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那如同金铁摩擦般的声音在死寂的长明殿内回荡,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重压:
“门下:朕闻华清宫阙,骤起刀兵,惊扰圣驾,震动天听。太子亨身膺监国,竟致宵小作乱于御苑,阉竖(指李辅国)跋扈于君前,几酿滔天之祸!着即解除太子一切职司,暂居东宫,闭门思过,无诏不得出!一应叛逆首恶,无论官阶,立诛九族!胁从者,严惩不贷!着高力士持朕手谕,节制华清宫内外诸军,速平叛乱,肃清余孽!钦此!”
“轰!”
如同九天惊雷在殿内所有人脑中炸响!
解除一切职司!闭门思过!无诏不得出!这几乎等同于废黜的前奏!更可怕的是,“阉竖跋扈于君前”这句!皇帝陛下……竟然知道了!知道了昨夜凝香阁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知道了李辅国的背叛和他李亨的狼狈!
李亨的脸色瞬间由苍白转为死灰,身体晃了晃,若非旁边内侍眼疾手快扶住,几乎瘫软在地。他嘴唇哆嗦着,想要辩解,想要喊冤,想要质问这消息如何能如此之快传入深宫……但在高力士那冰冷如刀、洞悉一切的目光逼视下,所有的话语都堵在了喉咙里,化作一声绝望而嘶哑的呜咽。完了!全完了!父皇震怒,天威难测!他苦心经营的一切,在父皇眼中,已然成了无能、失察、乃至纵容奸佞的罪证!
高力士面无表情地将圣旨合拢,递到李亨面前:“太子殿下,接旨吧。”
李亨如同木偶般,颤抖着伸出双手,接过那卷重逾千钧的明黄绫锦。指尖触及那冰凉的绸面,仿佛被毒蛇咬了一口,猛地一缩。
“高……高公公……”李亨的声音带着哭腔和最后的挣扎,“父皇……父皇他……可知昨夜……”
“陛下自有圣断。”高力士打断他,声音毫无波澜,“陛下口谕:昨夜之事,无论真相如何,太子身为储君,使御苑蒙尘,使君父受惊,便是大不敬!便是失职!念你受惊,暂不深究,好自为之!” 话语冰冷,彻底堵死了李亨任何辩解的余地。皇帝要的不是真相,是稳定!是东宫不再生乱的保证!为此,牺牲一个刚刚经历背叛惊魂的太子,也在所不惜!
高力士不再看失魂落魄的李亨,转身,目光如电扫向殿内噤若寒蝉的将领和幕僚:“传陛下口谕!华清宫内外诸军,即刻听咱家号令!叛逆首恶,立诛九族!敢有抗命者,同罪!”
“遵命!”殿内众人齐声应诺,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惶恐。有了皇帝手谕和高力士坐镇,平叛便有了主心骨,也意味着……太子彻底失势了!
高力士不再停留,带着千牛卫,大步流星地走出长明殿,直奔那火光冲天、杀声震天的战场核心。他手中那卷明黄圣旨,如同无形的定海神针,所到之处,混乱的军心迅速被强行压制、整合。原本犹豫观望的金吾卫、龙武卫迅速投入战斗,对负隅顽抗的李辅国余党展开了冷酷无情的绞杀!
华清宫的叛乱之火,在皇帝绝对权威的碾压下,迅速被扑灭。然而,另一股无形的风暴,却随着骊山清晨的寒风,悄然席卷了整座长安城!
当第一缕天光艰难地刺破长安城厚重的铅灰色云层时,这座刚刚从沉睡中苏醒的煌煌帝都,已然陷入了一种诡异而压抑的沸腾之中!
“听说了吗?华清宫炸锅了!血流成河啊!”
“何止!太子被废了!陛下亲自下的旨!”
“真的假的?因为啥啊?”
“还能因为啥?李辅国!那个东宫大总管!他娘的竟然是祆教的大叛徒!当年出卖同门,害死了一整支什么圣教护卫队!还偷了人家的圣物!昨晚上刺杀太子,被当场格杀!”
“嘶——我的天爷!祆教?圣物?这……这都哪跟哪啊?”
“千真万确!宫里传出来的!听说……还有铁证!一份血写的什么罪证录!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李辅国那个阉狗,本名叫沙普尔!当年就是他把那圣物献给武惠妃才发的家!”
“武惠妃?!我的娘诶!这都扯到先帝时候了?”
“还有更邪乎的!听说杀李辅国、救下太子的,是个神人!眉心能放金光!是那圣物选中的什么‘守护者’!”
“金光?守护者?这……这莫不是神仙下凡了?”
“谁知道呢!反正现在东宫被围了!太子被关起来了!李辅国全家……不,九族!都被抓了!菜市口怕是要血流成河喽!”
“啧啧啧……这长安城的天,说变就变啊……”
流言如同长了翅膀的瘟疫,以惊人的速度在坊市街头、茶肆酒楼、深宅大院中疯狂传播、发酵、扭曲。每一个细节都被添油加醋,越传越离奇,越传越惊悚。太子失势、李辅国叛教弑主、祆教圣物、眉心放金光的守护者……这些关键词如同投入滚油锅的冷水,瞬间引爆了长安城积压已久的、对宫廷秘辛的狂热窥探欲和对未知神异的恐惧!
平康坊,醉月楼。
往日莺歌燕舞的销金窟,此刻一片死寂。绿腰倚在二楼的雕花栏杆上,涂着鲜红蔻丹的手指死死绞着帕子,脸色苍白如纸。楼下大堂,几个平日与她不对付的乐伎正聚在一起,压低了声音,眼神却不断瞟向楼上,充满了幸灾乐祸。
“听说了吗?霓裳娘子……她死得冤啊!”
“可不是嘛!现在都传开了!她手里攥着李辅国那恶贼的把柄!就是那个什么圣物的秘密!这才被灭口的!”
“那盏牡丹灯……烧得那么邪门……保不齐就是那恶贼搞的鬼!”
“嘘!小声点!没看见绿腰那脸色?她可是杨侍郎舅老爷的人,那舅老爷……跟李辅国走得近着呢……”
“怕什么!李辅国都死了!九族都要诛了!杨侍郎?哼!这会儿怕是在家急着撇清关系呢!”
绿腰听着楼下飘来的只言片语,身体抑制不住地颤抖起来。她想起霓裳临死前那复杂的眼神,想起自己因嫉妒而说过的刻薄话……一股巨大的恐惧攫住了她。她猛地转身,跌跌撞撞冲回自己的房间,手忙脚乱地开始收拾细软。这长安城,不能再待了!
西市,“金鳞阁”紧闭的门板后。
莫苏德如同泥塑木雕般坐在黑暗中。他身上的粗布短褐沾满了泥污和夜露,怀中的油布包裹依旧紧贴着胸口,冰冷而沉重。他听到了外面街市上汹涌的流言浪潮,听到了李辅国伏诛、太子被禁、九族下狱的消息。
浑浊的泪水无声地滑过他沟壑纵横的老脸。二十年了!父亲!兄弟们!你们看到了吗?那叛徒……终于得到了报应!他的名字,他的罪恶,被钉在了耻辱柱上!他的血,将洗刷圣教蒙受的污名!虽然……这代价,是东宫动荡,是无数人头落地……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墙角,移开一个不起眼的旧木箱。箱子下,是一个隐秘的地窖入口。他抱着油布包裹,如同抱着最后的希望和使命,一步步走下黑暗的台阶。
长安城的惊涛骇浪,才刚刚掀起第一道巨澜。而侯砚卿用命换来的那份血证,正被无数双看不见的手疯狂搜寻。风暴眼中,骊山深处的小屋里,重伤的青年依旧在生死线上挣扎。他识海中那片黯淡的金色碎片,在剧烈的痛楚中,仿佛感应到了什么遥远而强大的、充满恶意与贪婪的窥探,正从皇城最深处,如同无形的触手,悄然蔓延而来……
“门下:朕闻华清宫阙,骤起刀兵,惊扰圣驾,震动天听。太子亨身膺监国,竟致宵小作乱于御苑,阉竖(指李辅国)跋扈于君前,几酿滔天之祸!着即解除太子一切职司,暂居东宫,闭门思过,无诏不得出!一应叛逆首恶,无论官阶,立诛九族!胁从者,严惩不贷!着高力士持朕手谕,节制华清宫内外诸军,速平叛乱,肃清余孽!钦此!”
“轰!”
如同九天惊雷在殿内所有人脑中炸响!
解除一切职司!闭门思过!无诏不得出!这几乎等同于废黜的前奏!更可怕的是,“阉竖跋扈于君前”这句!皇帝陛下……竟然知道了!知道了昨夜凝香阁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知道了李辅国的背叛和他李亨的狼狈!
李亨的脸色瞬间由苍白转为死灰,身体晃了晃,若非旁边内侍眼疾手快扶住,几乎瘫软在地。他嘴唇哆嗦着,想要辩解,想要喊冤,想要质问这消息如何能如此之快传入深宫……但在高力士那冰冷如刀、洞悉一切的目光逼视下,所有的话语都堵在了喉咙里,化作一声绝望而嘶哑的呜咽。完了!全完了!父皇震怒,天威难测!他苦心经营的一切,在父皇眼中,已然成了无能、失察、乃至纵容奸佞的罪证!
高力士面无表情地将圣旨合拢,递到李亨面前:“太子殿下,接旨吧。”
李亨如同木偶般,颤抖着伸出双手,接过那卷重逾千钧的明黄绫锦。指尖触及那冰凉的绸面,仿佛被毒蛇咬了一口,猛地一缩。
“高……高公公……”李亨的声音带着哭腔和最后的挣扎,“父皇……父皇他……可知昨夜……”
“陛下自有圣断。”高力士打断他,声音毫无波澜,“陛下口谕:昨夜之事,无论真相如何,太子身为储君,使御苑蒙尘,使君父受惊,便是大不敬!便是失职!念你受惊,暂不深究,好自为之!” 话语冰冷,彻底堵死了李亨任何辩解的余地。皇帝要的不是真相,是稳定!是东宫不再生乱的保证!为此,牺牲一个刚刚经历背叛惊魂的太子,也在所不惜!
高力士不再看失魂落魄的李亨,转身,目光如电扫向殿内噤若寒蝉的将领和幕僚:“传陛下口谕!华清宫内外诸军,即刻听咱家号令!叛逆首恶,立诛九族!敢有抗命者,同罪!”
“遵命!”殿内众人齐声应诺,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惶恐。有了皇帝手谕和高力士坐镇,平叛便有了主心骨,也意味着……太子彻底失势了!
高力士不再停留,带着千牛卫,大步流星地走出长明殿,直奔那火光冲天、杀声震天的战场核心。他手中那卷明黄圣旨,如同无形的定海神针,所到之处,混乱的军心迅速被强行压制、整合。原本犹豫观望的金吾卫、龙武卫迅速投入战斗,对负隅顽抗的李辅国余党展开了冷酷无情的绞杀!
华清宫的叛乱之火,在皇帝绝对权威的碾压下,迅速被扑灭。然而,另一股无形的风暴,却随着骊山清晨的寒风,悄然席卷了整座长安城!
当第一缕天光艰难地刺破长安城厚重的铅灰色云层时,这座刚刚从沉睡中苏醒的煌煌帝都,已然陷入了一种诡异而压抑的沸腾之中!
“听说了吗?华清宫炸锅了!血流成河啊!”
“何止!太子被废了!陛下亲自下的旨!”
“真的假的?因为啥啊?”
“还能因为啥?李辅国!那个东宫大总管!他娘的竟然是祆教的大叛徒!当年出卖同门,害死了一整支什么圣教护卫队!还偷了人家的圣物!昨晚上刺杀太子,被当场格杀!”
“嘶——我的天爷!祆教?圣物?这……这都哪跟哪啊?”
“千真万确!宫里传出来的!听说……还有铁证!一份血写的什么罪证录!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李辅国那个阉狗,本名叫沙普尔!当年就是他把那圣物献给武惠妃才发的家!”
“武惠妃?!我的娘诶!这都扯到先帝时候了?”
“还有更邪乎的!听说杀李辅国、救下太子的,是个神人!眉心能放金光!是那圣物选中的什么‘守护者’!”
“金光?守护者?这……这莫不是神仙下凡了?”
“谁知道呢!反正现在东宫被围了!太子被关起来了!李辅国全家……不,九族!都被抓了!菜市口怕是要血流成河喽!”
“啧啧啧……这长安城的天,说变就变啊……”
流言如同长了翅膀的瘟疫,以惊人的速度在坊市街头、茶肆酒楼、深宅大院中疯狂传播、发酵、扭曲。每一个细节都被添油加醋,越传越离奇,越传越惊悚。太子失势、李辅国叛教弑主、祆教圣物、眉心放金光的守护者……这些关键词如同投入滚油锅的冷水,瞬间引爆了长安城积压已久的、对宫廷秘辛的狂热窥探欲和对未知神异的恐惧!
平康坊,醉月楼。
往日莺歌燕舞的销金窟,此刻一片死寂。绿腰倚在二楼的雕花栏杆上,涂着鲜红蔻丹的手指死死绞着帕子,脸色苍白如纸。楼下大堂,几个平日与她不对付的乐伎正聚在一起,压低了声音,眼神却不断瞟向楼上,充满了幸灾乐祸。
“听说了吗?霓裳娘子……她死得冤啊!”
“可不是嘛!现在都传开了!她手里攥着李辅国那恶贼的把柄!就是那个什么圣物的秘密!这才被灭口的!”
“那盏牡丹灯……烧得那么邪门……保不齐就是那恶贼搞的鬼!”
“嘘!小声点!没看见绿腰那脸色?她可是杨侍郎舅老爷的人,那舅老爷……跟李辅国走得近着呢……”
“怕什么!李辅国都死了!九族都要诛了!杨侍郎?哼!这会儿怕是在家急着撇清关系呢!”
绿腰听着楼下飘来的只言片语,身体抑制不住地颤抖起来。她想起霓裳临死前那复杂的眼神,想起自己因嫉妒而说过的刻薄话……一股巨大的恐惧攫住了她。她猛地转身,跌跌撞撞冲回自己的房间,手忙脚乱地开始收拾细软。这长安城,不能再待了!
西市,“金鳞阁”紧闭的门板后。
莫苏德如同泥塑木雕般坐在黑暗中。他身上的粗布短褐沾满了泥污和夜露,怀中的油布包裹依旧紧贴着胸口,冰冷而沉重。他听到了外面街市上汹涌的流言浪潮,听到了李辅国伏诛、太子被禁、九族下狱的消息。
浑浊的泪水无声地滑过他沟壑纵横的老脸。二十年了!父亲!兄弟们!你们看到了吗?那叛徒……终于得到了报应!他的名字,他的罪恶,被钉在了耻辱柱上!他的血,将洗刷圣教蒙受的污名!虽然……这代价,是东宫动荡,是无数人头落地……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墙角,移开一个不起眼的旧木箱。箱子下,是一个隐秘的地窖入口。他抱着油布包裹,如同抱着最后的希望和使命,一步步走下黑暗的台阶。
长安城的惊涛骇浪,才刚刚掀起第一道巨澜。而侯砚卿用命换来的那份血证,正被无数双看不见的手疯狂搜寻。风暴眼中,骊山深处的小屋里,重伤的青年依旧在生死线上挣扎。他识海中那片黯淡的金色碎片,在剧烈的痛楚中,仿佛感应到了什么遥远而强大的、充满恶意与贪婪的窥探,正从皇城最深处,如同无形的触手,悄然蔓延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