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刘想了想:“这个……倒是有几个可疑的,但没证据,也不能随便抓人啊。”

  “嗯,抓人肯定要证据。”陈识点点头,“那如果我们换个方式呢?比如,安排几个生面孔的同志,打扮成农民或者工人,揣着诱饵……用明显鼓囊的钱包,但里面只放些废纸,专门在案发高发时段和区域晃悠?引他们动手,抓现行?”

  这叫“钓鱼执法”,在后世或许有争议,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打击流窜扒窃的有效手段之一。

  大刘眼睛一亮:“这法子……好像可行!以前也用过,但没形成套路。”

  陈识又看向老赵和小高:“赵师傅,高师傅,你们经验丰富,根据你们的观察,这些扒手得手后,一般往哪个方向溜?有没有比较固定的路线或者汇合点?”

  老赵沉吟道:“他们溜得快,钻胡同,不太好跟。不过……好像有几个方向比较集中,比如小市场后街那片,胡同七拐八绕的。”

  “那我们就重点布控那几个区域。”

  陈识用手指敲了敲桌面,“不光是抓现行的,还要安排外围的同志,盯住可能接应和转移赃物的人,争取打掉整个链条。”

  他条理清晰,目标明确,让大刘和老赵他们频频点头。

  接着,陈识又转向一直没说话的周建国。

  “周队,丢自行车案,您看刚才吃饭时说的那几点,能不能结合您掌握的情况,再细化一下?重点查哪几个修车铺?哪些人有嫌疑?我们需要一份更具体的排查名单和行动计划。”

  周建国这才睁开眼,看着陈识,眼神里多了些审视。

  他坐直身体,拿过桌上的笔和纸,一边写画一边道。

  “修车铺,西河沿桥头老马家、三岔口小李子家,这两个最可疑,老马儿子前年因为偷窃进去过,小李子跟城西一帮混混走得近。欠债的……旁边红星机械厂有几个青工,最近赌得凶,输了不少,其中一个叫王老五的,前两天还跟他媳妇为钱干架……”

  他如数家珍,显然对辖区情况了如指掌。

  陈识认真听着,不时追问细节。

  等周建国说完,他综合了大家的意见,初步定下了方案。

  “好,那我们就分头行动。大刘,你带几个人,负责‘钓鱼’和抓捕扒手现行,老赵、小高配合,重点布控撤退路线。

  周队,您经验丰富,丢自行车案这边,排查修车铺和重点嫌疑人的事,还得您多费心,需要支援随时跟我说,孙指,您负责协调和后勤保障。大家看怎么样?”

  这个安排,既发挥了各人所长,也给了周建国足够的自主权和尊重。

  周建国没再唱反调,只是闷声说了句。

  “行,我这就去安排。”

  大刘和老赵他们也摩拳擦掌,应声而去。

  看着众人离开会议室,孙明对陈识低声道:“陈队长,安排得不错。老周这人,吃软不吃硬,你给他派活,他反而踏实。”

  陈识笑了笑:“都是为了工作。孙指,咱们也动起来吧,我去跟杨局和赵局汇报一下咱们的近期的初步工作思路。”

  陈识深知,新官上任,不仅要让手下人看到你的能力和思路,也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沟通汇报,争取支持,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他分别找了杨树林局长和分管刑侦的赵志刚副局长,简明扼要地汇报了自己对刑侦大队现状的了解,以及准备从几起影响民生的“小案”入手,争取尽快打开局面的想法。

  他没有夸夸其谈,而是基于案卷分析和初步讨论,显得务实而沉稳。

  杨树林和赵志刚对此都表示了支持。

  杨树林尤其叮嘱,“小识啊,注意方式方法,既要大胆工作,也要注意团结老同志……有什么困难,及时汇报。”

  有了尚方宝剑,陈识心里更踏实了些。

  接下来的几天,刑侦大队的氛围明显紧张忙碌起来。

  大刘带着人开始了“钓鱼”行动,周建国也带着人摸排修车铺和重点嫌疑人。

  陈识没有坐在办公室里等消息,而是时不时地出现在蹲点现场或者摸排一线,不指手画脚,只是观察、了解情况,偶尔在现场提出一些细节建议。

  他的年轻面孔起初让一些参与行动的基层干警有些好奇和观望,但看到他沉稳的气度和对案情精准的把握,那点疑虑也渐渐消散了。

  同时……自己的情报系统也给自己提供了不少的消息,确切的给了一些关于扒手的身份信息,这样一来的话,事情可就更简单了,隐晦的传达给周队、孙指等人后,便稳坐钓鱼台。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三天后,捷报传来。

  大刘带队在早市上成功“钓”到了两名扒手,人赃并获。

  顺藤摸瓜,根据前期布控,外围同志又抓获了负责望风和转移赃物的另外两名同伙,一举端掉了这个在周边流窜作案多起的小型扒窃团伙。

  几乎是同一时间,周建国那边也传来好消息。

  通过对修车铺的暗中监视和针对性的排查,他们锁定了一个专门负责销赃的窝点,并在一次夜间交易中,人赃并获,抓获了两名偷车贼和一名销赃人员,连带追回了五辆被盗自行车。

  消息传回分局,刑侦大队士气大振!

  虽然破获的都不是什么惊天大案,但这种实实在在的战果,最能鼓舞人心。

  尤其是那些之前对陈识能力持怀疑态度的老刑警,看到这个年轻队长上任没几天,就带着大家啃下了两块难啃的“硬骨头”,思路清晰,指挥得当,不由得刮目相看。

  总结会上,陈识没有居功,而是大力表扬了具体执行的大刘、周建国和所有参与行动的同志。

  他把功劳归于集体的努力和前期扎实的摸排工作,自己只是做了些“方向性的建议”。

  这种不揽功、不诿过的态度,进一步赢得了大家的好感。

  连周建国在会上汇报时,语气也少了之前的抵触,多了几分实实在在的汇报工作的态度。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火红年代,这个小公安有情报系统,火红年代,这个小公安有情报系统最新章节,火红年代,这个小公安有情报系统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