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爷,咱们的船在那。”聂真紧张地说道,“这些流民身无分文,莫非是准备啸聚码头夺船过江?江浦县衙役可挡不住这么多人!一个不好,就有惨事!”
和清江门之间隔着上千流民的码头上,邓修文脸色惨白。
他面前的县衙壮班围成一个半圈,哨棒厉喝之下暂且守住了码头,可黑压压的人群仍不断往这边挤,孱弱而坚定。
“前些天大风大浪,南京城西新河堤岸都冲毁了数十丈!”他站在一个箱子上大声喊着,“你们不要听信谣言冒险过江!县尊老爷已在城北设了粥棚,你们聚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如今风高浪急,哪有什么船敢过江?先去城北,先去城北!”
说罢又让衙役们一起喊城北有粥棚。
多少有点效果,但效果不大。只有小部分人带着希望先从东面准备绕去城北,可大多数人仍旧往前拥。
“老爷们,行行好,实在走不动了……”
“江上有船在走啊。”
“青天大老爷,可怜可怜我们,送我们过江吧。”
“三老爷,不顶事啊!”兵房司吏到了邓修文旁边,喘着粗气说道,“都饿红了眼,真让他们冲到码头来,定会出大事!不说公主殿下和李指挥的坐船还在这,就说这些流民吧。他们几人懂操舟,又有多少力气操舟?三老爷,还是要让哪一卫发兵过来把他们先赶到城北!”
“调动江北一带驻军,哪是仓促之间能办的?县尊已经在想办法了!别啰嗦,我们得死守码头!”
可望着那一双双饿得隐有凶光的眼睛,谁不胆寒?
一骑从赵辉身旁呼啸而过,直奔码头那边而去。
“流民既然聚在城南,江浦县为什么不就在城南设施粥?”赵辉问了一句。
“驸马爷,江浦县万万不敢放这么多流民过江到南京城外。”
回答他的是聂武,郑道昌更加沉默寡言一些。
赵辉也知道自己多余问了一句。
流民过了江,对江浦县来说却是赈济安置不力,更会让南京城内上下不满。
施点粥,再说府库告罄,附近哪哪哪存粮更多,就想法子让他们另换一处就食。
在财力有限和主观意愿不强烈的情况下,大部分府州县只会采取这样的方式。
流民队伍慢慢走着,中途死的死,或者又有部分人寻到了活路,自然慢慢消散,不会出现很剧烈的流民生乱或集中饿毙甚至爆发大疫的事件上达天听。
“驸马,您怎么犯险出城?”这时候却见江浦县丞从清江门内匆匆出来,“殿下座船绝不会有事,驸马还是先回城内吧!”
“郭县丞,又惊扰了。”赵辉知道大概是出城时守卫急报过去,“我听闻流民汇聚,心里实在不安。眼下看情况,不好办啊。”
他指了指南面:“已听到邓主簿在那里数次力劝城北正施粥,但执意要过江的还是更多。”
“驸马放心,县尊大人定会处置好此事,绝不耽误了公主殿下和驸马爷归期!”
“倒不是忧虑这个。”赵辉犹豫了一下,最终只是叹了一口气。
郭县丞看了看他,心里也在犹豫。
这两天他们怜长姐孤苦、帮临安公主修缮旧宅添置家当的事,郭县丞也知道。
如今看来,莫非是对流民动了恻隐之心?
想到这里他说道:“驸马有所不知,此事来得蹊跷,似有人蓄意鼓动流民过江。”
“……啊?”
赵辉意外至极。
他确实因为事情不寻常而来看看情况,但鼓动流民,这罪名可不小!
郭县丞摇了摇头道:“京里是有人奏请赈济饥民,但还没定,所奏也只是赈济浙西五县。那里灾民尚未失地,如今只是青黄不接罢了,赈济一二就能等到夏粮收上来。但从前日开始,忽然就有这多流民陆续而来,都是从淮南甚至湖广一路跋涉至此。他们听说的,则是太子殿下开始监国了要赈济饥民。驸马想想,这其中差别多大?”
赵辉闻言凛然。
赈济浙西五县的决断或许有,但既然还没有明令出来,怎么会早早就传到了淮南甚至湖广?
说的内容又隐隐暗示之前朱棣不愿管,太子监国了之后开始着手赈济,这不是朱高炽打朱棣的脸?
而且也没说这是针对浙西五县特殊情况的临时措施。
有人想害朱高炽,但是手段有点糙。就算朱高炽有心赈济流民,也不会让这些流民齐聚南京周边。
“这么说……如何处置这些流民十分难办?”
“不错。这些可都是走投无路了的流民,无处可去,身无分文。眼下却都聚到了江浦来,若只是施粥赈济,要施到何年何月?施粥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有人安置了他们才行。”郭县丞恨极了暗中鼓动之人,“江浦县若想把越来越多的流民都赈济安置好,实在力有未逮。”
他本想讳莫如深,但既然宝庆公主大婚时是太子亲自送亲,眼下这局面却十分像是冲着太子去的。
不管这驸马愿不愿帮忙,他都要说出来试探一下。
赵辉听明白了,这不仅仅是钱粮的问题。赈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
只听郭县丞继续说道:“江浦县乃江防重镇、行旅要津而已,却非产粮大县。眼下流民蜂拥而至,数目已逾三千,如何安置定要太子殿下那边……”
就在这时,却见南面一阵骚动,郭县丞脸色一变:“失礼了。”
说罢往前去几步让人赶紧去看看什么情况。
好在流民队伍只是骚动,却没有更糟糕的情况出现。
而不久之后就有皂吏脸色苍白地赶回来:“二老爷,上游漂下来不少舢板小船,都是翻覆了的。还有……不少浮尸。”
郭县丞咬了咬牙跺了跺脚:“造孽!走,趁此机会,赶紧劝流民别冒险过江,让他们都到城北去再说。”
说罢先对赵辉拱了拱手,匆忙离开。
“看来不只是江浦。恐怕上游下游,都有流民被鼓动了。”聂武说完看着赵辉,“驸马爷,我们还是先回去吧。万一他们等会闹事起来……”
赵辉静静站着,天上阴云密布,他心里也十分压抑。
因为各项大工和各种天灾,贫民百姓的负担本就十分之重。
这些到了三月里仍旧颠沛流离的饥民如果有选择,当然不会拿命来开玩笑。
这样的流民如果仍旧只是分散于各地,那么地方官为了乌纱帽考虑,又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总能慢慢消化。
但如今却有人为了权争而蓄意鼓动了这些流民,让他们以为过江去了南京就有希望。
已经有走投无路的人命丧途中。
“再等等。”
赵辉平静说道,这事也许是一个机会。
在郭县丞去了那边之后,兴许是因为上游漂来的浮尸确实让人惊悚,兴许是因为城北真有粥棚,流民队伍总算渐渐移动。
赵辉等了许久,才见郭县丞疲惫地回来了,看到赵辉时他很意外:“驸马还在这里?”
“敢问郭县丞,眼下县里准备如何处置?”
“哎。”郭县丞叹道,“我又做主在城东再设粥棚一处,又以天将有雨、江上凶险劝告,这才让他们先去喝粥。江浦形势,县尊已急报过江。如何处置,一面等着南京安排,一面先向县里乡绅富户筹些善款,商议条陈。驸马,不知可愿到县衙一同商议?”
他见赵辉仍旧在这里等,因此开口请了一下。
赵辉像是有些犹豫,但随后还是点头道:“那就去一趟吧,我也担忧回程受阻。”
郭县丞见他找了个理由,心中虽仍旧惆怅,但若是说动了他向太子那边好好求情,江浦县度过这一劫就更有把握一些。
因此他十分殷勤地陪着赵辉往县衙去了。
到了县衙之后,坐了不久就开始下雨。
大雨之中,不断有人过来,脸上都有忧色。
过了一阵之后,又有一个武将着甲而来。
赵辉看了看他,发现是个千户。
那千户也看了看赵辉,眼神一动。
天渐渐黑了下去,知县匆匆赶回。在皂吏撑着的伞下,他仍旧对一旁一个吏员吩咐着什么。官靴和官袍的下摆上都是污泥,看样子之前他一直在城外粥棚那边。
赵辉就听他越来越近的声音:“……每个时辰都要看一遍,死了的一定要先带走焚埋。”
众人都站了起来,郭县丞迎上去低声说道:“县尊,驸马也来了。”
这时来客当中的一些才知道赵辉就是宝庆公主驸马,一时神色各异。
和清江门之间隔着上千流民的码头上,邓修文脸色惨白。
他面前的县衙壮班围成一个半圈,哨棒厉喝之下暂且守住了码头,可黑压压的人群仍不断往这边挤,孱弱而坚定。
“前些天大风大浪,南京城西新河堤岸都冲毁了数十丈!”他站在一个箱子上大声喊着,“你们不要听信谣言冒险过江!县尊老爷已在城北设了粥棚,你们聚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如今风高浪急,哪有什么船敢过江?先去城北,先去城北!”
说罢又让衙役们一起喊城北有粥棚。
多少有点效果,但效果不大。只有小部分人带着希望先从东面准备绕去城北,可大多数人仍旧往前拥。
“老爷们,行行好,实在走不动了……”
“江上有船在走啊。”
“青天大老爷,可怜可怜我们,送我们过江吧。”
“三老爷,不顶事啊!”兵房司吏到了邓修文旁边,喘着粗气说道,“都饿红了眼,真让他们冲到码头来,定会出大事!不说公主殿下和李指挥的坐船还在这,就说这些流民吧。他们几人懂操舟,又有多少力气操舟?三老爷,还是要让哪一卫发兵过来把他们先赶到城北!”
“调动江北一带驻军,哪是仓促之间能办的?县尊已经在想办法了!别啰嗦,我们得死守码头!”
可望着那一双双饿得隐有凶光的眼睛,谁不胆寒?
一骑从赵辉身旁呼啸而过,直奔码头那边而去。
“流民既然聚在城南,江浦县为什么不就在城南设施粥?”赵辉问了一句。
“驸马爷,江浦县万万不敢放这么多流民过江到南京城外。”
回答他的是聂武,郑道昌更加沉默寡言一些。
赵辉也知道自己多余问了一句。
流民过了江,对江浦县来说却是赈济安置不力,更会让南京城内上下不满。
施点粥,再说府库告罄,附近哪哪哪存粮更多,就想法子让他们另换一处就食。
在财力有限和主观意愿不强烈的情况下,大部分府州县只会采取这样的方式。
流民队伍慢慢走着,中途死的死,或者又有部分人寻到了活路,自然慢慢消散,不会出现很剧烈的流民生乱或集中饿毙甚至爆发大疫的事件上达天听。
“驸马,您怎么犯险出城?”这时候却见江浦县丞从清江门内匆匆出来,“殿下座船绝不会有事,驸马还是先回城内吧!”
“郭县丞,又惊扰了。”赵辉知道大概是出城时守卫急报过去,“我听闻流民汇聚,心里实在不安。眼下看情况,不好办啊。”
他指了指南面:“已听到邓主簿在那里数次力劝城北正施粥,但执意要过江的还是更多。”
“驸马放心,县尊大人定会处置好此事,绝不耽误了公主殿下和驸马爷归期!”
“倒不是忧虑这个。”赵辉犹豫了一下,最终只是叹了一口气。
郭县丞看了看他,心里也在犹豫。
这两天他们怜长姐孤苦、帮临安公主修缮旧宅添置家当的事,郭县丞也知道。
如今看来,莫非是对流民动了恻隐之心?
想到这里他说道:“驸马有所不知,此事来得蹊跷,似有人蓄意鼓动流民过江。”
“……啊?”
赵辉意外至极。
他确实因为事情不寻常而来看看情况,但鼓动流民,这罪名可不小!
郭县丞摇了摇头道:“京里是有人奏请赈济饥民,但还没定,所奏也只是赈济浙西五县。那里灾民尚未失地,如今只是青黄不接罢了,赈济一二就能等到夏粮收上来。但从前日开始,忽然就有这多流民陆续而来,都是从淮南甚至湖广一路跋涉至此。他们听说的,则是太子殿下开始监国了要赈济饥民。驸马想想,这其中差别多大?”
赵辉闻言凛然。
赈济浙西五县的决断或许有,但既然还没有明令出来,怎么会早早就传到了淮南甚至湖广?
说的内容又隐隐暗示之前朱棣不愿管,太子监国了之后开始着手赈济,这不是朱高炽打朱棣的脸?
而且也没说这是针对浙西五县特殊情况的临时措施。
有人想害朱高炽,但是手段有点糙。就算朱高炽有心赈济流民,也不会让这些流民齐聚南京周边。
“这么说……如何处置这些流民十分难办?”
“不错。这些可都是走投无路了的流民,无处可去,身无分文。眼下却都聚到了江浦来,若只是施粥赈济,要施到何年何月?施粥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有人安置了他们才行。”郭县丞恨极了暗中鼓动之人,“江浦县若想把越来越多的流民都赈济安置好,实在力有未逮。”
他本想讳莫如深,但既然宝庆公主大婚时是太子亲自送亲,眼下这局面却十分像是冲着太子去的。
不管这驸马愿不愿帮忙,他都要说出来试探一下。
赵辉听明白了,这不仅仅是钱粮的问题。赈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
只听郭县丞继续说道:“江浦县乃江防重镇、行旅要津而已,却非产粮大县。眼下流民蜂拥而至,数目已逾三千,如何安置定要太子殿下那边……”
就在这时,却见南面一阵骚动,郭县丞脸色一变:“失礼了。”
说罢往前去几步让人赶紧去看看什么情况。
好在流民队伍只是骚动,却没有更糟糕的情况出现。
而不久之后就有皂吏脸色苍白地赶回来:“二老爷,上游漂下来不少舢板小船,都是翻覆了的。还有……不少浮尸。”
郭县丞咬了咬牙跺了跺脚:“造孽!走,趁此机会,赶紧劝流民别冒险过江,让他们都到城北去再说。”
说罢先对赵辉拱了拱手,匆忙离开。
“看来不只是江浦。恐怕上游下游,都有流民被鼓动了。”聂武说完看着赵辉,“驸马爷,我们还是先回去吧。万一他们等会闹事起来……”
赵辉静静站着,天上阴云密布,他心里也十分压抑。
因为各项大工和各种天灾,贫民百姓的负担本就十分之重。
这些到了三月里仍旧颠沛流离的饥民如果有选择,当然不会拿命来开玩笑。
这样的流民如果仍旧只是分散于各地,那么地方官为了乌纱帽考虑,又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总能慢慢消化。
但如今却有人为了权争而蓄意鼓动了这些流民,让他们以为过江去了南京就有希望。
已经有走投无路的人命丧途中。
“再等等。”
赵辉平静说道,这事也许是一个机会。
在郭县丞去了那边之后,兴许是因为上游漂来的浮尸确实让人惊悚,兴许是因为城北真有粥棚,流民队伍总算渐渐移动。
赵辉等了许久,才见郭县丞疲惫地回来了,看到赵辉时他很意外:“驸马还在这里?”
“敢问郭县丞,眼下县里准备如何处置?”
“哎。”郭县丞叹道,“我又做主在城东再设粥棚一处,又以天将有雨、江上凶险劝告,这才让他们先去喝粥。江浦形势,县尊已急报过江。如何处置,一面等着南京安排,一面先向县里乡绅富户筹些善款,商议条陈。驸马,不知可愿到县衙一同商议?”
他见赵辉仍旧在这里等,因此开口请了一下。
赵辉像是有些犹豫,但随后还是点头道:“那就去一趟吧,我也担忧回程受阻。”
郭县丞见他找了个理由,心中虽仍旧惆怅,但若是说动了他向太子那边好好求情,江浦县度过这一劫就更有把握一些。
因此他十分殷勤地陪着赵辉往县衙去了。
到了县衙之后,坐了不久就开始下雨。
大雨之中,不断有人过来,脸上都有忧色。
过了一阵之后,又有一个武将着甲而来。
赵辉看了看他,发现是个千户。
那千户也看了看赵辉,眼神一动。
天渐渐黑了下去,知县匆匆赶回。在皂吏撑着的伞下,他仍旧对一旁一个吏员吩咐着什么。官靴和官袍的下摆上都是污泥,看样子之前他一直在城外粥棚那边。
赵辉就听他越来越近的声音:“……每个时辰都要看一遍,死了的一定要先带走焚埋。”
众人都站了起来,郭县丞迎上去低声说道:“县尊,驸马也来了。”
这时来客当中的一些才知道赵辉就是宝庆公主驸马,一时神色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