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占军听到徐铭这句话,丝毫没有掩饰,脸上所浮现出来的欣喜笑容。

  忙出声表示感谢。

  “那接下来就辛苦徐教授和大家。”

  关于最佳的发射窗口期,早就已经确定下来,按照之前的项目进度,很难准时完成自主交会对接,影响国家航天事业发展的规划。

  所以才不得不,寻求燕大方面的帮助。

  眼下眼看只用几个月,便能完成核心算法,心里面怎么可能会不高兴。

  恰恰证明找徐铭帮忙,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很快心里又有了主意,抬眼看向徐铭神情认真的提议起另外一件事。

  “徐教授。”

  “我这里还有一个请求,希望你能答应?”

  “梁教授有话直说就好。”徐铭闻言有些疑惑的回答。

  此话一出。

  梁占军便不再迟疑,当即开门见山,把心底的想法悉数告诉徐铭。

  “是这样的,我考虑着为后面工作开展起来方便,希望徐教授能在我们空间技术研究院挂个名。”

  “职称上和正教授一样做研究员。”

  “这个方法好。”黄振海听到顿时面色一喜。

  下意识脱口接上句。

  而当话语传进徐铭耳中,对此他则是哭笑不得,没想到这事空间技术研究院竟然也干了。

  要知道除去数学教授的身份,他才答应宋院士,兼任了锦设计研究所的研究员,结果就又要多出一个头衔。

  当真是身份越来越多。

  不过梁占军的提议,倒也确实没有毛病。

  何况只是挂名。

  于是思维运转至此,最终选择点了点头。

  “我答应了。”

  “感谢。”梁占军满脸笑容。

  他这一下子,给院里拉来一位天才,对于空间技术研究院以后的发展只有好处。

  许崇兴面对这个插曲,虽没插嘴参与讨论,但对梁占军的做法表示非常理解。

  毕竟当初这种事,还是他先做的。

  没办法。

  面对如此天才,谁不想拐到自己所在的地方。

  好在这件事并没有耽误太长时间,确定下来后便又把话题转到正事上面。

  “我先领你们,去院里负责算法开发的地方,他们也都等着援军呢。”这时旁边黄振海接过话茬主动提议一句。

  使得众人回过神来,不再过多耽搁时间。

  徐铭更是没有任何异议,点头道:“早点开始也好。”

  说完便同许崇兴他们,跟着黄振海,前往负责自主交会对接算法的部门。

  既然都大致有了方向,那接下来的做法,肯定是抓紧时间开始编写,争取早日进行仿真验证,确认此算法是否能保证两个航天器之间的平稳对接。

  ……

  和以前参与北斗卫星导航项目不同,如今徐铭的名气早就传遍了数学界。

  国内学界也同样如此。

  不说是如雷贯耳,起码也称得上人尽皆知。

  纵使以数论专家的身份,来负责航天器自主交会对接算法的编写,照样不会有人敢有所轻视。

  况且能被梁占军亲自请来帮忙的人,在算法上的水平就绝对不会低。

  因此当徐铭等人来到目的地,原对接算法人员,纷纷起身热情的打招呼。

  “欢迎徐教授指导工作。”

  带路的黄振海,不忘主动微笑着开口介绍。

  “徐教授。”

  “这位是院里的邱副研究员,负责算法相关工作,有事情的话你直接吩咐他就行。”

  “邱轩。”

  “关于自主交会对接算法的后续工作,院里已经决定全权交给徐教授负责,你这里没有什么问题吧?”

  “我保证全力配合徐教授的工作。”约摸三十多岁的邱轩立刻斩钉截铁回答。

  他毕业后便进入空间技术研究院,且以三十多岁的年龄成为副研究员,其自身的实力和水平可以说并不差。

  有幸加入到国家自主交会对接试验项目,更是感到无比激动振奋,脑海中的念头只有一个,那便是成功攻克这项技术掌握航天话语权。

  让全世界知道,在航天领域中,不止只有NASA。

  然真正接手之后,他才发现其中的难度,想保证两个航天器在近地轨道这种太空环境下,精准平稳实现自主对接简直是无法完成的事情。

  毕竟目前放眼全球,也仅有两个国家,掌握着自主交会对接技术。

  特别是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相关经验。

  只能自行摸索。

  可以说这段时间,对他们整个项目组来讲,都堪称无比的煎熬。

  尤其一天天过去,距离空窗期越来越近,留给他的时间越来越少。

  另外轨道计算与预测工作,也稳定向前推进着,显得他们似乎在拖整个项目的后腿。

  直到从项目负责人梁占军口中,得知要把燕大的天才教授徐铭找来帮忙,才算调整好状态表示期待。

  在他所了解的信息中,听到最多的,无疑是新世纪数论天才这种荣誉。

  尽管这更应该适合,轨道计算与预测方面工作,但对于梁教授的眼光和作风还是认可的。

  不可能去找不符合要求的人,来负责重要项目。

  哪怕对方是所谓的天才。

  “既然大家都认识了,那就不打扰你们工作,刚好组里还有会议等我主持。”黄振海嘴角浮现着笑容对两人说。

  话落。

  便不再耽搁时间,当即转身离开。

  他主要负责轨道计算与预测,需精确计算,天宫一号和目标轨道的轨道参数,这涉及到复杂的天体力学和数值分析等数学理论。

  其中任何微小的误差都会被距离放大。

  不能存在半点问题。

  很快当房间内只剩下算法课题组的成员,徐铭虽没摆架子却也神色认真。

  随即决定先把算法方案确定下来,然后着手编写。

  “邱副研究员,趁着距离吃饭还有点时间,要不先安排好后面的工作。”

  “没问题。”

  邱轩点点头表态,下秒领徐铭前往旁边的会议室。

  待大家聚集齐之后,只见邱轩递来一份文件,并微笑着主动开口汇报。

  “徐教授。”

  “这些是我们的一些项目成果,和当下的进度。”

  徐铭伸手接过文件查看,没多久便注意到,邱轩他们采用的算法,存在着一定漏洞会导致误差,可以说就算能够顺利完工,也很难通过任务仿真和可靠性分析实验。

  正准备措辞表明自己意见时,旁边的许崇兴终于不再继续保持沉默。

  当即主动打开话匣子。

  “就按照你的方案来进行吧,你直接给我们大家安排各自的任务就行。”

  他在车上听徐铭讲完,便对给出的算法方案,表示非常认可,眼下这时候确实已没有讨论的必要。

  而这话也得到燕大信院方面人员的支持。

  “我同意。”郭昊强第一时间脱口。

  把许崇兴教授的话听进耳中,徐铭很快有了决定,把目光落在邱轩身上说。

  “邱副研究员,有件事我要提前通知你,现有的算法进度可能会全部推翻废除,并按照我的方案从头编写。”

  伴随徐铭的话音落下。

  会议室内先是猛地一怔,接着邱轩以及另外几位项目组内的人,脸上均浮现出吃惊的表情来。

  显然没想到会是这种做法。

  毕竟正常情况下,选择从新开始,相当于前边的努力全部打了水漂,且可能会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进行,为此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想办法解决困难瓶颈,无疑会让人更倾向于选择这么做。

  约摸顿了两三秒,邱轩最先回过神来,毫不迟疑讲出自己的担忧。

  “徐教授。”

  “是不是再考虑一下,目前留给我们的时间,可是不太宽裕啊。”

  “另外现有算法方案,虽然遇到了瓶颈,但完成度基本上已经过半了。”

  “时间上不用担心,根据我的估算,最多四个月,就能完成新算法的编写。”徐铭摆摆手示意对方平静。

  他自然理解邱轩的心情。

  每位科研人员,在都自己的项目看的很重,可以说是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为攻克里面的一个难点,连续加班几天都很正常。

  结果却要被全部推翻从头开始,短时间内有些难以接受是正常的事情。

  不过为了自主交会对接试验能够成功,存在漏洞的方案哪怕已经完成,照样要毫不留情的将其废除才行。

  科研需要的是严谨。

  必须尽最大可能保证百分百的把握。

  否则在实际试验过程中,出现丁点的失误,都会为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邱轩听到徐铭说出估算的时间,瞬间瞪大眼睛瞳孔仿佛发生地震,全然忘记了对心血被推翻的低落,反而用难以置信的语气脱口出声。

  “最多四个月?”

  他实在无法想象,如此复杂精度要求之高的算法,从头开始竟能在四个月内完成。

  这无论咋看,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然他并没有注意到,当他表示震惊时,对面的郭昊强却盯得出神。

  就像是从对方身上,看到了当初自己的样子。

  还记得他首次和徐铭参与,奥运核心场馆的无线定位方案项目,在招标竞争最关键的时刻,发现受鸟巢全钢结构的场景影响,导致原本平稳的定位出现漂移,几乎是已经提前预定了竞标失败。

  结果徐铭却用一个晚上的时间,硬是编写出曲率补偿模型解决了定位漂移。

  在他心中留下深刻的场景。

  因此无论后面,徐铭数学天才的光环在多,他依旧不会忘记对方在信息算法上的实力。

  别人或许不相信这个时间,但他反倒觉得有点保守。

  于是几乎没有任何迟疑,当即便接过话茬,斩钉截铁的跟在邱轩后面表态。

  “我相信徐教授的判断。”

  “就按我说的做吧,下面我来具体讲一下。”徐铭向郭昊强投去一个眼神再次抛出一句话。

  俨然是彻底拍板,不希望其他人再继续争议。

  局面发展到这里,邱轩虽心存疑虑,却也不会再坚持自己的意见。

  不管怎么说,眼下徐铭才是负责人。

  只要最终的结果是好的,那么眼下所有决定,均属于非常正确的。

  思维运转至此,下秒点头吐沉声出两个字。

  “好吧。”

  接下来的时间,徐铭讲述了自己的算法方案,包括处理各种信号,识别图像滤波的相对导航算法,以及控制率的设计和故障诊断与重构。

  其中控制率设计是根据系统提供的相对状态,计算出需要施加的控制力和力矩。

  以确保控制器能够抵挡太空中的干扰,保持平稳无震荡的接近对接。

  而故障诊断与重构,更是必不可少的功能。

  在太空这种复杂环境下,有一定概率,会导致激光雷达之类的主敏感器失效,这对于任务的正常进行,无疑是堪称致命的威胁。

  徐铭为此采用特殊方案,设计多信息源冗余备份和智能切换策略,确保在部分系统故障时,任务仍旧能继续或者实现安全撤离。

  这是信息系统中可靠性设计的体现。

  中午。

  当这场不算长的会议结束,大家一同前往食堂吃饭。

  相比较院里其他人脸上的兴奋,邱轩浮现出的神情则颇为复杂。

  完全能用四个字来形容。

  五味杂陈。

  如果说刚开始,他对徐铭作为数论专家,却能那么快拿出的算法方案表示诧异。

  那么在听完之后,则属于心服口服。

  怪不得能让许教授认可。

  而他们原本的方案相比之下,确实显得不完善,应该全部推翻重来。

  但正是在详细了解之后,他对四个月完成,更加不太乐观不看好。

  主要算法方案完善到这种程度,还专门设计了故障诊断和重构模块,其中的工作量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正常情况下一年时间能属于正常。

  所以这让他又不得不担心起来,害怕到时候算法无法按时完成撰写,导致错过明年最佳的发射窗口期。

  好在这份担忧,并没有在他心里停留太久。

  时间来到下午。

  对于自主交会对接GNC算法的编写正式开始,当徐铭坐到电脑旁双手放在键盘上,瞬间整个人仿佛切换成了另外一种状态,十指快速敲击编写代码。

  就像是早就把算法的核心代码,给全背了下来。

  全程甚至用不到删除键。

  如此惊人的场景,除早就见识过的郭昊强不受影响。

  其余人皆被硬控住。

  身体像木头桩一般,站在各自位置前,目光死死盯着徐铭的动作和屏幕。

  瞬间有一道电流从身体窜过,只觉头皮发麻。

  下巴都快惊掉到地上。

  “这……这是……在编写算法代码?”

  邱轩人生头一回,对自己的视觉产生了怀疑,实在难以想象有人能把算法编写做到这种程度。

  甚至已经没法,和脑海中的数论专家联系起来。

  毕竟任谁看到眼前这幕,也难把徐铭认作所谓的数论领域数学专家,怎么看都更像是信息算法工程师。

  还是那种大佬中的大佬。

  在经过短暂的怔神后,他很快反应过来,嘴角忍不住上扬挂上笑容。

  他现在总算知道,为什么徐铭有底气,表示能在四个月时间内完成自主交会对接算法。

  念头想通之下,立刻冲还在发怔的其他人喊了句。

  “都愣着干嘛,赶紧开始工作。

  “是。”

  其他人纷纷回过神来,强压着心中激动,忙按照各自分配的任务推进。

  徐铭对于刚才大家的反应,基本看在眼里,对此他只能说完全在预料之内。

  凭借自身的算法内化和代码通感,以及参数直觉。

  只要确定了具体的方案,编写起核心代码,可以说是件很容易轻松的事情。

  且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错误。

  避免了来回修改。

  在这种状况下,整个算法的开发周期,相比较正常时间必然会大幅度缩短。

  他提出四个月完成,严格意义上讲,确实偏向保守。

  就这样。

  伴随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算法进度推进的同时,面板上也时不时浮现出经验值提示信息。

  ——

  【经过努力学习,你的[信息]水平提升了,获得经验值4点。】

  【经过……】

  距离信息学科提升到4级,可以说已经不差多少。

  在自主交会对接算法的开发工作,后续按部就班正式进入正轨之后,徐铭在燕大和空间技术研究院之间,往来的次数明显多上很多。

  虽偶尔仍会去镜春园那边的办公室,和许逸阳等人交流探讨代数几何理论。

  但对平展上同调的完善工作,进度依旧增长缓慢。

  再次证明霍奇猜想,不愧是七大世界数学难题,想彻底证明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而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数学研究中心,和空间技术研究院那边都在进行的课题,今年他和陈璐以及家里人商议后决定把父母接来燕京过年。

  反正他如今在燕京不缺房子,让父母和陈璐母亲来燕京住上一段时间是件好事。

  对此徐建国和吴秀兰夫妇以及高雅琴,自然都没有什么意见欣然同意。

  不过就在国内享受着温馨团圆的春节时,挪威科学和文学院方面,则正在召开关于新一届阿贝尔数学奖,得主的讨论会议。

  作为数学领域三大奖项之一的存在,每年都会有很多数学家进行关注,算是除菲尔兹奖之外的学界大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这个学霸过于自律,这个学霸过于自律最新章节,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