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夏,【紫云】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
护林员老张拉了拉身上的衣服,发光条在夜色中发出柔和而清晰的亮光。
老张全名叫做张长林,今年已经年过五旬了,当然,如果只看外貌的话,说他七十都有人相信。
老护林员的脸庞被这么多年的戈壁狂风雕琢得棱角分明,皮肤和树皮似乎分不出什么区别,额头上几道深壑般的皱纹,每道夹缝中都透着几十年的风霜。
不过那眼神依然清亮,一如山林间的晨露,透着和长相完全不相称的澄澈。
张长林这辈子都在跟林木打交道。
在他出生的那一年,东夏为了彻底改善北方的生态环境,防止土地持续荒漠化,保护居住区免受风沙侵袭,规划了一个超过七十年的巨型生态工程,叫做北方防护林工程。
一个工程,就是人的一生。
张长林的老爹就是第一代种树人,他从小就在林区里长大,用老爹的话说:“林娃子你这辈子,就交代在林场里了!”
封沙、种树、修渠、巡林……张长林也确实就像老爹说的那样,将整个青春和大半辈子生命,都毫无保留地投进了这项庞大的工程里。
他觉得自己就是要和工程同生共死,此生都不会离开那片越来越绿意盎然的土地了。
当然,这样的选择,他可没少挨家里人的埋怨。
尤其是每次自家的那个衣着鲜亮,开着豪车的小舅子上门的时候,那简直是大型拷打现场。
“年年拿先进工作者有什么用,你倒是多拿点钱回来啊,你这奖状能顶多少钱使?”
老婆不动声色的把筷子往碗上一搁,声音不高,却戳的张长林心里直发苦:“我跟你穷了一辈子了,就这样了,可娃怎么办?他对象家里可是明说了,怎么也得搁城里买套房,咱们这存折上凑来凑去还差一大截,你总得想想办法吧!”
说实话,亲家这要求真不算过分,县城里买套房,地段不要太偏就行,也没说彩礼什么的事儿,七七八八算起来,首付加装修有个四十来万就成。
老张勤勤恳恳工作了这么多年,早早就给孩子攒下了一笔预备结婚的费用。
东夏传统的父母,总是把孩子的事放在前头。
但人算不如天算,老母亲一场大病,家里的积蓄就像开了闸的池子一样迅速见了底,如今每个月还要花上一笔药钱,虽然医保报销了大头,但终究是攒不起钱来。
儿子低着头不说话,用筷子慢吞吞戳着碗里的饺子皮。
看看气氛有些僵了,几杯酒下肚的小舅子夫,再次开始了劝说。
“老张,不是我说你!”
不是我说你,其实就是要说你了。
“家里都这样了,你为什么还这么死脑筋?贾老板的树苗,大家的林场都在用,质量报告白纸黑字都是合格!怎么就你这里不给进?”
“你稍微抬一抬手,家里的日子何至于过的这么艰难?”
“这个不成!”
一直闷着头抽烟的老张仿佛一下子惊醒了过来:“不成,他们苗圃的树苗,底子太弱,容易死!”
老张坚决地摇着头,“不成!”
工程上用的树苗,来源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东夏国家经营的保障性苗圃输送,另一种,就是从社会化苗圃的采购,这些年,采购渐渐占了大头。
市场经济嘛!
小舅子说的这位贾老板,手底下有好多个苗圃,常年是工程的中标合作单位,供应的树苗也都是抽检合格,只不过在这北方的风沙之中,苗木的基础如果不够硬朗,很容易夭折。
“那人家怎么都能用?”
小舅子急了,用酒杯重重敲了敲桌子:“只是成活率低一些,又不是不能活,沙堆里面种树,有些损耗不是很正常?人家贾老板都说了,进你这片场不是为了挣钱,就是为了挣一下名声!”
“你抬抬手,把人家面子给到,自己家里的经济困难也能解决,多好?我走出去也能有点面子!”
张长林坚定的摇摇头:“不成,我种的树活下的最多,多少林场都看着我呢,这个事我不能干!”
“你就为了这个什么破荣誉,非要害的你儿子打一辈子光棍?”
小舅子酒意有些上头,有些口不择言,话一说出口就知道有些重了,看看自己姐姐微红的眼眶,再看看抱着头的外甥,恨恨的一把将酒杯墩在桌子上。
张长林坐不住了,转身出了门,一屁股坐在门外的沙石地上,目光透过夜幕,望向远处那片他亲手栽种、如今已郁郁葱葱的林子。
那是他和父亲操持了一辈子的地方,当年栽下第一棵树的时候,自己还没有树苗高,现在,一眼望不到头的防护林像一道墨绿色的城墙,静静守护着身前身后的土地。
而他自己的生活,却似乎永远停留在了那棵树苗的高度。
夜风吹过林地,传来沙沙的声响,像是老朋友们的轻声呼唤。
老张重重的吐出一口烟,对着身后不放心跟出来的老伴,也仿佛是对着自己说:“我再想想办法。”
“等开春了,我多接几个班,这林子也是咱们的孩子,我不能坏了它……”
当然,哪怕老张加再多的班也是没用的,这是一个勤劳足以温饱,但只有勤劳却很难富足的时代。
然后这一天,他接到了一纸奇怪的调令。
一份夏国科学院繁星生物研究所一号实验室的调令,让老张来到了这片莽莽苍苍的大山之中。
之所以要调集这些护林员来,当然不是单纯为了护林,而是来自于余素淮的一个特别的发现。
【萌芽】很讨厌自家教授。
作为实验室那个“最笨”,做事也最细致的弟子,余素淮每天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记录着【萌芽】的行动,当数据越积累越多时,他在整理中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规律。
【萌芽】在偷偷摸摸看电视的时候,会根据附近实验室内不同的人,而选择停留在不同的距离。
自家老教授如果就在旁边食堂吃饭,【萌芽】根本就不过来。
发现了规律,实验室立刻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让郑远航老教授心碎了一地,没错,自己实验室养出来的娃,躲自己躲的老远。
但是再心碎,也得情绪放一边,先研究原理,通过对【萌芽】行为的进一步解析,植物大学者欧阳华提出了一个猜测。
这小东西,它有一种独特的“生命亲和感知”。
“植物不会动,额,应该说除了【萌芽】之外的大部分植物不会动,但是呢,可以用动物来做类比。”
“【萌芽】会动嘛,就该当动物看。”
“我不知道你们看到过没有,有些喜欢救助小动物,饲养小鸟小兽的人,能够很容易获得小动物,哪怕是陌生小动物的亲近。”
余素淮立即点头:“对的对的,我看过好多视频,那些视频博主只要一伸手,鸟儿就会停在他们手上!”
旁边其他人立刻七嘴八舌:“对对,我还看到过盘蜘蛛,盘毛虫的……”
“我还看到过一个带着苍蝇出门遛弯的,可神奇了!当时我就想,他要是多养一些苍蝇,那不是去哪吃饭都能免单……”
郑远航狠狠的盯了一眼自己这个不靠谱的弟子,催促起欧阳华莱:“你接着说,那为啥小家伙跟我不亲?”
“我猜啊,只是猜测啊,有没有一种可能,郑教授你手上死掉的生物,太多了些……”
郑远航顿时僵在了原地。
这对吗?这太对了,作为生物研究所的大拿,郑教授解剖的动植物成千上万,作为幕后主使,指挥手下学生操作的更是不计其数。
如果生命之树真有一个侦测系统的话,看到这老头,那必然妥妥的一个大红名怪!
虽说研究生物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生物,但这玩意,谁能解释的清呢!
顺着这个思路往下看数据,果然,【萌芽】对基地的清洁工都比对自己友善些。
难过归难过,老教授还是第一时间调整了心态,立即向上级领导打了报告,随后,来自天南海北的优秀护林员,动物保护标兵,植树造林能手,优秀饲养员就一批批的被请来了【紫云】保护区的实验室。
张长林就是其中的一员。
作为八岁就跟着父亲种树,在北方防护林工程中奋斗了四十多年的老林区人,周围几个林场的同事都知道,老张亲手种下、亲手照料的林子,成活率、林木质量就是硬生生比别人高出一截。
自然也被选进了考察对象。
来了以后,这些东夏的自然亲和者们会接受一轮初选,就是在选定的位置内坐好,看【萌芽】溜过来看电视时的距离控制。
老张属于最顶级的那一批。
接下来,是第二轮筛选,让这些人以护林员的身份走一趟森林,结果,老张在万千树木之中,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那里装作一棵树的【萌芽】。
“这棵小树,很特别!”
“真漂亮,真,真活泼!”
周围的其他人面面相觑,漂亮还勉强可以理解,活泼……这是怎么说的来着?
只有极个别知道内情的人心中一抖。
第二天,基地给张长林创造了一个单独巡林的机会,转了一圈,老张又在【萌芽】面前蹲了下来。
张长林的手很粗糙,掌心和指腹布满了厚厚的老茧,指关节因为常年的劳作有些变形,上面布满了细密的、像是干涸土地龟裂般的裂口。
但就是这样一双饱经风霜的手,在轻轻地抚摸上【萌芽】的那一刻,布置在周围的高清摄像头清晰地捕捉到,【萌芽】的顶端嫩枝,分明有一个极其细微的、向着老张掌心靠过去的动作!
不知情的人会以为是风儿,但专家组知道不是。
那姿态,像极了迎接铲屎官回家的小猫咪,在受到舒适的抚摸时,歪着脑袋用力往前蹭蹭,以寻求更多的爱抚。
通过监控屏幕看到这一幕的郑远航教授,心里顿时像打翻了一整个厨房的调味料架子,酸、涩、苦、辣、咸……五味杂陈,连眼眶都有些微微湿润了。
难过归难过,郑院士还是展现了大国名士的风范,一份申请,老张就此成为了【紫云】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的护林员。
同时,特聘为夏国科学院繁星生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嗯,作为基地的负责人,东夏科学院院士,郑远航教授自己,也就是一级研究员,这个头衔的分量,可想而知。
老张若是带着这个头衔回到林场,吃饭可以和老家的省道大员坐一桌。
这时候,什么家庭问题都不会是问题了。
调令和任命文件传到原单位的那一刻,不仅是整个林场,就连地方府治都第一时间召开了紧急会议。
当天下午,乡镇的亭长就带着林场的领导赶到了老张家,一边传达上级领导的指示,一边代表组织表示慰问。
一个小时后,县级负责人到达,再一个半小时,市府领导也抵达林场,开启了为期三天的“防护林工程现场调研。”
重点调研对象,自然就是先进工作者,优秀护林员张长林同志的情况。
要不怎么说还是市府领导水平高呢,简单了解了情况之后,立即展开了自我批评。
“张长林同志是林场的骄傲,是我们整个乡,整个县,整个市,乃至咱们整个道的骄傲!在我来之前,布政使司已经打过电话了,嘱咐我们一定要做好张研究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可现场看下来,我惭愧啊!”
“长林同志为林场兢兢业业这么多年,荣誉无数,始终奋战在植树巡林工程的第一线,难免照顾不到家里,这种一心为公的好同志,我们就更要主动为他扫除后顾之忧!”
市府领导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柔和的扫过略显局促的老张妻子和低头不语的儿子,语气恳切:
“刚刚县里的同志跟我详细汇报过了,长林研究员家里目前有两个实际困难。第一,是老母亲长期用药的负担问题;第二,是孩子在县城安家置业的问题;”
他顿了顿,看向一旁的县级负责人:“县里之前了解过吗?”
县级负责人立刻挺直了腰板,认认真真的回道:“领导,我们县里刚刚已经开了现场协调会,关于医疗这一块,县里会首先特批一笔医疗补助金,同时计划把张长林同志的母亲纳入县里‘重点职工家属医疗互助计划’……”
“关于住房问题,我们考虑可以从两方面解决:一是按照咱们市里刚出台的‘优秀人才安家激励政策’,张长林同志完全符合条件,可以申请最高二十万元的安家补贴。”
“另外,作为优秀人才引进和奖励政策的一部分,我们县里的城投公司有专门的‘人才公寓’,我们计划拨付一套一百二十平米的‘人才公寓’,用于特殊人才的安置奖励!”
公寓?一百二十平米?
算了,还是别问了……
市府领导亲切的拉起家属的手。
“对!”
“地方的发展,国家的进步,哪里都离不开人才,对于优秀人才,就应该大力培养,重点扶持,更何况,长林同志还是咱们本乡本土出来的杰出人才,是我们防护林工程的优秀标兵,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线的一面旗帜!”
“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解决一时之困,而是要建立一个长效的关怀机制,市级相关部门下去也要议一议,如何更好的为长林同志提供坚实的,可靠的,稳定的,长效的保障支持。”
当天晚上,老伴就被林场机关聘用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常驻县城,正是那种“一张报纸一杯茶,两脚一翘坐一天”的岗位,工资自然也比过去提升了一大截。
房子的安排还需要两三天时间,不过还没等儿子向自己的女朋友通报这个好消息,女方家里就率先给张长林的老伴打来了电话。
“两个孩子年纪都不小了,彼此感情这么好,哪能因为房子的事耽搁!”
“我们前几天就看中了一套精装修的房子,家具家电什么的都齐备,省心!定金我们都交了,让你家小子什么时候来一趟,跟我家姑娘一起去把合同签了。”
“我们再陪嫁一辆车,二十万现金,咱们抓紧时间把婚事办了吧,我还想着早点看见外孙子呢!”
至于那个混的不错的小舅子,直接就成了家里的苦力兼保洁兼自带车驾的司机,忙完了家里的事,还要忙不迭的去跑一遍林子,沾沾姐夫的“福气”!
远在紫云山区的老张,当晚就接到了老伴的电话,听着电话那头妻子充满喜悦,又有些小心翼翼的描述,这个在风沙中扛了几十年的汉子,也有些忍不住眼眶微湿。
老张走出宿舍,望着眼前在月光下苍茫起伏的林海,紧紧握住了手中的巡林杖。
他守护了大半辈子的森林,如今,正以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回报着他和他的家人。
不过对于老张来说,家中的这些事儿,知道就行,他的心思,已经完全投在这片新的林地之中了。
本着一切听国家安排的念头,他签完了保密协议,然后,就获知了这个惊天秘密。
从这天开始,老张就成了【萌芽】的专属保姆。
这个身形削瘦,已经有些微微驼背的老家伙,曾经在戈壁上栽活无数高高低低的树木,曾经在暴雪中为瑟瑟发抖的小兽撑起大伞,曾经在山火中手持灭火器冲在前线,也曾在家人的一声声埋怨中默默缩起脑袋……
现在,张长林又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新意义。
他成了【萌芽】的护林员……或者更准确的说法,叫做保育员!
护林员老张拉了拉身上的衣服,发光条在夜色中发出柔和而清晰的亮光。
老张全名叫做张长林,今年已经年过五旬了,当然,如果只看外貌的话,说他七十都有人相信。
老护林员的脸庞被这么多年的戈壁狂风雕琢得棱角分明,皮肤和树皮似乎分不出什么区别,额头上几道深壑般的皱纹,每道夹缝中都透着几十年的风霜。
不过那眼神依然清亮,一如山林间的晨露,透着和长相完全不相称的澄澈。
张长林这辈子都在跟林木打交道。
在他出生的那一年,东夏为了彻底改善北方的生态环境,防止土地持续荒漠化,保护居住区免受风沙侵袭,规划了一个超过七十年的巨型生态工程,叫做北方防护林工程。
一个工程,就是人的一生。
张长林的老爹就是第一代种树人,他从小就在林区里长大,用老爹的话说:“林娃子你这辈子,就交代在林场里了!”
封沙、种树、修渠、巡林……张长林也确实就像老爹说的那样,将整个青春和大半辈子生命,都毫无保留地投进了这项庞大的工程里。
他觉得自己就是要和工程同生共死,此生都不会离开那片越来越绿意盎然的土地了。
当然,这样的选择,他可没少挨家里人的埋怨。
尤其是每次自家的那个衣着鲜亮,开着豪车的小舅子上门的时候,那简直是大型拷打现场。
“年年拿先进工作者有什么用,你倒是多拿点钱回来啊,你这奖状能顶多少钱使?”
老婆不动声色的把筷子往碗上一搁,声音不高,却戳的张长林心里直发苦:“我跟你穷了一辈子了,就这样了,可娃怎么办?他对象家里可是明说了,怎么也得搁城里买套房,咱们这存折上凑来凑去还差一大截,你总得想想办法吧!”
说实话,亲家这要求真不算过分,县城里买套房,地段不要太偏就行,也没说彩礼什么的事儿,七七八八算起来,首付加装修有个四十来万就成。
老张勤勤恳恳工作了这么多年,早早就给孩子攒下了一笔预备结婚的费用。
东夏传统的父母,总是把孩子的事放在前头。
但人算不如天算,老母亲一场大病,家里的积蓄就像开了闸的池子一样迅速见了底,如今每个月还要花上一笔药钱,虽然医保报销了大头,但终究是攒不起钱来。
儿子低着头不说话,用筷子慢吞吞戳着碗里的饺子皮。
看看气氛有些僵了,几杯酒下肚的小舅子夫,再次开始了劝说。
“老张,不是我说你!”
不是我说你,其实就是要说你了。
“家里都这样了,你为什么还这么死脑筋?贾老板的树苗,大家的林场都在用,质量报告白纸黑字都是合格!怎么就你这里不给进?”
“你稍微抬一抬手,家里的日子何至于过的这么艰难?”
“这个不成!”
一直闷着头抽烟的老张仿佛一下子惊醒了过来:“不成,他们苗圃的树苗,底子太弱,容易死!”
老张坚决地摇着头,“不成!”
工程上用的树苗,来源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东夏国家经营的保障性苗圃输送,另一种,就是从社会化苗圃的采购,这些年,采购渐渐占了大头。
市场经济嘛!
小舅子说的这位贾老板,手底下有好多个苗圃,常年是工程的中标合作单位,供应的树苗也都是抽检合格,只不过在这北方的风沙之中,苗木的基础如果不够硬朗,很容易夭折。
“那人家怎么都能用?”
小舅子急了,用酒杯重重敲了敲桌子:“只是成活率低一些,又不是不能活,沙堆里面种树,有些损耗不是很正常?人家贾老板都说了,进你这片场不是为了挣钱,就是为了挣一下名声!”
“你抬抬手,把人家面子给到,自己家里的经济困难也能解决,多好?我走出去也能有点面子!”
张长林坚定的摇摇头:“不成,我种的树活下的最多,多少林场都看着我呢,这个事我不能干!”
“你就为了这个什么破荣誉,非要害的你儿子打一辈子光棍?”
小舅子酒意有些上头,有些口不择言,话一说出口就知道有些重了,看看自己姐姐微红的眼眶,再看看抱着头的外甥,恨恨的一把将酒杯墩在桌子上。
张长林坐不住了,转身出了门,一屁股坐在门外的沙石地上,目光透过夜幕,望向远处那片他亲手栽种、如今已郁郁葱葱的林子。
那是他和父亲操持了一辈子的地方,当年栽下第一棵树的时候,自己还没有树苗高,现在,一眼望不到头的防护林像一道墨绿色的城墙,静静守护着身前身后的土地。
而他自己的生活,却似乎永远停留在了那棵树苗的高度。
夜风吹过林地,传来沙沙的声响,像是老朋友们的轻声呼唤。
老张重重的吐出一口烟,对着身后不放心跟出来的老伴,也仿佛是对着自己说:“我再想想办法。”
“等开春了,我多接几个班,这林子也是咱们的孩子,我不能坏了它……”
当然,哪怕老张加再多的班也是没用的,这是一个勤劳足以温饱,但只有勤劳却很难富足的时代。
然后这一天,他接到了一纸奇怪的调令。
一份夏国科学院繁星生物研究所一号实验室的调令,让老张来到了这片莽莽苍苍的大山之中。
之所以要调集这些护林员来,当然不是单纯为了护林,而是来自于余素淮的一个特别的发现。
【萌芽】很讨厌自家教授。
作为实验室那个“最笨”,做事也最细致的弟子,余素淮每天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记录着【萌芽】的行动,当数据越积累越多时,他在整理中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规律。
【萌芽】在偷偷摸摸看电视的时候,会根据附近实验室内不同的人,而选择停留在不同的距离。
自家老教授如果就在旁边食堂吃饭,【萌芽】根本就不过来。
发现了规律,实验室立刻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让郑远航老教授心碎了一地,没错,自己实验室养出来的娃,躲自己躲的老远。
但是再心碎,也得情绪放一边,先研究原理,通过对【萌芽】行为的进一步解析,植物大学者欧阳华提出了一个猜测。
这小东西,它有一种独特的“生命亲和感知”。
“植物不会动,额,应该说除了【萌芽】之外的大部分植物不会动,但是呢,可以用动物来做类比。”
“【萌芽】会动嘛,就该当动物看。”
“我不知道你们看到过没有,有些喜欢救助小动物,饲养小鸟小兽的人,能够很容易获得小动物,哪怕是陌生小动物的亲近。”
余素淮立即点头:“对的对的,我看过好多视频,那些视频博主只要一伸手,鸟儿就会停在他们手上!”
旁边其他人立刻七嘴八舌:“对对,我还看到过盘蜘蛛,盘毛虫的……”
“我还看到过一个带着苍蝇出门遛弯的,可神奇了!当时我就想,他要是多养一些苍蝇,那不是去哪吃饭都能免单……”
郑远航狠狠的盯了一眼自己这个不靠谱的弟子,催促起欧阳华莱:“你接着说,那为啥小家伙跟我不亲?”
“我猜啊,只是猜测啊,有没有一种可能,郑教授你手上死掉的生物,太多了些……”
郑远航顿时僵在了原地。
这对吗?这太对了,作为生物研究所的大拿,郑教授解剖的动植物成千上万,作为幕后主使,指挥手下学生操作的更是不计其数。
如果生命之树真有一个侦测系统的话,看到这老头,那必然妥妥的一个大红名怪!
虽说研究生物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生物,但这玩意,谁能解释的清呢!
顺着这个思路往下看数据,果然,【萌芽】对基地的清洁工都比对自己友善些。
难过归难过,老教授还是第一时间调整了心态,立即向上级领导打了报告,随后,来自天南海北的优秀护林员,动物保护标兵,植树造林能手,优秀饲养员就一批批的被请来了【紫云】保护区的实验室。
张长林就是其中的一员。
作为八岁就跟着父亲种树,在北方防护林工程中奋斗了四十多年的老林区人,周围几个林场的同事都知道,老张亲手种下、亲手照料的林子,成活率、林木质量就是硬生生比别人高出一截。
自然也被选进了考察对象。
来了以后,这些东夏的自然亲和者们会接受一轮初选,就是在选定的位置内坐好,看【萌芽】溜过来看电视时的距离控制。
老张属于最顶级的那一批。
接下来,是第二轮筛选,让这些人以护林员的身份走一趟森林,结果,老张在万千树木之中,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那里装作一棵树的【萌芽】。
“这棵小树,很特别!”
“真漂亮,真,真活泼!”
周围的其他人面面相觑,漂亮还勉强可以理解,活泼……这是怎么说的来着?
只有极个别知道内情的人心中一抖。
第二天,基地给张长林创造了一个单独巡林的机会,转了一圈,老张又在【萌芽】面前蹲了下来。
张长林的手很粗糙,掌心和指腹布满了厚厚的老茧,指关节因为常年的劳作有些变形,上面布满了细密的、像是干涸土地龟裂般的裂口。
但就是这样一双饱经风霜的手,在轻轻地抚摸上【萌芽】的那一刻,布置在周围的高清摄像头清晰地捕捉到,【萌芽】的顶端嫩枝,分明有一个极其细微的、向着老张掌心靠过去的动作!
不知情的人会以为是风儿,但专家组知道不是。
那姿态,像极了迎接铲屎官回家的小猫咪,在受到舒适的抚摸时,歪着脑袋用力往前蹭蹭,以寻求更多的爱抚。
通过监控屏幕看到这一幕的郑远航教授,心里顿时像打翻了一整个厨房的调味料架子,酸、涩、苦、辣、咸……五味杂陈,连眼眶都有些微微湿润了。
难过归难过,郑院士还是展现了大国名士的风范,一份申请,老张就此成为了【紫云】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的护林员。
同时,特聘为夏国科学院繁星生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嗯,作为基地的负责人,东夏科学院院士,郑远航教授自己,也就是一级研究员,这个头衔的分量,可想而知。
老张若是带着这个头衔回到林场,吃饭可以和老家的省道大员坐一桌。
这时候,什么家庭问题都不会是问题了。
调令和任命文件传到原单位的那一刻,不仅是整个林场,就连地方府治都第一时间召开了紧急会议。
当天下午,乡镇的亭长就带着林场的领导赶到了老张家,一边传达上级领导的指示,一边代表组织表示慰问。
一个小时后,县级负责人到达,再一个半小时,市府领导也抵达林场,开启了为期三天的“防护林工程现场调研。”
重点调研对象,自然就是先进工作者,优秀护林员张长林同志的情况。
要不怎么说还是市府领导水平高呢,简单了解了情况之后,立即展开了自我批评。
“张长林同志是林场的骄傲,是我们整个乡,整个县,整个市,乃至咱们整个道的骄傲!在我来之前,布政使司已经打过电话了,嘱咐我们一定要做好张研究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可现场看下来,我惭愧啊!”
“长林同志为林场兢兢业业这么多年,荣誉无数,始终奋战在植树巡林工程的第一线,难免照顾不到家里,这种一心为公的好同志,我们就更要主动为他扫除后顾之忧!”
市府领导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柔和的扫过略显局促的老张妻子和低头不语的儿子,语气恳切:
“刚刚县里的同志跟我详细汇报过了,长林研究员家里目前有两个实际困难。第一,是老母亲长期用药的负担问题;第二,是孩子在县城安家置业的问题;”
他顿了顿,看向一旁的县级负责人:“县里之前了解过吗?”
县级负责人立刻挺直了腰板,认认真真的回道:“领导,我们县里刚刚已经开了现场协调会,关于医疗这一块,县里会首先特批一笔医疗补助金,同时计划把张长林同志的母亲纳入县里‘重点职工家属医疗互助计划’……”
“关于住房问题,我们考虑可以从两方面解决:一是按照咱们市里刚出台的‘优秀人才安家激励政策’,张长林同志完全符合条件,可以申请最高二十万元的安家补贴。”
“另外,作为优秀人才引进和奖励政策的一部分,我们县里的城投公司有专门的‘人才公寓’,我们计划拨付一套一百二十平米的‘人才公寓’,用于特殊人才的安置奖励!”
公寓?一百二十平米?
算了,还是别问了……
市府领导亲切的拉起家属的手。
“对!”
“地方的发展,国家的进步,哪里都离不开人才,对于优秀人才,就应该大力培养,重点扶持,更何况,长林同志还是咱们本乡本土出来的杰出人才,是我们防护林工程的优秀标兵,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线的一面旗帜!”
“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解决一时之困,而是要建立一个长效的关怀机制,市级相关部门下去也要议一议,如何更好的为长林同志提供坚实的,可靠的,稳定的,长效的保障支持。”
当天晚上,老伴就被林场机关聘用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常驻县城,正是那种“一张报纸一杯茶,两脚一翘坐一天”的岗位,工资自然也比过去提升了一大截。
房子的安排还需要两三天时间,不过还没等儿子向自己的女朋友通报这个好消息,女方家里就率先给张长林的老伴打来了电话。
“两个孩子年纪都不小了,彼此感情这么好,哪能因为房子的事耽搁!”
“我们前几天就看中了一套精装修的房子,家具家电什么的都齐备,省心!定金我们都交了,让你家小子什么时候来一趟,跟我家姑娘一起去把合同签了。”
“我们再陪嫁一辆车,二十万现金,咱们抓紧时间把婚事办了吧,我还想着早点看见外孙子呢!”
至于那个混的不错的小舅子,直接就成了家里的苦力兼保洁兼自带车驾的司机,忙完了家里的事,还要忙不迭的去跑一遍林子,沾沾姐夫的“福气”!
远在紫云山区的老张,当晚就接到了老伴的电话,听着电话那头妻子充满喜悦,又有些小心翼翼的描述,这个在风沙中扛了几十年的汉子,也有些忍不住眼眶微湿。
老张走出宿舍,望着眼前在月光下苍茫起伏的林海,紧紧握住了手中的巡林杖。
他守护了大半辈子的森林,如今,正以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回报着他和他的家人。
不过对于老张来说,家中的这些事儿,知道就行,他的心思,已经完全投在这片新的林地之中了。
本着一切听国家安排的念头,他签完了保密协议,然后,就获知了这个惊天秘密。
从这天开始,老张就成了【萌芽】的专属保姆。
这个身形削瘦,已经有些微微驼背的老家伙,曾经在戈壁上栽活无数高高低低的树木,曾经在暴雪中为瑟瑟发抖的小兽撑起大伞,曾经在山火中手持灭火器冲在前线,也曾在家人的一声声埋怨中默默缩起脑袋……
现在,张长林又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新意义。
他成了【萌芽】的护林员……或者更准确的说法,叫做保育员!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亡灵法师,召唤055什么鬼?,亡灵法师,召唤055什么鬼?最新章节,亡灵法师,召唤055什么鬼?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亡灵法师,召唤055什么鬼?,亡灵法师,召唤055什么鬼?最新章节,亡灵法师,召唤055什么鬼?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