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漫画版权,指的是日本漫画家木城雪户的漫画《铳梦》,之前好莱坞的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对其很有兴趣打算将其改编为电影,几年前就将改编的版权收购了。
不过因为制作《阿凡达》的缘故,卡梅隆一直都没腾出时间筹备,改编也暂时搁浅。
恰好这个时候,洛珞突然有了拍这部戏的打算,于是让他们去谈,条件可以放的宽泛一些,即便是对方狮子大开口,只要别太过分他们也能接受。
换做以往,他们内地的影视公司跟好莱坞争夺,说出去都搞笑。
但现在……有了《流浪地球》和《深空防线》后,他们却都有这个底气。
是的,这两部电影现在不仅是他们的门面,更是华语电影的门面。
2009年时《流浪地球》作为首部真正的3D科幻大片,横空出世后取得的那些耀眼成绩已经无需再多重复,即便是两年后的今天,网上的讨论度依旧很高。
更重要的是,作为首个最大程度满足了国人对3D电影期待的它,直接截胡了那一年甚至往后这两年所有在国内上映的好莱坞大片。
首当其冲的就是同样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
是的,当《流浪地球》下映没多久后,《阿凡达》在国内同步上映后,方向……十分的平平。
“也就这么回事”
这个评价在当时十分的普遍。
本来由奥运会、60周年庆典带来的民族自信心,在《流浪地球》引发到最高点时,不少激进的观众就对这些外来的大片很有意见。
如今一看,也不怎么样啊。
尤其是在有了《流浪地球》先入为主的情况下,对比的《阿凡达》完全没有什么有趣的主线剧情,更谈不上什么内涵,对比前者那种“团结一致”的核心理念,简直弱爆了。
以至于他们满怀信心进驻华国市场的大片……最终只收获了不到五个亿的票房,草草收场。
不过相比于《阿凡达》受到的影响,另一部电影则要更惨一点,直接获得了一个“电影核心理念不正”的评价。
相比起来《阿凡达》收到的“也就那么回事”似乎也显得算是好评了。
正是同一类型的科幻大片《2012》。
同样作为灾难片,甚至同样是太阳爆发引发的世界末日,在设定上简直跟《流浪地球》如出一辙,但应对的方式却截然不同。
《流浪地球》选择的是什么?带着家园一起走,多么的浪漫啊。
而《2012》呢,诺亚方舟这种逃离的方式不说,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生了许多勾心斗角以及各种阴暗的事情。
这一对比,高下立判,《流浪地球》的立意简直甩了对方几条街。
事实上,无论是洛珞还是原作者大刘,都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包括电影的发布会上表示过,他们是坚定的“飞船派”。
所谓的带着地球一起流浪,无非是艺术作品的创作和美化,事实上在现实里这样的选择都不是下下策了,是压根不可能完成。
但是上头的观众可不管这些,他们就是要骂,骂对方舍弃家园,至于什么事实考量他们才不在乎呢,即便这些话是原作者说的……
这也导致这部电影下场比《阿凡达》还惨,只拿到了不到两亿的票房,便灰溜溜的离开了大陆。
当时的声势十分浩大,《流浪地球》一时间直接成为了国产电影之光。
当然了,这也是后来《深空防线》遭到反噬的主要原因。
《流浪地球》被观众捧得有多高,《深空防线》遭受无妄之灾,摔的就有多惨。
各种观众所谓“反应过来”后,把在前者上感受到的问题,全都一股脑的反馈到了后者身上。
当然了,洛珞的粉丝基础以及拾光科幻片的观众基础也不是盖的,其实大把的人都是支持他们的。
但这种支持,和对《流浪地球》那种明明看过了,还愣是要看好几遍,甚至买票包场不进去看,就为了给电影冲击票房的支持是天差地别的。
尽管他们其实也并不赞同观众这样做,但体现在票房上,确实是明显的差距。
跟《流浪地球》上映一个月就突破了三十亿不同,《深空防线》上映了一个月只是勉强达到了十个亿,而且已经基本耗尽,不再大幅增长了,低的时候一天甚至都不到一千万的票房。
其实这才是正常情况,也是当前国内电影消费情况的真实水准,以目前的情况,一部顶尖的电影票房其实就应该在十个亿左右,最多不超过十五个亿。
《流浪地球》那种才属于极特殊情况。
可那些黑粉可不管你这个,明明《深空防线》已经是毫无争议的华语票房第二,甚至连那些进口的好莱坞大片都被其远远甩在了身后。
但在黑粉的口中,这就是失败。
他们以此为依据,大肆的批判这部电影,同时将十个亿的票房归纳为电影的失败和国内观众的觉醒,对于电影中那些优秀的特效水准,精湛的演技,丝毫不放在眼里。
尽管大部分观众都是讲道理的,但如果你试图跟他们说这才是正常情况……但黑粉要是讲道理那还叫什么黑粉。
“十亿票房也能叫失败?”
面对正常观众的质疑,他们则是各种阴阳怪气:
“从三十多个亿到十个亿,原来算成功啊,那可真是太成功了”
如果你这时候试图讲道理:
“国内票房当前就应该是这个水准,这才是正常情况,怎么不算成功呢。”
他们就好像拿到了什么证据一样,跳起来反驳你:
“你也承认《流浪地球》不是正常情况了对吧,就是靠卖情怀,打着什么支持国产科幻、国产3D电影的噱头骗观众买票,他好趁机捞钱。”
按照常理说,即便《深空防线》在实际上确实取得了成功,但在网络上的评价,也确实不像洛珞以往作品那样的一边倒全是支持的声音,偶有反驳也很快被淹没。
只能说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全国上下一心支持他们的盛况,以及三十多个亿的票房,拾光众人对于当前的情况甚至都有些不满足了。
要知道,在他们身后可是连一个影子都没有,算上进口大片,目前连一个突破五亿票房的都没有,实在是难以望其项背。
而就在温岚等人懊恼自己没有做好,甚至犹豫着要不要直接让《深空防线》下映,再延期也没什么意义的时候,转折点来了——
盘古堆点火成功的消息公布了。
这件事如同烈火燎原般迅速传遍全国,一夜之间,整个华国好像人均物理学家一样,随便一个人都能头头是道的跟你分析一下可控核聚变有多厉害,咱们率先点火有多么了不起。
同样的,一夜之间洛珞的名字再次响彻全国,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响。
以前尽管他的名气也很大,全国上下大部分人也都知道他的名字,只是演员,导演的名气再大也是虚的。
而在那次华国首个菲尔兹奖被他摘下后,洛珞彻底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下到小学生,上到六七十的老人,也都知道了这个名字。
而且不再是以娱乐圈或者“反面教材”的样子,甚至连许多家庭的启蒙教育,也会把洛珞的照片和事迹放进去,引导孩子以后要成为你“洛叔叔”这样的人,也要学数学,成为国际知名的大数学家。
不过无论是演戏的名气也好,数学上的成果也罢,绑在一块都没法跟洛珞这次点燃聚变之火相媲美,这实在是太重要了。
按说洛珞确实再一次站到了顶峰,而且是前无古人的顶峰,自华国成立以来,还从未有一个这个年纪的青年人,做出跟他这样出色的成果的,甚至放眼全世界都没有一个接近的。
但……这跟《深空防线》有什么关系?洛珞既没有主演,更没有亲自执导。
有大关系了!
黑子们之所以牵连《深空防线》,批判《流浪地球》的点是什么?
无非就是觉得他们华国在末日的世界联合政府里,占据主导地位不合理,或者说他们觉得自己的硬实力没到位。
严重点说是跪久了站不起来,但客观分析似乎也只是表达的有些过分了,其实并非完全错误。
即便有粉丝反驳,表示华国目前在哪个行业做得很好,世界前列,也都会被黑子们反击:
“也就能说点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要么就是强调农业打过,工业上哪个行?航天、电子信息、芯片、能源……哪个行?”
其实即便是这几个工业领域,他们目前也在飞速发展着,但发展总需要时间,他们才起步多久,可不说顶尖,但也位于前列。
但好像黑子的眼里,只有世界第一才算是前列一样,剩下的无论你是第二还是第十,都没什么区别。
可这次不一样了,粉丝们真的有话要说了。
以前说这些他们不好反驳就算了,现在洛神可是把证据送到他们嘴边了:
“电影里‘行星发动机’烧的是啥?是重聚变!现在,现实中点火成功的是谁家的聚变堆?!还觉得几十年后的‘技术领先’是意淫?这才2011年初!”
“能量就是权力!”
众多网友紧跟着发言,语气带着技术宅特有的激动:
“盘古堆点火意味着什么?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电费暴跌、工业革命2.0、海水淡化……这哪一步不是在夯实国力根基?电影里联合政府需要调全球资源建发动机、搞领航员空间站,靠的是什么?不就是谁能掌控这庞大工程的能源心脏吗!现实里盘古堆成了,电影里的设定就成了逻辑链条上最硬的一环!”
这还顺带着怼了那些认为电影中科幻部分缺乏逻辑性,不严谨的黑子们。
甚至不用什么根据,直接一句:
“你觉得你比洛总设计师还懂?”
就能怼的他们哑口无言。
尽管黑子已经可以无理取闹,但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黑子和粉丝的对战,比的就是看谁能说服路人观众,他们之间可不存在互相说服。
而现在……胜负显而易见。
更重要的是什么,洛神在《深空防线》里演的就是可控核聚变的工程师啊,这叫什么?纯本色出演啊。
起初只是零星几篇帖子:
“兄弟们,快去再看一遍《深空防线》,看洛神演的工程师!之前还不觉得,现在一看,总设计师给咱们本色出演,真特么荣幸啊!”
“神预言!电影里联合政府靠重聚变烧石头推动地球,现实里洛珞真把可控核聚变搞成了!电影里设定一点都不夸张!”
“之前谁吐槽咱们主导联合政府不合理的?出来走两步?看看‘盘古堆’!现实比电影还牛逼!”
“我在想……有没有可能洛神就是因为聚变堆研究快成功了才拍的这个电影,颇有点庆功的意思,否则很难解释前脚电影上映,后脚盘古堆点火成功,哪有这么巧的事。”
这些帖子像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
洛珞的名字,伴随着一系列耀眼到令人窒息的现实光环,如同超新星爆发般照亮了所有质疑《深空防线》设定的阴影角落。
社交平台上炸开了锅。
热搜榜被“洛珞深空防线”、“盘古堆点亮现实科幻”、“重聚变烧石头的设定是真的!”疯狂霸占。
“以前觉得电影里工程师太神了有点过,现在一看,那根本就是洛珞大神本色出演好吗?!简直谦虚了!”
“黑子呢?脸疼不疼?当初说什么中国主导末日危机不合理的那些‘公知’号出来道歉!”
“不行了,必须再去刷一遍《深空防线》,这次我要跪着看!”
一场史无前例的自发观影浪潮席卷了全国各大影院。
线上,曾经发表过质疑《深空防线》设定“不切实际”言论的影评博主或账号评论区,瞬间被“挖坟”帖和嘲讽淹没,特别是那个以“明哥”为代表的大V。
现实成就如同一柄重锤,狠狠击碎了所有预设的偏见。
有人开始在网络上发起#力挺深空防线##致敬洛珞与夸父工程#的应援活动,鼓励大家购买电影票支持这部“预言了国产科技巅峰的作品”。
线下,各大影院售票系统迎来了意外的高峰。
许多本以为《深空防线》已过黄金档期、准备让出影厅排片的院线经理目瞪口呆地看着后台数据:
上映数月的《深空防线》,单日票房如同注射了强心针,以一个违反市场常理的陡峭角度急速拉升!
原本空荡的放映厅门口再次排起了长队。
来看电影的观众脸上带着一种奇特的兴奋和自豪,他们讨论着“盘古堆”、讨论着洛珞,也讨论着电影里那些原本觉得遥远、如今却仿佛触手可及的“未来科技”。
票房数据像脱缰的野马。
原本单日涨幅已经不到一千万快要“跌停”的票房数据,在1月2日突然单日增长了三千万。
而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1月3日:五千万。
1月4日:六千万。
……
随着消息逐渐传开,影响愈发扩散,一直到1月10日的时候,《深空防线》居然又上演了一次单日票房过亿的奇迹。
要知道这时候电影已经上映两个多月了。
业内简报上,“《深空防线》票房奇迹反弹”、“现实科技热潮带动怀旧科幻”、“洛珞效应横扫电影市场”等标题纷纷涌现。
拾光映画内部弥漫着狂喜和不敢置信的情绪——这部曾被《流浪地球》的光芒掩盖,又被黑粉反复打压的电影,竟然以这样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方式,迎来了它迟到的、无比辉煌的“第二春”。
就连他们在这闲聊的时候,票房数据依旧在悄然增长着,截止到今天上午,《深空防线》的国内票房数据,已然逼近三十亿大关,突破就是指日可待的事。
不过……这次可没有任何人再敢唱反调了。
所谓的“贩卖爱国情怀”等论调这个时候如果谁再敢说出口,那就等着被喷死吧,而且大概率会收获一句:
“洛神做出来的伟大成果,别说卖爱国情怀,他就算卖个西北风我都买,花钱支持这样的人我们心甘情愿。”
明明电影还是那部电影,演员还是那些演员,但伴随着点火成功,一夜之间,风评再次反转了。
当然了,这对于洛珞来说,已经算不上什么增益了。
即便是那些看电影的观众,也不过是想用自己的方式来支持一下洛神,他们也不会觉得,这几亿票房还可以被洛神看在眼中。
“就算是几亿现金,洛神也未必在乎吧。”
不少人如此的认为着。
所以,这也就导致《深空防线》的重新崛起,最大的受益人成了拾光当前的另外两位顶流,也就是这部电影的男女主角——秦昊,李兵兵。
尤其是前者,明明前两年还是个只拍了一部文艺片的无名小卒,伴随着一部《白夜追凶》加入了拾光。
这才多久啊,一跃成为了30亿票房电影男主角!?
要知道多少影帝迄今为止拍过的所有片子,加在一起都未必有30亿,而他……只通过一部戏就达到了。
说是一步登天也毫不为过。
这不知道嫉妒死了多少内娱的年轻男演员,简直就差把牙都咬碎了。
而《深空防线》也一跃跟《流浪地球》成为了国内科幻电影的两大巨头,在最近的一个月里同样狙击了不知道多少外国大片。
就连很多以为《深孔防线》已经力竭,准备强势上映的国内电影,也同样被它的后反劲打了个措手不及。
只能说是无妄之灾了。
不过因为制作《阿凡达》的缘故,卡梅隆一直都没腾出时间筹备,改编也暂时搁浅。
恰好这个时候,洛珞突然有了拍这部戏的打算,于是让他们去谈,条件可以放的宽泛一些,即便是对方狮子大开口,只要别太过分他们也能接受。
换做以往,他们内地的影视公司跟好莱坞争夺,说出去都搞笑。
但现在……有了《流浪地球》和《深空防线》后,他们却都有这个底气。
是的,这两部电影现在不仅是他们的门面,更是华语电影的门面。
2009年时《流浪地球》作为首部真正的3D科幻大片,横空出世后取得的那些耀眼成绩已经无需再多重复,即便是两年后的今天,网上的讨论度依旧很高。
更重要的是,作为首个最大程度满足了国人对3D电影期待的它,直接截胡了那一年甚至往后这两年所有在国内上映的好莱坞大片。
首当其冲的就是同样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
是的,当《流浪地球》下映没多久后,《阿凡达》在国内同步上映后,方向……十分的平平。
“也就这么回事”
这个评价在当时十分的普遍。
本来由奥运会、60周年庆典带来的民族自信心,在《流浪地球》引发到最高点时,不少激进的观众就对这些外来的大片很有意见。
如今一看,也不怎么样啊。
尤其是在有了《流浪地球》先入为主的情况下,对比的《阿凡达》完全没有什么有趣的主线剧情,更谈不上什么内涵,对比前者那种“团结一致”的核心理念,简直弱爆了。
以至于他们满怀信心进驻华国市场的大片……最终只收获了不到五个亿的票房,草草收场。
不过相比于《阿凡达》受到的影响,另一部电影则要更惨一点,直接获得了一个“电影核心理念不正”的评价。
相比起来《阿凡达》收到的“也就那么回事”似乎也显得算是好评了。
正是同一类型的科幻大片《2012》。
同样作为灾难片,甚至同样是太阳爆发引发的世界末日,在设定上简直跟《流浪地球》如出一辙,但应对的方式却截然不同。
《流浪地球》选择的是什么?带着家园一起走,多么的浪漫啊。
而《2012》呢,诺亚方舟这种逃离的方式不说,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生了许多勾心斗角以及各种阴暗的事情。
这一对比,高下立判,《流浪地球》的立意简直甩了对方几条街。
事实上,无论是洛珞还是原作者大刘,都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包括电影的发布会上表示过,他们是坚定的“飞船派”。
所谓的带着地球一起流浪,无非是艺术作品的创作和美化,事实上在现实里这样的选择都不是下下策了,是压根不可能完成。
但是上头的观众可不管这些,他们就是要骂,骂对方舍弃家园,至于什么事实考量他们才不在乎呢,即便这些话是原作者说的……
这也导致这部电影下场比《阿凡达》还惨,只拿到了不到两亿的票房,便灰溜溜的离开了大陆。
当时的声势十分浩大,《流浪地球》一时间直接成为了国产电影之光。
当然了,这也是后来《深空防线》遭到反噬的主要原因。
《流浪地球》被观众捧得有多高,《深空防线》遭受无妄之灾,摔的就有多惨。
各种观众所谓“反应过来”后,把在前者上感受到的问题,全都一股脑的反馈到了后者身上。
当然了,洛珞的粉丝基础以及拾光科幻片的观众基础也不是盖的,其实大把的人都是支持他们的。
但这种支持,和对《流浪地球》那种明明看过了,还愣是要看好几遍,甚至买票包场不进去看,就为了给电影冲击票房的支持是天差地别的。
尽管他们其实也并不赞同观众这样做,但体现在票房上,确实是明显的差距。
跟《流浪地球》上映一个月就突破了三十亿不同,《深空防线》上映了一个月只是勉强达到了十个亿,而且已经基本耗尽,不再大幅增长了,低的时候一天甚至都不到一千万的票房。
其实这才是正常情况,也是当前国内电影消费情况的真实水准,以目前的情况,一部顶尖的电影票房其实就应该在十个亿左右,最多不超过十五个亿。
《流浪地球》那种才属于极特殊情况。
可那些黑粉可不管你这个,明明《深空防线》已经是毫无争议的华语票房第二,甚至连那些进口的好莱坞大片都被其远远甩在了身后。
但在黑粉的口中,这就是失败。
他们以此为依据,大肆的批判这部电影,同时将十个亿的票房归纳为电影的失败和国内观众的觉醒,对于电影中那些优秀的特效水准,精湛的演技,丝毫不放在眼里。
尽管大部分观众都是讲道理的,但如果你试图跟他们说这才是正常情况……但黑粉要是讲道理那还叫什么黑粉。
“十亿票房也能叫失败?”
面对正常观众的质疑,他们则是各种阴阳怪气:
“从三十多个亿到十个亿,原来算成功啊,那可真是太成功了”
如果你这时候试图讲道理:
“国内票房当前就应该是这个水准,这才是正常情况,怎么不算成功呢。”
他们就好像拿到了什么证据一样,跳起来反驳你:
“你也承认《流浪地球》不是正常情况了对吧,就是靠卖情怀,打着什么支持国产科幻、国产3D电影的噱头骗观众买票,他好趁机捞钱。”
按照常理说,即便《深空防线》在实际上确实取得了成功,但在网络上的评价,也确实不像洛珞以往作品那样的一边倒全是支持的声音,偶有反驳也很快被淹没。
只能说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全国上下一心支持他们的盛况,以及三十多个亿的票房,拾光众人对于当前的情况甚至都有些不满足了。
要知道,在他们身后可是连一个影子都没有,算上进口大片,目前连一个突破五亿票房的都没有,实在是难以望其项背。
而就在温岚等人懊恼自己没有做好,甚至犹豫着要不要直接让《深空防线》下映,再延期也没什么意义的时候,转折点来了——
盘古堆点火成功的消息公布了。
这件事如同烈火燎原般迅速传遍全国,一夜之间,整个华国好像人均物理学家一样,随便一个人都能头头是道的跟你分析一下可控核聚变有多厉害,咱们率先点火有多么了不起。
同样的,一夜之间洛珞的名字再次响彻全国,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响。
以前尽管他的名气也很大,全国上下大部分人也都知道他的名字,只是演员,导演的名气再大也是虚的。
而在那次华国首个菲尔兹奖被他摘下后,洛珞彻底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下到小学生,上到六七十的老人,也都知道了这个名字。
而且不再是以娱乐圈或者“反面教材”的样子,甚至连许多家庭的启蒙教育,也会把洛珞的照片和事迹放进去,引导孩子以后要成为你“洛叔叔”这样的人,也要学数学,成为国际知名的大数学家。
不过无论是演戏的名气也好,数学上的成果也罢,绑在一块都没法跟洛珞这次点燃聚变之火相媲美,这实在是太重要了。
按说洛珞确实再一次站到了顶峰,而且是前无古人的顶峰,自华国成立以来,还从未有一个这个年纪的青年人,做出跟他这样出色的成果的,甚至放眼全世界都没有一个接近的。
但……这跟《深空防线》有什么关系?洛珞既没有主演,更没有亲自执导。
有大关系了!
黑子们之所以牵连《深空防线》,批判《流浪地球》的点是什么?
无非就是觉得他们华国在末日的世界联合政府里,占据主导地位不合理,或者说他们觉得自己的硬实力没到位。
严重点说是跪久了站不起来,但客观分析似乎也只是表达的有些过分了,其实并非完全错误。
即便有粉丝反驳,表示华国目前在哪个行业做得很好,世界前列,也都会被黑子们反击:
“也就能说点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要么就是强调农业打过,工业上哪个行?航天、电子信息、芯片、能源……哪个行?”
其实即便是这几个工业领域,他们目前也在飞速发展着,但发展总需要时间,他们才起步多久,可不说顶尖,但也位于前列。
但好像黑子的眼里,只有世界第一才算是前列一样,剩下的无论你是第二还是第十,都没什么区别。
可这次不一样了,粉丝们真的有话要说了。
以前说这些他们不好反驳就算了,现在洛神可是把证据送到他们嘴边了:
“电影里‘行星发动机’烧的是啥?是重聚变!现在,现实中点火成功的是谁家的聚变堆?!还觉得几十年后的‘技术领先’是意淫?这才2011年初!”
“能量就是权力!”
众多网友紧跟着发言,语气带着技术宅特有的激动:
“盘古堆点火意味着什么?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电费暴跌、工业革命2.0、海水淡化……这哪一步不是在夯实国力根基?电影里联合政府需要调全球资源建发动机、搞领航员空间站,靠的是什么?不就是谁能掌控这庞大工程的能源心脏吗!现实里盘古堆成了,电影里的设定就成了逻辑链条上最硬的一环!”
这还顺带着怼了那些认为电影中科幻部分缺乏逻辑性,不严谨的黑子们。
甚至不用什么根据,直接一句:
“你觉得你比洛总设计师还懂?”
就能怼的他们哑口无言。
尽管黑子已经可以无理取闹,但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黑子和粉丝的对战,比的就是看谁能说服路人观众,他们之间可不存在互相说服。
而现在……胜负显而易见。
更重要的是什么,洛神在《深空防线》里演的就是可控核聚变的工程师啊,这叫什么?纯本色出演啊。
起初只是零星几篇帖子:
“兄弟们,快去再看一遍《深空防线》,看洛神演的工程师!之前还不觉得,现在一看,总设计师给咱们本色出演,真特么荣幸啊!”
“神预言!电影里联合政府靠重聚变烧石头推动地球,现实里洛珞真把可控核聚变搞成了!电影里设定一点都不夸张!”
“之前谁吐槽咱们主导联合政府不合理的?出来走两步?看看‘盘古堆’!现实比电影还牛逼!”
“我在想……有没有可能洛神就是因为聚变堆研究快成功了才拍的这个电影,颇有点庆功的意思,否则很难解释前脚电影上映,后脚盘古堆点火成功,哪有这么巧的事。”
这些帖子像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
洛珞的名字,伴随着一系列耀眼到令人窒息的现实光环,如同超新星爆发般照亮了所有质疑《深空防线》设定的阴影角落。
社交平台上炸开了锅。
热搜榜被“洛珞深空防线”、“盘古堆点亮现实科幻”、“重聚变烧石头的设定是真的!”疯狂霸占。
“以前觉得电影里工程师太神了有点过,现在一看,那根本就是洛珞大神本色出演好吗?!简直谦虚了!”
“黑子呢?脸疼不疼?当初说什么中国主导末日危机不合理的那些‘公知’号出来道歉!”
“不行了,必须再去刷一遍《深空防线》,这次我要跪着看!”
一场史无前例的自发观影浪潮席卷了全国各大影院。
线上,曾经发表过质疑《深空防线》设定“不切实际”言论的影评博主或账号评论区,瞬间被“挖坟”帖和嘲讽淹没,特别是那个以“明哥”为代表的大V。
现实成就如同一柄重锤,狠狠击碎了所有预设的偏见。
有人开始在网络上发起#力挺深空防线##致敬洛珞与夸父工程#的应援活动,鼓励大家购买电影票支持这部“预言了国产科技巅峰的作品”。
线下,各大影院售票系统迎来了意外的高峰。
许多本以为《深空防线》已过黄金档期、准备让出影厅排片的院线经理目瞪口呆地看着后台数据:
上映数月的《深空防线》,单日票房如同注射了强心针,以一个违反市场常理的陡峭角度急速拉升!
原本空荡的放映厅门口再次排起了长队。
来看电影的观众脸上带着一种奇特的兴奋和自豪,他们讨论着“盘古堆”、讨论着洛珞,也讨论着电影里那些原本觉得遥远、如今却仿佛触手可及的“未来科技”。
票房数据像脱缰的野马。
原本单日涨幅已经不到一千万快要“跌停”的票房数据,在1月2日突然单日增长了三千万。
而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1月3日:五千万。
1月4日:六千万。
……
随着消息逐渐传开,影响愈发扩散,一直到1月10日的时候,《深空防线》居然又上演了一次单日票房过亿的奇迹。
要知道这时候电影已经上映两个多月了。
业内简报上,“《深空防线》票房奇迹反弹”、“现实科技热潮带动怀旧科幻”、“洛珞效应横扫电影市场”等标题纷纷涌现。
拾光映画内部弥漫着狂喜和不敢置信的情绪——这部曾被《流浪地球》的光芒掩盖,又被黑粉反复打压的电影,竟然以这样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方式,迎来了它迟到的、无比辉煌的“第二春”。
就连他们在这闲聊的时候,票房数据依旧在悄然增长着,截止到今天上午,《深空防线》的国内票房数据,已然逼近三十亿大关,突破就是指日可待的事。
不过……这次可没有任何人再敢唱反调了。
所谓的“贩卖爱国情怀”等论调这个时候如果谁再敢说出口,那就等着被喷死吧,而且大概率会收获一句:
“洛神做出来的伟大成果,别说卖爱国情怀,他就算卖个西北风我都买,花钱支持这样的人我们心甘情愿。”
明明电影还是那部电影,演员还是那些演员,但伴随着点火成功,一夜之间,风评再次反转了。
当然了,这对于洛珞来说,已经算不上什么增益了。
即便是那些看电影的观众,也不过是想用自己的方式来支持一下洛神,他们也不会觉得,这几亿票房还可以被洛神看在眼中。
“就算是几亿现金,洛神也未必在乎吧。”
不少人如此的认为着。
所以,这也就导致《深空防线》的重新崛起,最大的受益人成了拾光当前的另外两位顶流,也就是这部电影的男女主角——秦昊,李兵兵。
尤其是前者,明明前两年还是个只拍了一部文艺片的无名小卒,伴随着一部《白夜追凶》加入了拾光。
这才多久啊,一跃成为了30亿票房电影男主角!?
要知道多少影帝迄今为止拍过的所有片子,加在一起都未必有30亿,而他……只通过一部戏就达到了。
说是一步登天也毫不为过。
这不知道嫉妒死了多少内娱的年轻男演员,简直就差把牙都咬碎了。
而《深空防线》也一跃跟《流浪地球》成为了国内科幻电影的两大巨头,在最近的一个月里同样狙击了不知道多少外国大片。
就连很多以为《深孔防线》已经力竭,准备强势上映的国内电影,也同样被它的后反劲打了个措手不及。
只能说是无妄之灾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最新章节,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最新章节,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