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城下的刘世全,正在破口大骂:“娘的,这是哪个王八蛋把城修的这么高!”
刘延钦身为刘世全的亲卫将,这时也忍不住说道:“这么打,将士的伤亡也太惨烈了。”
“惨烈?惨烈也得打,大王用兵河东,晋阳城,那是势在必得。”
说到这,刘世全看着那高大的城墙,缓缓说道:“奚部,契丹人这几天就要到了,现在全部力量都汇聚在晋阳城下,这一仗,大王败不起啊!”
说完后,刘世全不再多说什么,而是专心致志,调兵遣将,强攻晋阳东城。
隆隆的战鼓声,整整响了一整天,随着退兵的命令下达,接着在传令兵的呼喊,吆喝声下,晋阳城下,无数的人群像潮水一般,缓缓退却。
太阳渐渐垂落于地平线,惨烈的厮杀才逐渐停止,在夕阳的余晖下,一片狼藉的战场,看着是格外的瘆人,木头燃烧未尽而升起的浓烟,更增添了几分凄凉。
今日的战事,已经停歇,一具又一具的幽州阵亡士兵的尸体,从城上抛下来。
大批的民夫开始收拾战场,清理尸体,这是双方默认的举动,尸体堆在城下久了,很容易产生疫病,无论是张彦球,还是陈从进,双方都不希望产生瘟疫。
而在战场清理的差不多后,城上堕下来一批人,把幽州军残留在战场上的器械,全部焚毁。
………………
幽州军,大营内,主帐内。
经过了一天的惨烈攻城,帐内诸将的脸色都不太好。
这时,刘世全闷闷的说道:“这一仗,静塞军中,死伤颇重,上阵的五个都将,伤了两个,我手下最勇悍的齐光,受了重伤,也不知道能不能挺过去。”
陈从进问道:“伤亡清点出来了没?”
刘世全摇摇头,道:“还在清点中,不过粗略估计,阵亡军卒,应该不下一千五百人。”
众人听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静塞军拢共一万军卒,一天时间折了一成多的兵力,而这还没算上伤兵呢。
这时,刘世全又开口了:“晋阳城,真不能强攻,这和去年打义昌,完全不一样,河东军还有黑火油,只要一泼上去,什么攻城器械都能被烧了。”
“黑火油以前只要西域一带有,晋阳城中,肯定没那么多。”
“娘的,就算没黑火油,晋阳城这么高大,也不是轻易能打下来的。”
一旁的王猛忍不住抱怨道:“咱们就是打下东城,那不是还得打中城,中城打完打西城,说不定还得打仓城,大明宫城?”
向元振回了一句:“不可能的,这是山穷水尽,鱼死网破的打法,真要那么打,那咱们干脆直接截断汾水南面,引水灌城算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陈从进脑中突然回想到,若是自己当初从军时,打这种惨烈的攻城战,饶是自己箭术不凡,可自己真的能活下来吗。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啊,这个时代,武人的地位是高,可是这般混乱的时局,其危险性,也是最高的。
陈从进脑子发散思维,底下的将领却是开始讨论,该怎么打晋阳城。
讨论的话题肯定不是强攻,大家都有眼睛,都在看着今天的战事,静塞军勇猛,敢打敢冲,但离攻下东城,还有很大的距离。
向元振建议,挖掘地道,从地道攻入晋阳。
王猛也出了个主意,日夜袭扰,疲惫守军。
但这个主意立刻就被众人驳回,人家在城里,你还疲惫守军,晋阳城内四五万兵力,人家又不傻,难道还不会轮换,怕是守军没疲惫,自己倒是累趴下了。
就在帐中众人,愁眉不展时,李丰匆匆来报,言城中郑从谠派了使者过来。
众人闻言,皆有些诧异,上回大王派了使者入城,那是直接被郑从谠赶出来了,这今天打了一仗,郑从谠就派了信使过来。
总不可能是刚放完狠话,扭头就投降吧,大家伙可没一个人相信郑从谠是个软弱的人。
陈从进笑道:“本王猜,郑从谠肯定是出来提条件,准备议和的。”
随后,陈从进吩咐李丰,把使者带进去,他也想听听,郑从谠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而此时的郑从谠,也是骑虎难下,今日一战,幽州军伤亡惨重,但河东军这段时间的伤亡也不小。
陈从进连续砸了半个多月,中途耍了好几回诡计,使得守军被砸死砸伤的,都有三四百人,再加上今日一战,守军也是伤亡数百人。
而且,今天这一战打的,让郑从谠心中极为忧虑,幽州军的勇悍,有些超过他的预计,但这都不是郑从谠派出使者的缘故。
河东军将,担忧陈从进强攻坚城不克,以至于恼羞成怒,打到后面,不可收拾,连谈都没法谈的地步。
对河东诸多将领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朝廷援兵汇集起来,然后和陈从进硬碰硬的打一仗。
河东军再寻机偷一下陈从进的屁股,若是能把陈从进杀个大败赶回幽州去,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可若是朝廷调了十二镇援兵来,却依然打不过幽州军,全线溃败的话,那没得说,那大家伙就乖乖低下头,听陈郡王的吩咐,不再硬碰硬。
毕竟,这帮人只要他们在河东的利益不受损即可,况且,郑公年纪这么大了,河东节度使的位置,也坐不了几年,河东迟早要换帅。
此时的河东军将,说到底,是缺少了一个上层的目标,简单来说,就是失去继续和陈从进死磕的欲望。
因此,在陈从进开小会的时候,晋阳城内也在开小会,诸将皆表示,若是能让陈从进退兵,那么河东可以给陈从进提供钱粮供应。
河东诸将一致要求,郑从谠也难以拒绝,所以同意了河东诸将的请求,当然,郑从谠的心中也有自己的主意,和谈,也可以是拖延时间,等待朝廷援兵抵达。
在郑从谠看来,朝廷十余镇联军,若是加上河东军,再辅以朝廷大义的名分,这场仗,究竟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而对出使人选,郑从谠拒绝了将门所派出的人,而是命自己信任的河东节度判官刘崇龟,作为使者,出使敌营。
刘延钦身为刘世全的亲卫将,这时也忍不住说道:“这么打,将士的伤亡也太惨烈了。”
“惨烈?惨烈也得打,大王用兵河东,晋阳城,那是势在必得。”
说到这,刘世全看着那高大的城墙,缓缓说道:“奚部,契丹人这几天就要到了,现在全部力量都汇聚在晋阳城下,这一仗,大王败不起啊!”
说完后,刘世全不再多说什么,而是专心致志,调兵遣将,强攻晋阳东城。
隆隆的战鼓声,整整响了一整天,随着退兵的命令下达,接着在传令兵的呼喊,吆喝声下,晋阳城下,无数的人群像潮水一般,缓缓退却。
太阳渐渐垂落于地平线,惨烈的厮杀才逐渐停止,在夕阳的余晖下,一片狼藉的战场,看着是格外的瘆人,木头燃烧未尽而升起的浓烟,更增添了几分凄凉。
今日的战事,已经停歇,一具又一具的幽州阵亡士兵的尸体,从城上抛下来。
大批的民夫开始收拾战场,清理尸体,这是双方默认的举动,尸体堆在城下久了,很容易产生疫病,无论是张彦球,还是陈从进,双方都不希望产生瘟疫。
而在战场清理的差不多后,城上堕下来一批人,把幽州军残留在战场上的器械,全部焚毁。
………………
幽州军,大营内,主帐内。
经过了一天的惨烈攻城,帐内诸将的脸色都不太好。
这时,刘世全闷闷的说道:“这一仗,静塞军中,死伤颇重,上阵的五个都将,伤了两个,我手下最勇悍的齐光,受了重伤,也不知道能不能挺过去。”
陈从进问道:“伤亡清点出来了没?”
刘世全摇摇头,道:“还在清点中,不过粗略估计,阵亡军卒,应该不下一千五百人。”
众人听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静塞军拢共一万军卒,一天时间折了一成多的兵力,而这还没算上伤兵呢。
这时,刘世全又开口了:“晋阳城,真不能强攻,这和去年打义昌,完全不一样,河东军还有黑火油,只要一泼上去,什么攻城器械都能被烧了。”
“黑火油以前只要西域一带有,晋阳城中,肯定没那么多。”
“娘的,就算没黑火油,晋阳城这么高大,也不是轻易能打下来的。”
一旁的王猛忍不住抱怨道:“咱们就是打下东城,那不是还得打中城,中城打完打西城,说不定还得打仓城,大明宫城?”
向元振回了一句:“不可能的,这是山穷水尽,鱼死网破的打法,真要那么打,那咱们干脆直接截断汾水南面,引水灌城算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陈从进脑中突然回想到,若是自己当初从军时,打这种惨烈的攻城战,饶是自己箭术不凡,可自己真的能活下来吗。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啊,这个时代,武人的地位是高,可是这般混乱的时局,其危险性,也是最高的。
陈从进脑子发散思维,底下的将领却是开始讨论,该怎么打晋阳城。
讨论的话题肯定不是强攻,大家都有眼睛,都在看着今天的战事,静塞军勇猛,敢打敢冲,但离攻下东城,还有很大的距离。
向元振建议,挖掘地道,从地道攻入晋阳。
王猛也出了个主意,日夜袭扰,疲惫守军。
但这个主意立刻就被众人驳回,人家在城里,你还疲惫守军,晋阳城内四五万兵力,人家又不傻,难道还不会轮换,怕是守军没疲惫,自己倒是累趴下了。
就在帐中众人,愁眉不展时,李丰匆匆来报,言城中郑从谠派了使者过来。
众人闻言,皆有些诧异,上回大王派了使者入城,那是直接被郑从谠赶出来了,这今天打了一仗,郑从谠就派了信使过来。
总不可能是刚放完狠话,扭头就投降吧,大家伙可没一个人相信郑从谠是个软弱的人。
陈从进笑道:“本王猜,郑从谠肯定是出来提条件,准备议和的。”
随后,陈从进吩咐李丰,把使者带进去,他也想听听,郑从谠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而此时的郑从谠,也是骑虎难下,今日一战,幽州军伤亡惨重,但河东军这段时间的伤亡也不小。
陈从进连续砸了半个多月,中途耍了好几回诡计,使得守军被砸死砸伤的,都有三四百人,再加上今日一战,守军也是伤亡数百人。
而且,今天这一战打的,让郑从谠心中极为忧虑,幽州军的勇悍,有些超过他的预计,但这都不是郑从谠派出使者的缘故。
河东军将,担忧陈从进强攻坚城不克,以至于恼羞成怒,打到后面,不可收拾,连谈都没法谈的地步。
对河东诸多将领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朝廷援兵汇集起来,然后和陈从进硬碰硬的打一仗。
河东军再寻机偷一下陈从进的屁股,若是能把陈从进杀个大败赶回幽州去,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可若是朝廷调了十二镇援兵来,却依然打不过幽州军,全线溃败的话,那没得说,那大家伙就乖乖低下头,听陈郡王的吩咐,不再硬碰硬。
毕竟,这帮人只要他们在河东的利益不受损即可,况且,郑公年纪这么大了,河东节度使的位置,也坐不了几年,河东迟早要换帅。
此时的河东军将,说到底,是缺少了一个上层的目标,简单来说,就是失去继续和陈从进死磕的欲望。
因此,在陈从进开小会的时候,晋阳城内也在开小会,诸将皆表示,若是能让陈从进退兵,那么河东可以给陈从进提供钱粮供应。
河东诸将一致要求,郑从谠也难以拒绝,所以同意了河东诸将的请求,当然,郑从谠的心中也有自己的主意,和谈,也可以是拖延时间,等待朝廷援兵抵达。
在郑从谠看来,朝廷十余镇联军,若是加上河东军,再辅以朝廷大义的名分,这场仗,究竟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而对出使人选,郑从谠拒绝了将门所派出的人,而是命自己信任的河东节度判官刘崇龟,作为使者,出使敌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