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巨幕,将人们的关注强行拽入一片无垠的深蓝。
没有金戈铁马,没有宫阙楼台,只有海!浩瀚无涯、波涛翻涌的靛蓝之海!而在这片令人心魄震荡的深蓝之上,一支庞大到超乎想象的舰队,正劈波斩浪,昂首前行!
巨舰如山!首尾相连,帆樯如林!
那最大的宝船,船身竟有数层楼宇之高,九根巨桅耸入云端,洁白的巨帆吃满了风,鼓胀如天神降下的云朵。
船首高昂,雕刻着威严的龙首或狰狞的兽头,破开层层白浪。
船队阵列森严,如同移动的海上城池。居中巨舰是无可置疑的核心,四周拱卫着大小战船、粮船、水船、马船……形制各异,功用分明。
粗略望去,舰船何止百艘!甲板上、船舷边,密密麻麻站满了顶盔掼甲的军士,刀枪的寒光在炽烈的海日下连成一片刺目的银海。人数之众,竟似有万军!
“嘶——!”奉天殿广场上,勋贵堆里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永昌侯蓝玉抱着膀子,眼神锐利如鹰,死死盯着那遮天蔽日的帆影,喉头滚动了一下:“他娘的……这……这比当年鄱阳湖陈秃子(友谅)的连环巨舰……还他娘的唬人!”
“何止唬人!”身旁的长兴侯耿炳文,这位以善守著称的老将,此刻也难掩震撼,声音带着干涩,“鄱阳湖是水寨,是内湖!这可是……真真正正的无边大海!这船队……这船队规模,远胜当年陛下扫荡张士诚、方国珍时的所有水师总和!”
人群中,精通水战的德庆侯廖永忠(曾指挥鄱阳湖水战关键一役)、航海侯张赫(曾率舟师巡海御倭)等人,更是看得目不转睛,手指无意识地比划着船型、帆索,眼中充满了老水手看到绝世好船时的狂热与惊叹。
海风仿佛透过天幕,带着咸腥与磅礴的力量,扑面而来,让这些经历过无数水战的悍将们,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金鼓震天、樯橹灰飞烟灭的峥嵘岁月。
震撼过后,便是勋贵们骨子里的精明算计。宋国公冯胜捋着花白的胡须,浑浊的老眼眯成一条缝,嘴角撇了撇,对着身旁的定远侯王弼低语,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周围几位老兄弟耳中:
“啧啧,派这等规模的水师,远涉重洋,就为了找那生死不知的建文小子?这借口……编得也忒不走心了!真当咱们这些老家伙是没见过风浪的雏儿?”
王弼嘿嘿一笑,接口道:“冯大哥说得在理!这水师,根子还在咱大明的长江上。靖难那会儿,长江水师到底是谁带的头降了燕王,天幕没明说,但肯定不是无名之辈。燕王……哦,该叫永乐皇帝了,他刚在南京坐稳龙椅,屁股底下全是刺儿。他能放心让这些‘反正’过来的水师将领,继续握着刀子守在眼皮子底下?”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洞悉的光芒:“下西洋,寻宝也好,扬威也罢,那都是明面上的由头。这暗地里嘛……”
他伸出两根手指,做了个“调离”的手势,“调虎离山!把那些心思难测、根子不稳的水师精锐,统统打发到万里波涛之外去!眼不见,心不烦!”
另一位老侯爷也凑过来,压低声音补充道:“关键还不止水师!天幕上不是说了么?燕王……永乐皇帝,他定了北京做都城!这说明啥?南京这地方,他住着不踏实!可刚登基,根基未稳,一时半会儿又挪不了窝。他起家的老底子——北平、大宁那帮子百战边军,得赶紧调回河北去干嘛?防备那个叫帖木儿的凶神啊!北边吃紧,南边这些‘反正’的水师又扎眼,可不就只能往海上赶了?这叫一石二鸟,不,三鸟!”
蓝玉抱着胳膊,眉头却皱了起来,插嘴道:“理是这么个理。可把能打的水师都撒出去了,南京城防不就空了?万一……”
“万一?”冯胜长长叹了口气,脸上的皱纹仿佛更深了,他抬手指了指天幕上那支渐行渐远的庞大舰队,又环顾了一下此刻洪武十三年南京城外那星罗棋布、旌旗招展的庞大京营驻地。
“蓝玉老弟,看眼前!洪武十三年,咱应天城外,京畿重地,几座大营,数十万虎贲枕戈待旦,那是何等气象!可你再想想天幕上的永乐朝?”
他语气沉重,带着一种预见未来的悲凉,“等永乐皇帝真迁了都,把精兵强将、钱粮赋税都一股脑儿往北京搬……这南京城,这石头城,还能剩下什么?怕真就剩下一堆石头,一座空壳子了!到那时,有没有水师在,又有何分别?”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几位勋贵心头。他们望着天幕上那象征着帝国无上海权的恢弘舰队,再想想未来南京可能的凋零,一时竟都沉默下来,各怀心事。
天幕之上,郑和那支如同海上移动堡垒的庞大舰队,正沿着蜿蜒陌生的安南海岸线缓缓向南而行。
画面平和,碧海蓝天,金沙椰林,只有海浪冲刷礁石的哗哗声透过天幕隐约传来,带着一丝异域的慵懒。几只海鸟掠过船帆,远处岸边的密林蓊郁苍翠,一片宁静祥和。
奉天殿内,气氛却因勋贵们对南京未来凋零的预判而显得有些沉闷。
魏国公徐达眉头微锁,曹国公李文忠目光沉凝,连侍立御阶下的太子朱标也若有所思。
龙椅上的朱元璋,手指习惯性地敲击着扶手,眼神锐利地扫过天幕上远去的船影,不知在衡量着帝国海权的得失,还是未来迁都的利弊。
就在这略显凝滞的寂静中!
天幕镜头毫无征兆地猛地一推!如同有一只无形巨手,瞬间将视野拉近海岸,死死聚焦在离明军临时营地不远的一处密林边缘!
一面旗帜!
一面在午后炽烈阳光下、在翠绿背景中显得无比突兀、无比刺眼的旗帜!
旗高近丈,旗杆笔直!底色是深沉如夜的玄青,仿佛能吸走周围所有的光。
而在这片浓重的玄青中央,一个巨大无比、用灿灿金线盘绣的汉字,如同燃烧的烙铁,狠狠烫进了殿内殿外每一个洪武十三年观者的瞳孔!
“沐”!
金钩铁划,气势磅礴!那“沐”字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在热带灼热的气流中猎猎抖动,金光流转,嚣张跋扈地宣示着它的存在!
旗帜之下,影影绰绰,可见数十名身着甲胄的士兵身影在林间晃动。那甲胄制式,粗看之下与明军颇为相似,同样有顿项、掩心镜,但细看却迥然不同——甲片更细密,形制更轻便,肩甲处似乎缀着某种奇特的翎羽或兽牙装饰,在阳光下反射着异样的光。
他们并未与海上的大明舰队发生联系,只是沉默地在岸边巡逻,动作间带着一种不同于中原军士的剽悍与警惕。但那种无声的、带着明显军事力量存在的对峙感,透过天幕,沉沉地压了下来。
“嘶——!”
殿内殿外,几乎同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抽气声!
“沐?!”
“安南?!!”
“这……这是……西平侯的大旗?!”
死寂被瞬间打破!奉天殿内,徐达、李文忠猛地挺直了身体,眼中爆射出难以置信的惊疑!太子朱标也愕然张大了嘴。殿外广场上的冯胜、王弼、蓝玉等勋贵,更是如同被施了定身法,僵在原地,瞳孔因这突如其来的异变而急剧收缩!
这太诡异了!太不合常理了!
谁不知道,此刻洪武十三年,西平侯沐英就站在这奉天殿内!谁不知道,就在不久的将来(天幕早已透露),沐英将作为副帅,随征南将军傅友德、左副将军蓝玉,统领大军远征云南,扫灭负隅顽抗的元朝梁王把匝剌瓦尔密!
可天幕上这算什么?在远离南京万里之遥的安南海滨,在永乐朝郑和的船队旁边,竟然出现了打着“沐”字旗号的武装力量?!
这旗代表什么?是沐家的势力在未来竟已膨胀到染指安南?还是……巨大的问号和随之而来的、冰冷刺骨的不祥预感,如同毒蛇般瞬间缠绕上每个人的心头!
“哐当!啪嚓——!”
一声尖锐刺耳、如同琉璃炸裂的巨响,猛地从西平侯沐英所站立的位置爆发出来!瞬间盖过了所有的抽气与低呼!
殿内所有人的目光,包括龙椅上朱元璋骤然转冷的视线,齐刷刷地射向声音来源!
只见沐英——这位以沉稳干练、深得帝心著称的朱元璋义子,即将挂帅出征云南的副帅——此刻整个人如同被一道无形的、万钧之力的雷霆狠狠劈中!
他原本挺拔侍立的身形,在看清那旗帜的瞬间,猛地一晃!脚下如同踩了棉花般一个趔趄!手中紧握的那只上等青玉茶盏,再也拿捏不住,脱手飞出,重重砸在坚硬冰冷的金砖地面上,瞬间粉身碎骨!滚烫的茶水混合着青碧色的碎玉,四散飞溅!
沐英的脸色,在刹那间褪尽了所有血色,变得惨白如纸,随即又涌上一股骇人的死灰!
他双目圆睁到极致,眼白处瞬间布满了蛛网般的血丝,瞳孔因极度的、无法置信的惊骇而缩成了针尖大小!
那眼神里,充满了震怖、茫然、还有一丝被天幕无情揭破未来隐秘的、赤裸裸的恐惧!仿佛那面金线“沐”字旗,不是绣在玄青布上,而是用烧红的烙铁,直接烫在了他的灵魂深处!
他身体绷得像一张拉满到极限、随时会崩断的硬弓,宽厚的肩膀抑制不住地剧烈颤抖,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如同濒死野兽般的抽气声,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云南!远征在即!安南!沐字旗!这未来时空错乱般的联系,这泼天也似的未知干系,如同一座裹挟着雷霆的无形大山,轰然压顶!将他这位即将踏上征途的统帅,死死钉在了洪武十三年的金砖地上!
没有金戈铁马,没有宫阙楼台,只有海!浩瀚无涯、波涛翻涌的靛蓝之海!而在这片令人心魄震荡的深蓝之上,一支庞大到超乎想象的舰队,正劈波斩浪,昂首前行!
巨舰如山!首尾相连,帆樯如林!
那最大的宝船,船身竟有数层楼宇之高,九根巨桅耸入云端,洁白的巨帆吃满了风,鼓胀如天神降下的云朵。
船首高昂,雕刻着威严的龙首或狰狞的兽头,破开层层白浪。
船队阵列森严,如同移动的海上城池。居中巨舰是无可置疑的核心,四周拱卫着大小战船、粮船、水船、马船……形制各异,功用分明。
粗略望去,舰船何止百艘!甲板上、船舷边,密密麻麻站满了顶盔掼甲的军士,刀枪的寒光在炽烈的海日下连成一片刺目的银海。人数之众,竟似有万军!
“嘶——!”奉天殿广场上,勋贵堆里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永昌侯蓝玉抱着膀子,眼神锐利如鹰,死死盯着那遮天蔽日的帆影,喉头滚动了一下:“他娘的……这……这比当年鄱阳湖陈秃子(友谅)的连环巨舰……还他娘的唬人!”
“何止唬人!”身旁的长兴侯耿炳文,这位以善守著称的老将,此刻也难掩震撼,声音带着干涩,“鄱阳湖是水寨,是内湖!这可是……真真正正的无边大海!这船队……这船队规模,远胜当年陛下扫荡张士诚、方国珍时的所有水师总和!”
人群中,精通水战的德庆侯廖永忠(曾指挥鄱阳湖水战关键一役)、航海侯张赫(曾率舟师巡海御倭)等人,更是看得目不转睛,手指无意识地比划着船型、帆索,眼中充满了老水手看到绝世好船时的狂热与惊叹。
海风仿佛透过天幕,带着咸腥与磅礴的力量,扑面而来,让这些经历过无数水战的悍将们,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金鼓震天、樯橹灰飞烟灭的峥嵘岁月。
震撼过后,便是勋贵们骨子里的精明算计。宋国公冯胜捋着花白的胡须,浑浊的老眼眯成一条缝,嘴角撇了撇,对着身旁的定远侯王弼低语,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周围几位老兄弟耳中:
“啧啧,派这等规模的水师,远涉重洋,就为了找那生死不知的建文小子?这借口……编得也忒不走心了!真当咱们这些老家伙是没见过风浪的雏儿?”
王弼嘿嘿一笑,接口道:“冯大哥说得在理!这水师,根子还在咱大明的长江上。靖难那会儿,长江水师到底是谁带的头降了燕王,天幕没明说,但肯定不是无名之辈。燕王……哦,该叫永乐皇帝了,他刚在南京坐稳龙椅,屁股底下全是刺儿。他能放心让这些‘反正’过来的水师将领,继续握着刀子守在眼皮子底下?”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洞悉的光芒:“下西洋,寻宝也好,扬威也罢,那都是明面上的由头。这暗地里嘛……”
他伸出两根手指,做了个“调离”的手势,“调虎离山!把那些心思难测、根子不稳的水师精锐,统统打发到万里波涛之外去!眼不见,心不烦!”
另一位老侯爷也凑过来,压低声音补充道:“关键还不止水师!天幕上不是说了么?燕王……永乐皇帝,他定了北京做都城!这说明啥?南京这地方,他住着不踏实!可刚登基,根基未稳,一时半会儿又挪不了窝。他起家的老底子——北平、大宁那帮子百战边军,得赶紧调回河北去干嘛?防备那个叫帖木儿的凶神啊!北边吃紧,南边这些‘反正’的水师又扎眼,可不就只能往海上赶了?这叫一石二鸟,不,三鸟!”
蓝玉抱着胳膊,眉头却皱了起来,插嘴道:“理是这么个理。可把能打的水师都撒出去了,南京城防不就空了?万一……”
“万一?”冯胜长长叹了口气,脸上的皱纹仿佛更深了,他抬手指了指天幕上那支渐行渐远的庞大舰队,又环顾了一下此刻洪武十三年南京城外那星罗棋布、旌旗招展的庞大京营驻地。
“蓝玉老弟,看眼前!洪武十三年,咱应天城外,京畿重地,几座大营,数十万虎贲枕戈待旦,那是何等气象!可你再想想天幕上的永乐朝?”
他语气沉重,带着一种预见未来的悲凉,“等永乐皇帝真迁了都,把精兵强将、钱粮赋税都一股脑儿往北京搬……这南京城,这石头城,还能剩下什么?怕真就剩下一堆石头,一座空壳子了!到那时,有没有水师在,又有何分别?”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几位勋贵心头。他们望着天幕上那象征着帝国无上海权的恢弘舰队,再想想未来南京可能的凋零,一时竟都沉默下来,各怀心事。
天幕之上,郑和那支如同海上移动堡垒的庞大舰队,正沿着蜿蜒陌生的安南海岸线缓缓向南而行。
画面平和,碧海蓝天,金沙椰林,只有海浪冲刷礁石的哗哗声透过天幕隐约传来,带着一丝异域的慵懒。几只海鸟掠过船帆,远处岸边的密林蓊郁苍翠,一片宁静祥和。
奉天殿内,气氛却因勋贵们对南京未来凋零的预判而显得有些沉闷。
魏国公徐达眉头微锁,曹国公李文忠目光沉凝,连侍立御阶下的太子朱标也若有所思。
龙椅上的朱元璋,手指习惯性地敲击着扶手,眼神锐利地扫过天幕上远去的船影,不知在衡量着帝国海权的得失,还是未来迁都的利弊。
就在这略显凝滞的寂静中!
天幕镜头毫无征兆地猛地一推!如同有一只无形巨手,瞬间将视野拉近海岸,死死聚焦在离明军临时营地不远的一处密林边缘!
一面旗帜!
一面在午后炽烈阳光下、在翠绿背景中显得无比突兀、无比刺眼的旗帜!
旗高近丈,旗杆笔直!底色是深沉如夜的玄青,仿佛能吸走周围所有的光。
而在这片浓重的玄青中央,一个巨大无比、用灿灿金线盘绣的汉字,如同燃烧的烙铁,狠狠烫进了殿内殿外每一个洪武十三年观者的瞳孔!
“沐”!
金钩铁划,气势磅礴!那“沐”字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在热带灼热的气流中猎猎抖动,金光流转,嚣张跋扈地宣示着它的存在!
旗帜之下,影影绰绰,可见数十名身着甲胄的士兵身影在林间晃动。那甲胄制式,粗看之下与明军颇为相似,同样有顿项、掩心镜,但细看却迥然不同——甲片更细密,形制更轻便,肩甲处似乎缀着某种奇特的翎羽或兽牙装饰,在阳光下反射着异样的光。
他们并未与海上的大明舰队发生联系,只是沉默地在岸边巡逻,动作间带着一种不同于中原军士的剽悍与警惕。但那种无声的、带着明显军事力量存在的对峙感,透过天幕,沉沉地压了下来。
“嘶——!”
殿内殿外,几乎同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抽气声!
“沐?!”
“安南?!!”
“这……这是……西平侯的大旗?!”
死寂被瞬间打破!奉天殿内,徐达、李文忠猛地挺直了身体,眼中爆射出难以置信的惊疑!太子朱标也愕然张大了嘴。殿外广场上的冯胜、王弼、蓝玉等勋贵,更是如同被施了定身法,僵在原地,瞳孔因这突如其来的异变而急剧收缩!
这太诡异了!太不合常理了!
谁不知道,此刻洪武十三年,西平侯沐英就站在这奉天殿内!谁不知道,就在不久的将来(天幕早已透露),沐英将作为副帅,随征南将军傅友德、左副将军蓝玉,统领大军远征云南,扫灭负隅顽抗的元朝梁王把匝剌瓦尔密!
可天幕上这算什么?在远离南京万里之遥的安南海滨,在永乐朝郑和的船队旁边,竟然出现了打着“沐”字旗号的武装力量?!
这旗代表什么?是沐家的势力在未来竟已膨胀到染指安南?还是……巨大的问号和随之而来的、冰冷刺骨的不祥预感,如同毒蛇般瞬间缠绕上每个人的心头!
“哐当!啪嚓——!”
一声尖锐刺耳、如同琉璃炸裂的巨响,猛地从西平侯沐英所站立的位置爆发出来!瞬间盖过了所有的抽气与低呼!
殿内所有人的目光,包括龙椅上朱元璋骤然转冷的视线,齐刷刷地射向声音来源!
只见沐英——这位以沉稳干练、深得帝心著称的朱元璋义子,即将挂帅出征云南的副帅——此刻整个人如同被一道无形的、万钧之力的雷霆狠狠劈中!
他原本挺拔侍立的身形,在看清那旗帜的瞬间,猛地一晃!脚下如同踩了棉花般一个趔趄!手中紧握的那只上等青玉茶盏,再也拿捏不住,脱手飞出,重重砸在坚硬冰冷的金砖地面上,瞬间粉身碎骨!滚烫的茶水混合着青碧色的碎玉,四散飞溅!
沐英的脸色,在刹那间褪尽了所有血色,变得惨白如纸,随即又涌上一股骇人的死灰!
他双目圆睁到极致,眼白处瞬间布满了蛛网般的血丝,瞳孔因极度的、无法置信的惊骇而缩成了针尖大小!
那眼神里,充满了震怖、茫然、还有一丝被天幕无情揭破未来隐秘的、赤裸裸的恐惧!仿佛那面金线“沐”字旗,不是绣在玄青布上,而是用烧红的烙铁,直接烫在了他的灵魂深处!
他身体绷得像一张拉满到极限、随时会崩断的硬弓,宽厚的肩膀抑制不住地剧烈颤抖,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如同濒死野兽般的抽气声,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云南!远征在即!安南!沐字旗!这未来时空错乱般的联系,这泼天也似的未知干系,如同一座裹挟着雷霆的无形大山,轰然压顶!将他这位即将踏上征途的统帅,死死钉在了洪武十三年的金砖地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最新章节,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最新章节,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