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刚过,明州官场一个不大不小的消息悄然传开:

  市委书记邹侠同志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市委书记职务,由市委副书记郑仪同志主持市委全面工作。

  这完全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

  接下来,便是等待那个顺理成章的程序——郑仪同志前往中央党校进修。

  这几乎是干部晋升至市委书记这一重要岗位前的“规定动作”,既是系统性的理论充电和政治锤炼,也是组织上进一步的考察和确认。

  果然,二月中旬,正式的调学通知下达:

  郑仪同志参加中央党校第xx期市委书记任职培训班,学制两个月,三月初开学。

  消息传来,明州市委大院的气氛变得更加微妙而井然有序。

  郑仪虽然尚未正式被任命为市委书记,但“主持全面工作”的身份,已经让他成为了明州名副其实的一号人物。

  而即将到来的党校学习,更是为他接任书记铺平了最后一道台阶。

  所有人都明白,待郑仪学成归来,明州就将正式进入“郑仪时代”。

  这日,天气晴好,但春寒依旧料峭。

  明州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齐聚市委一号办公楼前,准备为老书记邹侠举行一个简朴而庄重的送行仪式。

  邹侠的退休生活即将正式开始。

  邹侠今天穿着便装,精神看起来不错,脸上带着卸下重担后的轻松笑容。

  他与前来送行的班子成员们一一握手,说着告别和勉励的话。

  场面温馨而略带感伤。

  郑仪和张林市长作为党政一把手,自然站在最前面。

  当邹侠走到郑仪面前时,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邹书记,您为明州辛苦了这么多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请您放心,我们一定接好接力棒,把明州建设得更好!”

  郑仪的语气诚恳而有力。

  邹侠用力摇了摇郑仪的手,眼中满是欣慰和期许:

  “郑仪同志,明州交给你,我放心!你年轻,有魄力,有思路,一定能带领明州更上一层楼!我在家里,等着听你们的好消息!”

  “谢谢老书记!我们一定努力,绝不辜负您的期望和全市人民的重托!”

  郑仪郑重承诺。

  接着,邹侠又握住了张林市长的手:

  “张林同志,你是老明州了,情况熟,经验丰富。郑仪同志年轻,你要多支持他,多提醒他,班子团结最重要!”

  张林连忙表态:

  “请邹书记放心!我一定全力配合郑仪同志工作,维护班子团结,共同把政府这边的工作做好!”

  送行仪式简短而隆重。

  车队缓缓驶离市委大院,载着邹侠驶向他人生新的阶段。

  望着远去的车队,郑仪心中感慨万千。

  一位老书记的时代结束了,而属于他的时代,即将开启。

  送走邹侠后,郑仪并没有太多时间沉浸在感慨中。

  他即将赴京学习,离开两个月,明州的工作需要做好妥善安排。

  他回到办公室,立刻召集了市长张林和几位关键的副书记、常委,开了一个简短的碰头会。

  会议的重点,就是他学习期间明州工作的领导分工。

  郑仪的态度非常明确:

  “我学习期间,市委的日常工作,由张林同志牵头负责,重大事项及时沟通。”

  “各位常委、副市长要按照分工,各负其责,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特别是几个重点项目和‘新明州建设’的既定部署,要盯紧抓实,不能有任何松懈。”

  他的安排清晰、稳妥,充分体现了对张林市长和其他班子成员的信任,也确保了权力过渡期间的稳定。

  张林和其他领导纷纷表态,坚决服从安排,一定守土有责,让郑书记安心学习。

  会议结束后,郑仪特意把张林留了下来。

  两人在沙发上坐下,周扬送上热茶后悄然退出。

  “张市长,我这一走就是两个月,家里这一大摊子,就辛苦你了。”

  郑仪的语气很诚恳,带着托付的意味。

  张林连忙摆手:

  “郑书记您太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您放心去学习,家里有我们呢,保证出不了岔子。”

  他与郑仪的关系,也颇为复杂。

  早年在省委中青班党校学习时,两人曾是同窗,有过不少交流,甚至在一些观点上产生过共鸣,算是“队友”。

  后来因为工作思路和利益考量不同,也曾在一些事情上产生过分歧,有过微妙的“对手”时刻。

  但随着郑仪展现出越来越强的掌控力和清晰的发展思路,张林也逐渐调整了自己的定位。

  与其无谓地对抗,不如顺势而为,做好配合。

  毕竟,明州发展得好,对他这个市长而言,也是重要的政绩。

  因此,两人逐渐从曾经的“同窗”、“对手”,转变为能够紧密协作的“同志”。

  这段时间,他积极配合郑仪的工作,两人合作得还算顺畅。

  郑仪对张林的态度也很尊重,重大决策都会事先沟通,充分听取他的意见。

  这让他们这对“党政一把手”,在明州权力交接的关键时期,维持了一种难得的和谐。

  “张市长,你我共事时间不短了。”

  郑仪端起茶杯,语气变得更加推心置腹。

  “从当初在省委中青班党校认识,到后来一起在明州搭班子,经历了不少事。有过合作,也有过……不同的看法。”

  他提到了过去,语气平和,像是在陈述一件寻常往事。

  张林心中微微一动,点了点头,没有接话。

  那些“不同的看法”,很多时候其实就是政见分歧和权力博弈,只是郑仪说得委婉。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是同志,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把明州的工作搞好。”

  郑仪话锋一转,回到了当下。

  “我这次去学习,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一个‘稳’字。”

  “明州现在的大局是好的,势头也不错。但越是在这种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越是要警惕各种风险。发展是硬道理,但稳定是硬任务,是压倒一切的基石。”

  张林立刻领会:

  “郑书记,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放心,我一定把握好这个度,不会冒进,也不会懈怠,确保各项工作平稳过渡。”

  “嗯,你办事,我放心。”

  郑仪赞许地点点头,随即,他将话题引向了一个更具战略性的层面。

  “除了稳定,还有一件事,我想跟你提前通个气。”

  “政研室那边,根据省委徐书记的指示精神,正在研究一个关于设立‘明州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初步构想。”

  “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

  张林的眼神瞬间变得专注起来。

  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词的分量。

  这绝不是普通的工作创新,而是蕴含巨大政治能量和政绩空间的战略举措!

  郑仪将徐书记的期望和自己的一些初步思考,向张林做了简要介绍。

  他没有说得太细,但核心意思表达得很清楚:

  这是省委高度重视、希望明州能在“十五五”期间探索出经验的重要任务,其成功与否,不仅关乎明州发展,更关乎全省大局。

  张林听得心潮澎湃。

  他太清楚这样一个“试验区”意味着什么了。

  一旦获批并成功运作,其带来的政策红利、发展机遇和政治影响,将是前所未有的!

  这是足以写进个人政治履历的浓重一笔!

  郑仪看着张林眼中闪烁的光芒,知道他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利害。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格外坦诚:

  “张市长,这个构想,目前还只是初步阶段。但我想说的是,这件事,不是我郑仪一个人的事,也不是市委一家的事。”

  “它需要我们党政同心,需要政府这边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需要你这位市长亲自抓、具体推。”

  “我的想法是,等我学习回来,我们就成立一个高规格的领导小组,我挂帅,你来做常务副组长,具体负责推进落实。”

  “将来所有的成绩,都是我们班子的集体功劳,是明州全体干部群众的共同荣誉。”

  郑仪这番话,等于是明确表态:

  这块巨大的“政治蛋糕”,他不会独吞,而是要和张林,和整个班子一起分享。

  这不仅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

  用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将张林这位资深的市长牢牢地绑定在自己的战车上,形成合力,减少内耗。

  张林立刻领会了郑仪的深意。

  一股暖流和激动涌上心头。

  他站起身,向郑仪伸出手,语气前所未有的郑重:

  “郑书记!请您放心!我张林一定竭尽全力,配合您把这件事办好!为明州的发展,也为不辜负省委和徐书记的期望,贡献我全部的力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最新章节,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