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贾府热闹非凡的时候,贾雨村刚刚出宫。而在他身后的皇宫中,大明宫和康清宫里,都开始进晚膳了。
太上皇和太后对面而坐,戴权站在桌子边上,伺候着两人。太上皇亲自给太后夹了块油焖笋尖。
“今日是我吃斋的日子,你还不如留在慈宁宫里吃点自己想吃的呢,何苦来陪我吃这些。”
太后看起来比太上皇年轻很多,脸上没有一点皱纹,头发乌黑,分明是三十来岁的美貌少妇。
如果有人说她是皇后,也肯定会有人信。但她却是太后,如假包换的太后。
“今儿元春升了凤藻宫女史,是她的好日子。皇帝按惯例召她去进晚膳,多半还要侍寝。
我一个人呆着也是无聊,和你一起吃吃斋也挺好,让我想起了年轻的时候。”
太上皇笑了笑:“我记得,我原本是不吃斋的。后来你每次杀人,我都替你吃一次斋,慢慢就习惯了。”
太后笑了笑,清冷的脸上一瞬间犹如梅花乍放:“你是佛子转世,罗刹自然只能我来当了。
今天你见了贾雨村,感觉如何?他可是你一直要找的人吗?”
太上皇的筷子停在了一盘素鸡上方:“不好说,也许是真有仙缘,也许是装神弄鬼,不过确实有点本事。”
太后想了想:“那一僧一道,别人不知道,咱们却知道是真实存在的,这些年在大康各地也有人见过。
他能见到,也不足为奇。他若真是得了仙药,返老还童,想分辨真假却也容易。
贾雨村毕竟是中过进士,当过知府的人,有根有底,不比寻常的乡野村夫,认识他的人很多。”
太上皇拿出一张画像来:“这是吏部当年存档的,描绘得很细,看起来确实是一个人。
我也让人查过了,贾雨村家中并无子侄,所以他的返老还童,还真有可能是真的。
不过是不是因为遇到了神仙,得到仙药,却不好说。那首诗是真是假,就更不好说了。”
太后淡然道:“既然返老还童是真的,仙缘就该是真的。这世上难道还有别的药,能让人返老还童吗?”
太上皇静静地看着太后:“等着看吧,若是他真有仙缘,我一定要让他带我再见一次仙佛。”
太后点点头:“所以你让他去当巡城御史,又让他进僧录司和道录司,就是等着他惹祸的。”
太上皇笑了笑:“不错,祸闯地越大越好,最好大到皇帝也护不住他。
到那时,他若真是天赐贤臣,仙佛就该露面帮他;若是没有仙佛露面,他死也是情理该然。”
戴权在旁边小声提醒道:“主子,那贾家荣国府那边,是否还让人继续……”
太上皇点点头:“该怎么做还怎么做,你也多亲近些。别人不用管,盯紧那个衔玉而诞的孩子。
这些年来,与仙佛有关的奇闻轶事听得多,一到见真章时都是假的。
现在看来,最真的两件,都发生在姓贾的身上,这倒还真是有些巧了。也许冥冥中自有天意。”
太上皇又给太后夹了一块用面压成的小莲蓬,上面还有用绿豆沙点缀的莲子,看着春意盎然。
“贾元春那边,我今天催得有些紧了,皇帝未必高兴。若是受了委屈,你多照顾一些。”
太后淡淡一笑:“宫里的女人,还谈什么委屈不委屈,只要活着的,都不算委屈。死了的,自然也就不知道委屈了。”
太上皇所料不错,贾元春此时确实很委屈。
从才人升为女史,这是一个大喜事,贾元春入宫数年,谨慎小心,仔细揣摩,如履薄冰。
宫中人提起太后,无不三缄其口,敬而远之,就连自己所在的凤藻宫中,也是人人不愿去侍奉太后。
大康以孝治天下,皇帝晨昏定省,做出表率,他的媳妇们自然也得跟着有所表示才行。
按大康宫规,若太后在世,则六宫主妃皆应轮流派人去太后宫中侍奉尽孝,所派人员位份不定。
这种规定类似民间孩子多的,父母单住,子女会轮流去探望,送吃的,帮着干活,以表孝心。
至于派谁去,没有规定。你派个年轻力壮地去干活固然好,派个刚会说话的孩子,也算尽礼。
所以六宫主妃,大多是派底层宫人去应付一下差使。毕竟这不是美差,派谁去谁都不高兴。
女史为官,平时要协助管理本宫,自然是可以推脱不去的。而才人级别的,很多都是像元春这样的,门第很高。
贵妃们都不愿意随便得罪人,毕竟后宫之中虽有位份高低,但宫外自己的娘家,还要彼此交往走动的。
太后对此从不说什么,倒是康元帝觉得有些脸上挂不住,训斥过几次,不要总是派宫人去敷衍。
就在凤藻宫水贵妃为难之际,贾元春挺身而出,主动提出去侍奉太后,让水贵妃十分满意。
贾元春这一步走对了,她满腹诗书,温柔大气,在这群轮换的派遣宫人之中,立刻脱颖而出。
这些宫人出身一般,或是小家碧玉,或是商贾之家,从见识到气质,都比她差太远了。
周伯虎说过,美女这种东西,就像鲜花一样,要有绿叶的衬托,才能看出美来。
而贾元春高贵的出身,以及由此带来的眼界见识,谈吐气质,在一群宫人中,就像萤火虫的屁股一样,闪闪发亮。
太后很满意,当听说她是荣国府的嫡长女后,更是满意,便对水贵妃说,让贾元春没事儿时常去。
水贵妃自然不敢违抗,何况贾元春是自己宫里的才人,伺候太后伺候得好,自己在皇帝面前也有光彩。
可惜水贵妃想错了,随着贾元春在太后宫里越呆时间越多,皇帝来凤藻宫的次数反而越来越少了……
今天贾元春升为女史,按规矩皇帝要召她到自己的寝殿康清宫吃饭,侍寝,以示祝贺。
贾元春特意画了个清爽的淡妆,这是她花大价钱从小太监那里买来的情报。
根据太监们统计的大数据分析,皇帝喜欢五成妆的女子,有时候也能接受七成妆,但绝不会接受九成妆的。
跟在贾元春身边伺候的是宫人抱琴,她是贾元春入宫时,从贾府带进来的,从小跟她到大的丫鬟。
进入康清宫,康元帝一个人坐在桌子前,在自斟自饮,看起来已经有了三分醉意。
夏守忠站在身边,见贾元春进来了,招招手,让小太监们都退了出去,自己则带着抱琴守在门口。
对于康元帝没等自己,提前动筷子的不礼貌行为,贾元春没敢挑理,而是上前蹲福行礼。
康元帝抬起头,看着端庄儒雅,温柔美丽的贾元春,心里涌起一阵烦躁。
他将酒壶在桌子上重重地一顿:“卸甲!”
太上皇和太后对面而坐,戴权站在桌子边上,伺候着两人。太上皇亲自给太后夹了块油焖笋尖。
“今日是我吃斋的日子,你还不如留在慈宁宫里吃点自己想吃的呢,何苦来陪我吃这些。”
太后看起来比太上皇年轻很多,脸上没有一点皱纹,头发乌黑,分明是三十来岁的美貌少妇。
如果有人说她是皇后,也肯定会有人信。但她却是太后,如假包换的太后。
“今儿元春升了凤藻宫女史,是她的好日子。皇帝按惯例召她去进晚膳,多半还要侍寝。
我一个人呆着也是无聊,和你一起吃吃斋也挺好,让我想起了年轻的时候。”
太上皇笑了笑:“我记得,我原本是不吃斋的。后来你每次杀人,我都替你吃一次斋,慢慢就习惯了。”
太后笑了笑,清冷的脸上一瞬间犹如梅花乍放:“你是佛子转世,罗刹自然只能我来当了。
今天你见了贾雨村,感觉如何?他可是你一直要找的人吗?”
太上皇的筷子停在了一盘素鸡上方:“不好说,也许是真有仙缘,也许是装神弄鬼,不过确实有点本事。”
太后想了想:“那一僧一道,别人不知道,咱们却知道是真实存在的,这些年在大康各地也有人见过。
他能见到,也不足为奇。他若真是得了仙药,返老还童,想分辨真假却也容易。
贾雨村毕竟是中过进士,当过知府的人,有根有底,不比寻常的乡野村夫,认识他的人很多。”
太上皇拿出一张画像来:“这是吏部当年存档的,描绘得很细,看起来确实是一个人。
我也让人查过了,贾雨村家中并无子侄,所以他的返老还童,还真有可能是真的。
不过是不是因为遇到了神仙,得到仙药,却不好说。那首诗是真是假,就更不好说了。”
太后淡然道:“既然返老还童是真的,仙缘就该是真的。这世上难道还有别的药,能让人返老还童吗?”
太上皇静静地看着太后:“等着看吧,若是他真有仙缘,我一定要让他带我再见一次仙佛。”
太后点点头:“所以你让他去当巡城御史,又让他进僧录司和道录司,就是等着他惹祸的。”
太上皇笑了笑:“不错,祸闯地越大越好,最好大到皇帝也护不住他。
到那时,他若真是天赐贤臣,仙佛就该露面帮他;若是没有仙佛露面,他死也是情理该然。”
戴权在旁边小声提醒道:“主子,那贾家荣国府那边,是否还让人继续……”
太上皇点点头:“该怎么做还怎么做,你也多亲近些。别人不用管,盯紧那个衔玉而诞的孩子。
这些年来,与仙佛有关的奇闻轶事听得多,一到见真章时都是假的。
现在看来,最真的两件,都发生在姓贾的身上,这倒还真是有些巧了。也许冥冥中自有天意。”
太上皇又给太后夹了一块用面压成的小莲蓬,上面还有用绿豆沙点缀的莲子,看着春意盎然。
“贾元春那边,我今天催得有些紧了,皇帝未必高兴。若是受了委屈,你多照顾一些。”
太后淡淡一笑:“宫里的女人,还谈什么委屈不委屈,只要活着的,都不算委屈。死了的,自然也就不知道委屈了。”
太上皇所料不错,贾元春此时确实很委屈。
从才人升为女史,这是一个大喜事,贾元春入宫数年,谨慎小心,仔细揣摩,如履薄冰。
宫中人提起太后,无不三缄其口,敬而远之,就连自己所在的凤藻宫中,也是人人不愿去侍奉太后。
大康以孝治天下,皇帝晨昏定省,做出表率,他的媳妇们自然也得跟着有所表示才行。
按大康宫规,若太后在世,则六宫主妃皆应轮流派人去太后宫中侍奉尽孝,所派人员位份不定。
这种规定类似民间孩子多的,父母单住,子女会轮流去探望,送吃的,帮着干活,以表孝心。
至于派谁去,没有规定。你派个年轻力壮地去干活固然好,派个刚会说话的孩子,也算尽礼。
所以六宫主妃,大多是派底层宫人去应付一下差使。毕竟这不是美差,派谁去谁都不高兴。
女史为官,平时要协助管理本宫,自然是可以推脱不去的。而才人级别的,很多都是像元春这样的,门第很高。
贵妃们都不愿意随便得罪人,毕竟后宫之中虽有位份高低,但宫外自己的娘家,还要彼此交往走动的。
太后对此从不说什么,倒是康元帝觉得有些脸上挂不住,训斥过几次,不要总是派宫人去敷衍。
就在凤藻宫水贵妃为难之际,贾元春挺身而出,主动提出去侍奉太后,让水贵妃十分满意。
贾元春这一步走对了,她满腹诗书,温柔大气,在这群轮换的派遣宫人之中,立刻脱颖而出。
这些宫人出身一般,或是小家碧玉,或是商贾之家,从见识到气质,都比她差太远了。
周伯虎说过,美女这种东西,就像鲜花一样,要有绿叶的衬托,才能看出美来。
而贾元春高贵的出身,以及由此带来的眼界见识,谈吐气质,在一群宫人中,就像萤火虫的屁股一样,闪闪发亮。
太后很满意,当听说她是荣国府的嫡长女后,更是满意,便对水贵妃说,让贾元春没事儿时常去。
水贵妃自然不敢违抗,何况贾元春是自己宫里的才人,伺候太后伺候得好,自己在皇帝面前也有光彩。
可惜水贵妃想错了,随着贾元春在太后宫里越呆时间越多,皇帝来凤藻宫的次数反而越来越少了……
今天贾元春升为女史,按规矩皇帝要召她到自己的寝殿康清宫吃饭,侍寝,以示祝贺。
贾元春特意画了个清爽的淡妆,这是她花大价钱从小太监那里买来的情报。
根据太监们统计的大数据分析,皇帝喜欢五成妆的女子,有时候也能接受七成妆,但绝不会接受九成妆的。
跟在贾元春身边伺候的是宫人抱琴,她是贾元春入宫时,从贾府带进来的,从小跟她到大的丫鬟。
进入康清宫,康元帝一个人坐在桌子前,在自斟自饮,看起来已经有了三分醉意。
夏守忠站在身边,见贾元春进来了,招招手,让小太监们都退了出去,自己则带着抱琴守在门口。
对于康元帝没等自己,提前动筷子的不礼貌行为,贾元春没敢挑理,而是上前蹲福行礼。
康元帝抬起头,看着端庄儒雅,温柔美丽的贾元春,心里涌起一阵烦躁。
他将酒壶在桌子上重重地一顿:“卸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