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没有羊眼汤 第一百八十章 血藤菩提

小说:青海没有羊眼汤 作者:肖雨平 更新时间:2025-11-22 16:57:49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离了黑盐井那沉淀千年的悲怆与最终归于平静的灵性之光,赵清真并未在古镇过多停留。关于“彝族血藤”的传闻,如同一条隐晦的线索,牵引着他向楚雄府更深处、彝族聚居的哀牢山腹地行去。舆图之上,哀牢山层峦叠嶂,云雾深锁,是彝文化最为古老纯粹的区域之一,也是各种神秘传说与巫傩习俗的摇篮。

  越往山中行去,汉地的影响便越是淡薄。山路崎岖,往往仅容一人通过,两旁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藤蔓如龙蛇缠绕古木,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与湿腐的泥土气息,偶尔传来不知名鸟兽的啼鸣,更显山幽谷静。沿途可见的彝族寨子,多建于险要的山梁或缓坡之上,以夯土和木石筑成碉楼般的堡垒,透着一种与严酷自然和过往历史抗争留下的坚韧痕迹。

  关于“血藤”,他打听到的消息零碎而充满矛盾。有的说那是彝家秘传的神药,能接骨续命,乃山神恩赐;有的则言之凿凿,称那是被诅咒的妖植,以人血滋养,擅于编织可怕的“血蛊”,中者无不凄惨而死;更有甚者,提及某些古老寨子中,保存着与血藤相关的、以人牲祭祀的恐怖古俗……

  赵清真心知,传闻往往掩盖着被扭曲的真相。他并不急于得出结论,而是循着那一丝若有若无的、与草木精怪相关的灵性感应,以及寨民们言语中透露的蛛丝马迹,向着传闻中最有可能存在“血藤”的某个古老彝寨——“阿普寨”行去。

  阿普寨坐落于一片背风的山坳,寨前有溪流环绕,后倚陡峭山崖,地势险要。寨中建筑古朴,多以未经雕琢的巨石垒砌,充满了蛮荒的气息。寨民们身着传统的黑色土布衣衫,其上绣着繁复的红色纹饰,眼神警惕而深沉,对外来的赵清真投来审视的目光。

  他并未直接询问“血藤”之事,那无疑是极大的冒犯。他只是以游方郎中的身份,在寨子边缘为人诊治些寻常疾病。他以精纯的真元混合对药理的认知,辅以山中采撷的草药,效果显著,很快便赢得了一些寨民的初步信任。从一些老人隐晦的交谈中,他得知寨中确实有一位年事已高、被称为“阿普苏尼”的老巫医,据说掌握着祖传的、与某种奇异藤蔓相关的医术,但也因此,被视为与鬼神打交道的人,寻常人不敢轻易接近。

  这一日,寨中忽然发生骚动。一名年轻的猎手在追捕山豹时,不慎从悬崖跌落,双腿骨折,骨茬刺出皮肉,血流不止,伤势极重,寻常的草药显然无力回天。猎手的家人哭声震天,寨主与长老们亦是束手无策,有人提议去请那位深居简出的阿普苏尼。

  赵清**动上前,查验了猎手的伤势,对焦急的寨主道:“贫道略通医理,或可一试,稳住他的伤势。但若要断骨重生,非寻常手段可为。”

  寨主将信将疑,但见猎手气息越来越弱,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同意了赵清真的救治。赵清真先以真元封住猎手伤口周围血脉,止住大出血,又以特殊手法正骨,减轻其痛苦,再喂服下自己调制的保命丹丸。猎手的脸色稍缓,性命暂时无忧,但那严重的骨折,依旧是个难题。

  “若要完全治愈,恐怕……仍需请教阿普苏尼老人。”赵清真适时说道。

  寨主与长老们面面相觑,最终,救人心切压倒了对神秘的畏惧,派人去往寨子最深处、靠近禁忌山林的那座孤零零的石屋,请阿普苏尼。

  良久,一位身形佝偻、披着黑色察尔瓦(彝族披风)、脸上布满如同树皮般皱纹的老者,在一个同样沉默的小学徒搀扶下,缓缓走来。他手中握着一根虬结扭曲的、呈暗红色的古老木杖,眼神浑浊,却仿佛能看透人心。他便是阿普苏尼。

  阿普苏尼没有看寨主和长老,目光直接落在赵清真身上,沙哑地开口,声音如同风吹过干枯的树叶:“外来的道士……你身上,有‘自然’的气息,也有……‘化解’的力量。你为何而来?”

  赵清真肃然行礼:“贫道赵清真,云游至此,见此地生灵有难,特尽绵薄之力。此番请老人家出手,是为救这年轻猎手的性命与双腿。”

  阿普苏尼浑浊的目光扫过地上昏迷的猎手,又深深看了赵清真一眼:“救他,需用‘依诺’(彝语,指代那奇异藤蔓,意为‘血之誓言’)。但‘依诺’之力,并非无偿。你可知其中因果?”

  “愿闻其详。”赵清真道。

  阿普苏尼示意众人将猎手抬回他的石屋。石屋内光线昏暗,弥漫着各种草药和古老祭祀用品的混合气味。最引人注目的,是屋内一个以巨石垒砌的祭坛,祭坛中央,并非神像,而是一株栽种在特殊陶盆中的植物!

  那植物形似古藤,仅有手臂长短,通体呈现出一种活物般的、晶莹的暗红色,仿佛由流动的血液凝聚而成,藤身无叶,却散发着微弱而纯净的生机与一股古老沧桑的意念。这便是“血藤”!

  赵清真神识扫过,心中一震。这血藤并非妖植,其本质,竟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蕴含了强大生命本源与某种“契约”法则的天地灵根!它并非以人血为食,而是……能与特定血脉或立下誓言者,产生奇妙的共鸣,以其生命本源为引,激发伤者自身的生机,达到类似“断肢重生”的神效!但使用它,似乎需要付出某种“代价”,这代价,恐怕便是阿普苏尼口中的“因果”。

  “看到了吗?”阿普苏尼抚摸着那暗红色的藤身,眼中流露出复杂的情感,有敬畏,有悲伤,也有一种责任,“‘依诺’是先祖与山灵立下血誓的见证,它守护寨子,治愈重伤,但每一次动用它的力量,都需要……一个自愿的‘祭品’。”

  他缓缓讲述起古老的往事。数百年前,阿普寨的先祖为躲避战乱与仇杀,迁居于此,与山中一位强大的自然之灵(或许是山神,或许是某种古老精怪)立下血誓:寨民世代守护山林,而自然之灵则赐予这株“依诺”,在寨民遭遇断肢重创时,可以其力量救治,但每次救治,需有一位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者,自愿贡献部分寿命与精气,作为维系誓言的代价。这便是“血之誓言”的真正含义,也是“血藤”之名的由来。那暗红的颜色,并非吸食人血,而是象征着誓言与牺牲。

  然而,随着岁月流逝,外界对“血藤”的传闻逐渐扭曲,加之使用它需要牺牲,使得它蒙上了一层不祥的色彩,连寨子里的年轻人,也大多只知其名,不知其真正的来历与沉重的责任。

  “如今,寨中知晓古老誓言、并愿意为之牺牲的长者,越来越少了。”阿普苏尼叹道,目光看向昏迷的猎手,又看向赵清真,“我年事已高,寿元无多,本可此次由我付出代价。但……道长,你既然卷入此事,身上又带有奇异的‘化解’之力,或许……这是‘依诺’与寨子摆脱这古老宿命的一个契机?”

  赵清真明白了阿普苏尼的意思。这位老巫医,并非固守陈规,而是在寻找一个既能救人,又能让寨子、让这灵根从这必须牺牲的古老契约中解脱出来的方法。

  “贫道愿尽力一试。”赵清真郑重道。他感受到那血藤“依诺”传递出的意念,那并非对鲜血的渴望,而是一种对古老誓言的忠诚,以及一丝……因漫长岁月中见证太多牺牲而产生的疲惫与困惑。

  救治开始。阿普苏尼以古老的彝语吟唱着祈请的咒文,手中木杖轻点血藤。那暗红色的藤身骤然亮起柔和而温暖的血色光华,一股精纯无比、蕴含着强大生机的能量流淌而出。阿普苏尼引导着这股能量,缓缓注入年轻猎手断裂的双腿。

  奇迹发生了。猎手腿上狰狞的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断裂的骨骼发出细微的“咯咯”声,开始对接、生长!那血色能量仿佛激发了猎手体内最深层的生命力,促使断骨重生,血肉再造!

  然而,与此同时,阿普苏尼的脸色迅速变得灰败,皱纹更深,气息也开始萎靡。那“代价”正在生效,抽取着他的生命精气!

  就在此时,赵清真动了。他并未阻止能量的传输,而是将自身那蕴含“归墟之心”意境的神念与真元,如同最细腻的纱网,介入到血藤能量与阿普苏尼的生命连接之间!

  他要做的,并非强行切断契约(那可能导致救治失败甚至反噬),而是以自身对“能量本质”与“因果循环”的理解,去“解读”并“优化”这个古老的契约!

  归墟意境包容万物,解析万法。他的神念如同最高明的工匠,仔细剖析着那构成契约的法则线条。他发现,这契约的核心在于“等价交换”与“自愿牺牲”,但其运作方式颇为粗糙,对生命精气的汲取存在不小的浪费,且缺乏对奉献者后续的滋养与回馈。

  赵清真引导着自身那蕴含生机的归墟真元,模拟出与阿普苏尼生命精气相似但更加平和、更具滋养特性的能量,小心翼翼地“替换”掉部分被契约强制抽取的精气,同时,以其道境中那“衍生”之妙,在能量循环中,悄然注入一丝微弱的、能够缓慢滋养肉身、延年益寿的生机反馈给阿普苏尼!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且冒险的过程,需要对能量掌控达到妙到毫巅的地步,更需要对那古老契约法则的深刻理解。稍有差池,便可能契约反噬,功亏一篑。

  时间一点点过去。阿普苏尼原本灰败的脸色,竟然缓缓恢复了一丝红润,萎靡的气息也稳定下来,眼中充满了震惊与不可思议。他清晰地感觉到,那原本应该沉重流逝的生命力,被一股更加温和、更加浩瀚的力量所承托、部分替代,甚至还有一丝暖流反哺自身!

  而那年轻猎手的双腿,已然恢复如初,甚至连疤痕都未留下,只是沉沉睡去,面色红润,呼吸平稳。

  血藤“依诺”散发出的光华渐渐平息。它似乎也感受到了这次救治的不同。那暗红色的藤身轻轻摇曳,传递出一股困惑、好奇,继而是一丝如释重负般的轻松意念。那持续了数百年的、必须依靠牺牲来维系的沉重循环,第一次被以一种更加温和、更加智慧的方式打破了!

  阿普苏尼看着恢复如初的猎手,又感受着自己体内那意外的生机,老泪纵横。他向着赵清真,也向着那血藤“依诺”,深深跪拜下去:“多谢道长!您不仅救了这孩子的命,更……更让我们看到了摆脱古老宿命的希望!‘依诺’它……它也不用再背负那么沉重的负担了!”

  赵清真扶起老人,温言道:“古老誓言的初衷是守护,而非束缚。万物有灵,道法自然,真正的守护,当是和谐共生,而非单方面的牺牲。今日之事,或可成为一个新的开始。”

  他将在救治过程中,对那契约法则的感悟与优化方法,以神念传给了阿普苏尼。虽然无法完全废除那古老的“等价交换”原则(那是契约存在的根基),但却能使其运作更加高效、温和,大大降低了使用“依诺”的代价,甚至若能寻得其他蕴含生机的天材地宝,或可逐步替代人命的付出。

  阿普苏尼如获至宝,感激不尽。

  赵清真在阿普寨又停留了数日,亲眼见证了阿普苏尼以优化后的方法,再次使用“依诺”救治了一位重伤者,效果显著,而老人自身仅感到些许疲惫,远非之前的折寿之象。寨民们得知真相,对“血藤”的恐惧与误解也烟消云散,转而充满了敬畏与感激。

  离开阿普寨时,赵清真心中平和。此行,他化解了一段被误解的传承,解放了一个古老的灵根,也为一个寨子带来了新的希望。那株暗红色的“依诺”,在晨曦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他告别,藤身的光泽,似乎也更加灵动、纯净。

  云南之行,依旧漫长。但每一步,似乎都在让他对这片土地,对“道”之真意,有了更深的体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青海没有羊眼汤,青海没有羊眼汤最新章节,青海没有羊眼汤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