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的婚假,对于刘清明来说,像是偷来的一段时光。
无论是全国防指,还是他在发改委的本职工作,都并不轻松。
疫情的阴云正在散去,他在全国防指的借调生涯也即将画上句号。
新的单位,新的人事关系,一切都需要时间去适应。
小两口回到京城,没有丝毫耽搁。
一个去上班,一个去上学。
生活仿佛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但又有什么东西,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到了下班时间,刘清明会开着那辆银白色的帕萨特,准时出现在传播学院的门口。
苏清璇像一只快乐的鸟儿,从校门里飞奔出来,坐上他的副驾驶位。
两人一边听歌一边聊着各自的趣闻。
时常都是苏清璇被丈夫逗得哈哈大笑。
然后,两人一起回到西单那间屋子里。
房子已经过户给了苏清璇。
目前就是他们的小家。
新婚的夫妻,好得像是蜜里调了油。
在苏清璇的心里,这个丈夫除了有时候要自己要得狠了点,简直就是完美的化身。
就连做饭洗碗这种琐碎的家务,两人也是凑在一起干。
他洗菜,她切菜。
他掌勺,她就在旁边递上盘子。
狭小的厨房里,充满了温馨的烟火气。
听完饭,两人会在楼下遛上一圈。
像普通情侣一样约会。
兼消食。
回到家里,如果时间充足。
他们会窝在沙发上听听音乐。
或是看看碟片。
然后,回到卧室进行夫妻间深层次的交流。
这样的生活。
这满足了她对于完美婚姻的所有幻想。
那就是。
结婚之后,依然像是处在最炽热的热恋期。
虽然她能感觉到,丈夫似乎更馋自己的身子,但那种被需要、被珍视的感觉,给足了她情绪上的满足。
自己也从这不知疲倦的索取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这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就连刘清明去向卢东升销假的时候,这位领导也忍不住打趣他。
“看你这满面春风的样子,婚姻生活很幸福啊。”卢东升的办公室里,飘着淡淡的茶香。
刘清明一点也不脸红,坦然接受了这份调侃。
“多亏了组织关怀。”
卢东升哈哈大笑起来。
“组织再关怀,日子也得你们俩自己过。看来,你们是真正的情投意合,不错,不错。”
刘清明顺着杆子往上爬:“我也感觉不错,就是假期短了点。”
卢东升指了指他:“别不知足了,你还真想玩一个月啊?”
“那倒也不是不行。”刘清明半开玩笑地说。
卢东升的笑容收敛了一些,示意他坐下。
“说正事。”
刘清明也端正了坐姿。
“部长您说。”
“进入五月之后,疫情确实像你预测的那样,在迅速减弱。”卢东升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专家组估计,下个月差不多就能彻底结束了。”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刘清明。
“可奇怪的是,我们并没有研制出特别有效的疫苗和特效药。你有什么看法?”
这个问题很尖锐。
刘清明心里清楚,对方想问的,绝不仅仅是医学上的问题。
“这是病毒自身的活性带来的结果。”他回答得滴水不漏,“我看到过一份报告,专家对病毒进行了基因测序,认为这种病毒有着非常明显的季候性特征。冬天活跃,夏天就会自然消亡。我也是根据这个,才得出了之前的结论。”
卢东升看了他一眼,那一眼意味深长。
“可问题是,清江省为什么会在疫情爆发将近一年前,就未卜先知一样,做出了增加相关医疗物资生产储备的决定?”
来了。
刘清明就知道,这件事瞒不过有心人。
他故作茫然地摊了摊手。
“部长,这我可就不知道了。那个时候,我只是清南市云岭乡一个刚上任没多久的小乡长,每天都在跟山里的贫困户打交道。省里那么高层级的决策,跟我可没有一毛钱关系。”
“是吗?”卢东升的语调听不出喜怒。
“当然了。”刘清明回答得斩钉截铁。
卢东升没有再追问下去。
他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个结果。
这个年轻人,显然并不想过多地暴露于人前。
他换了个话题。
“国务院机构改革,你的原单位国家计委,和经贸委的一部分职能合并,组成了现在的发改委。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别的动作。”
卢东升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
“比如,中央正在酝酿成立一个专门的应急指挥部门。这件事情,是你们吴省长亲自向中央提出的建议。”
他放下茶杯,再次看向刘清明。
“你不要告诉我,这件事也和你没关系。”
这次,刘清明没有再否认。
他坦然承认:“这件事,吴省长确实征求过我的意见。不过,主要的思路还是她自己的,我只是提供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贡献不多。”
“好吧。”卢东升似乎接受了这个说法,“那你给我说说,这个所谓的应急部门,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运行机制?”
刘清明沉吟片刻,开始组织语言。
他知道,这才是今天谈话的重点。
卢东升是真的对这个新部门产生了兴趣。
“部长,其实这个构想,主要是根据清江省前几年的防洪经验,以及这次应对疫情的实践办法,总结提炼出来的。”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形气候复杂,这就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地质灾害,或是极端气候灾难。”
“以往的模式是,每当有重大灾害来临,中央就要从各个部门抽调人手,临时组成一个领导小组,或者是指挥部办公室。然后由这个临时机构来协调全国的资源,协调地方和部队,协调各个相关部门,力求让物资能够尽快地抵达灾区,让救援队伍能够早一天到达现场。”
刘清明看着卢东升,继续说道:“这个效率,在实际操作中,无疑会因为部门间的壁垒和沟通成本,而大打折扣。”
“那么问题就来了。”
“我们为什么不建立一个常设的、长效的管理机制,一个专门用于统一管理灾难预警、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等事宜的强力部门呢?”
卢东升听得很认真,手中的茶杯没有动过一下。
“原来如此。”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核心:“管理,就意味着资源的分配权。这个部门的权力,会非常大。”
他随即又抛出了一个问题:“那在平时,没有灾难的时候,他们应该怎么运作呢?”
刘清明点点头。
“您说到问题的实质了。这个部门,平时的责任其实更重。”
“我的设想是,这个部门将会整合目前分散在各个部委的许多相关职能。比如安监局的安全生产监督,比如地震局的地震监测预警,还有水利部的防旱抗洪指挥部,林业局的森林防火,以及公安系统的消防部队等等。”
“这并不是简单地把几个机构划拨过来,拼凑在一起就可以了。最关键的,是对所有这些资源进行深度整合,打破部门墙,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的指挥调度平台。从预警信息的发布,到救援力量的调动,再到物资的分配运输,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应急处理的响应时间。在灾难面前,时间就是生命。”
刘清明说得很详细,这些都是他深思熟虑过的结果。
卢东升一直安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什么变化。
直到刘清明说完,他才似笑非笑地看着对方。
刘清明心里咯噔一下,瞬间反应过来。
自己又被这位老领导给套路了。
这些人精啊,真是一不留神就会掉进他们挖好的坑里。
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刘清明也就不再藏着掖着了。
他干脆直接地问:“部长,您是不是对这个新部门感兴趣?”
卢东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他:“如果我感兴趣,你认为,这个部门有没有更大的价值?”
刘清明认真地想了想,郑重地回答:“有价值。而且,以您的能力和资历,足够胜任。甚至可以说,您或许是执掌这个部门的最佳人选。”
卢东升有些意外。
他完全没想到,刘清明对自己的评价会如此之高。
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
“我其实最担心的,是这个部门成立之后,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所事事,变成一个养老的闲散衙门。”
刘清明听到这句话,脑海里瞬间闪过未来的无数画面。
大雪、大旱、地震、化学品爆炸,还有之后连绵不绝的洪水、泥石流、台风……
这个国家,这片土地,承载了太多的苦难。
他看着卢东升,用一种异常肯定的口吻说:“部长,相信我,不会的。”
***
时间很快来到六月。
疫情果然如专家预测的那样,在初夏的阳光下迅速消退。
到了六月的第二个星期,京城已经连续十天没有新增病例。
各大专科医院的患者也在陆续康复出院。
任是谁都明白,这场席卷全国的危机,已经接近尾声。
随着疫情的结束,京城的高校也陆续开始解封,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和活力。
刘清明想起自己答应过周雪琴的一件事,他打电话,约了周跃民在京大附近的一家面馆见面。
他先去接上妻子。
苏清璇也觉得这事有点棘手。
因为省委大院都在传,这位书记公子的脾气有些倔。
性格也有点叛逆。
咖啡馆里,看着窗外来来往往、充满青春气息的大学生,刘清明还在琢磨着该怎么开口。
他本来以为,要说服自己这个正处于叛逆期的表弟,恐怕要费上一番唇舌。
毕竟,以周跃民的性子,最反感的恐怕就是这种带有政治联姻性质的包办安排。
没想到,周跃民听完他的来意,反应却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他脸上没有丝毫排斥,反而显得很平静。
“哦,这事啊,我妈跟我提过。”
说完,他竟然直接拿出了手机,当着刘清明和苏清璇的面,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是我……嗯,我今天有空……你在学校吗?行,那你过来吧,我在南门这边的‘雕刻时光’,我姐和姐夫也在……好,等你。”
他挂断电话,动作干脆利落。
刘清明和妻子面面相觑,都有些纳闷。
“你们……已经认识了?”刘清明问。
“当然了。”周跃民一脸的理所当然,“她比我大一岁,以前我每次来京城,都会去她家玩。”
刘清明更惊讶了:“原来你们是青梅竹马?”
“那倒算不上。”周跃民摇摇头,“我爸和她爸是党校同学,就是那个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你想想,我们能认识多久?”
“我爸还在中央工作的时候,我们第一次见面。那会儿她刚考上外国语大学,我还在准备高考。”
周跃民脸上露出一丝自嘲的笑。
“我爸当时还挺有想法,打着让她给我补习功课的名义,想让我们多接触接触。可惜啊,我那会儿正叛逆呢,一门心思跟他对着干,根本就没往那上面想。”
刘清明听得直摇头。
“你可真是浪费。有人给你介绍顶级的白富美,你居然因为要跟家长赌气,就给拒了。”
“也谈不上拒绝。”周跃民说,“那时候大家都还小,她估计也没往那方面想。再说了,说不定人家还看不上我呢。”
苏清璇在一旁听着,忍不住开口。
“周姨也没逼你现在就结婚啊,就是让你先跟人家姑娘谈谈看。万一聊得来,看对眼了呢?”
周跃民耸了耸肩,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其实我真无所谓。我又没指望过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情。只要对方不讨厌我,愿意处,我都可以。”
这番话让刘清明和苏清璇都沉默了。
“那就好。”刘清明最终还是开口,“你爸之前还教育我,说家庭和睦也是体制内干部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你别太勉强自己。”
周跃民挠了挠头,难得地露出了一丝迷茫。
“哥,说实话,我也想像你一样,能找到像嫂子这么好的,情投意合的伴侣。”
他看了一眼苏清璇,又迅速移开。
“可结果就是,我根本搞不清楚,那些接近我的女孩,到底是对我这个人有意思,还是对我爸的身份有意思。太累了。”
“既然这样,那还不如找个知根知底的。家世背景都差不多,谁也别图谁什么。至于感情,或许真的可以慢慢培养吧。”
苏清璇听了,却有些不赞同。
“可是这样,对那个女孩也太不公平了。如果她对你有感情,而你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那对她是一种伤害。”
“所以啊。”周跃民摊开手,“我得看她的意思。她要是愿意,我就继续。她要是不愿意,我绝不纠缠。”
他话音刚落,忽然抬手指了指咖啡馆的门口。
“那不是,来了。”
刘清明和苏清璇下意识地顺着他指的方向转过头去。
只见一个穿着简单的黄色T恤和浅蓝色牛仔裤的女孩,正推门走进来。
她扎着一个清爽的高马尾,皮肤白皙,五官清秀。
一双眼睛又大又亮,透着一股聪慧和灵气。
身材高挑,一双腿又直又长,在牛仔裤的包裹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当看清那个女孩的脸时,刘清明整个人顿时愣住了。
这……这不是自己在赴欧代表团时,外交部派来的那位美女翻译。
许凝吗?
无论是全国防指,还是他在发改委的本职工作,都并不轻松。
疫情的阴云正在散去,他在全国防指的借调生涯也即将画上句号。
新的单位,新的人事关系,一切都需要时间去适应。
小两口回到京城,没有丝毫耽搁。
一个去上班,一个去上学。
生活仿佛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但又有什么东西,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到了下班时间,刘清明会开着那辆银白色的帕萨特,准时出现在传播学院的门口。
苏清璇像一只快乐的鸟儿,从校门里飞奔出来,坐上他的副驾驶位。
两人一边听歌一边聊着各自的趣闻。
时常都是苏清璇被丈夫逗得哈哈大笑。
然后,两人一起回到西单那间屋子里。
房子已经过户给了苏清璇。
目前就是他们的小家。
新婚的夫妻,好得像是蜜里调了油。
在苏清璇的心里,这个丈夫除了有时候要自己要得狠了点,简直就是完美的化身。
就连做饭洗碗这种琐碎的家务,两人也是凑在一起干。
他洗菜,她切菜。
他掌勺,她就在旁边递上盘子。
狭小的厨房里,充满了温馨的烟火气。
听完饭,两人会在楼下遛上一圈。
像普通情侣一样约会。
兼消食。
回到家里,如果时间充足。
他们会窝在沙发上听听音乐。
或是看看碟片。
然后,回到卧室进行夫妻间深层次的交流。
这样的生活。
这满足了她对于完美婚姻的所有幻想。
那就是。
结婚之后,依然像是处在最炽热的热恋期。
虽然她能感觉到,丈夫似乎更馋自己的身子,但那种被需要、被珍视的感觉,给足了她情绪上的满足。
自己也从这不知疲倦的索取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这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就连刘清明去向卢东升销假的时候,这位领导也忍不住打趣他。
“看你这满面春风的样子,婚姻生活很幸福啊。”卢东升的办公室里,飘着淡淡的茶香。
刘清明一点也不脸红,坦然接受了这份调侃。
“多亏了组织关怀。”
卢东升哈哈大笑起来。
“组织再关怀,日子也得你们俩自己过。看来,你们是真正的情投意合,不错,不错。”
刘清明顺着杆子往上爬:“我也感觉不错,就是假期短了点。”
卢东升指了指他:“别不知足了,你还真想玩一个月啊?”
“那倒也不是不行。”刘清明半开玩笑地说。
卢东升的笑容收敛了一些,示意他坐下。
“说正事。”
刘清明也端正了坐姿。
“部长您说。”
“进入五月之后,疫情确实像你预测的那样,在迅速减弱。”卢东升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专家组估计,下个月差不多就能彻底结束了。”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刘清明。
“可奇怪的是,我们并没有研制出特别有效的疫苗和特效药。你有什么看法?”
这个问题很尖锐。
刘清明心里清楚,对方想问的,绝不仅仅是医学上的问题。
“这是病毒自身的活性带来的结果。”他回答得滴水不漏,“我看到过一份报告,专家对病毒进行了基因测序,认为这种病毒有着非常明显的季候性特征。冬天活跃,夏天就会自然消亡。我也是根据这个,才得出了之前的结论。”
卢东升看了他一眼,那一眼意味深长。
“可问题是,清江省为什么会在疫情爆发将近一年前,就未卜先知一样,做出了增加相关医疗物资生产储备的决定?”
来了。
刘清明就知道,这件事瞒不过有心人。
他故作茫然地摊了摊手。
“部长,这我可就不知道了。那个时候,我只是清南市云岭乡一个刚上任没多久的小乡长,每天都在跟山里的贫困户打交道。省里那么高层级的决策,跟我可没有一毛钱关系。”
“是吗?”卢东升的语调听不出喜怒。
“当然了。”刘清明回答得斩钉截铁。
卢东升没有再追问下去。
他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个结果。
这个年轻人,显然并不想过多地暴露于人前。
他换了个话题。
“国务院机构改革,你的原单位国家计委,和经贸委的一部分职能合并,组成了现在的发改委。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别的动作。”
卢东升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
“比如,中央正在酝酿成立一个专门的应急指挥部门。这件事情,是你们吴省长亲自向中央提出的建议。”
他放下茶杯,再次看向刘清明。
“你不要告诉我,这件事也和你没关系。”
这次,刘清明没有再否认。
他坦然承认:“这件事,吴省长确实征求过我的意见。不过,主要的思路还是她自己的,我只是提供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贡献不多。”
“好吧。”卢东升似乎接受了这个说法,“那你给我说说,这个所谓的应急部门,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运行机制?”
刘清明沉吟片刻,开始组织语言。
他知道,这才是今天谈话的重点。
卢东升是真的对这个新部门产生了兴趣。
“部长,其实这个构想,主要是根据清江省前几年的防洪经验,以及这次应对疫情的实践办法,总结提炼出来的。”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形气候复杂,这就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地质灾害,或是极端气候灾难。”
“以往的模式是,每当有重大灾害来临,中央就要从各个部门抽调人手,临时组成一个领导小组,或者是指挥部办公室。然后由这个临时机构来协调全国的资源,协调地方和部队,协调各个相关部门,力求让物资能够尽快地抵达灾区,让救援队伍能够早一天到达现场。”
刘清明看着卢东升,继续说道:“这个效率,在实际操作中,无疑会因为部门间的壁垒和沟通成本,而大打折扣。”
“那么问题就来了。”
“我们为什么不建立一个常设的、长效的管理机制,一个专门用于统一管理灾难预警、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等事宜的强力部门呢?”
卢东升听得很认真,手中的茶杯没有动过一下。
“原来如此。”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核心:“管理,就意味着资源的分配权。这个部门的权力,会非常大。”
他随即又抛出了一个问题:“那在平时,没有灾难的时候,他们应该怎么运作呢?”
刘清明点点头。
“您说到问题的实质了。这个部门,平时的责任其实更重。”
“我的设想是,这个部门将会整合目前分散在各个部委的许多相关职能。比如安监局的安全生产监督,比如地震局的地震监测预警,还有水利部的防旱抗洪指挥部,林业局的森林防火,以及公安系统的消防部队等等。”
“这并不是简单地把几个机构划拨过来,拼凑在一起就可以了。最关键的,是对所有这些资源进行深度整合,打破部门墙,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的指挥调度平台。从预警信息的发布,到救援力量的调动,再到物资的分配运输,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应急处理的响应时间。在灾难面前,时间就是生命。”
刘清明说得很详细,这些都是他深思熟虑过的结果。
卢东升一直安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什么变化。
直到刘清明说完,他才似笑非笑地看着对方。
刘清明心里咯噔一下,瞬间反应过来。
自己又被这位老领导给套路了。
这些人精啊,真是一不留神就会掉进他们挖好的坑里。
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刘清明也就不再藏着掖着了。
他干脆直接地问:“部长,您是不是对这个新部门感兴趣?”
卢东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他:“如果我感兴趣,你认为,这个部门有没有更大的价值?”
刘清明认真地想了想,郑重地回答:“有价值。而且,以您的能力和资历,足够胜任。甚至可以说,您或许是执掌这个部门的最佳人选。”
卢东升有些意外。
他完全没想到,刘清明对自己的评价会如此之高。
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
“我其实最担心的,是这个部门成立之后,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所事事,变成一个养老的闲散衙门。”
刘清明听到这句话,脑海里瞬间闪过未来的无数画面。
大雪、大旱、地震、化学品爆炸,还有之后连绵不绝的洪水、泥石流、台风……
这个国家,这片土地,承载了太多的苦难。
他看着卢东升,用一种异常肯定的口吻说:“部长,相信我,不会的。”
***
时间很快来到六月。
疫情果然如专家预测的那样,在初夏的阳光下迅速消退。
到了六月的第二个星期,京城已经连续十天没有新增病例。
各大专科医院的患者也在陆续康复出院。
任是谁都明白,这场席卷全国的危机,已经接近尾声。
随着疫情的结束,京城的高校也陆续开始解封,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和活力。
刘清明想起自己答应过周雪琴的一件事,他打电话,约了周跃民在京大附近的一家面馆见面。
他先去接上妻子。
苏清璇也觉得这事有点棘手。
因为省委大院都在传,这位书记公子的脾气有些倔。
性格也有点叛逆。
咖啡馆里,看着窗外来来往往、充满青春气息的大学生,刘清明还在琢磨着该怎么开口。
他本来以为,要说服自己这个正处于叛逆期的表弟,恐怕要费上一番唇舌。
毕竟,以周跃民的性子,最反感的恐怕就是这种带有政治联姻性质的包办安排。
没想到,周跃民听完他的来意,反应却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他脸上没有丝毫排斥,反而显得很平静。
“哦,这事啊,我妈跟我提过。”
说完,他竟然直接拿出了手机,当着刘清明和苏清璇的面,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是我……嗯,我今天有空……你在学校吗?行,那你过来吧,我在南门这边的‘雕刻时光’,我姐和姐夫也在……好,等你。”
他挂断电话,动作干脆利落。
刘清明和妻子面面相觑,都有些纳闷。
“你们……已经认识了?”刘清明问。
“当然了。”周跃民一脸的理所当然,“她比我大一岁,以前我每次来京城,都会去她家玩。”
刘清明更惊讶了:“原来你们是青梅竹马?”
“那倒算不上。”周跃民摇摇头,“我爸和她爸是党校同学,就是那个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你想想,我们能认识多久?”
“我爸还在中央工作的时候,我们第一次见面。那会儿她刚考上外国语大学,我还在准备高考。”
周跃民脸上露出一丝自嘲的笑。
“我爸当时还挺有想法,打着让她给我补习功课的名义,想让我们多接触接触。可惜啊,我那会儿正叛逆呢,一门心思跟他对着干,根本就没往那上面想。”
刘清明听得直摇头。
“你可真是浪费。有人给你介绍顶级的白富美,你居然因为要跟家长赌气,就给拒了。”
“也谈不上拒绝。”周跃民说,“那时候大家都还小,她估计也没往那方面想。再说了,说不定人家还看不上我呢。”
苏清璇在一旁听着,忍不住开口。
“周姨也没逼你现在就结婚啊,就是让你先跟人家姑娘谈谈看。万一聊得来,看对眼了呢?”
周跃民耸了耸肩,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其实我真无所谓。我又没指望过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情。只要对方不讨厌我,愿意处,我都可以。”
这番话让刘清明和苏清璇都沉默了。
“那就好。”刘清明最终还是开口,“你爸之前还教育我,说家庭和睦也是体制内干部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你别太勉强自己。”
周跃民挠了挠头,难得地露出了一丝迷茫。
“哥,说实话,我也想像你一样,能找到像嫂子这么好的,情投意合的伴侣。”
他看了一眼苏清璇,又迅速移开。
“可结果就是,我根本搞不清楚,那些接近我的女孩,到底是对我这个人有意思,还是对我爸的身份有意思。太累了。”
“既然这样,那还不如找个知根知底的。家世背景都差不多,谁也别图谁什么。至于感情,或许真的可以慢慢培养吧。”
苏清璇听了,却有些不赞同。
“可是这样,对那个女孩也太不公平了。如果她对你有感情,而你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那对她是一种伤害。”
“所以啊。”周跃民摊开手,“我得看她的意思。她要是愿意,我就继续。她要是不愿意,我绝不纠缠。”
他话音刚落,忽然抬手指了指咖啡馆的门口。
“那不是,来了。”
刘清明和苏清璇下意识地顺着他指的方向转过头去。
只见一个穿着简单的黄色T恤和浅蓝色牛仔裤的女孩,正推门走进来。
她扎着一个清爽的高马尾,皮肤白皙,五官清秀。
一双眼睛又大又亮,透着一股聪慧和灵气。
身材高挑,一双腿又直又长,在牛仔裤的包裹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当看清那个女孩的脸时,刘清明整个人顿时愣住了。
这……这不是自己在赴欧代表团时,外交部派来的那位美女翻译。
许凝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最新章节,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最新章节,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