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见自家四弟妹神情都变了,赶紧安慰她,“四弟妹不用担心,三皇子和五皇子虽已出手,却也不敢动作太大……”
秦如茵摇摇头,“没有那么简单,三皇子和五皇子既已出手,必定是准备好了……很大可能是圣上的身体不容乐观。”
“不……不会吧?”方氏一惊,她家老爷和她说这些话的时候,可没说到这一点。
她下意识的就看向了向来老谋深算的自家婆母。
姜太夫人见大儿媳妇看过来,老眼沉沉的点点头。
“茵娘猜测的和老身猜测的差不多。”
方氏瞳孔一缩,差点没瘫软下来。
怎么会这样严重?
亏她之前还以为事情不大,只是先来和母亲和四弟妹知会一声……
刚还吃的不亦乐乎的。
“这可如何是好?大军开拔不到一个月,如今到西北边境起码还有大半行程,若是这个时候圣上龙体……”
方氏不敢想象。
圣上一旦坚持不住,太子殿下和老四不在京都,一旦皇位被其他人所得,先不说大应朝如何动荡,姜家怕是要万劫不复了!
“你也不要吓自己,圣上英明,既然敢在今年决定迎战,自是将一切都安排好了。”
“只不过,朝堂动荡是躲不掉的了。”姜太夫人深吸一口气,眉头皱的紧紧。
她心里更担忧的是老四出征去了,姜家竟再也找不出一个能扛大事的男丁来了。
圣上那边肯定也明白。
恐怕一些暗示,老大那个糊涂的都不懂……
方氏想着想着脸色也白了。
她也想到了这一点。
当下就尴尬的和姜太夫人说起来。
姜太夫人再次叹息。
她也说不清她是命好还是不好。
儿子中除了老四,其他的都差强人意。
媳妇中,除了老五媳妇,其他四个个个都是聪明人!
秦如茵想了想,便道:“正好这些日子我那两个青龙大街上的铺子挣得极好……明日我便递帖子进宫,将账目交给太后娘娘过目。”
“母亲和长嫂都觉得这涮锅子好吃,我明儿也带上两头小肉牛,两只小羊羔进宫献给太后娘娘,也陪老人家涮个锅子吃。”
家里男丁顶不住,那就只能想法子女人顶上去了。
秦如茵其实没什么安全感,嫁到姜家之后,是姜九霄将她养得有安全感了。
如今他出征了,这安全感她就得自己去“养”了。
见她明日准备进宫,姜太夫人和方氏都明白她为何要这样做。
婆媳俩个都走到她身边,一人握住了她一只手。
“茵娘,真是辛苦你了!”姜太夫人感激且心疼。
方氏只握着秦如茵的手良久无言,只是眼睛是红红的。
秦如茵好生安慰了两人。
方氏原本想说一说姜家二房老三在育婴堂抱养一对双生子做儿子的事,但想到四弟妹又忙又辛苦,便不打算拿这样的小事来烦她了。
姜太夫人习惯午膳之后午憩,还只愿意在她自己的床上午憩。
她心疼秦如茵劳累,婉拒了她要送她回她自己的院子。
方氏便自告奋勇送姜太夫人。
姜太夫人知道大儿媳还有话和自己说,便没婉拒方氏。
路上,方氏和姜太夫人说了二房老三夫妻要在育婴堂抱养一对双生子当儿子的事。
“此事当真?”姜太夫人皱着眉,“一对健康的孤儿双生子可算难得……”
方氏点点头,随即道:“据说二叔父亲自派人去查过,没什么问题。”
姜太夫人便道:“他二叔父性子一向谨慎,既是他亲自派人去查了没问题,那便随他们吧。”
顿了顿,也是叹息:“他们家老三和老三媳妇成亲七八年没个孩子也是糟心。”
方氏轻声道:“这个事说起来,三堂弟妹也实在太霸道了些……”
“这都请了多个妇科圣手查到的都是她身子骨有碍,不能有孕,就该软和些,让三堂弟在咱们姜家过继几个孩子在膝下多好。”
姜太夫人笑了笑,对方氏说:“这点你还真错了,你三堂弟媳妇这个性子我喜欢!
她娘家兄弟当官厉害,又愿意护着她这个出嫁了的姑娘,她为何要巴巴讨好夫家?”
“当年你二叔父家的老三娶她之前,其实就打听明白了,你三堂弟媳妇年少时从马背上摔下来伤了身子的……”
“还有这事?”方氏惊讶。
姜太夫人点点头。
“这件事也是人家的伤心事,姜家知道的人也不多。若不是你今日和我说他们夫妻在育婴堂选好了孩子的事,我也懒得多嘴说这个事。”
“我的意思是,当初你二叔父打定主意要替他家老三娶你三堂弟媳妇,就要承担这个后果!”
方氏表示自己明白了。
是啊。
既是看重人家娘家厉害,就要承担没有子嗣的后果。
何况,二叔父家的老三也的确靠了他舅兄和小舅子得了很大的好处。
如今也是有实权的六品京官。
在姜家也算是个年轻有为的青年了。
“母亲,那这件事咱们长房就不多事了?”方氏想想也不会有什么大事。
哪怕育婴堂那两个双生子身份有问题,那也是育婴堂的事。
出了事,姜家必定要去找育婴堂要说法的。
她相信这京都任何一个育婴堂,还不敢招惹到姜家。
“不多事了,你二叔父夫妻在姜家这一大家子中也是个要头要脸要体面的。
他家几个儿子虽官职不高,却都是有功名在身的,傲气着呢。”
“我们长房要是多事去查了什么,被他们夫妻知道了,说不清楚的。”
方氏一想到这夫家二婶母的厉害,便彻底打消了派人也去查一查的心思。
姜太夫人和长嫂方氏离开后,秦如茵便亲自写了进宫的拜帖。
她的拜帖被呈到太后娘娘面前时,太后娘娘便笑了。
“善嘉郡主是个懂事的孩子,知道圣上心里急银子的事呢,这就递了拜帖进宫了。”
她身边服侍的老嬷嬷哄她高兴,笑着说:“太后娘娘,善嘉郡主一片孝心也是来看望您的,这不还带了新的吃食呢!”
太后娘娘听着自是高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看样子哀家要留善嘉郡主用个早晚膳了。”
“吩咐下去吧,让御膳房准备几个好菜式。”
老嬷嬷恭敬应喏。
秦如茵原本想着明日再进宫,没想到宫里更急,太后娘娘直接派了女官亲自来姜府接她进宫了。
秦如茵摇摇头,“没有那么简单,三皇子和五皇子既已出手,必定是准备好了……很大可能是圣上的身体不容乐观。”
“不……不会吧?”方氏一惊,她家老爷和她说这些话的时候,可没说到这一点。
她下意识的就看向了向来老谋深算的自家婆母。
姜太夫人见大儿媳妇看过来,老眼沉沉的点点头。
“茵娘猜测的和老身猜测的差不多。”
方氏瞳孔一缩,差点没瘫软下来。
怎么会这样严重?
亏她之前还以为事情不大,只是先来和母亲和四弟妹知会一声……
刚还吃的不亦乐乎的。
“这可如何是好?大军开拔不到一个月,如今到西北边境起码还有大半行程,若是这个时候圣上龙体……”
方氏不敢想象。
圣上一旦坚持不住,太子殿下和老四不在京都,一旦皇位被其他人所得,先不说大应朝如何动荡,姜家怕是要万劫不复了!
“你也不要吓自己,圣上英明,既然敢在今年决定迎战,自是将一切都安排好了。”
“只不过,朝堂动荡是躲不掉的了。”姜太夫人深吸一口气,眉头皱的紧紧。
她心里更担忧的是老四出征去了,姜家竟再也找不出一个能扛大事的男丁来了。
圣上那边肯定也明白。
恐怕一些暗示,老大那个糊涂的都不懂……
方氏想着想着脸色也白了。
她也想到了这一点。
当下就尴尬的和姜太夫人说起来。
姜太夫人再次叹息。
她也说不清她是命好还是不好。
儿子中除了老四,其他的都差强人意。
媳妇中,除了老五媳妇,其他四个个个都是聪明人!
秦如茵想了想,便道:“正好这些日子我那两个青龙大街上的铺子挣得极好……明日我便递帖子进宫,将账目交给太后娘娘过目。”
“母亲和长嫂都觉得这涮锅子好吃,我明儿也带上两头小肉牛,两只小羊羔进宫献给太后娘娘,也陪老人家涮个锅子吃。”
家里男丁顶不住,那就只能想法子女人顶上去了。
秦如茵其实没什么安全感,嫁到姜家之后,是姜九霄将她养得有安全感了。
如今他出征了,这安全感她就得自己去“养”了。
见她明日准备进宫,姜太夫人和方氏都明白她为何要这样做。
婆媳俩个都走到她身边,一人握住了她一只手。
“茵娘,真是辛苦你了!”姜太夫人感激且心疼。
方氏只握着秦如茵的手良久无言,只是眼睛是红红的。
秦如茵好生安慰了两人。
方氏原本想说一说姜家二房老三在育婴堂抱养一对双生子做儿子的事,但想到四弟妹又忙又辛苦,便不打算拿这样的小事来烦她了。
姜太夫人习惯午膳之后午憩,还只愿意在她自己的床上午憩。
她心疼秦如茵劳累,婉拒了她要送她回她自己的院子。
方氏便自告奋勇送姜太夫人。
姜太夫人知道大儿媳还有话和自己说,便没婉拒方氏。
路上,方氏和姜太夫人说了二房老三夫妻要在育婴堂抱养一对双生子当儿子的事。
“此事当真?”姜太夫人皱着眉,“一对健康的孤儿双生子可算难得……”
方氏点点头,随即道:“据说二叔父亲自派人去查过,没什么问题。”
姜太夫人便道:“他二叔父性子一向谨慎,既是他亲自派人去查了没问题,那便随他们吧。”
顿了顿,也是叹息:“他们家老三和老三媳妇成亲七八年没个孩子也是糟心。”
方氏轻声道:“这个事说起来,三堂弟妹也实在太霸道了些……”
“这都请了多个妇科圣手查到的都是她身子骨有碍,不能有孕,就该软和些,让三堂弟在咱们姜家过继几个孩子在膝下多好。”
姜太夫人笑了笑,对方氏说:“这点你还真错了,你三堂弟媳妇这个性子我喜欢!
她娘家兄弟当官厉害,又愿意护着她这个出嫁了的姑娘,她为何要巴巴讨好夫家?”
“当年你二叔父家的老三娶她之前,其实就打听明白了,你三堂弟媳妇年少时从马背上摔下来伤了身子的……”
“还有这事?”方氏惊讶。
姜太夫人点点头。
“这件事也是人家的伤心事,姜家知道的人也不多。若不是你今日和我说他们夫妻在育婴堂选好了孩子的事,我也懒得多嘴说这个事。”
“我的意思是,当初你二叔父打定主意要替他家老三娶你三堂弟媳妇,就要承担这个后果!”
方氏表示自己明白了。
是啊。
既是看重人家娘家厉害,就要承担没有子嗣的后果。
何况,二叔父家的老三也的确靠了他舅兄和小舅子得了很大的好处。
如今也是有实权的六品京官。
在姜家也算是个年轻有为的青年了。
“母亲,那这件事咱们长房就不多事了?”方氏想想也不会有什么大事。
哪怕育婴堂那两个双生子身份有问题,那也是育婴堂的事。
出了事,姜家必定要去找育婴堂要说法的。
她相信这京都任何一个育婴堂,还不敢招惹到姜家。
“不多事了,你二叔父夫妻在姜家这一大家子中也是个要头要脸要体面的。
他家几个儿子虽官职不高,却都是有功名在身的,傲气着呢。”
“我们长房要是多事去查了什么,被他们夫妻知道了,说不清楚的。”
方氏一想到这夫家二婶母的厉害,便彻底打消了派人也去查一查的心思。
姜太夫人和长嫂方氏离开后,秦如茵便亲自写了进宫的拜帖。
她的拜帖被呈到太后娘娘面前时,太后娘娘便笑了。
“善嘉郡主是个懂事的孩子,知道圣上心里急银子的事呢,这就递了拜帖进宫了。”
她身边服侍的老嬷嬷哄她高兴,笑着说:“太后娘娘,善嘉郡主一片孝心也是来看望您的,这不还带了新的吃食呢!”
太后娘娘听着自是高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看样子哀家要留善嘉郡主用个早晚膳了。”
“吩咐下去吧,让御膳房准备几个好菜式。”
老嬷嬷恭敬应喏。
秦如茵原本想着明日再进宫,没想到宫里更急,太后娘娘直接派了女官亲自来姜府接她进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