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浔抱着几本书回到寝室的时候,莫阳和周瑞凯正围在陈大鹏的身后,三个人一起围着电脑屏幕。

  连江浔开门进来他们都没有注意,甚至他都走到三人身后了,他们也没有第一时间察觉。

  原本江浔还以为他们在打什么游戏呢,不过看电脑界面,赫然是在论坛上跟人互喷。

  陈大鹏显得很激动,面红耳赤的疯狂敲击键盘,旁边莫阳还在不停地给建议,说该怎么骂怎么骂。

  江浔本来还有些感动,以为他们是在为自己作战,可是一听之下才知道,原来是在帮辅导员学姐。

  此时三人终于注意到了站在身后的江浔,莫阳激动得一把抓住江浔肩膀,大声道:

  “老江,你真的和我们辅导员学姐搞上了?”

  “快说!搞上了没?”旁边陈大鹏也帮腔道。

  周瑞凯也是目光灼灼的看着江浔。

  江浔愣了一下,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看来又是有无聊的人拍照发到了论坛上。

  他有些无奈笑道:“没呢,还没搞上,别激动。”

  “什么叫还没搞上?就是想搞呗?”陈大鹏直接揪住了江浔的衣服,咬牙切齿道:

  “畜生啊,你都搞到了两个北舞的系花了,能不能别祸害我们美丽温柔的辅导员学姐!”

  江浔更无奈了,他摊了摊手:“我真没想搞,要是她要搞我,那我也没办法。”

  此话一出,顿时遭到了三个室友的集体炮轰,陈大鹏气得手指发抖,对身后两人说道:

  “汝闻,人言否?”

  宿舍四人一番打闹,最终江浔从他们口中得知,果然是他和宋梓妍吃夜宵的照片被发到了论坛上。

  本来一张照片代表不了什么,但偏偏江浔和宋梓妍都是很容易招黑的体质,再加上本身江浔这两天的热度就很高,

  这张照片一发布,就被直接顶到了论坛第一,当然大部分是骂江浔的,依旧还是之前的那批人,还是之前的那些理由。

  但是骂宋梓妍的也不少,说她之前那么清高,看不上法学院师兄,现在不是又找了个有钱的花花公子?而且还给人当小四什么的。

  陈大鹏几人就是觉得这些家伙骂的太难听了,于是就在论坛上跟他们对喷了起来。

  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江浔其实是对宋梓妍有些歉意的,她纯粹就是被自己给牵连了,完全是无妄之灾。

  不过江浔并没有给她发消息,因为光是安慰几句毫无意义,还不如想办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最大的问题无疑就是大家对他的争议而已,要打破谣言,只需要打破别人对他的质疑即可。

  现在网上对他质疑最多的,一个是才华,一个是人品。

  在才华方面,他虽然是起点白金作家,但写的却是网络,内容还多有擦边,文学价值不高。

  只有两首歌算是能拿得出手,但也依旧属于娱乐大众的手段,不被这些京大学子认可。

  至于高考状元的成绩,大部分人是表示认可的,但是他没有任何的竞赛经历和奖项,被认为是只会做题的小镇做题家。

  要知道像数院的郭振龙、物院的蒋晗忆、还有医学院的何秋雨他们,高中阶段就多次拿到过省一、国一。

  相比之下江浔这履历确实有些太浅白。

  而人品方面,几乎都是子虚乌有的谣言,仅凭两张照片能看出什么,全是有心人在乱带节奏而已。

  理清楚思路之后,江浔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了,正好他也准备借此机会,钓一条鱼。

  当天晚上,他直接熬夜收录完了三本计算机相关著作,终于将计算机等级提升到了‘专家级’。

  然后他就开始写一本名叫《推荐系统理论》的书。

  “第一章,好的推荐系统。”他在电脑上敲出第一行字。

  “1.1什么是推荐系统。”

  “检索和推荐系统都是为了应对信息过载而采用的措施,不同的是,用户在检索时有明确的需求,而在使用推荐系统时没有需求。”

  “推荐系统对消费者来说,能够帮助他们从大量信息中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对生产者来说,能够帮助他们生产的信息受到广大用户的关注……”

  这本书的内容算不上特别的高端,行业资深人士都懂,但对业外人士就显得很重要了,互联网行业很多地方都要用到。

  而字节跳动的张一鸣,创业之初就曾经为了这方面的知识大费脑筋。

  江浔对字节跳动的发家史并不清楚,但他之所以知道字节跳动是2012年成立的,原因是微信公众号推荐的小故事。

  大概意思说的就是张一鸣在2012年初准备开始创业,然后在京城知春路租了一间民宅,成立了字节跳动。

  但是一开始他们想做推荐引擎,却发现谁都不会,于是张一鸣去找了一个叫项亮的。

  这个人是这方面的专家,他还写了一本书叫《推荐系统实践》,张一鸣想借来看,但是还没有出版,人家不干。

  于是张一鸣一群人只能自己慢慢学,自己敲推荐算法。

  江浔写这本书,并不是为了赚钱,纯粹就是为了吸引张一鸣,他甚至都不准备出版,而是直接在网络上发表。

  而且他并不打算写太长的内容,只需要几万字涵盖核心知识就行了,对他来说几天时间就能完成。

  而除了写这本书之外,江浔另一个打算就是写论文,题目就叫《仅用1表示数问题中素数猜想的一个反例》。

  这是他前段时间看到了加拿大数学家y提出的素数猜想,然后想到了前世被国内一个大四学生在2012年证明不成立。

  这件事情也在当时引起了剧烈的轰动,还上了微博热搜,虽然他不记得具体的内容了,但他清楚的记得那个反例的数字。

  P=353942783。

  当他的精神属性越来越高的时候,前世的很多记忆都变得清晰了起来,虽然也只是其中一些比较深刻的,但也足够了。

  知道了具体的数字,他只需要将数学也收录到专家级,把这个证明过程完善即可。

  ……

  转眼军训已经开始,这两天江浔一直在埋头苦写,甚至连打更人都缩减到了每天一更。

  哪怕是在军训期间,他也每天坚持晚上收录数学专著、写书、写论文。

  同寝室的几个哥们儿都被他的疯狂给惊到了,尤其是看到他竟然在看全英文版的一些专业书籍,写一些他们根本就看不懂的知识内容,

  这时他们才终于清晰的意识到,这个家伙和他们真的是有些不一样的。

  虽然他们中也有人提前在学习大二大三的内容,但是跟江浔现在所看的所写的比起来,好像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啊。

  论坛上依旧还有很多诋毁江浔的声音,但都被他直接无视了。

  他的现在只想快点写完《推荐系统理论》和素数猜想的论文,快点发表出去。

  一个星期后,江浔终于将《推荐系统理论》和数学论文全部搞定,论文包括英文版也翻译了出来。

  书他觉得发知乎豆瓣什么的都可以,无所谓,但是论文一定要发顶刊,比如《数学年刊》之类的SCI。

  搞定了这些东西后,江浔这才想起几天前学校一位老师给他发的邮件,应该就是严瑾教授给他介绍的导师。

  对方让他军训完再去办公室找他,江浔想了想,干脆请一上午的假,先去跟这位导师沟通一下。

  这位老师是计算机领域的大佬,也许对自己这本书的发表能给出一些有用的建议。

  第二天一早,江浔让班长张悦给自己请假后,便带着笔记本直奔京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虽然那位导师没说自己是谁,但是让他直接到副院长办公室,所以江浔猜到这位应该就是高文教授。

  “请进。”江浔敲门后,里面传来一个中正平和的声音。

  他走进去之后,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

  高个子,国字脸,戴着厚厚的眼镜,给人的感觉沉稳而又威严。

  “高老师您好,我是江浔,上次您发邮件让我来找您的。”江浔很礼貌的开口,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

  “江浔?你们不是应该还在军训吗?”这位高教授显然记忆力很好,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严瑾教授给他推荐的学生。

  他虽然也挂名元培学院的导师之一,但他其实很少带大一新生,都是带研究生或者博士生。

  但既然严瑾推荐了,他自然也会给个面子见一见,何况对方还是今年高考的全国状元。

  面对高文的询问,江浔很镇定的回答:

  “是这样的高老师,我最近写了点东西,正好想先找个老师帮忙看一下,但是我在学校又不认识别的老师,所以就提前来见您了。”

  听到江浔的话,这位高老师也并不觉得奇怪,大一发表论文的学生都不在少数,他只是随口道:

  “我听说你在自学计算机研究生的知识,莫非你写了相关的论文?”

  一边说着,他一边示意江浔打开笔记本给他看看。

  江浔没有多说,直接打开了书籍文件,将屏幕转到了高文面前。

  看到书名,高文微微皱眉,不是论文,而是专著,这可不是大一新生能写好的东西。

  下一刻,他眉头皱得更深,开始快速的浏览起来。

  第二更,感谢订阅!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2010,我阅读就能学技能,重生2010,我阅读就能学技能最新章节,重生2010,我阅读就能学技能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