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京城。

  黑色的红旗轿车平稳地驶过海淀区,最终拐进了一条绿树掩映、戒备森严的道路。

  路旁没有显眼的标识,只有一块朴素的牌子,上面写着几个庄重的宋体字——华夏中央党校。

  车子在校门口缓缓停下,经过严格的证件核验后,才被放行入内。

  郑仪坐在后座,目光沉静地望向窗外。

  当车轮碾过那道无形的门槛,驶入这片占地千亩的校园时,一种混合着庄严与使命感的氛围,瞬间将他包裹。

  这里,就是华夏党培养高级领导干部的最高学府,被外界称为“共和国高级干部的摇篮”。

  校园极其开阔,与外面的车水马龙、都市喧嚣判若两个世界。

  笔直宽阔的林荫道两旁,是历经岁月洗礼、高大挺拔的白杨和苍松翠柏,即便在冬日也未完全凋零,依旧保持着一种沉稳的绿意,如同忠诚的卫士,默默守护着这片思想的圣地。

  错落有致的教学楼、图书馆、学员楼,多是苏式或现代中式建筑,风格庄重、大气,外墙颜色多为沉稳的灰色或棕色,没有过多的装饰,却自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度。

  路上行人不多,偶尔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学员,大多步履沉稳,神色专注,低声交谈着。

  他们年龄多在四五十岁,穿着朴素。

  无需介绍,郑仪也能感觉到,这些人,无不是来自全国各地、主政一方或执掌关键部门的精英人物。

  即便是郑仪这样早已见惯大场面、执掌一座重要地级市的市委书记,此刻身处此地,心中也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敬畏之情,以及一种……即将融入这股洪流的豪情。

  他,郑仪,此刻也成为了这“摇篮”中的一员。

  车子在学员报到处停下。

  流程高效而严谨。

  核对身份,领取学员证、饭卡、课程表、学习资料……一切都是标准化操作,工作人员态度礼貌而专业,没有多余的寒暄。

  郑仪被安排住在学员楼的一个标准间。

  房间陈设简单,但干净整洁,书桌、台灯、衣柜、独立卫浴一应俱全。

  窗外正对着一个静谧的小花园,几株腊梅还在顽强地吐露着最后的芬芳。

  他放下简单的行李,没有多做停留,便拿着刚领到的校园地图和课程表,走出了房间。

  他需要熟悉一下环境,尤其是那个传说中的地方——学校的“实事求是”大礼堂,以及被誉为“理论宝库”的中心图书馆。

  走在宁静的校园里,初春的寒风依旧料峭,但郑仪的心却是热的。

  他仔细看着课程表:

  《马主义基本理论与华夏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

  课程设置极具系统性、前沿性和针对性,几乎涵盖了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

  授课老师,无一不是相关领域的顶尖学者或部委权威人士。

  正当他边走边思考时,一个略带惊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郑书记?真是你啊!”

  郑仪闻声回头,只见一个身材微胖、笑容和煦的中年男子快步走了过来。

  正是江东省会城市,承天市的市长,周上宾。

  “周市长!这么巧!”

  郑仪脸上也露出了真诚的笑容,主动伸出手。

  “是啊!我刚才在报到处好像看到个背影就像你,没想到真是!”

  周上宾用力握住郑仪的手,显得十分热情。

  “咱们江东这次来了不少人啊,我刚才还看到省发改委的王主任了。这下好了,学习期间不寂寞了!”

  周上宾是江东本地成长起来的干部,担任承天市市长已有数年,资格比郑仪老,两人之前在工作中多有交集。

  郑仪在明州推动“新明州建设”时,有些项目需要省里协调,与周上宾打过不少交道。

  周上宾此人,性格圆融,善于协调,在省城人脉很广。

  两人虽算不上至交,但关系一直维持得不错,属于能够合作、也能互相给面子的“官场熟人”。

  “是啊,周市长,以后还要多向你请教。”

  郑仪谦逊地说。

  “哎,郑书记你太客气了!你现在可是咱们江东政坛最耀眼的新星啊!主持明州全面工作,这次又来党校学习,前途无量!”

  周上宾拍了拍郑仪的肩膀,语气中带着几分真诚的羡慕,也有一丝试探。

  “哪里哪里,都是组织培养,工作需要。”

  郑仪应对得体。

  “走,郑书记,反正时间还早,我带你转转?这地方我可是第二次来了,熟!”

  周上宾热情地提议。

  郑仪正有此意,便欣然应允。

  两人并肩在校园里漫步。

  周上宾果然是个“好导游”,不仅熟悉路径,更了解许多书本上没有的“典故”。

  “看到那座红楼了吗?”

  周上宾指着不远处一栋古朴的红色砖楼。

  “那是老校区保留下来的一栋楼,听说五六十年代,很多后来成为国家领导人的老前辈,都在那里学习生活过。现在主要是校史陈列馆和一些研究部门在用。”

  他的语气带着敬畏。

  “还有那边,综合教学楼后面那片小树林,看着普通吧?圈内人叫它‘思考林’。”

  周上宾压低了些声音,带着点神秘的笑意。

  “很多学员,白天课上接受了大量信息,晚上就喜欢一个人去那里散步,消化思考。据说不少重要的思路、甚至是一些后来影响地方或部门政策的点子,最初都是在那个小林子里‘踱’出来的。”

  郑仪认真听着,感受着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厚重历史与蓬勃生机。

  周上宾又指了指远处一座宏伟的建筑:

  “那就是‘实事求是’大礼堂,明天开学典礼就在那儿。你注意看礼堂门口那块石刻的校训碑,据说当年刻字的时候,关于‘是’字最后那一点是向上挑还是向下收,都有过讨论,最后定稿是向下收,寓意着求真务实要脚踏实地,不能轻浮。”

  这些细节,若非周上宾这样的“老学员”点破,外人根本无从知晓。

  郑仪听得频频点头,深感不虚此行。

  “走,郑书记,我带你去图书馆看看,那可是咱们党校的‘大脑’!”

  周上宾熟门熟路地领着郑仪走进中心图书馆。

  图书馆内部空间宏大,安静肃穆,藏书浩如烟海。

  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些电子检索设备和专门的内部资料阅览区,很多市面上难以见到的最新内部研究报告、国情调研数据、海外智库分析等,在这里都能查阅到。

  “这里的资源,外面花多少钱都买不到。”

  周上宾感慨道。

  从图书馆出来,周上宾看看时间。

  “正好,快晚饭了。走,郑书记,我带你去学员食堂,顺便介绍几位朋友给你认识。”

  学员食堂是自助餐形式,菜品丰富,营养均衡。

  周上宾显然人脉极广,刚进食堂,就不断有人跟他打招呼。

  他热情地拉着郑仪,将他介绍给几位正在用餐的学员。

  “老李,来来来,给你介绍位青年才俊!我们江东省明州市的市委书记郑仪同志!”

  “郑书记,这位是北疆省分管工业的副省长,李省长!”

  “郑书记,这位是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的刘司长!”

  “这位是沿海经济大省广南省一个重点市的市委书记,赵书记!”

  周上宾介绍了一圈,郑仪一一礼貌问候,交换名片。

  他发现,周上宾介绍的这些“朋友”,级别普遍不低,至少也是副厅级,多数是正厅,甚至还有像北疆省李副省长那样的副省级干部。

  相比之下,郑仪这个地级市的市委副书记,在这些人里面,级别确实算是最低的之一了。

  但他并未感到任何不适或拘谨。

  他态度从容,言谈得体,既不卑不亢,又保持着对前辈和同僚应有的尊重。

  他清晰的思路、对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气度,很快赢得了在场不少人的好感。

  大家互相交流着各自地方或部门的情况,探讨着共同关心的问题,气氛热烈而融洽。

  郑仪知道,这两个月,他不仅要向课堂上的老师学,也要向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经验丰富的同学们学。

  这种人脉和思想的交流碰撞,同样是党校学习极其宝贵的一部分。

  第二天上午,开学典礼在庄严肃穆的“实事求是”大礼堂隆重举行。

  礼堂内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各条战线的学员全体出席。

  当中央重要领导步入会场时,全体起立,爆发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领导发表了重要讲话。

  郑仪坐在台下,聚精会神地聆听着。

  当他看到那位经常在电视新闻里见到、决定着国家发展方向的领导人,此刻就真切地坐在主席台上,声音洪亮地阐述着治国理政的最新思路和对高级干部的要求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豪情在他胸中激荡。

  如此之近!

  国家最高领导人,就在自己面前!

  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他感到自己的脉搏,仿佛与这个伟大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

  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来这里学习,绝不仅仅是为了个人职务的晋升,更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央精神,提升自身能力,以便将来能在更重要的岗位上,为国家、为人民贡献更大的力量。

  开学典礼结束后,郑仪和周上宾一起随着人流走出礼堂。

  阳光正好,洒在庄重的校园里。

  “感觉怎么样,郑书记?”

  周上宾笑着问。

  “受益匪浅,深感责任重大。”

  郑仪由衷地说,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

  “是啊,”

  周上宾也收敛了笑容,语气变得深沉。

  “每一次来党校,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一次能力的重塑。好好学吧,郑书记,未来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最新章节,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