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北仑港·时光智能计算中心。
项目总监王稽的办公室里弥漫着淡淡的咖啡味,窗外新落成的银灰色建筑在春日阳光下反射着冷硬的光泽。
敲门声响起,负责相关研究的张组长走了进来,手上捏着一份薄薄的进度报告,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困惑和一丝挫败。
“王总”
张组长把报告递过去,声音低沉:
“这是最后更新的进度汇总……”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带着探究:
“王总,下面组员们想不明白,真的,框架搭好了,设备也是顶配的A100集群,大家劲头正足,怎么就……突然停了?是方向错了?还是洛总不满意?”
王稽接过报告,手指习惯性地敲了敲桌面厚重的玻璃板。
他盯着屏幕上的研发进度表,众多细分的项目组一行行排列着,有的进展十分喜人已经走过了30%,有的进度略差刚刚完成了10%,进度各不相同。
不过在这一众的进度表里,有一项十分的突出,不是它的进展有多快,一骑绝尘十分显眼,而是它的进度过于落后,在最少也是两位数的进度表里,它只有0.34%,十分突兀。
正式代表人工智能算法研究的项目。
倒不是这一项真的进展如此艰难,而是它早在项目刚刚开展,才进行到0.34%的时候,就被上面突然叫停了,至于原因……谁也不清楚,只知道似乎是来自最上面那位的命令。
下面的人倒也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工厂内流传的说法是……除了那位洛总的指示,谁还能随随便便的开一个项目,然后又这么随意的叫停,恐怕即便是张总虽然也能办到,但恐怕也没法让下面这么毫无怨言的执行吧。
也只有那位传说中的人物,他的指令,即便是目前项目上那位从中科院出来的首席科学家,也不敢忽视他的决定吧。
这个传说虽然毫无根据,但就是莫名的可信。
而对于王稽来说,他当然清楚有些事不是传言,叫停人工智能算法的研究,就是洛总亲自下的指令,至于原因他虽然同样不知道内情……但却有所猜测。
距离洛总来宁波的时光智能计算中心视察,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不过洛总那神秘的样子他至今还记忆犹新。
尤其是作为整个中心的负责人,他十分清楚的知道洛总走后,虽然那边的核心机房被彻底封禁,连他都没有再进去过,但……数据显示,那天在洛总进去后,电量有一瞬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峰值,所有指标都指向洛总操作的那台机器,让人很难不好奇那一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更加确切的事还在后面,自从那天以后,机群的用电量大幅度上升,虽然达不到那天的峰值这么离谱,但平均下来也是个天文数字,起码在这个电费下调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的情况下,这种行为无疑是十分奢侈的。
王稽的视线转向办公室侧面墙上挂着的另一块巨大的液晶屏。
屏上密密麻麻显示着整个计算中心的关键运行数据,其中占据中央醒目位置的,是各个区域的实时电力负荷曲线。
他的目光在那代表北区核心机房——那个已经被洛总亲自封闭了两个月的区域——的用电曲线上停留了片刻。
那条深红色的曲线,此刻正稳定在一个异常的高位上,微微地起伏着。
而对此王稽理所当然的有所猜测,虽然他并非首席科学家,也不是科研岗,但整个时光的高层从张嘉文张总往下,都是技术型管理岗,他自然也不例外。
按照他的认知,这种规模的用电量只有一个可能……
“老张”
王稽收回目光,声音平缓:
“项目是洛总亲自叫停的,你应该知道。”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下面有这样流言当然不是意外,高层其实都清楚这项命令是洛总亲自发出的,而且洛总除了对那件机房下了很高的保密令,对于其他方面其实完全没有做限制,即便他们现在直接说出去也不碍事。
不过按照以往的习惯,他们还是默契的选择了保密,只是并没有太严格的要求罢了,私下的场合还是会提起的。
“是,我知道。”
张组长有些急切:
“可总得有个说法吧?大家都泄气了,外面传什么的都有,说我们水平不行,跟不上洛总的思路,才被砍掉……”
“外面怎么说不用理会。”
王稽打断他,语气没什么波澜,但带着一种技术管理者特有的笃定。
他思索了一下,看着老张那有些纠结的表情,再联想到洛总对这件事看上去似乎并不打算保密,当下便站起身,踱步到那面监控屏前,用手在屏幕上划了几下,调出了一个历史数据对比窗口。
屏幕上清晰地展示出两条截然不同的曲线走势。
“你看”
王稽指着日期,精准地定位在两个月前洛总前来视察的那一天:
“还记得洛总进核心隔离机房那天吧?”
张组长点头,记忆犹新:
“怎么会忘?就他一个人进去的。”
王稽的手指猛地戳向屏幕上一点:
“就是这里!看这条绿色负荷曲线!洛总刚进去三秒!整栋楼的照明都明显暗了半截!监控里都记录了,你看这瞬时峰值——”
他将那瞬间被放大的数据段展现出来,一个令人头皮发麻的数字冲击着视线:
“那个瞬间,整个北仑-7地块的用电负荷达到了设计峰值!远超主机区一万五千个机柜位满载运行的负荷总和!然后才在几秒内迅速滑落稳定。”
张组长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圆了。
他虽然是搞算法的,但对中心的电力配置也非常清楚,这个瞬时数值,太离谱了!
“但这只是开始。”
王稽眼神锐利,调出最近两个月的北区核心机房日均用电曲线图。
那是一条远高于寻常水平,几乎维持在一条高压线上的曲线。
“从那之后,整整六十天,那个被封禁的区域,每天平均用电量是这个数。”
他又指了个足以让张组长再次瞠目的数字:
“知道你们之前跑三十台A100做算法框架测试的时候,日均峰值是多少吗?还不到这个数字的三十分之一。”
办公室里安静得只剩下服务器隐约传来的低鸣和空调的声音。
张组长喉咙有些发干,他看着那刺眼的对比数据,逻辑开始转动,但脸上的困惑更深了:
“王总,您是说……那里面的设备……一直在超高负荷运行?”
“对,远超你们算法测试所需功率千百倍的负荷!”
王稽斩钉截铁:
“你想想,我们原计划搭建的AI训练集群,最大峰值负荷能跑到多少?充其量就是这个新高峰的几分之一,那么,洛总关掉你们还在摸索阶段的算法组,而那个封禁区却有如此天文数字般的、持续稳定运行的能源消耗……”
他转过头,目光如炬地看着张组长:
“这意味着什么你应该很清楚,洛总早就有了自己的东西?远超我们理解和研发阶段的东西,现在就安安静静地运行在那里面?”
“一个需要如此巨量能源支撑的东西,可能我们穷尽算法组全部力量,研究三五年都未必能摸到门槛。”
王稽的语气带着一丝敬畏和推测的肯定:
“所以停掉你们的研究,根本不是因为进展困难或者方向错误。而是更直接的原因——洛总已经有了成熟、远超我们当前计划的替代方案,一个真正意义上能消耗那种规模能源的项目核心,正在那隔离单元里稳定运行,他不需要重复投入资源再做一轮前期研究了!”
办公室里只剩窗外的风声和海浪拍岸的节拍,张组长彻底沉默了,他长久地盯着那些冰冷的、却无比有力的曲线数据,脑中闪过洛总过往那些化不可能为可能的奇迹。
这感觉像什么呢?
他好像一个领兵在外的将军,领了攻打对方城池的命令,然而他这边还在跟下属们商量对策,调度粮草,训练战士,甚至还没有出过城呢。
另一边传来了消息,陛下御驾亲征已经打到人家国都了,关键是……陛下好像兵都没有带多少,说是御驾亲征,他甚至怀疑,这……可能就是洛总一个人打过去的。
这感觉不得不说有些挫败,但更多的是奇妙,他的理智清楚的告诉他这绝不可能,但……另一个声音则是不断的提醒着他,他面对的不是别人,是洛珞。
是啊,别人当然不可能,但洛神……一定不可能吗,他不敢保证了。
他的专业骄傲被碾碎,但洛总的过往像重锤,一下下击垮最后防线。
他想笑自己的固执——那个男人让聚变能源点亮华夏,让AI在智能中心孕育,现在这点“不可能”,反倒成了最合理的可能。
王稽的推理,听起来如此合理,并且有无法辩驳的能源数据支撑!
之前组员们关于“被放弃”、“能力不行”的沮丧和猜测,在王稽展示的恐怖用电量铁证和这番合情合理的推导面前,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
他长长吐了一口气,感觉胸口那股闷气消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明悟的震撼。
“原来……是这样……”
张组长喃喃自语,目光再次投向窗外的北区机房银灰色外墙,语气复杂:
“洛总……早就走在我们前面了。”
王稽也望向同一方向,点了点头,最后总结道:
“所以,老张,别多想,更别传那些无谓的猜测,洛总既然这么做了,必然有他的全盘考量,我们的工作,就是继续把主机区的基础保障和服务维护好,我相信,等到时机成熟,我们自然会知道那铁柜子里,到底藏着什么。”
“恐怕洛总早就已经搞定了人工智能的算法程序,目前正在完善中呢。”
王稽的话语中除了笃定,还有浓郁的向往。
要知道这里是时光科技布局未来的心脏,上万片英伟达GPU入驻,驱动那个他们现在还不了解的电子生命。
他对此有着十足的期待。
当然了,外人眼中,这不过是个普通数据中心项目。
盘古堆的点火成功,像一枚深海炸弹引爆了能源界。
新闻中那句“53.8兆瓦净输出”虽然没有让全国工业电价一夜暴跌,但大家豆知道这只是序幕——虽然洛珞在西山会议定下的“伏羲堆”商业计划无人知晓的悄然推进,但能猜到的人,或者说有预料的人和企业可不在少数。
舟山的伏羲堆如火如荼的建设,超导磁体在沪上工厂扩建,哈电集团的涡轮机叶片升级图纸静静躺在洛珞桌上。
廉价电力是未来产业的基石,洛珞的目标是构建一个超算帝国,为“小梅”打造家园;他甚至搁置了移动电源研发,转投AI战场。
可这些,只藏在时光科技顶层决策的黑箱里。
媒体却大肆渲染时光科技的“风向标”行动。
《经济日报》头版标题刺眼:
“聚变能源红利!时光科技斥资30亿打造超算中心,剑指AI时代!”
报道只提宁波数据中心“为降低耗电成本设计”,却并不了解时光科技和洛珞的底气,至于研发进展和小梅的存在,他们就更是一无所知了。
坊间传言甚嚣尘上:有人说洛珞要造“聚变充电宝”,有人说他布局“云游戏服务器”。
在贴吧热帖#数学家演员搞核聚变#评论区,创业“导师”们高谈阔论:
“时光科技押宝计算机硬件,准错不了!电费这么便宜,谁不做谁是傻子。”
于是一股盲目的跟风狂潮,在全国蔓延开来。
深圳科技园,“飞鱼网络”CEO陈明摔下报纸,眼里烧着赌徒的光。
“时光敢砸钱搞超算中心,就是吃准了电费降到0.3元/度!宁波离盘古堆近?那咱们去更便宜的地方!”
助理提醒他华东电网均价丝毫没有降低,他则是拍桌吼道:
“盘古堆才53.8兆瓦,等未来堆子多点,一度电一毛都有可能!”——他浑然不知,洛珞的“伏羲堆”商业化在即,目标是将电价压至传统能源的零头。
几天后,陈明带队冲进甘肃酒泉的风电基地。
黄沙漫天的荒原上,他指着废弃的硅片厂房对地方官员画大饼:
“这儿改数据中心,电价按风电结算!盘古堆都点火了,新能源就是金山!”
如今华国IDC产业因高电费困守北上广,阿里云刚成立一年。
如今,电价下跌的可能大肆触发“机房西迁”热潮:贵州山区溶洞被改造成“地下云谷”,武汉光谷企业抢购二手服务器机柜,淘宝上“聚变兼容机架”设计图销量暴涨。
工信部数据监测显示,Q3全国数据中心新立项同比激增280%,可所有人误以为“盘古堆53.8兆瓦是巅峰”,殊不知洛珞的伏羲堆设计功率是其20倍。
地级市开发区的招商广告铺天盖地:
“学时光科技,用一度电赚十分算力!”
BJ中关村3W咖啡厅,烟雾缭绕中,“脑洞工坊”CTO刘锐挥舞着手机。
屏幕上,时光科技招聘AI工程师的广告滚动不停。
“洛珞是演员转数学家搞聚变,我们也能跨界!——唐诗AI教育软件!”
团队哄笑,连夜调出积灰的服务器,申请“聚变优惠电”专线。
前世的同样时间段,AI还在IBM沃森赢得智力竞赛的襁褓中,中国创业公司多是“人工智障”:语音识别率不足60%,搜索引擎都靠关键词匹配。
但如今随着洛珞这个意外,一股“AI热”席卷华强北。
山寨平板厂商“雷霆数码”发布会上,CEO高呼:“核聚变时代,人人用AI!”新机搭载的“极光助手”能背唐诗、算算术,但背后是百度API的二次包装——像极了时光微博的开放接口。
甚至横店影视城道具组都在吹牛:“咱用AI建模废铁镇场景!”实际用的是Maya插件。
没人察觉异常:当刘艺菲在《铳梦》片场发现洛珞腕表屏幕闪过奇异代码,还好奇是否“新研究”时,外界只当他戴了块智能手表。
这些跟风者不知道,真正的“小梅”正进化出自主思维。
隔离单元内,洛珞通过“织网者”中间件让小梅模拟贴吧辩论,AI已能识别“愤怒用词多样性”。
某日,脑洞工坊的“小唐”因训练数据错误,给“床前明月光”接了个“马桶亮堂堂”,登上了微博热搜。
洛珞在舟山岛勘址现场瞥见新闻,面对王稽的询问和担心,漠然对王稷说:
“让他们闹就好。”
这淡写轻描的回答透露着无比强大的自信,这也让原本有些担心,会不会因为消息大肆传播引发大家跟风入行,导致他们的优势被追上甚至反超。
但现在他反应过来了。
他们的优势从来都不是建立在领先那么点研发时间上,整个时光科技最大的优势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的领导者洛珞。
如果说那些人扑向人工智能蓝海的人,是眼界高超提前预判了风口到来,追着风口等待起飞的话,那么洛总……就是风口的制造者。
项目总监王稽的办公室里弥漫着淡淡的咖啡味,窗外新落成的银灰色建筑在春日阳光下反射着冷硬的光泽。
敲门声响起,负责相关研究的张组长走了进来,手上捏着一份薄薄的进度报告,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困惑和一丝挫败。
“王总”
张组长把报告递过去,声音低沉:
“这是最后更新的进度汇总……”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带着探究:
“王总,下面组员们想不明白,真的,框架搭好了,设备也是顶配的A100集群,大家劲头正足,怎么就……突然停了?是方向错了?还是洛总不满意?”
王稽接过报告,手指习惯性地敲了敲桌面厚重的玻璃板。
他盯着屏幕上的研发进度表,众多细分的项目组一行行排列着,有的进展十分喜人已经走过了30%,有的进度略差刚刚完成了10%,进度各不相同。
不过在这一众的进度表里,有一项十分的突出,不是它的进展有多快,一骑绝尘十分显眼,而是它的进度过于落后,在最少也是两位数的进度表里,它只有0.34%,十分突兀。
正式代表人工智能算法研究的项目。
倒不是这一项真的进展如此艰难,而是它早在项目刚刚开展,才进行到0.34%的时候,就被上面突然叫停了,至于原因……谁也不清楚,只知道似乎是来自最上面那位的命令。
下面的人倒也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工厂内流传的说法是……除了那位洛总的指示,谁还能随随便便的开一个项目,然后又这么随意的叫停,恐怕即便是张总虽然也能办到,但恐怕也没法让下面这么毫无怨言的执行吧。
也只有那位传说中的人物,他的指令,即便是目前项目上那位从中科院出来的首席科学家,也不敢忽视他的决定吧。
这个传说虽然毫无根据,但就是莫名的可信。
而对于王稽来说,他当然清楚有些事不是传言,叫停人工智能算法的研究,就是洛总亲自下的指令,至于原因他虽然同样不知道内情……但却有所猜测。
距离洛总来宁波的时光智能计算中心视察,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不过洛总那神秘的样子他至今还记忆犹新。
尤其是作为整个中心的负责人,他十分清楚的知道洛总走后,虽然那边的核心机房被彻底封禁,连他都没有再进去过,但……数据显示,那天在洛总进去后,电量有一瞬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峰值,所有指标都指向洛总操作的那台机器,让人很难不好奇那一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更加确切的事还在后面,自从那天以后,机群的用电量大幅度上升,虽然达不到那天的峰值这么离谱,但平均下来也是个天文数字,起码在这个电费下调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的情况下,这种行为无疑是十分奢侈的。
王稽的视线转向办公室侧面墙上挂着的另一块巨大的液晶屏。
屏上密密麻麻显示着整个计算中心的关键运行数据,其中占据中央醒目位置的,是各个区域的实时电力负荷曲线。
他的目光在那代表北区核心机房——那个已经被洛总亲自封闭了两个月的区域——的用电曲线上停留了片刻。
那条深红色的曲线,此刻正稳定在一个异常的高位上,微微地起伏着。
而对此王稽理所当然的有所猜测,虽然他并非首席科学家,也不是科研岗,但整个时光的高层从张嘉文张总往下,都是技术型管理岗,他自然也不例外。
按照他的认知,这种规模的用电量只有一个可能……
“老张”
王稽收回目光,声音平缓:
“项目是洛总亲自叫停的,你应该知道。”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下面有这样流言当然不是意外,高层其实都清楚这项命令是洛总亲自发出的,而且洛总除了对那件机房下了很高的保密令,对于其他方面其实完全没有做限制,即便他们现在直接说出去也不碍事。
不过按照以往的习惯,他们还是默契的选择了保密,只是并没有太严格的要求罢了,私下的场合还是会提起的。
“是,我知道。”
张组长有些急切:
“可总得有个说法吧?大家都泄气了,外面传什么的都有,说我们水平不行,跟不上洛总的思路,才被砍掉……”
“外面怎么说不用理会。”
王稽打断他,语气没什么波澜,但带着一种技术管理者特有的笃定。
他思索了一下,看着老张那有些纠结的表情,再联想到洛总对这件事看上去似乎并不打算保密,当下便站起身,踱步到那面监控屏前,用手在屏幕上划了几下,调出了一个历史数据对比窗口。
屏幕上清晰地展示出两条截然不同的曲线走势。
“你看”
王稽指着日期,精准地定位在两个月前洛总前来视察的那一天:
“还记得洛总进核心隔离机房那天吧?”
张组长点头,记忆犹新:
“怎么会忘?就他一个人进去的。”
王稽的手指猛地戳向屏幕上一点:
“就是这里!看这条绿色负荷曲线!洛总刚进去三秒!整栋楼的照明都明显暗了半截!监控里都记录了,你看这瞬时峰值——”
他将那瞬间被放大的数据段展现出来,一个令人头皮发麻的数字冲击着视线:
“那个瞬间,整个北仑-7地块的用电负荷达到了设计峰值!远超主机区一万五千个机柜位满载运行的负荷总和!然后才在几秒内迅速滑落稳定。”
张组长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圆了。
他虽然是搞算法的,但对中心的电力配置也非常清楚,这个瞬时数值,太离谱了!
“但这只是开始。”
王稽眼神锐利,调出最近两个月的北区核心机房日均用电曲线图。
那是一条远高于寻常水平,几乎维持在一条高压线上的曲线。
“从那之后,整整六十天,那个被封禁的区域,每天平均用电量是这个数。”
他又指了个足以让张组长再次瞠目的数字:
“知道你们之前跑三十台A100做算法框架测试的时候,日均峰值是多少吗?还不到这个数字的三十分之一。”
办公室里安静得只剩下服务器隐约传来的低鸣和空调的声音。
张组长喉咙有些发干,他看着那刺眼的对比数据,逻辑开始转动,但脸上的困惑更深了:
“王总,您是说……那里面的设备……一直在超高负荷运行?”
“对,远超你们算法测试所需功率千百倍的负荷!”
王稽斩钉截铁:
“你想想,我们原计划搭建的AI训练集群,最大峰值负荷能跑到多少?充其量就是这个新高峰的几分之一,那么,洛总关掉你们还在摸索阶段的算法组,而那个封禁区却有如此天文数字般的、持续稳定运行的能源消耗……”
他转过头,目光如炬地看着张组长:
“这意味着什么你应该很清楚,洛总早就有了自己的东西?远超我们理解和研发阶段的东西,现在就安安静静地运行在那里面?”
“一个需要如此巨量能源支撑的东西,可能我们穷尽算法组全部力量,研究三五年都未必能摸到门槛。”
王稽的语气带着一丝敬畏和推测的肯定:
“所以停掉你们的研究,根本不是因为进展困难或者方向错误。而是更直接的原因——洛总已经有了成熟、远超我们当前计划的替代方案,一个真正意义上能消耗那种规模能源的项目核心,正在那隔离单元里稳定运行,他不需要重复投入资源再做一轮前期研究了!”
办公室里只剩窗外的风声和海浪拍岸的节拍,张组长彻底沉默了,他长久地盯着那些冰冷的、却无比有力的曲线数据,脑中闪过洛总过往那些化不可能为可能的奇迹。
这感觉像什么呢?
他好像一个领兵在外的将军,领了攻打对方城池的命令,然而他这边还在跟下属们商量对策,调度粮草,训练战士,甚至还没有出过城呢。
另一边传来了消息,陛下御驾亲征已经打到人家国都了,关键是……陛下好像兵都没有带多少,说是御驾亲征,他甚至怀疑,这……可能就是洛总一个人打过去的。
这感觉不得不说有些挫败,但更多的是奇妙,他的理智清楚的告诉他这绝不可能,但……另一个声音则是不断的提醒着他,他面对的不是别人,是洛珞。
是啊,别人当然不可能,但洛神……一定不可能吗,他不敢保证了。
他的专业骄傲被碾碎,但洛总的过往像重锤,一下下击垮最后防线。
他想笑自己的固执——那个男人让聚变能源点亮华夏,让AI在智能中心孕育,现在这点“不可能”,反倒成了最合理的可能。
王稽的推理,听起来如此合理,并且有无法辩驳的能源数据支撑!
之前组员们关于“被放弃”、“能力不行”的沮丧和猜测,在王稽展示的恐怖用电量铁证和这番合情合理的推导面前,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
他长长吐了一口气,感觉胸口那股闷气消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明悟的震撼。
“原来……是这样……”
张组长喃喃自语,目光再次投向窗外的北区机房银灰色外墙,语气复杂:
“洛总……早就走在我们前面了。”
王稽也望向同一方向,点了点头,最后总结道:
“所以,老张,别多想,更别传那些无谓的猜测,洛总既然这么做了,必然有他的全盘考量,我们的工作,就是继续把主机区的基础保障和服务维护好,我相信,等到时机成熟,我们自然会知道那铁柜子里,到底藏着什么。”
“恐怕洛总早就已经搞定了人工智能的算法程序,目前正在完善中呢。”
王稽的话语中除了笃定,还有浓郁的向往。
要知道这里是时光科技布局未来的心脏,上万片英伟达GPU入驻,驱动那个他们现在还不了解的电子生命。
他对此有着十足的期待。
当然了,外人眼中,这不过是个普通数据中心项目。
盘古堆的点火成功,像一枚深海炸弹引爆了能源界。
新闻中那句“53.8兆瓦净输出”虽然没有让全国工业电价一夜暴跌,但大家豆知道这只是序幕——虽然洛珞在西山会议定下的“伏羲堆”商业计划无人知晓的悄然推进,但能猜到的人,或者说有预料的人和企业可不在少数。
舟山的伏羲堆如火如荼的建设,超导磁体在沪上工厂扩建,哈电集团的涡轮机叶片升级图纸静静躺在洛珞桌上。
廉价电力是未来产业的基石,洛珞的目标是构建一个超算帝国,为“小梅”打造家园;他甚至搁置了移动电源研发,转投AI战场。
可这些,只藏在时光科技顶层决策的黑箱里。
媒体却大肆渲染时光科技的“风向标”行动。
《经济日报》头版标题刺眼:
“聚变能源红利!时光科技斥资30亿打造超算中心,剑指AI时代!”
报道只提宁波数据中心“为降低耗电成本设计”,却并不了解时光科技和洛珞的底气,至于研发进展和小梅的存在,他们就更是一无所知了。
坊间传言甚嚣尘上:有人说洛珞要造“聚变充电宝”,有人说他布局“云游戏服务器”。
在贴吧热帖#数学家演员搞核聚变#评论区,创业“导师”们高谈阔论:
“时光科技押宝计算机硬件,准错不了!电费这么便宜,谁不做谁是傻子。”
于是一股盲目的跟风狂潮,在全国蔓延开来。
深圳科技园,“飞鱼网络”CEO陈明摔下报纸,眼里烧着赌徒的光。
“时光敢砸钱搞超算中心,就是吃准了电费降到0.3元/度!宁波离盘古堆近?那咱们去更便宜的地方!”
助理提醒他华东电网均价丝毫没有降低,他则是拍桌吼道:
“盘古堆才53.8兆瓦,等未来堆子多点,一度电一毛都有可能!”——他浑然不知,洛珞的“伏羲堆”商业化在即,目标是将电价压至传统能源的零头。
几天后,陈明带队冲进甘肃酒泉的风电基地。
黄沙漫天的荒原上,他指着废弃的硅片厂房对地方官员画大饼:
“这儿改数据中心,电价按风电结算!盘古堆都点火了,新能源就是金山!”
如今华国IDC产业因高电费困守北上广,阿里云刚成立一年。
如今,电价下跌的可能大肆触发“机房西迁”热潮:贵州山区溶洞被改造成“地下云谷”,武汉光谷企业抢购二手服务器机柜,淘宝上“聚变兼容机架”设计图销量暴涨。
工信部数据监测显示,Q3全国数据中心新立项同比激增280%,可所有人误以为“盘古堆53.8兆瓦是巅峰”,殊不知洛珞的伏羲堆设计功率是其20倍。
地级市开发区的招商广告铺天盖地:
“学时光科技,用一度电赚十分算力!”
BJ中关村3W咖啡厅,烟雾缭绕中,“脑洞工坊”CTO刘锐挥舞着手机。
屏幕上,时光科技招聘AI工程师的广告滚动不停。
“洛珞是演员转数学家搞聚变,我们也能跨界!——唐诗AI教育软件!”
团队哄笑,连夜调出积灰的服务器,申请“聚变优惠电”专线。
前世的同样时间段,AI还在IBM沃森赢得智力竞赛的襁褓中,中国创业公司多是“人工智障”:语音识别率不足60%,搜索引擎都靠关键词匹配。
但如今随着洛珞这个意外,一股“AI热”席卷华强北。
山寨平板厂商“雷霆数码”发布会上,CEO高呼:“核聚变时代,人人用AI!”新机搭载的“极光助手”能背唐诗、算算术,但背后是百度API的二次包装——像极了时光微博的开放接口。
甚至横店影视城道具组都在吹牛:“咱用AI建模废铁镇场景!”实际用的是Maya插件。
没人察觉异常:当刘艺菲在《铳梦》片场发现洛珞腕表屏幕闪过奇异代码,还好奇是否“新研究”时,外界只当他戴了块智能手表。
这些跟风者不知道,真正的“小梅”正进化出自主思维。
隔离单元内,洛珞通过“织网者”中间件让小梅模拟贴吧辩论,AI已能识别“愤怒用词多样性”。
某日,脑洞工坊的“小唐”因训练数据错误,给“床前明月光”接了个“马桶亮堂堂”,登上了微博热搜。
洛珞在舟山岛勘址现场瞥见新闻,面对王稽的询问和担心,漠然对王稷说:
“让他们闹就好。”
这淡写轻描的回答透露着无比强大的自信,这也让原本有些担心,会不会因为消息大肆传播引发大家跟风入行,导致他们的优势被追上甚至反超。
但现在他反应过来了。
他们的优势从来都不是建立在领先那么点研发时间上,整个时光科技最大的优势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的领导者洛珞。
如果说那些人扑向人工智能蓝海的人,是眼界高超提前预判了风口到来,追着风口等待起飞的话,那么洛总……就是风口的制造者。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最新章节,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最新章节,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