此拉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开启了全球化时代。

  此外游记中对东方富庶的描述,满足了欧洲人冲破宗教禁锢后释放的世俗欲望,激发了欧洲人此后几个世纪的东方情结。

  不过等西方人找到大明,也是一百多年之后的事儿了。

  但这并不妨碍朱高炽给老朱上上强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嘛!

  老朱这个人就是小富即安,一门心思只知道北伐,眼里只有草原上的北元残部。

  等彻底覆灭北元后,他便觉得天下再无威胁,就开始卸磨杀驴,大肆清洗武将勋贵,收缴兵权、罗织罪名,无非是觉得大明已足够强盛,没了外敌便无需再倚重这些手握重兵之人,却不知海疆之外还有更大的天地与潜在的危机。

  这波朱高炽不算欺骗,而是善意的谎言。

  带着老朱睁眼看世界,让他明白大明之外尚有诸多强国,海疆之上潜藏无数机遇与危机,倒逼他跳出“北伐即安”的局限,避免后期来一次黑化,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海域。

  这般引导,既是为水师建设铺路,更是为大明长远计,让王朝根基不仅扎在陆地上,更能在海洋中扎得更深,走得更远。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最新章节,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