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九点整。

  郑仪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请进。”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秦胜推门走了进来。

  秦胜五十岁出头,气质儒雅中透着干练。

  他是去年刚从省委组织部调任过来的,算是“空降”干部。

  在明州市委班子中,他资历不算最深,但位置极其关键。

  组织部长,管帽子,管干部,是书记掌控全局最重要的助手之一。

  秦胜空降明州,本身就带有省委加强明州领导班子建设、为下一步人事布局做准备的意味。

  他与郑仪的关系,也颇为微妙。

  一方面,他是省委派来的,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省委的意图,需要对省委负责。

  另一方面,他又是明州市委的班子成员,必须服从市委,特别是书记的领导。

  而郑仪,作为明州实际上的“准一把手”,自然是秦胜需要紧密围绕和配合的核心。

  所幸的是,秦胜此人政治意识强,业务能力突出,作风严谨,上任以来,在干部选拔任用、班子配备等方面,与郑仪配合得还算默契。

  尤其是在推动“新明州建设”相关干部调整上,他坚决贯彻郑仪的意图,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郑书记。”

  秦胜走到办公桌前,微微躬身,态度恭敬。

  “秦胜同志来了,坐。”

  郑仪从文件上抬起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秘书周扬送上两杯热茶,然后悄然退了出去,轻轻带上门。

  “郑书记,您找我?”

  秦胜坐下,身体微微前倾,一副认真聆听指示的姿态。

  “嗯,有点事跟你商量。”

  郑仪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语气随意,但秦胜知道,郑书记亲自召见商量的事,绝不会小。

  “是关于干部交流锻炼的事情。”

  郑仪开门见山。

  “随着‘新明州建设’第二阶段深入推进,特别是城投集团开始向县区拓展,基层一线的任务越来越重,对干部的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市委考虑,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市、县两级干部的交流锻炼,尤其是选派一批有潜力、有培养前途的市直机关年轻干部,到县区去挂职,丰富基层阅历,提升实战能力。”

  秦胜立刻点头表示赞同:

  “郑书记高瞻远瞩!干部交流锻炼确实是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组织部前期也做了一些调研,正在酝酿相关方案。”

  “嗯。”

  郑仪点了点头,对秦胜的反应很满意。

  “方案要尽快拿出来,要突出实效,不能搞形式主义。”

  “重点要考虑那些发展任务重、矛盾相对集中、班子结构需要优化的县区。”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秦胜身上,看似不经意地提到了一个具体的地方。

  “比如……临川县。”

  秦胜的心微微一动。

  临川?

  刘航的地盘。

  郑书记昨天刚去过临川考察。

  现在突然提到要向临川派挂职干部……

  这绝不是随口一提。

  秦胜的脑子飞速运转起来。

  刘航能力很强,临川发展势头也不错。

  但刘航在临川经营多年,据说班子内部比较“团结”,外界也有关于临川官场风气和刘航用人方面的一些议论。

  郑书记这是……要对临川的班子,进行某种程度的“微调”或者“加强”?

  目的是什么?

  是觉得刘航需要帮手?还是觉得需要引入外部力量进行制衡?或者两者皆有?

  秦胜迅速判断,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郑书记用人,向来讲究平衡与制衡。

  给能力强的干部压担子,同时也会注意防范“一言堂”和“土围子”现象。

  向临川派挂职干部,既能给刘航输送新鲜血液和市里的资源视角,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观察哨”和“平衡器”的作用。

  高明!

  秦胜心中暗赞。

  既体现了对刘航工作的支持,又含蓄地传递了市委的关切,还顺带锻炼了年轻干部。

  一举多得。

  “临川县确实是重点。”

  秦胜立刻跟上郑仪的思路。

  “刘航同志能力突出,临川发展势头猛,任务重。选派得力干部去挂职,既能支援一线,也能让干部本人得到很好的锻炼。”

  “郑书记,您有没有具体的人选考虑?”

  秦胜试探着问道。

  这才是关键。

  派谁去,直接关系到郑书记的真实意图。

  郑仪放下茶杯,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说出了那个他昨晚就已经确定的名字。

  “政策研究室的陈匣同志,你觉得怎么样?”

  陈匣?

  秦胜对这个名字有印象。

  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年轻,理论水平高,文字功底好,是“新明州建设”纲要的主要执笔人之一。

  为人低调务实,原则性强,风评不错。

  曾经在乡镇挂职过,对基层不算完全陌生。

  派陈匣去临川挂职副书记?

  秦胜快速评估着这个人选。

  从资历和能力上看,陈匣担任县委副书记(挂职)是合适的。

  他来自政策研究部门,宏观视野和理论功底是他的优势,可以协助刘航更好地把握发展方向,提升工作的系统性。

  他作风正派,原则性强,有助于促进临川班子的规范化建设和作风转变。

  他相对超脱的立场,也便于他客观观察和反映情况。

  更重要的是,陈匣是郑书记亲自点的将!

  这说明郑书记对陈匣是赏识和信任的。

  派他去,就是代表郑书记的意志。

  秦胜几乎瞬间就领会了郑仪的全部意图。

  “陈匣同志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秦胜立刻表态,语气肯定。

  “他理论功底扎实,视野开阔,作风严谨,原则性强。派他去临川挂职副书记,既能给临川班子带来新的思路和活力,也能让陈匣同志在基层一线得到全面锻炼,是非常好的安排!”

  郑仪满意地点了点头。

  秦胜果然是个明白人。

  “既然你也觉得合适,那就抓紧操作。”

  郑仪开始交代具体事项。

  “挂职时间暂定一年。”

  “主要职责是协助刘航同志抓好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同时参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特别是要关注和推动‘新明州建设’在临川的落地落实。”

  郑仪特意强调了“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这几乎是在明确告诉秦胜,陈匣去临川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协助或者督促刘航整顿吏治,优化政治生态。

  “要明确好他的分工,既要发挥其特长,也要确保他能切实参与到核心工作中去,不能搞成‘闲职’。”

  “组织部要和他本人做好任职谈话,把市委的意图和要求讲清楚,鼓励他大胆工作,同时也要注意工作方法,尊重县委班子的团结,特别是要支持和配合好刘航同志的工作。”

  郑仪的指示非常具体,考虑周全。

  既给了陈匣尚方宝剑,也划定了行为边界。

  “明白!”

  秦胜郑重应下。

  “请郑书记放心,组织部一定落实好您的指示,尽快完成相关程序,并做好后续的跟踪管理服务。”

  “好。”

  郑仪点了点头,似乎又想起什么,补充道:

  “另外,关于挂职干部的管理和保障,要形成一套规范的制度。”

  “不能一派了之,要加强平时的联系和指导,定期听取汇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挂职期满,要有严格的考核,考核结果要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

  “要把干部交流锻炼这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真正成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

  “是!郑书记,我们一定深入研究,完善制度,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

  秦胜知道,郑书记这是在为更大范围的干部交流布局了。

  这将是明州未来干部工作的一大亮点。

  谈完了临川挂职的事,郑仪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

  “建平同志,对刘航同志,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看似平淡,实则尖锐。

  是在考察秦胜对重要干部的评价,也是在试探他对临川情况的掌握程度。

  秦胜心中一凛,知道必须慎重回答。

  他略微斟酌了一下措辞,力求客观公正:

  “郑书记,从工作实绩来看,刘航同志能力突出,魄力足,执行力强。临川这两年在他的带领下,发展很快,尤其是在争取市里项目、推动经济增长方面,成效显着。这是主流,应该充分肯定。”

  他先扬后抑,这是评价干部的标准做法。

  “但是……”

  秦胜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谨慎。

  “也有一些反映。主要是说他用人方面,可能比较注重‘执行力’,有时候对干部的品德修养、作风要求强调得不够;在临川工作时间长了,班子内部可能……比较‘整齐划一’,听取不同意见的氛围有待加强。”

  他没有提具体事例,但意思已经表达得很清楚。

  刘航能干,但也存在作风霸道、用人唯亲的潜在风险。

  这符合郑仪掌握的情况,也印证了他派陈匣去的必要性。

  “嗯。”

  郑仪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能干事的干部,有个性,有魄力,是好事。但前提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把班子建设抓好,把风气搞正。”

  “刘航同志是棵好苗子,但还需要继续锤炼,特别是要在带队伍、正风气上下功夫。”

  “市委对他,是寄予厚望的。派陈匣同志去,也是帮助他更好地开展工作。”

  郑仪定了调子。

  对刘航,是“帮助”,是“锤炼”,是“寄予厚望”。

  这既是说给秦胜听的,也是将来需要秦胜代表市委向刘航传达的意思。

  “郑书记用心良苦,刘航同志应该能体会到。”

  秦胜适时地捧了一句。

  “希望如此吧。”

  郑仪淡淡一笑,结束了关于刘航的话题。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最新章节,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