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强手中抓了一把工业券,想了想又放了回去。
二人并肩向锅炉房走去。
张学强忽而问道:“哎,你平时换鸡子儿都去哪儿?”
楚青青吓得脸色一白,急忙四下看了一圈,这才松了口气儿道。
“你问这干嘛,你不是有鸡蛋票吗?”
张学强道:“怕啥,我还能抓你个投机倒把吗?”
楚青青又谨慎的看了一圈,压低声音道:“隆福寺鸽子市!”
果真是鸽子市!
鸽子市,跟后世自由市场农贸大集差不多,路边摆着一串散摊,除了花鸟鱼虫,还有旧货和针头线脑之类的东西,实际上是半公开的黑市。
农村人经常过来,拎着篮子,上面用稻草或者旧衣服作掩护,下面藏着鸡蛋、鸭蛋,甚至是当天宰杀的鸡鸭,用来兑换粮票。
也有人倒卖细粮和工业券之类的票券。
这地方,比鬼市安全点,但是得应付市场管委会的检查。
经常能看到,几个戴红箍的追一大群人,像是赶鸭子似的。
张学强道:“那换十个鸡蛋要多少粮票呢?”
楚青青脸色发白,低声哼哼道:“怎么也得一斤,你问这干嘛,当心被人听了去,要不回家再说,这里人来人往的!”
这女人真是太小心了,张学强还有一肚子话,都被堵了回去。
打完开水,二人回观察室的路上,楚青青忽然没头没尾地来了一句——张学强,你正经高中毕业,学习可别放下了!
张学强顿时皱起了眉,这女人到底要暗示什么?
向她看去时,她已经紧紧低下了头,仿佛刚才什么都没说一样。
观察室里依旧冷清安静。
帽头吊针已经拔了,坐在炕沿上,端了碗稀粥小心翼翼喝着。
瞎婶子半靠在病床上,空洞洞的双眼望着天花板。
三亮坐在小板凳上,脑袋枕着床头柜,小呼噜声传出去老远。
床头柜上保暖饭盒里的大白馒头,散发着面粉和烧羊肉的香味儿。
张学强一进门,帽头就放下碗,挣扎着要站起。
三亮恰在此时惊醒,吸溜着口水猛地坐起来。
“哥,刚才大夫说,下午他们就能出院了!”
这年头医疗资源紧张,好的差不多的病人医院都会主动清理,留下床位给更需要的人。
张学强上前按住帽头,“躺着,想吃啥说话!”
帽头挣扎着站起,凑到张学强耳边低声道:“哥,昨晚上我听到计得草说,小年以前就搬走。”
张学强正惦记他家那两间房子呢,心里大喜,开始琢磨怎么去找房管部门租下来。
帽头道:“哥你得小心了,计得草给你下了蛆,可我没听清就晕了!”
这个计得草,真是个祸害!
张学强心里一阵烦躁,表面却风轻云淡。
“没事,我有数呢,你只管好好养病,该拿的药都拿全了。
还有瞎婶子的病也一起治治,钱的事别担心,咱现在有地方报销!”
他是惦记着四叔的医药费呢,反正厂里报销,不用白不用。
帽头有些哽咽,说不出话来,只是灼灼地望着张学强,嘴唇抿成了一条缝。
张学强转脸道:“三亮麻烦你下午送帽头和瞎婶子回去,我这有事先出去一趟。”
说着悄悄塞给三亮十块钱。
楚青青抓起那个馒头,塞在张学强手中,“吃了再走,你一天没好生吃东西了!”
张学强看着馒头里夹的油汪汪的肉,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这女人真舍得,以前可不这样。
......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
小舞台上,一位身穿中山装的女演员,正在唱京韵大鼓,抑扬顿挫的嗓音,充满了这不算大的房间。
几个茶客正摇头晃脑地听得津津有味。
角落里那张油漆斑驳的柳木桌上,摆着几盘子白生生热气腾腾的饺子,吸引了不少人投过去热切的目光。
张学强正手端茶碗看着面前的黄三狼吞虎咽地吃饺子。
这老小子,脑门子上敷着一个冰袋,看起来非常搞笑,但他气色不错,想必是死不了了。
“张爷,您,您也吃啊!”黄三说话含混不清,还不停地往嘴里塞饺子。
张学强摆了摆手,让他敞开了吃。
今儿中午张学强吃了楚青青的大馒头,早就饱了。
饺子上桌时,他只是每样尝了一个,虽说缺油少佐料但感觉味道还不错,看来樊子君下了不少功夫。
饺子虽好,他却也没有开怀大吃的食欲,只是让黄三随便吃,顺口问出了对于粮票的疑问。
黄三夹着个烫嘴的饺子往嘴里塞,脑门上敷的冰袋滑到后颈,露出没消肿的青包。
这老小子伤不重,大夫给开了点消炎、止痛药,让他覆冰就打发了。
此刻他说话还漏着风:“张爷,您是没经受过六零年的饥荒——俺在北大荒屯垦时,连队断了三天口粮,司务长拿五斤粮票跟老乡换了一筐冻土豆,那票子比金条都金贵!”
张学强点了根红塔山,看黄三把醋碟舔得溜光:“听说在鸽子市有人拿十个鸡子儿换一斤粮票,按说十个鸡蛋能抵一斤粮食的嚼谷,直接吃鸡子儿不好吃?咋就非得换票?”
黄三灌了口高沫茶,喉结上下滚动:“您当这是算工分呢?鸡子儿是金贵吃食,可在这没冰窖的年月,伏天放三日就臭,冬天冻成冰砣子也存不过半月。
去年俺舅妈攒了二十个鸡蛋想换布票,赶上下雨路滑摔了一篮子,回家哭了半宿——那可是给表妹做新棉裤的指望!”
他又夹了个热饺子塞嘴里,“粮票这物件,跟老钱似的越放越结实,揣棉袄里十年八年都不坏。
去年俺去天津卫办事,揣着粮票能在馆子吃了碗捞面,要是揣三斤鸡子儿,早被联防队当投机倒把的抓起来游街了!”
张学强想起今早楚青青说的,“可黑市上也有散粮卖,听说是两毛五一斤,比粮店贵不了多少。”
“嗨!”黄三把冰袋重新按在脑门上,“张爷您没见过查投机倒把的阵仗——上个月西四牌楼抓了个卖私粮的,俩戴大盖帽的往粮袋上一坐,那粮食就得充公,人还得进学习班啃窝头。
粮票是国家发的‘正经路’,拿票去粮店买粮,账本上都落着笔,就算查起来也是‘公价口粮’,跟黑市上的‘黑粮’两码事!”
窗外突然传来自行车铃铛响,黄三激灵一下站起来,冰袋差点掉进饺子汤里。
二人并肩向锅炉房走去。
张学强忽而问道:“哎,你平时换鸡子儿都去哪儿?”
楚青青吓得脸色一白,急忙四下看了一圈,这才松了口气儿道。
“你问这干嘛,你不是有鸡蛋票吗?”
张学强道:“怕啥,我还能抓你个投机倒把吗?”
楚青青又谨慎的看了一圈,压低声音道:“隆福寺鸽子市!”
果真是鸽子市!
鸽子市,跟后世自由市场农贸大集差不多,路边摆着一串散摊,除了花鸟鱼虫,还有旧货和针头线脑之类的东西,实际上是半公开的黑市。
农村人经常过来,拎着篮子,上面用稻草或者旧衣服作掩护,下面藏着鸡蛋、鸭蛋,甚至是当天宰杀的鸡鸭,用来兑换粮票。
也有人倒卖细粮和工业券之类的票券。
这地方,比鬼市安全点,但是得应付市场管委会的检查。
经常能看到,几个戴红箍的追一大群人,像是赶鸭子似的。
张学强道:“那换十个鸡蛋要多少粮票呢?”
楚青青脸色发白,低声哼哼道:“怎么也得一斤,你问这干嘛,当心被人听了去,要不回家再说,这里人来人往的!”
这女人真是太小心了,张学强还有一肚子话,都被堵了回去。
打完开水,二人回观察室的路上,楚青青忽然没头没尾地来了一句——张学强,你正经高中毕业,学习可别放下了!
张学强顿时皱起了眉,这女人到底要暗示什么?
向她看去时,她已经紧紧低下了头,仿佛刚才什么都没说一样。
观察室里依旧冷清安静。
帽头吊针已经拔了,坐在炕沿上,端了碗稀粥小心翼翼喝着。
瞎婶子半靠在病床上,空洞洞的双眼望着天花板。
三亮坐在小板凳上,脑袋枕着床头柜,小呼噜声传出去老远。
床头柜上保暖饭盒里的大白馒头,散发着面粉和烧羊肉的香味儿。
张学强一进门,帽头就放下碗,挣扎着要站起。
三亮恰在此时惊醒,吸溜着口水猛地坐起来。
“哥,刚才大夫说,下午他们就能出院了!”
这年头医疗资源紧张,好的差不多的病人医院都会主动清理,留下床位给更需要的人。
张学强上前按住帽头,“躺着,想吃啥说话!”
帽头挣扎着站起,凑到张学强耳边低声道:“哥,昨晚上我听到计得草说,小年以前就搬走。”
张学强正惦记他家那两间房子呢,心里大喜,开始琢磨怎么去找房管部门租下来。
帽头道:“哥你得小心了,计得草给你下了蛆,可我没听清就晕了!”
这个计得草,真是个祸害!
张学强心里一阵烦躁,表面却风轻云淡。
“没事,我有数呢,你只管好好养病,该拿的药都拿全了。
还有瞎婶子的病也一起治治,钱的事别担心,咱现在有地方报销!”
他是惦记着四叔的医药费呢,反正厂里报销,不用白不用。
帽头有些哽咽,说不出话来,只是灼灼地望着张学强,嘴唇抿成了一条缝。
张学强转脸道:“三亮麻烦你下午送帽头和瞎婶子回去,我这有事先出去一趟。”
说着悄悄塞给三亮十块钱。
楚青青抓起那个馒头,塞在张学强手中,“吃了再走,你一天没好生吃东西了!”
张学强看着馒头里夹的油汪汪的肉,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这女人真舍得,以前可不这样。
......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
小舞台上,一位身穿中山装的女演员,正在唱京韵大鼓,抑扬顿挫的嗓音,充满了这不算大的房间。
几个茶客正摇头晃脑地听得津津有味。
角落里那张油漆斑驳的柳木桌上,摆着几盘子白生生热气腾腾的饺子,吸引了不少人投过去热切的目光。
张学强正手端茶碗看着面前的黄三狼吞虎咽地吃饺子。
这老小子,脑门子上敷着一个冰袋,看起来非常搞笑,但他气色不错,想必是死不了了。
“张爷,您,您也吃啊!”黄三说话含混不清,还不停地往嘴里塞饺子。
张学强摆了摆手,让他敞开了吃。
今儿中午张学强吃了楚青青的大馒头,早就饱了。
饺子上桌时,他只是每样尝了一个,虽说缺油少佐料但感觉味道还不错,看来樊子君下了不少功夫。
饺子虽好,他却也没有开怀大吃的食欲,只是让黄三随便吃,顺口问出了对于粮票的疑问。
黄三夹着个烫嘴的饺子往嘴里塞,脑门上敷的冰袋滑到后颈,露出没消肿的青包。
这老小子伤不重,大夫给开了点消炎、止痛药,让他覆冰就打发了。
此刻他说话还漏着风:“张爷,您是没经受过六零年的饥荒——俺在北大荒屯垦时,连队断了三天口粮,司务长拿五斤粮票跟老乡换了一筐冻土豆,那票子比金条都金贵!”
张学强点了根红塔山,看黄三把醋碟舔得溜光:“听说在鸽子市有人拿十个鸡子儿换一斤粮票,按说十个鸡蛋能抵一斤粮食的嚼谷,直接吃鸡子儿不好吃?咋就非得换票?”
黄三灌了口高沫茶,喉结上下滚动:“您当这是算工分呢?鸡子儿是金贵吃食,可在这没冰窖的年月,伏天放三日就臭,冬天冻成冰砣子也存不过半月。
去年俺舅妈攒了二十个鸡蛋想换布票,赶上下雨路滑摔了一篮子,回家哭了半宿——那可是给表妹做新棉裤的指望!”
他又夹了个热饺子塞嘴里,“粮票这物件,跟老钱似的越放越结实,揣棉袄里十年八年都不坏。
去年俺去天津卫办事,揣着粮票能在馆子吃了碗捞面,要是揣三斤鸡子儿,早被联防队当投机倒把的抓起来游街了!”
张学强想起今早楚青青说的,“可黑市上也有散粮卖,听说是两毛五一斤,比粮店贵不了多少。”
“嗨!”黄三把冰袋重新按在脑门上,“张爷您没见过查投机倒把的阵仗——上个月西四牌楼抓了个卖私粮的,俩戴大盖帽的往粮袋上一坐,那粮食就得充公,人还得进学习班啃窝头。
粮票是国家发的‘正经路’,拿票去粮店买粮,账本上都落着笔,就算查起来也是‘公价口粮’,跟黑市上的‘黑粮’两码事!”
窗外突然传来自行车铃铛响,黄三激灵一下站起来,冰袋差点掉进饺子汤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最新章节,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最新章节,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