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尚未散尽,操场上已经响起整齐的脚步声。

  张旅长站在训练场高处,双手背在身后,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正在晨跑的士兵。

  许三站在他的旁边,默默的看着这一切。

  自从第一天,因为许三的2000大洋资助,51师那天把附近能吃的家禽家畜都买光了。全师痛痛快快的吃了一顿好的,算是为许三接风洗尘,所有的中下级军官也算是认识了一下他。不但是305团和306团,还包括其他几团的军官。

  306的邱团长看着许三颇为感慨,想当初,自己和他在金林奋战的时候,两人军衔是一样的。如今,人家少将半年,自己还原地踏步。

  今天已经是许三来这里的第三个月,也是他自参战以来,休息的最长时间。51师时常有些小任务,但这次他没有主动去接,而是真的一个心思放在学习如何带兵,如何指挥上。

  他每天夜里还会去看陆军操典,白天学着张旅长,怎么管理士兵。

  他的这个参谋长完全荒废,事情都是手下的参谋做了。

  但张旅长却完全没有介意,看到许三这么示好,他也放下戒心,认真的带着许三,开展每项训练工作。

  就像今天这样,他还是那么的一丝不苟。

  “停!”他突然喝道,声音不大却极具穿透力。

  队伍应声而止。张灵甫大步走向一名年轻士兵,什么也没说,只是弯腰替他重新系紧了松散的鞋带。

  整个队伍鸦雀无声。

  “细节决定生死,”他站起身,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战场上,一根松开的鞋带可能就是你的死因。”

  这是他教给许三练兵的第一课:纪律从细节开始。

  张旅长的练兵方法自成体系。他曾在黄埔军校四期步兵科深造,系统学习过现代军事理论,又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两者结合,形成了他独特而严格的训练方式。

  每天清晨四点三十分,士兵必须准时起床。十分钟内整理好内务。张旅长会亲自检查,不合格者当即受罚。

  “内务整齐的人,作战才有条理,”他常对跟在他身后的许三说,“战场上瞬息万变,只有平时养成井然有序的习惯,战时才不会手忙脚乱。”

  五点钟准时开始体能训练。不仅包括常规的跑步、俯卧撑、引体向上,还有他加练的负重登山训练。士兵们需背负二十公斤装备,在限定时间内爬上驻地附近的山头。

  “我国战场多山,赣省丘陵山岗尤其的多,实在是咱们伙食太差,否则,我会让他们背60斤。”他向许三解释,“谁更能爬山,谁就占优势。”

  射击训练是张旅长最重视的环节。他摒弃了当时守军普遍采用的“概略射击”法,转而推行精确射击。每个士兵必须记录自己的弹着点,分析偏差原因。

  “子弹不是用来吓唬人的,”他手持一支中正式步枪示范,“每发子弹都要有目标。咱们本来补给就跟不上,现在许多部队射击效率低下,一场战斗人均消耗数百发子弹却毙敌不多,这是极大的浪费。”

  他拿出了亲自编写的《步枪射击精要》小册子,分发到各班排。里面详细的记录了很多射击技巧,让识字的战士讲解给其他人听。

  战术训练中,张旅长特别强调班组协同。他推崇的是德军的“突击群战术”,但加以改良,使之更适合中国士兵。

  每个班分成火力组、突击组和支援组,训练时不断磨合,直到士兵们能够凭直觉配合。

  这让许三刮目相看,深刻的认识到,旧军队的战术,并不是落后的,而是后面出现了断层,才要重新学习。这时就主观的认为以前都是落后的。

  “现代战争不是个人英雄主义,”他在战术课上对军官说,“而是精密如钟表般的协作。我军之所以常被日军以少胜多,就是因为缺乏这种协同作战能力。”

  工事构筑是另一项重点训练。他要求士兵能在半小时内挖好单人掩体,两小时内完成机枪工事构筑。并亲自示范如何利用地形伪装,如何布置交叉火力点。

  关于这些,对于成了兵王的他都是小儿科了。当然,他不会去做任何反驳,一直认真的听着、看着。

  很多东西他是走到了前头的,比如单兵伪装,比如山地战。但那是特种作战,和现在的侧重点完全不同。

  现在学习的重点不是一两个做得好,而是,面对很多做得不好的士兵,如何将优势最大化。

  这就是常规军和特战队的区别,一个衡量标准是短板,一个是长处。

  “日军火力远胜于我,”他指着沙盘说,“唯有依靠工事减少伤亡,才能以持久战消耗敌人。”

  军官训练更加严格。他隔三差五就召集连排级以上军官,进行两小时的战术研讨。他常常给出一个实战案例,要求军官们分析决策得失,丰富他们的战术思维。

  “指挥官的每个错误决定,就要用士兵的生命买单,”他神色严峻地说,“所以你们必须比士兵更加努力。”

  他对待训练的严格程度,许三也是少见的。

  有一次夜间训练,一个连队未能按时到达指定位置。结果,连续演练了三个夜晚,直到达到标准为止。

  “日军训练有素,武器还优于我们,唯有更加刻苦,才能在战场上战胜他们。”这也是常说的。

  但他也不光是个训练狂,对于后勤保障方面,也非常重视的,知道确保士兵获得基本营养,是训练最好的保障。

  他聪明的把去师部要钱要粮的事情交给了许三,谁叫你跟师部关系好呢!

  不过他真叫对了人,每次许三都独自开着卡车过去。拿了东西就找机会,偷偷的加几袋米,加几百个大洋。

  可别小看了这点小动作,他却成了高强度训练的关键保障。

  他对武器装备的保养要求近乎苛刻。每支步枪必须时刻保持清洁,弹药按规定摆放整齐,他经常亲自检查。

  “武器是士兵的第二生命,”他对许三说,“对待武器的态度,就是对待战斗的态度。”

  对抗演习,只要机会合适,也会经常开展,设置各种突发情况考验部队应变能力。演习后必有复盘分析,指出优缺点。

  “训练场上的问题,总比战场上的问题好解决,”他说,“现在发现问题,就是赚到了。”

  许三仿佛将自己的工作转成文职,每天都要伏案书写到深夜。

  除了每天记录学习到的东西,他还把自己从系统得到的拿出来,从中挑出一部分普通士兵能学的,结合起来。

  “抗战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必须边战边练,越战越强。”许三写下了最后一段话。

  许三走到窗前,望着宁静的营房。他知道,明天的训练将更加艰苦,但唯有如此,这些士兵才能在残酷的战场上活下来。

  “精兵是练出来的,”他轻声自语,仿佛是对自己的提醒,“没有捷径可走。”

  战争年代,能够安静学习这么久真的难能可贵,但总有结束的时候,九月下旬,军部就传来消息,鬼子大部队过来了,新的大战将一触即发。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抗战:保卫南京获得神级单兵系统,抗战:保卫南京获得神级单兵系统最新章节,抗战:保卫南京获得神级单兵系统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