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陈从进的话。王师范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问道:“师范一阶下囚,郡王想让我做什么?”
“很简单,你以平卢节度使的名义,给平卢各州刺史写信,通告他们令他们即刻归顺,不得反抗。”
王师范沉默了片刻,他知道,自己如今已是阶下囚,生死全在陈从进一念之间。若是拒绝,必然会恶了陈从进,不仅自己性命的威胁,恐怕整个王家都会受到牵连。
而且,平卢大势已去,就算他不写信,各州也迟早会被陈从进平定,与其如此,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想到这里,王师范抬起头,道:“好,在下可以写信,只是我就任平卢节度使时间不长,威信不高,不敢确定各州刺史,是否会听从命令。”
陈从进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本王都知道,写不写在你,而成不成,则在本王。”
一旁的李丰,见状连忙让人拿来笔墨纸砚,铺在案上。
王师范走到案前,拿起笔,略一思索,便挥笔疾书,他以平卢节度使的名义,历数自己战败的经过,劝说各州刺史认清大势,早日归顺,以免遭受战火之苦。
写完之后,王师范将信交给陈从进。陈从进看了一遍,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字写的好。”
王师范这一手字,写的很不错,内容也没什么毛病,反正就是说明形势,给各州刺史一个台阶下,当然,这封信更多的只是一个服从度测试。
各州都降了自然是最好的,不降也简单,在平卢主力尽丧的情况下,就算有人头铁要反抗,也是自寻死路罢了。
陈从进看着王师范,又安慰了一句:“放心吧,本王会派人将你和你的家人安全送往幽州,从今往后,你便在幽州安心居住吧。”
王师范心中一松,向陈从进拱了拱手,道:“多谢郡王不杀之恩。”
陈从进摆了摆手,道:“下去吧,好好收拾一下,准备启程。”
在王师范离去后,陈从进坐在府衙的大堂之上,看着堂外飘落的雪花,心中那是思绪万千。
平卢镇的平定,对他来说,是一个胜利,只是陈从进自己也知道,他还未和唐末五代最为强劲的朱温交手,眼前的胜利,似乎并不值得一提。
………………
而此时,在郓州城内,天平节度使朱瑄,正坐在自己的节度使府中,脸色阴晴不定。
朱瑄的心里头,很不舒服,因为他刚刚收到了从平卢传来的消息,幽州军已经攻破了青州,擒获了平卢节度使王师范,整个平卢镇,差不多又要落入了陈从进的手中。
朱温不是好东西,可陈从进虽然和朱瑄有些盟友的意思,但是眼下,他娘的,这个盟友的实力,未免也太强劲了一些。
全据河北,又夺取了河东,背后的契丹,渤海,都被陈从进打服了,就算没有平卢,陈从进的实力已经是天下第一强藩。
现在又渡过了黄河,攻下平卢,黄河之险,已经不是阻拦陈从进的天堑,幽州军可以经由平卢,全力进攻中原了。
朱瑄与朱温乃是死敌,两人之间已经斗了这么久,朱温势力强大,野心勃勃,一直想要吞并朱瑄两兄弟的郓州,兖州等地。
二人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不可调和,虽然朱家两兄弟,一直是被朱温按在地上打,但是,朱瑄仍然觉得,自己是没找到机会。只要机会一到,一战就能把朱温干翻。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还没等他和朱温之间决出胜负,陈从进已经开始了南下的步伐了,而且,王师范竟如此不堪一击,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全完了,真是废物至极。
朱瑄是武夫,他怎么都能猜出陈从进的野心,如果是换作他自己,那么有这么强大的实力,肯定是南下,一统中原。
只是现在的问题是,他深恶朱温,在北边和东边,都已经被陈从进所占据,可谓是腹背受敌,处境瞬间变得极为艰难。
别说朱瑄和陈从进之间没有什么盟约,就是有盟约的情况下,朱瑄也不敢信,当年和朱温之间的联盟,那真是墨迹未干,兵锋便至。
“可恶!实在是可恶!”朱瑄猛地一拳砸在桌子上,将桌子上的文案等物都震得跳了起来。
朱瑄脸色铁青,一时间他都不知道该骂谁,是骂陈从进野心勃勃,还是王师范太过废物,亦或是朱温无耻小人。
站在一旁的亲卫将张从楚见朱瑄如此愤怒,心中有些疑惑,上次节帅这么愤怒,还是在兖州城下全军覆没的时候。
可这回无论是天平还是泰宁,都没有战事发生,大帅为何发如此大的火。
而一旁的朱瑄瞥了一眼张从楚,心中一动,索性将幽州军南下,攻取平卢的事,说了出来。
这事,他想听听别人的意见,等张从楚说完后,再去问问自己养的一堆废物文吏。
张从楚沉吟片刻,随即拱手道:“大帅,幽州军实力强劲,想来眼下最心忧的,是朱温吧。”
朱瑄微微一愣,他先前没想到,但是眼下却很快反应过来,陈从进为何要便宜卖马,还送军械,甲具,甚至连两万河阳,昭义兵都送过来。
这还不是忌惮朱温的实力,希望自己能牵制住朱温,但是现在,朱瑄心中有一种感觉,朱温的威胁是大,可幽州军的威胁,更令他心慌。
“你继续说,有什么想法,随便说。”
张从楚犹豫了一下,他心里头倒是有策略,但就是这个意见,很可能会挨骂。
但是想了想,他还是低声说道:“大帅,朱温与陈从进有旧怨,若是相互联合的话……”
朱瑄闻言,大骂道:“朱温狗贼,当年若不是我救了他,他早就被秦宗权围死了,结果他不思报答就算了,还翻脸不认人,让老子和他联合,做梦,绝无可能!”
张从楚心中一叹,他就知道是这个结果,不过,眼下不寻求外援,在朱温和陈从进三面的压力下,迟早是败亡的结局。
“很简单,你以平卢节度使的名义,给平卢各州刺史写信,通告他们令他们即刻归顺,不得反抗。”
王师范沉默了片刻,他知道,自己如今已是阶下囚,生死全在陈从进一念之间。若是拒绝,必然会恶了陈从进,不仅自己性命的威胁,恐怕整个王家都会受到牵连。
而且,平卢大势已去,就算他不写信,各州也迟早会被陈从进平定,与其如此,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想到这里,王师范抬起头,道:“好,在下可以写信,只是我就任平卢节度使时间不长,威信不高,不敢确定各州刺史,是否会听从命令。”
陈从进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本王都知道,写不写在你,而成不成,则在本王。”
一旁的李丰,见状连忙让人拿来笔墨纸砚,铺在案上。
王师范走到案前,拿起笔,略一思索,便挥笔疾书,他以平卢节度使的名义,历数自己战败的经过,劝说各州刺史认清大势,早日归顺,以免遭受战火之苦。
写完之后,王师范将信交给陈从进。陈从进看了一遍,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字写的好。”
王师范这一手字,写的很不错,内容也没什么毛病,反正就是说明形势,给各州刺史一个台阶下,当然,这封信更多的只是一个服从度测试。
各州都降了自然是最好的,不降也简单,在平卢主力尽丧的情况下,就算有人头铁要反抗,也是自寻死路罢了。
陈从进看着王师范,又安慰了一句:“放心吧,本王会派人将你和你的家人安全送往幽州,从今往后,你便在幽州安心居住吧。”
王师范心中一松,向陈从进拱了拱手,道:“多谢郡王不杀之恩。”
陈从进摆了摆手,道:“下去吧,好好收拾一下,准备启程。”
在王师范离去后,陈从进坐在府衙的大堂之上,看着堂外飘落的雪花,心中那是思绪万千。
平卢镇的平定,对他来说,是一个胜利,只是陈从进自己也知道,他还未和唐末五代最为强劲的朱温交手,眼前的胜利,似乎并不值得一提。
………………
而此时,在郓州城内,天平节度使朱瑄,正坐在自己的节度使府中,脸色阴晴不定。
朱瑄的心里头,很不舒服,因为他刚刚收到了从平卢传来的消息,幽州军已经攻破了青州,擒获了平卢节度使王师范,整个平卢镇,差不多又要落入了陈从进的手中。
朱温不是好东西,可陈从进虽然和朱瑄有些盟友的意思,但是眼下,他娘的,这个盟友的实力,未免也太强劲了一些。
全据河北,又夺取了河东,背后的契丹,渤海,都被陈从进打服了,就算没有平卢,陈从进的实力已经是天下第一强藩。
现在又渡过了黄河,攻下平卢,黄河之险,已经不是阻拦陈从进的天堑,幽州军可以经由平卢,全力进攻中原了。
朱瑄与朱温乃是死敌,两人之间已经斗了这么久,朱温势力强大,野心勃勃,一直想要吞并朱瑄两兄弟的郓州,兖州等地。
二人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不可调和,虽然朱家两兄弟,一直是被朱温按在地上打,但是,朱瑄仍然觉得,自己是没找到机会。只要机会一到,一战就能把朱温干翻。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还没等他和朱温之间决出胜负,陈从进已经开始了南下的步伐了,而且,王师范竟如此不堪一击,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全完了,真是废物至极。
朱瑄是武夫,他怎么都能猜出陈从进的野心,如果是换作他自己,那么有这么强大的实力,肯定是南下,一统中原。
只是现在的问题是,他深恶朱温,在北边和东边,都已经被陈从进所占据,可谓是腹背受敌,处境瞬间变得极为艰难。
别说朱瑄和陈从进之间没有什么盟约,就是有盟约的情况下,朱瑄也不敢信,当年和朱温之间的联盟,那真是墨迹未干,兵锋便至。
“可恶!实在是可恶!”朱瑄猛地一拳砸在桌子上,将桌子上的文案等物都震得跳了起来。
朱瑄脸色铁青,一时间他都不知道该骂谁,是骂陈从进野心勃勃,还是王师范太过废物,亦或是朱温无耻小人。
站在一旁的亲卫将张从楚见朱瑄如此愤怒,心中有些疑惑,上次节帅这么愤怒,还是在兖州城下全军覆没的时候。
可这回无论是天平还是泰宁,都没有战事发生,大帅为何发如此大的火。
而一旁的朱瑄瞥了一眼张从楚,心中一动,索性将幽州军南下,攻取平卢的事,说了出来。
这事,他想听听别人的意见,等张从楚说完后,再去问问自己养的一堆废物文吏。
张从楚沉吟片刻,随即拱手道:“大帅,幽州军实力强劲,想来眼下最心忧的,是朱温吧。”
朱瑄微微一愣,他先前没想到,但是眼下却很快反应过来,陈从进为何要便宜卖马,还送军械,甲具,甚至连两万河阳,昭义兵都送过来。
这还不是忌惮朱温的实力,希望自己能牵制住朱温,但是现在,朱瑄心中有一种感觉,朱温的威胁是大,可幽州军的威胁,更令他心慌。
“你继续说,有什么想法,随便说。”
张从楚犹豫了一下,他心里头倒是有策略,但就是这个意见,很可能会挨骂。
但是想了想,他还是低声说道:“大帅,朱温与陈从进有旧怨,若是相互联合的话……”
朱瑄闻言,大骂道:“朱温狗贼,当年若不是我救了他,他早就被秦宗权围死了,结果他不思报答就算了,还翻脸不认人,让老子和他联合,做梦,绝无可能!”
张从楚心中一叹,他就知道是这个结果,不过,眼下不寻求外援,在朱温和陈从进三面的压力下,迟早是败亡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