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的海面上,船队正朝着天津港缓缓驶回,船帆鼓着海风,带起一路轻快的水波。

  甲板上飘来阵阵诱人的鱼香,原来是将士们支起了铁锅,正用刚捕上来的鱼煎炒烹炸——今天的鱼获实在太多,连临时改造的鱼舱都塞得满满当当,索性挑些最鲜活的当场料理,给大伙儿打打牙祭。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渔夫捧着一条油煎大黄鱼,金黄的鱼皮酥脆,咬一口滋滋冒油,他一边吃得满嘴流油,一边咂着嘴感叹:“我的乖乖,这拖网捕鱼简直神了!就这么拖了一上午,竟捞上来两万多斤海鱼,抵得上咱们全村人忙活小半年的收成了!”

  他身旁的年轻渔民啃着烤鱼,含糊不清地接话:“可不是嘛!我活了二十多年,从没见过这么多鱼堆在一起,光那条十几斤的大黄鱼,往市集上一摆,不得被抢疯了?”

  老渔夫抹了把嘴角的油,看着舱里堆得冒尖的鱼获,眼里的光比头顶的日头还亮:“以前总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可咱们靠海却不敢下海。如今有了这法子,往后的日子,怕是要像这煎鱼似的,滋滋冒油,越来越香喽!”

  鱼香混着海风飘得老远,连远处盘旋的海鸟都被吸引过来,跟着船队飞了一路,仿佛也在为这满船的丰收欢喜。

  以前在地里刨食的时候,谁不晓得食物金贵?一粒米、一口粮都来得不易,更别说肉食了。

  便是有人进了工业区之后,日子才渐渐松快些,能吃饱饭,偶尔还能沾点荤腥;后来晋升成了匠师,才算得上天天有肉吃。

  可这毕竟是少数人的光景。

  在这个年月,肉食金贵得很,寻常百姓一年到头也难见几回荤腥,逢年过节能割上二两肉,都得省着吃,连汤都要兑水煮成一锅,让全家老小分着尝个味。

  就像眼下这样,整条大鱼煎得金黄,敞开肚皮大口吃肉,这般奢侈的吃法,便是有些家底的地主老财,平日里也舍不得。

  他们顶多在宴席上摆上一盘,切得薄薄的,每人夹一筷子意思意思,哪敢像这般敞开了吃!

  老渔夫咬着鱼肉,忽然叹了口气:“要不是跟着殿下出海,这辈子怕是都想不到,鱼肉能吃得这么畅快。”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都跟着点头,手里的鱼吃得更香了——这一口口下去,不仅是肉香,更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的滋味。

  常茂把最后一块鱼肉塞进嘴里,咂了咂嘴,又拿起手里的鱼骨看了看——整条两斤重的大黄鱼,竟被他吃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一副完整的骨架。

  他随手将鱼骨扔进海里,拍着肚子感叹:“这海鱼味道是真不赖!没有河鱼那股土腥味,肉紧实得很,骨刺又少,往嘴里一抿就化,这般美味,真是吃一次就忘不了。”

  旁边的将士们听了,纷纷点头附和。

  有人正捧着条烤马鲛鱼啃得欢,含糊道:“可不是嘛!以前在军营里,一月能吃上两回肉就不错了,哪想得到海里竟有这等好东西?”

  常茂望着远处翻涌的海浪,脸色渐渐沉了些,语气也重了几分:“说起来真是可惜,这大海里藏着这么多宝贝,咱们以前竟偏偏要禁海,把这金饭碗当成了烫手山芋,实在是愚不可及!”

  这话像块石头投进水里,周围的喧闹声顿时小了些。

  渔民们手里的动作慢了,想起过去禁海时的日子,脸上都多了几分感慨。

  王弼没好气地瞪了常茂一眼,暗地里伸手在他胳膊上拧了一把——这混账东西,真是个混不吝的性子,什么话都敢往外秃噜!

  他压低声音斥道:“胡说什么!”

  禁海那国策,是当今陛下亲自定下的规矩,虽如今开海解禁,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愚不可及”,传出去岂不是要惹祸?

  王弼看着常茂那还没反应过来的愣样,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赶紧转头看向四周,见众人注意力大多还在鱼获上,才稍稍松了口气。

  朱高炽看在眼里,淡淡开口打圆场:“这家伙也是见了这海产丰饶,一时感慨罢了。过去的国策有过去的考量,如今时势不同,开海利民才是眼下该做的。都别说这些了,尝尝这刚煮好的虾羹。”

  一碗热气腾腾的虾羹递到常茂面前,他这才后知后觉地摸了摸后脑勺,嘿嘿笑了两声,接过碗埋头喝了起来,倒把刚才那茬忘到了脑后。

  王弼看着他这模样,无奈地摇了摇头,心里却也明白——这小子虽嘴上没把门,可那话里的意思,怕是谁见了这满船鱼获,都会在心里掂量掂量。

  随后朱高炽拿起一块烤鱼递给常茂:“这海既然能养人,咱们就把它用好——让这海鱼的滋味,能进到更多百姓的碗里去。”

  常茂接过烤鱼,狠狠咬了一口,点头道:“殿下说得是!往后谁要是再提禁海,我第一个不答应!”

  “有这么丰富的资源不去用,真是暴殄天物!”常茂喝着虾羹,嘴里还不忘念叨,“就咱们这临时改的船,随便捞一晚上就有两万多斤鱼,要是换成专门的渔船,那还不得翻着倍地往回拉?”

  朱雄英蹲在一旁,掰着手指头算起来:“你看,一个人一天吃三斤肉,顶多半条鱼就够了。咱们这一百多号人,一晚上捞的鱼就有两万斤,算下来……差不多够近万人吃一天了。

  他眼睛一亮,转头对朱高炽道:“高炽,要是多造些渔船,组织渔民们成规模地捕捞,单是这些海鱼,就能让多少人顿顿有荤腥?那些缺粮的地方,说不定还能靠海鱼接济,省下不少粮食呢。”

  王弼站在船舷边,望着波澜壮阔的海面,心里头五味杂陈。

  先前虽听朱高炽说过开海的好处,可终究隔着层疑虑,如今亲眼见了这满船的鱼获,才真切觉得,先前的海禁政策实在是可惜了——放着这么大一座宝库不用,偏偏把人捆在那几亩薄田上,一旦遇上灾荒,可不就只能眼睁睁看着饿殍满地?

  他想起朱高炽常说“海洋是座巨大的宝库”,以前总觉得这话有些空泛,哪有地里的庄稼实在?

  可现在不一样了。这趟拖网捕鱼,不过一晚上的功夫,就轻轻松松捞上来两万多斤鱼,若是鱼舱够大,回程时再下一网,这一趟出海,几万斤鱼获根本不在话下。

  “以前总觉得‘靠山吃山’才稳妥,”王弼捋着胡须,对身边的朱高炽道,“如今才算明白,这‘靠海吃海’的分量。”

  “先前总觉得大海是凶地,风浪能吞船,倭寇能害人,禁海才稳妥。”王弼叹了口气,又看向朱高炽,眼神里满是信服,“如今才算明白,殿下说的‘宝库’是什么意思。这海哪是险地?分明是能救命、能养人的活路子啊!”

  朱高炽笑道:“现在明白也不晚。等回去了,先造一批专门的渔船,再教渔民们用这拖网法子,让更多人知道,这海里的宝贝,够他们踏踏实实地过日子。”

  王弼重重点头,望着远处越来越近的天津港,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渔船扬帆出海、鱼获满舱的景象——那景象里,藏着的可是数不清的人家的好日子。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最新章节,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