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外,燕王朱棣站在那里,身姿依旧挺拔如松,玄色的亲王常服在火光映照下泛着冷硬的光泽。然而,他脸上却没有任何攻破帝都、即将问鼎天下的狂喜,反而是一片近乎茫然的空白。
他看着天幕上,未来的自己站在金川门下,身后是如狼似虎的燕军铁骑,眼前是洞开的帝国心脏。
这本该是梦寐以求、足以让他热血沸腾的画面。
可此刻,洪武十三年的燕王朱棣,心却像被掏空了一块,空落落地悬着,无处着落。
那未来触手可及的龙椅,此刻隔着二十多年的光阴,显得如此虚幻而不真实。
更重要的是,那奉天殿内传来的、如同受伤暴龙般的咆哮声,一声声,清晰地钻进他的耳朵里——那是他父皇的怒火!是足以焚毁一切的雷霆之怒!
父皇还在!
太子大哥还在!
母后……对,母后还在!
朱棣的心猛地揪紧,随即又微微松开一丝缝隙。
只要母后马皇后还在世一天,就是他们这些皇子最大的护身符!
父皇再暴怒,再失望,看在大哥和母后的情分上,也绝不会真把自己活活打死。
圈禁?削爵?流放?都有可能,但命,应该能保住。
这个念头给了他一丝微弱的底气。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目光变得幽深,如同深不见底的寒潭。未来的靖难之路,因为这天幕的出现,已经布满了荆棘和未知的陷阱。
父皇还会不会给自己这个机会?
大哥的身体……允炆、允熥……无论谁上位,经过天幕这番“剧透”,还能容得下自己这个手握重兵、且被“证明”有能力掀翻龙椅的四叔吗?
答案几乎是残酷的否定。
一个清晰的决断,在他心底如同淬火的钢铁般迅速成型、冷却、变得坚硬无比。
他下意识地用手抚摸着腰间代表亲王身份的玉带,冰凉的触感让他更加清醒。
他挺直了脊梁,目光望向奉天殿那扇紧闭的大门,仿佛能穿透厚重的门板,看到里面那个暴怒的身影。
他在等。
等父皇的召见,或者更可能的是——等那雷霆般的质问劈头盖脸砸下来。
他在心中,已经一遍遍打磨好了自己的答案。那答案,将是他唯一的生路,也可能是通往深渊的最后宣言:
“只要大哥在,儿臣就永远是父皇的好儿子,是大哥的好弟弟,老老实实,戍守北疆,做一个安分守己的藩王!”
他的眼神陡然变得锐利如刀,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大哥若不在……无论是允炆还是允熥坐在那个位置上……父皇,恕儿臣直言,儿臣——必反!”
他在心中无声地呐喊,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因为,他们绝不会再给儿臣活路!天幕已昭告天下!儿臣已无退路!”
最后一句,带着孤注一掷的狠戾:
“除非……父皇您现在,就下旨——打死儿臣!”
他攥紧了拳头,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白。
远处的咆哮声,殿内燃烧的幻影,未来的血火与权柄……一切的一切,都化作了此刻悬在头顶的利剑。
他在等待命运的审判,心中那片空落落的地方,已被冰冷的决绝填满。
--
九天之上,巨幅天幕响起一阵低沉、神秘,带着点故弄玄虚意味的背景音乐,嗡嗡作响,瞬间抓住了洪武十三年所有人的耳朵。
一个刻意压低的、如同街头巷尾讲古说书般的声音,透过天幕清晰地传遍应天城:
【观众朋友们,欢迎收看本期的走近……呃,‘天幕探秘’!】
这古怪的开场白让所有人都是一愣。
【今天,我们要探讨一个困扰后世数百年的惊天谜团——建文皇帝朱允炆,在燕王大军攻破应天城后,他……究竟去了哪里?】
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悬疑感。
天幕画面随之变化:不再是清晰的战场实录,而是变成了昏黄、模糊、如同老旧皮影戏般的剪影和快速闪动的符号。
闪回一:一幢巍峨宫殿(字幕:皇宫)在熊熊烈焰中燃烧,一个模糊的龙袍身影在火中挣扎(字幕:自焚说?)。
【一种说法认为,建文帝眼见大势已去,绝望之下,点燃了宫殿,选择了自焚殉国!这似乎符合一个亡国之君悲壮的结局……但是!”声音猛地转折,“现场发现的焦尸面目全非,真的是他吗?”】
【闪回二:一个黑黢黢的地道入口(字幕:神秘地道?),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钻了进去。“另一种说法则充满了传奇色彩!”】
【声音带着蛊惑,“传说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早就预料到子孙可能遭遇不测,秘密在皇宫之下修建了逃生地道!我们的建文帝,就是通过这条神秘地道,金蝉脱壳,逃出生天!”画面闪过一些模糊的、像是地下通道的线条】
【闪回三:波涛汹涌的大海(字幕:泛舟出海?),一艘孤帆远影。声音充满了想象力,“建文帝并没有死,也没有躲在地底,而是……漂洋过海,远遁他乡!有人说他去了南洋,有人说他去了西洋……这,是真的吗?”】
【闪回四:光影变幻,最终定格在一个身披破旧袈裟、背影萧索的僧人剪影上(字幕:出家为僧?)】
【背景音乐变得低沉而悲悯。“而流传最广,也最令人唏嘘的说法是……”天幕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这位曾经的九五之尊,看破红尘,剃度出家,青灯古佛,了此残生。在某个不知名的古刹里,或许就藏着这位‘和尚皇帝’的秘密……”】
“自焚?地道?出海?还是……和尚?”天幕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煽动性,“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如同历史长河中一团浓得化不开的迷雾!真相,到底是什么?他……究竟去哪儿了?!本台……呃,本天幕将持续关注,为您带来后续报道!”
背景音乐在最高潮处戛然而止,留下巨大的悬念。
---
天幕下,死寂。
奉天殿前广场上,勋贵百官们面面相觑,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画风清奇的“探秘”给整懵了。嗡嗡的议论声低低响起:
“自焚?倒也……刚烈?”一个文官迟疑道。
“地道?太祖爷真留了后手?”一个勋贵眼睛发亮。
“出海?这……太玄乎了吧?”有人摇头。
“当和尚……”更多的人咀嚼着这个可能,眼神变得复杂起来。联想到太祖朱元璋的出身,这个结局似乎带着某种宿命般的讽刺和轮回感。
奉天殿内,气氛却截然不同。
朱元璋那张沟壑纵横的脸,在天幕诡异的光线下显得更加阴沉。
他死死盯着天幕上那个萧索的僧人剪影,腮帮子上的肌肉剧烈地鼓动着。
当那故作神秘的声音终于停下,老皇帝猛地吸了一口气。
“呸!”
一口浓痰,带着无比的鄙夷和怒火,狠狠地啐在光洁的金砖地面上,发出响亮又刺耳的声音。侍立一旁的太子朱标吓得一哆嗦,脸色煞白。
“怂包!废物!!”朱元璋的咆哮如同惊雷,瞬间炸碎了殿内殿外所有的议论声。
他指着天幕,手指因为愤怒而剧烈颤抖,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御阶之下,“朱允炆!咱的好圣孙!咱留给你的,是大明万里河山!是百万雄兵!是满朝文武!!”
他胸膛剧烈起伏,声音如同钝刀刮骨,“结果呢?!让你那四叔,带着几万人,从北平一路打到应天府!把咱老朱家的脸,丢到九天云外去了!!”
他猛地一拍御案,震得砚台笔架乱跳:“都让人打到老窝了,还想着东山再起?做他娘的春秋大梦!!”
老皇帝的声音充满了刻骨的嘲讽和恨铁不成钢的暴怒,“骗谁呢?啊?!骗鬼去吧!”
发泄完滔天怒火,朱元璋剧烈地喘息着,那双鹰隼般的眼睛,却死死钉在“出家为僧”那个剪影上。
片刻的死寂后,一个冰冷、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声音响起,回荡在死寂的奉天殿内外:
“出家!当和尚!就现在!”朱元璋的目光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众人,最终落在太子朱标身上,带着不容置喙的旨意,“标儿!传旨!明天!就明天!把这小崽子给咱送去皇觉寺!落发!受戒!给咱好好当和尚去!”
他顿了顿,眼神里掠过一丝极其复杂、难以言喻的光芒,声音低沉了几分,带着一种近乎残忍的宿命感:“皇觉寺……那是他爷爷我当年出家的地方……也算是……替咱把这辈子没当完的和尚,给当圆满了!”
“轰!”殿外广场上,如同投入了一颗巨石!勋贵们脸上的惊愕瞬间被一种巨大的、难以掩饰的“庆幸”所取代!
“嘶……陛下英明!”蓝玉第一个反应过来,低声对旁边的冯胜道,脸上是如释重负的笑容,“只要不是这草包坐龙椅,管他是燕王还是太子爷,咱们的日子都好过!”
“正是此理!”冯胜捋着胡子,频频点头,“这小娃娃……太不成器了!去了庙里清净,对大家都好!”
其他勋贵如傅友德、王弼等人,也纷纷交换着眼神,那紧绷的神经明显松弛下来。
对他们这些骄兵悍将而言,一个软弱无能、未来注定败亡的皇帝,是最大的噩梦根源。
如今这根源被陛下亲手掐灭在萌芽状态(至少在他们看来如此),怎能不松一口气?
至于皇位将来是朱标坐稳,还是燕王异军突起?那是朱家自己的事,只要皇帝能镇得住场子,他们就有活路!
他看着天幕上,未来的自己站在金川门下,身后是如狼似虎的燕军铁骑,眼前是洞开的帝国心脏。
这本该是梦寐以求、足以让他热血沸腾的画面。
可此刻,洪武十三年的燕王朱棣,心却像被掏空了一块,空落落地悬着,无处着落。
那未来触手可及的龙椅,此刻隔着二十多年的光阴,显得如此虚幻而不真实。
更重要的是,那奉天殿内传来的、如同受伤暴龙般的咆哮声,一声声,清晰地钻进他的耳朵里——那是他父皇的怒火!是足以焚毁一切的雷霆之怒!
父皇还在!
太子大哥还在!
母后……对,母后还在!
朱棣的心猛地揪紧,随即又微微松开一丝缝隙。
只要母后马皇后还在世一天,就是他们这些皇子最大的护身符!
父皇再暴怒,再失望,看在大哥和母后的情分上,也绝不会真把自己活活打死。
圈禁?削爵?流放?都有可能,但命,应该能保住。
这个念头给了他一丝微弱的底气。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目光变得幽深,如同深不见底的寒潭。未来的靖难之路,因为这天幕的出现,已经布满了荆棘和未知的陷阱。
父皇还会不会给自己这个机会?
大哥的身体……允炆、允熥……无论谁上位,经过天幕这番“剧透”,还能容得下自己这个手握重兵、且被“证明”有能力掀翻龙椅的四叔吗?
答案几乎是残酷的否定。
一个清晰的决断,在他心底如同淬火的钢铁般迅速成型、冷却、变得坚硬无比。
他下意识地用手抚摸着腰间代表亲王身份的玉带,冰凉的触感让他更加清醒。
他挺直了脊梁,目光望向奉天殿那扇紧闭的大门,仿佛能穿透厚重的门板,看到里面那个暴怒的身影。
他在等。
等父皇的召见,或者更可能的是——等那雷霆般的质问劈头盖脸砸下来。
他在心中,已经一遍遍打磨好了自己的答案。那答案,将是他唯一的生路,也可能是通往深渊的最后宣言:
“只要大哥在,儿臣就永远是父皇的好儿子,是大哥的好弟弟,老老实实,戍守北疆,做一个安分守己的藩王!”
他的眼神陡然变得锐利如刀,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大哥若不在……无论是允炆还是允熥坐在那个位置上……父皇,恕儿臣直言,儿臣——必反!”
他在心中无声地呐喊,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因为,他们绝不会再给儿臣活路!天幕已昭告天下!儿臣已无退路!”
最后一句,带着孤注一掷的狠戾:
“除非……父皇您现在,就下旨——打死儿臣!”
他攥紧了拳头,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白。
远处的咆哮声,殿内燃烧的幻影,未来的血火与权柄……一切的一切,都化作了此刻悬在头顶的利剑。
他在等待命运的审判,心中那片空落落的地方,已被冰冷的决绝填满。
--
九天之上,巨幅天幕响起一阵低沉、神秘,带着点故弄玄虚意味的背景音乐,嗡嗡作响,瞬间抓住了洪武十三年所有人的耳朵。
一个刻意压低的、如同街头巷尾讲古说书般的声音,透过天幕清晰地传遍应天城:
【观众朋友们,欢迎收看本期的走近……呃,‘天幕探秘’!】
这古怪的开场白让所有人都是一愣。
【今天,我们要探讨一个困扰后世数百年的惊天谜团——建文皇帝朱允炆,在燕王大军攻破应天城后,他……究竟去了哪里?】
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悬疑感。
天幕画面随之变化:不再是清晰的战场实录,而是变成了昏黄、模糊、如同老旧皮影戏般的剪影和快速闪动的符号。
闪回一:一幢巍峨宫殿(字幕:皇宫)在熊熊烈焰中燃烧,一个模糊的龙袍身影在火中挣扎(字幕:自焚说?)。
【一种说法认为,建文帝眼见大势已去,绝望之下,点燃了宫殿,选择了自焚殉国!这似乎符合一个亡国之君悲壮的结局……但是!”声音猛地转折,“现场发现的焦尸面目全非,真的是他吗?”】
【闪回二:一个黑黢黢的地道入口(字幕:神秘地道?),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钻了进去。“另一种说法则充满了传奇色彩!”】
【声音带着蛊惑,“传说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早就预料到子孙可能遭遇不测,秘密在皇宫之下修建了逃生地道!我们的建文帝,就是通过这条神秘地道,金蝉脱壳,逃出生天!”画面闪过一些模糊的、像是地下通道的线条】
【闪回三:波涛汹涌的大海(字幕:泛舟出海?),一艘孤帆远影。声音充满了想象力,“建文帝并没有死,也没有躲在地底,而是……漂洋过海,远遁他乡!有人说他去了南洋,有人说他去了西洋……这,是真的吗?”】
【闪回四:光影变幻,最终定格在一个身披破旧袈裟、背影萧索的僧人剪影上(字幕:出家为僧?)】
【背景音乐变得低沉而悲悯。“而流传最广,也最令人唏嘘的说法是……”天幕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这位曾经的九五之尊,看破红尘,剃度出家,青灯古佛,了此残生。在某个不知名的古刹里,或许就藏着这位‘和尚皇帝’的秘密……”】
“自焚?地道?出海?还是……和尚?”天幕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煽动性,“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如同历史长河中一团浓得化不开的迷雾!真相,到底是什么?他……究竟去哪儿了?!本台……呃,本天幕将持续关注,为您带来后续报道!”
背景音乐在最高潮处戛然而止,留下巨大的悬念。
---
天幕下,死寂。
奉天殿前广场上,勋贵百官们面面相觑,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画风清奇的“探秘”给整懵了。嗡嗡的议论声低低响起:
“自焚?倒也……刚烈?”一个文官迟疑道。
“地道?太祖爷真留了后手?”一个勋贵眼睛发亮。
“出海?这……太玄乎了吧?”有人摇头。
“当和尚……”更多的人咀嚼着这个可能,眼神变得复杂起来。联想到太祖朱元璋的出身,这个结局似乎带着某种宿命般的讽刺和轮回感。
奉天殿内,气氛却截然不同。
朱元璋那张沟壑纵横的脸,在天幕诡异的光线下显得更加阴沉。
他死死盯着天幕上那个萧索的僧人剪影,腮帮子上的肌肉剧烈地鼓动着。
当那故作神秘的声音终于停下,老皇帝猛地吸了一口气。
“呸!”
一口浓痰,带着无比的鄙夷和怒火,狠狠地啐在光洁的金砖地面上,发出响亮又刺耳的声音。侍立一旁的太子朱标吓得一哆嗦,脸色煞白。
“怂包!废物!!”朱元璋的咆哮如同惊雷,瞬间炸碎了殿内殿外所有的议论声。
他指着天幕,手指因为愤怒而剧烈颤抖,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御阶之下,“朱允炆!咱的好圣孙!咱留给你的,是大明万里河山!是百万雄兵!是满朝文武!!”
他胸膛剧烈起伏,声音如同钝刀刮骨,“结果呢?!让你那四叔,带着几万人,从北平一路打到应天府!把咱老朱家的脸,丢到九天云外去了!!”
他猛地一拍御案,震得砚台笔架乱跳:“都让人打到老窝了,还想着东山再起?做他娘的春秋大梦!!”
老皇帝的声音充满了刻骨的嘲讽和恨铁不成钢的暴怒,“骗谁呢?啊?!骗鬼去吧!”
发泄完滔天怒火,朱元璋剧烈地喘息着,那双鹰隼般的眼睛,却死死钉在“出家为僧”那个剪影上。
片刻的死寂后,一个冰冷、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声音响起,回荡在死寂的奉天殿内外:
“出家!当和尚!就现在!”朱元璋的目光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众人,最终落在太子朱标身上,带着不容置喙的旨意,“标儿!传旨!明天!就明天!把这小崽子给咱送去皇觉寺!落发!受戒!给咱好好当和尚去!”
他顿了顿,眼神里掠过一丝极其复杂、难以言喻的光芒,声音低沉了几分,带着一种近乎残忍的宿命感:“皇觉寺……那是他爷爷我当年出家的地方……也算是……替咱把这辈子没当完的和尚,给当圆满了!”
“轰!”殿外广场上,如同投入了一颗巨石!勋贵们脸上的惊愕瞬间被一种巨大的、难以掩饰的“庆幸”所取代!
“嘶……陛下英明!”蓝玉第一个反应过来,低声对旁边的冯胜道,脸上是如释重负的笑容,“只要不是这草包坐龙椅,管他是燕王还是太子爷,咱们的日子都好过!”
“正是此理!”冯胜捋着胡子,频频点头,“这小娃娃……太不成器了!去了庙里清净,对大家都好!”
其他勋贵如傅友德、王弼等人,也纷纷交换着眼神,那紧绷的神经明显松弛下来。
对他们这些骄兵悍将而言,一个软弱无能、未来注定败亡的皇帝,是最大的噩梦根源。
如今这根源被陛下亲手掐灭在萌芽状态(至少在他们看来如此),怎能不松一口气?
至于皇位将来是朱标坐稳,还是燕王异军突起?那是朱家自己的事,只要皇帝能镇得住场子,他们就有活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最新章节,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最新章节,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