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内永年里,某个普通的院落中。
这里的主人,贾充的前妻李氏,正饶有兴致看着身材挺拔,英武不凡的石守信,以及他身边看上去非常苗条,甚至有些消瘦的卫琇。
这一对组合她一点也不陌生,就在几个月前,面前这二人上门来请,然后他们一起打上贾府,热热闹闹送贾褒去了晋王府成亲。这些事让李氏记忆犹新。
“石郎君啊,那件事贾充这老狗已经给我说过了。”
李氏看着石守信点点头道。
“今日前来,只是拜托李娘子,可以让琇娘暂时在这里住几天。”
石守信对李氏作揖行礼道,丝毫没有提贾裕的事情,此刻贾裕确实在这个院落里居住,只是没有出厢房,或许也不知道石守信来了。
“上次贾褒的事情,还多亏了琇娘。既然石郎君开口了,在这里住多久都可以的。”
李氏轻轻摆手,面带微笑。
“如此,那便谢过李娘子了。石某还有公务,告辞。”
石守信干脆利落的行礼告辞,说完转身便走,没有任何不舍。
李氏施施然上前,将他恭恭敬敬送出院门,礼数非常周到。
等石守信走后,一脸懵逼的卫琇这才手足无措看向李氏说道:“这个……那个,那个什么,怎么就,怎么就……”
她半天都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被石守信和李氏整得不知道该怎么办!
贾裕呢!中夫人呢?
出来见个面呀!
怎么提都不提呢!
此刻卫琇内心都是崩溃的。
她还以为石守信上门来,是跟李氏说贾裕为中夫人之事,然后把事情挑明。
至于卫琇住在这里,不过顺便而已,就跟寄存行李一样,她就是个会说话要吃饭睡觉的行李!
结果,石守信所说的“让她暂住”,就真的只是让卫琇住下而已,没有什么其他的幺蛾子。
“琇娘,我让家中仆从给你安排厢房。”
李氏看向卫琇淡然说道,既不傲慢,也不讨好,就是一副礼貌恭敬但不带亲切的态度。
卫琇木然点头,跟着一个家中女仆去后院了。
等她走后,李氏这才长叹一声,自言自语道:“真是一条老狗,自己不去说,偏偏让我去说。”
她有些无奈,转身走进一间厢房。
李氏看向坐在桌案前,双手手指搅在一起,一脸紧张模样的贾裕,忍不住笑出声来。
“人都来了,你却躲着,又能躲几天呢?”
李氏看向贾裕揶揄道。
“母亲,你觉得如何?”
贾裕小声问道,脸上带着期盼的神色。
“唉,配不上啊。”
李氏摇头叹息,一副失望的模样。
贾裕脸上也露出失望的神色,只是有些怯弱的问道:“听父亲说,这位石郎君官做得挺大,我要是拒绝会不会不太好?”
“我是说你配不上他啊,所以我才没有提这件事。
这人真要是差点,我可能今天就让你们见见面了。”
李氏无奈苦笑。
年轻貌美的贾裕立刻喜笑颜开,上前抱住李氏的胳膊问道:“母亲这话当真?是挺好一个吗?这么说父亲还真是为我考虑呢!”
李氏看着心情立刻就转变过来的贾裕,艰难的把胳膊从那她对柔软厚实的“大白兔”里头抽出来,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但愿是福气吧,我就等着石郎君提接你过门的事情。
此事没有推脱的余地,石守信已经是司马攸的亲信,又是青州刺史,前途不可限量。”
李氏喃喃自语一般说道,脸上却是闪过一丝愁容和阴霾。当然了,并不是因为贾裕的婚事而担心。
有贾充在,中夫人也不是随便能够拿捏的。
她担心的事情,是石守信今日的态度有点不对劲。
正常情况下,今日石守信就算是脸皮再薄,也该提一嘴了。更别说李氏还提了贾充写信的事情,已经暗示对方应该先开口。
但是石守信只是把卫琇交给了李氏。
这十分不同寻常。
李氏乃是李丰之女,属于曹魏顶级官僚圈子里面出来的女眷,政治敏感性之高,绝非不谙世事的贾裕可以比拟。李氏似乎嗅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政治风向。
比如说,改朝换代近在眼前!
“最近,你就不要出门了。”
李氏看向贾裕,对她下了禁足令。
“知道了母亲,对了,石郎君什么时候会来,总要让我见一见嘛。”
贾裕又抱住李氏撒娇道。
家中的小辈,总是容易受到偏爱。贾裕是李氏的小女儿,母亲给这位的爱,也比长女贾褒要更多些。
“过些时日吧。”
李氏抚摸着贾裕柔顺的秀发说道,脸上的笑容却是渐渐散去,变成了忧愁。
事情哪里有那么简单!
贾充啊贾充,你这条老狗,是真的在为我们的女儿谋福利么?还是为了你自己的权势?
李氏在心中悄悄的问了一句。
……
在司隶台的衙门,石守信见到了司马昭给他派来的助手,当然也是个老熟人:曾经的大将军府西曹掾劭悌!
当初在伐蜀之战的时候,他作为司马昭的传话人,地位高石守信不少。但如今,他作为司隶督军,部门二把手,地位反倒是比石守信低了。
“石校尉,晋王让卑职配合您办事。”
劭悌对石守信恭敬行礼道。
对方身上中领军的职务,劭悌可不会当真,就算石守信想用兵权,也没有机会。
可是司隶校尉这个职务,却是司马昭着意强调过的,让邵悌一定要竭尽全力为石守信提供帮助。
“劭督军,能把近十年的卷宗,都弄到这里吗?”
石守信看向劭悌询问道,没有任何客套,一副公事公办的姿态。
“十年么?”
劭悌一愣,他有点搞不懂石守信这家伙要怎么玩。十年的卷宗啊,那几乎是要把这间签押房堆个大半!
因为很多卷宗都是竹简记录的,体积比较大。
“你觉得不妥么?还是说觉得晋王的大事无所谓?”
石守信看向劭悌询问道,语气已经有些冷漠了。
“石校尉请放心,卑职这就去办。”
劭悌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没有纠结直接离开了签押房。
很快,四五个司隶台的小吏便将成捆成捆的卷宗搬到了这里。
有竹简的,有绢帛的,有卷轴纸张的,光名录都是厚厚一迭帛书!
这些人在搬运,石守信便旁若无人的观摩名录,在上面搜寻一个又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
劭悌在一旁冷眼旁观,一言不发。
卷宗都搬来了,石守信慢慢的查看,一两个时辰都没有对劭悌说一句话。
对于劭悌来说,时间过得无比煎熬。有好几次,他都准备开口询问,只是话到嘴边,却又停了下来。
劭悌知道司马昭心中渴望的是什么,所以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做出任何有可能得罪司马昭的事。
一直到签押房内点起了油灯,石守信这才开始提起笔,在桌案上铺开大纸,然后字斟句酌的写着什么。
不一会就写完了。
石守信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然后看向劭悌询问道:
“我现在要去晋王府,你就在司隶台待命如何?这间屋子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许进来。里面所有的东西,除非得到我的允许,任何人都不许翻动,不许偷看。
这件事你来办,出了问题唯你是问,可以么?有问题的话我交给其他人。”
石守信看向劭悌询问道,不怒自威。
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是为了改朝换代!劭悌再次对石守信恭敬行礼道:“请石校尉放心,若是出了事,劭某提头来见。”
“嗯,我现在先去晋王府。”
石守信径直走出签押房,外面已经是漫天星斗。
他来到司隶台衙门外面,刚刚准备走,就看到有四个身着灰色布袍,腰间佩刀的人来到面前,一齐单膝跪下。
“卑职马三,得晋王之命,听从石先生调遣。我们四人负责保护先生安全,以防宵小之辈捣乱。”
其中一个长脸中年人上前行礼道。他们的身份呼之欲出,无须多言。
“走,去晋王府。”
石守信沉声吩咐了一句,直接朝着东面而去。此地距离晋王府非常近,没一会就到了。
畅通无阻的进入晋王府,来到司马昭所在的书房。此刻这位大权臣果然是没有休息,依旧是在办公。
“你去司隶台述职了吧,情况如何?”
司马昭将手中的毛笔放在笔架上,看向石守信询问道。
“请殿下过目,这是卑职的计划。”
石守信走上前来,将之前在司隶台衙门写的一封计划书,放在桌案上,随后退了两步,笔直站立一言不发。
“让孤先看看。”
司马昭点点头,他就是喜欢石守信这种办事麻利的人,从来都不玩虚的。
看到石守信的计划书,司马昭面色微变,随即陷入沉思。他看完一遍之后,又反复翻看,眉头时而舒展,时而又紧皱着。
“说说吧,你是怎么想的。”
很久之后,司马昭将计划书放到一旁,开口询问道。
“朝堂衮衮诸公,都是贪图安稳的人。
如今曹奂为天子,他们高官厚禄。将来晋王为天子,他们大概依旧是高官厚禄。
卑职斗胆提一嘴,如此的话,那晋王这天子,不是白当了么……”
石守信看着司马昭说道,言之凿凿目光坚定。
“是这么个道理。”
司马昭微微点头,嘴上虽然没有夸奖,但心中已经接受了石守信的方案。
“能不能告诉孤,你准备先拿谁动刀?”
司马昭好奇问道,其实很多时候,没表态本身也是一种表态。
看到司马昭这么问,石守信心中大定!
他刚才连劝说的话都想好了,没想到司马昭居然没有矫情。
或许,这一位在司马孚站出来搞事情以后,脑子也确实清醒了一点,没有那种“大家都应该无条件服从我”的幻觉了。
“最佳人选,莫过于晋王的妻弟,王恺。”
石守信抛出来一个司马昭此前绝对没有考虑过的名字。
“石敢当啊,你莫不是在消遣孤?
此番孤对你委以重任,你如此随意不太好吧?”
司马昭苦笑道,脸上有一丝怒意闪过。
“殿下,此为沛公封雍齿之策。
若是晋王妻弟可抓,则洛阳城内无人不可抓。
至于为什么会抓,现在天子是曹奂,国家是大魏呀,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呢?
在开国大典之前,晋王不必回答这个问题,这是前朝旧事。待建国后,此前种种,皆是残暴的曹魏所为。
与您是没有关系的。
大晋开国,天朝雅政,到时候陛下拨乱反正便是了。如果群臣们不忿,那把曹奂绑起来打一顿出出气如何?”
石守信脸上露出微笑,他相信自己说的这些话,司马昭是绝对明白的!
如果猫白天睡觉,然后晚上闹得主人无法入睡,那该怎么办?
石守信给出的方法是:既然不能把这只猫杀了,那么白天折腾得它无法安睡,到晚上它折腾累了,不就自己睡了么?
与其担心开国大典时群臣们闹腾而睡不着觉,还不如现在就把这些人整得睡不着觉!
与其反省自己,不如折腾别人!
“哎呀哎呀!”
司马昭站起身,连忙将石守信拉到自己身边坐定,脸上露出兴奋之意。
“孤问你,究竟有几成把握?”
司马昭凑过来低声问道。
“晋王肯放权,那就是十成把握。晋王若是不肯放权,那就五成把握。”
石守信打包票说道,可谓信誓旦旦。
“放手去做!要抓王恺,最早今夜就可以动手!只是这监牢里人多眼杂,怕是会节外生枝啊……”
司马昭略有些迟疑。
“石崇要建金谷园,石某听闻他已经在里头建了很多屋舍,也有农庄,那边可以作为监牢。
反正,也不怕被抓的人逃脱。由死士看管,不会出事的。”
石守信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那这样,你明日便动手!带着司隶台的人抓王恺!
其他的事情,孤这边压着!”
司马昭微微点头道,脸上出现激动之色。为了自己改朝换代的大业,他也不惜让小舅子挨顿毒打了。
“那下官这就回司隶台准备一下。”
石守信对司马昭作揖行礼,随即退出了书房。
出了门,他长出了一口气。
呵呵,洛阳城里的这些老逼登们,你们准备好迎接暴风骤雨了吗?
石守信此刻心中升起一股豪气。
这次他虽然不能升官,但却可以把洛阳城内这些朝廷高官,世家贵人们好好折腾一番!
这口气舒服了!
走出晋王府,石守信忽然想起一个小问题:现在洛阳政局风平浪静的,他该找个怎样的借口整人呢?
办事可是要办得丝滑一点才行的,不能不体面。要不,就整个“王与马,共天下”吧。
石守信脸上浮现出一丝坏笑。
这里的主人,贾充的前妻李氏,正饶有兴致看着身材挺拔,英武不凡的石守信,以及他身边看上去非常苗条,甚至有些消瘦的卫琇。
这一对组合她一点也不陌生,就在几个月前,面前这二人上门来请,然后他们一起打上贾府,热热闹闹送贾褒去了晋王府成亲。这些事让李氏记忆犹新。
“石郎君啊,那件事贾充这老狗已经给我说过了。”
李氏看着石守信点点头道。
“今日前来,只是拜托李娘子,可以让琇娘暂时在这里住几天。”
石守信对李氏作揖行礼道,丝毫没有提贾裕的事情,此刻贾裕确实在这个院落里居住,只是没有出厢房,或许也不知道石守信来了。
“上次贾褒的事情,还多亏了琇娘。既然石郎君开口了,在这里住多久都可以的。”
李氏轻轻摆手,面带微笑。
“如此,那便谢过李娘子了。石某还有公务,告辞。”
石守信干脆利落的行礼告辞,说完转身便走,没有任何不舍。
李氏施施然上前,将他恭恭敬敬送出院门,礼数非常周到。
等石守信走后,一脸懵逼的卫琇这才手足无措看向李氏说道:“这个……那个,那个什么,怎么就,怎么就……”
她半天都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被石守信和李氏整得不知道该怎么办!
贾裕呢!中夫人呢?
出来见个面呀!
怎么提都不提呢!
此刻卫琇内心都是崩溃的。
她还以为石守信上门来,是跟李氏说贾裕为中夫人之事,然后把事情挑明。
至于卫琇住在这里,不过顺便而已,就跟寄存行李一样,她就是个会说话要吃饭睡觉的行李!
结果,石守信所说的“让她暂住”,就真的只是让卫琇住下而已,没有什么其他的幺蛾子。
“琇娘,我让家中仆从给你安排厢房。”
李氏看向卫琇淡然说道,既不傲慢,也不讨好,就是一副礼貌恭敬但不带亲切的态度。
卫琇木然点头,跟着一个家中女仆去后院了。
等她走后,李氏这才长叹一声,自言自语道:“真是一条老狗,自己不去说,偏偏让我去说。”
她有些无奈,转身走进一间厢房。
李氏看向坐在桌案前,双手手指搅在一起,一脸紧张模样的贾裕,忍不住笑出声来。
“人都来了,你却躲着,又能躲几天呢?”
李氏看向贾裕揶揄道。
“母亲,你觉得如何?”
贾裕小声问道,脸上带着期盼的神色。
“唉,配不上啊。”
李氏摇头叹息,一副失望的模样。
贾裕脸上也露出失望的神色,只是有些怯弱的问道:“听父亲说,这位石郎君官做得挺大,我要是拒绝会不会不太好?”
“我是说你配不上他啊,所以我才没有提这件事。
这人真要是差点,我可能今天就让你们见见面了。”
李氏无奈苦笑。
年轻貌美的贾裕立刻喜笑颜开,上前抱住李氏的胳膊问道:“母亲这话当真?是挺好一个吗?这么说父亲还真是为我考虑呢!”
李氏看着心情立刻就转变过来的贾裕,艰难的把胳膊从那她对柔软厚实的“大白兔”里头抽出来,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但愿是福气吧,我就等着石郎君提接你过门的事情。
此事没有推脱的余地,石守信已经是司马攸的亲信,又是青州刺史,前途不可限量。”
李氏喃喃自语一般说道,脸上却是闪过一丝愁容和阴霾。当然了,并不是因为贾裕的婚事而担心。
有贾充在,中夫人也不是随便能够拿捏的。
她担心的事情,是石守信今日的态度有点不对劲。
正常情况下,今日石守信就算是脸皮再薄,也该提一嘴了。更别说李氏还提了贾充写信的事情,已经暗示对方应该先开口。
但是石守信只是把卫琇交给了李氏。
这十分不同寻常。
李氏乃是李丰之女,属于曹魏顶级官僚圈子里面出来的女眷,政治敏感性之高,绝非不谙世事的贾裕可以比拟。李氏似乎嗅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政治风向。
比如说,改朝换代近在眼前!
“最近,你就不要出门了。”
李氏看向贾裕,对她下了禁足令。
“知道了母亲,对了,石郎君什么时候会来,总要让我见一见嘛。”
贾裕又抱住李氏撒娇道。
家中的小辈,总是容易受到偏爱。贾裕是李氏的小女儿,母亲给这位的爱,也比长女贾褒要更多些。
“过些时日吧。”
李氏抚摸着贾裕柔顺的秀发说道,脸上的笑容却是渐渐散去,变成了忧愁。
事情哪里有那么简单!
贾充啊贾充,你这条老狗,是真的在为我们的女儿谋福利么?还是为了你自己的权势?
李氏在心中悄悄的问了一句。
……
在司隶台的衙门,石守信见到了司马昭给他派来的助手,当然也是个老熟人:曾经的大将军府西曹掾劭悌!
当初在伐蜀之战的时候,他作为司马昭的传话人,地位高石守信不少。但如今,他作为司隶督军,部门二把手,地位反倒是比石守信低了。
“石校尉,晋王让卑职配合您办事。”
劭悌对石守信恭敬行礼道。
对方身上中领军的职务,劭悌可不会当真,就算石守信想用兵权,也没有机会。
可是司隶校尉这个职务,却是司马昭着意强调过的,让邵悌一定要竭尽全力为石守信提供帮助。
“劭督军,能把近十年的卷宗,都弄到这里吗?”
石守信看向劭悌询问道,没有任何客套,一副公事公办的姿态。
“十年么?”
劭悌一愣,他有点搞不懂石守信这家伙要怎么玩。十年的卷宗啊,那几乎是要把这间签押房堆个大半!
因为很多卷宗都是竹简记录的,体积比较大。
“你觉得不妥么?还是说觉得晋王的大事无所谓?”
石守信看向劭悌询问道,语气已经有些冷漠了。
“石校尉请放心,卑职这就去办。”
劭悌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没有纠结直接离开了签押房。
很快,四五个司隶台的小吏便将成捆成捆的卷宗搬到了这里。
有竹简的,有绢帛的,有卷轴纸张的,光名录都是厚厚一迭帛书!
这些人在搬运,石守信便旁若无人的观摩名录,在上面搜寻一个又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
劭悌在一旁冷眼旁观,一言不发。
卷宗都搬来了,石守信慢慢的查看,一两个时辰都没有对劭悌说一句话。
对于劭悌来说,时间过得无比煎熬。有好几次,他都准备开口询问,只是话到嘴边,却又停了下来。
劭悌知道司马昭心中渴望的是什么,所以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做出任何有可能得罪司马昭的事。
一直到签押房内点起了油灯,石守信这才开始提起笔,在桌案上铺开大纸,然后字斟句酌的写着什么。
不一会就写完了。
石守信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然后看向劭悌询问道:
“我现在要去晋王府,你就在司隶台待命如何?这间屋子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许进来。里面所有的东西,除非得到我的允许,任何人都不许翻动,不许偷看。
这件事你来办,出了问题唯你是问,可以么?有问题的话我交给其他人。”
石守信看向劭悌询问道,不怒自威。
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是为了改朝换代!劭悌再次对石守信恭敬行礼道:“请石校尉放心,若是出了事,劭某提头来见。”
“嗯,我现在先去晋王府。”
石守信径直走出签押房,外面已经是漫天星斗。
他来到司隶台衙门外面,刚刚准备走,就看到有四个身着灰色布袍,腰间佩刀的人来到面前,一齐单膝跪下。
“卑职马三,得晋王之命,听从石先生调遣。我们四人负责保护先生安全,以防宵小之辈捣乱。”
其中一个长脸中年人上前行礼道。他们的身份呼之欲出,无须多言。
“走,去晋王府。”
石守信沉声吩咐了一句,直接朝着东面而去。此地距离晋王府非常近,没一会就到了。
畅通无阻的进入晋王府,来到司马昭所在的书房。此刻这位大权臣果然是没有休息,依旧是在办公。
“你去司隶台述职了吧,情况如何?”
司马昭将手中的毛笔放在笔架上,看向石守信询问道。
“请殿下过目,这是卑职的计划。”
石守信走上前来,将之前在司隶台衙门写的一封计划书,放在桌案上,随后退了两步,笔直站立一言不发。
“让孤先看看。”
司马昭点点头,他就是喜欢石守信这种办事麻利的人,从来都不玩虚的。
看到石守信的计划书,司马昭面色微变,随即陷入沉思。他看完一遍之后,又反复翻看,眉头时而舒展,时而又紧皱着。
“说说吧,你是怎么想的。”
很久之后,司马昭将计划书放到一旁,开口询问道。
“朝堂衮衮诸公,都是贪图安稳的人。
如今曹奂为天子,他们高官厚禄。将来晋王为天子,他们大概依旧是高官厚禄。
卑职斗胆提一嘴,如此的话,那晋王这天子,不是白当了么……”
石守信看着司马昭说道,言之凿凿目光坚定。
“是这么个道理。”
司马昭微微点头,嘴上虽然没有夸奖,但心中已经接受了石守信的方案。
“能不能告诉孤,你准备先拿谁动刀?”
司马昭好奇问道,其实很多时候,没表态本身也是一种表态。
看到司马昭这么问,石守信心中大定!
他刚才连劝说的话都想好了,没想到司马昭居然没有矫情。
或许,这一位在司马孚站出来搞事情以后,脑子也确实清醒了一点,没有那种“大家都应该无条件服从我”的幻觉了。
“最佳人选,莫过于晋王的妻弟,王恺。”
石守信抛出来一个司马昭此前绝对没有考虑过的名字。
“石敢当啊,你莫不是在消遣孤?
此番孤对你委以重任,你如此随意不太好吧?”
司马昭苦笑道,脸上有一丝怒意闪过。
“殿下,此为沛公封雍齿之策。
若是晋王妻弟可抓,则洛阳城内无人不可抓。
至于为什么会抓,现在天子是曹奂,国家是大魏呀,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呢?
在开国大典之前,晋王不必回答这个问题,这是前朝旧事。待建国后,此前种种,皆是残暴的曹魏所为。
与您是没有关系的。
大晋开国,天朝雅政,到时候陛下拨乱反正便是了。如果群臣们不忿,那把曹奂绑起来打一顿出出气如何?”
石守信脸上露出微笑,他相信自己说的这些话,司马昭是绝对明白的!
如果猫白天睡觉,然后晚上闹得主人无法入睡,那该怎么办?
石守信给出的方法是:既然不能把这只猫杀了,那么白天折腾得它无法安睡,到晚上它折腾累了,不就自己睡了么?
与其担心开国大典时群臣们闹腾而睡不着觉,还不如现在就把这些人整得睡不着觉!
与其反省自己,不如折腾别人!
“哎呀哎呀!”
司马昭站起身,连忙将石守信拉到自己身边坐定,脸上露出兴奋之意。
“孤问你,究竟有几成把握?”
司马昭凑过来低声问道。
“晋王肯放权,那就是十成把握。晋王若是不肯放权,那就五成把握。”
石守信打包票说道,可谓信誓旦旦。
“放手去做!要抓王恺,最早今夜就可以动手!只是这监牢里人多眼杂,怕是会节外生枝啊……”
司马昭略有些迟疑。
“石崇要建金谷园,石某听闻他已经在里头建了很多屋舍,也有农庄,那边可以作为监牢。
反正,也不怕被抓的人逃脱。由死士看管,不会出事的。”
石守信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那这样,你明日便动手!带着司隶台的人抓王恺!
其他的事情,孤这边压着!”
司马昭微微点头道,脸上出现激动之色。为了自己改朝换代的大业,他也不惜让小舅子挨顿毒打了。
“那下官这就回司隶台准备一下。”
石守信对司马昭作揖行礼,随即退出了书房。
出了门,他长出了一口气。
呵呵,洛阳城里的这些老逼登们,你们准备好迎接暴风骤雨了吗?
石守信此刻心中升起一股豪气。
这次他虽然不能升官,但却可以把洛阳城内这些朝廷高官,世家贵人们好好折腾一番!
这口气舒服了!
走出晋王府,石守信忽然想起一个小问题:现在洛阳政局风平浪静的,他该找个怎样的借口整人呢?
办事可是要办得丝滑一点才行的,不能不体面。要不,就整个“王与马,共天下”吧。
石守信脸上浮现出一丝坏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