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空还得往镇里去一趟,看看能有什么好的营生可以做。
目前吃食上,有她在总不至于饿着,但也仅限于此了。
还是需要银钱来买粮食才行,不然她这一家病弱小,开荒已经艰难,也错过了稻谷的播种期,粮食还是只能花钱买。
倒是可以种植旁的,但那田地荒废了几年,开垦需要时间,种植大豆、玉米或者绿豆,都需要生长周期。
且从记忆中得知,五月至七月是夏税的缴税期,粮食不够也需要用银钱去买够粮食。可以折钱完税,可折钱的价格会高于粮食本身价格的一倍,这还不算心黑的。
若是遇到那种心狠手辣的,三五倍的折钱价都是有可能的。
交不上粮食税,也没有银钱,那就只能服劳役抵税了。
一趟劳役下来,不死也脱层皮。
运气的好的,身体养几个月还能养回来。运气不好的,这辈子也就没有盼头了。
地里的农活都吃力气,身子垮了,就做不了活。
这般想着,虞秋竟是有了紧迫感。
哪哪都需要银钱。
除了粮食还有衣物,夏日的衣物还好置办,自家收些麻,费些事自己就能做出来。
冬日里的衣裳被褥,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家里的被褥就三床,厚被褥是棉花芯的,算是家里很值钱的家当了,还是公爹在世时攒下的银钱置办的。铺被里面填的是干茅草和芦苇花,薄盖被填了柳絮,盖着软和一些。就这夜里睡觉,四个人挤在一床铺被上,都还有些冷意。
两个陶罐,一个陶盆,一个水瓢还缺了口。一把菜刀,几个粗瓷碗。五六个背篓,几床被褥,还有几套粗布麻衣,几套棉衣。粗盐也不多了,粮食也快见底。那粮食里还有一袋是虞秋的,卖身粮!
这些就是卫家的全部家当了,再没有旁的能算进去的。鞋子都没有多余的,只有脚上穿的破草鞋。就连家中的床铺桌椅都已经损坏的不能用,连修修补补都不行了。
低头看着已经裹不住脚趾的布鞋,她挣钱的心情更加紧迫起来,需要添置的东西太多了,除了三间摇摇欲坠的茅草屋勉强还能遮风挡雨,别的物件都需要尽快置办起来。
还有李氏的身体,得找个借口带去大夫那里瞧一瞧。这样她也就不用半夜里爬起来,用治愈术去偷摸的调理婆母的身体了。
她倒是懂得一些医理,也识得一些草药,甚至是炮制药材的方法也知道一些。但是上一世她多是靠异能治疗,效果更快。所以所学所知不过皮毛,草药认知也是得益于野外任务时的积累。
小兄妹俩也是,整日里吃不饱穿不暖,面黄肌瘦的小可怜样,看着让人心疼。
他们收留了她这个异世而来的人,那她也要尽力去回报。
但她来自异世这个事,她不能也不会告诉任何人。
上一世见了太多人性的阴暗面,兄弟反目,姐妹背叛,就连至亲之人都能为了一些食物、晶核、积分、利益、资源分配···毫不留情的加害对方,她已经无法轻易的完全相信任何人了。
更何况在这个陌生的时空之中,她只有更加小心谨慎,才能好好的活着。
这时,一道“吱呀”声响起,是那老旧的木门发出来的声响。
虞秋闻声望去,就看二禾站在门外,睡眼惺忪有些迷茫的与她对视。
“大嫂,你做的什么这么香?”说完咽了咽口水,意识到后不好意思抬手挠了挠后脑勺,抿着唇笑了笑。
腼腆的男孩看来是被着鱼汤的香气,给勾起来的。
“去叫娘和三丫起来,那边有杨柳枝,洗漱好了差不多就能开饭了。”虞秋指了指水缸盖子上的枝条说着。
二禾看了眼天色,有些惊讶,咽了咽口水,视线始终落在煮鱼汤的陶罐上,嘴上却说道:“这个时辰吃朝食,下晌撑不住的,大嫂饿了就先吃,我们可以等等的。”小鼻子还耸动着,悄悄的吸着空气里鱼汤的鲜香。
虞秋被他可爱违心的话引得想笑,没有遮掩,就笑着道:“你们和娘都需要补补,一天只吃两顿定是不行的。”站起身把杨柳枝拿起,塞进二禾手里,“好了,快去洗,吃食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
说完就转身进了屋,到了东侧卧房,就看到李氏和三丫都已经醒了,李氏正起身穿鞋子,三丫还坐在那里发愣。
看见虞秋,还迷迷糊糊的喊了一声:“大嫂。”
虞秋应了一声,“醒的赶巧,洗洗就能开饭。”
李氏笑着摇头,转身给三丫扎头发,“哪是赶巧?是被这香气给熏醒的。你煮了啥吃食?我闻着像是鱼汤。”
“您嗅觉好,就是鱼汤呢。”说着,就去堂屋的背篓里拿了碗筷,经过卧房门时又打趣一句,“三丫可得快些,慢了可就被你二哥吃完了哦。”
本还在愣神的三丫,迅速的穿好鞋子,头发都没扎好,起身就冲了出去,嘴里还着急的喊着:“二哥可得给我留一些!”
虞秋跟着出去了,李氏还在后面喊:“头发还没挽好呢!”
李氏看着虞秋的背影消失在屋内,眼中的满意之色越来越浓,真是咋看咋满意,不由得面上就浮出笑意。转瞬又想到那不知生死的大儿子,面上刚浮现的笑意转变成了哀色。
长叹一息,起身跨出了房门,追着三丫扎头发。
没有勺子,鱼汤只能倒出来,陶罐口不大,倒鱼汤时撒了一些,给小兄妹俩心疼坏了。
没有桌椅,碗筷就摆在切菜的石板上。
不过小兄妹俩被教的很好,李氏没过来,两人就盯着鱼汤咽口水,没有一个动筷子的。
李氏知道孩子们都饿了,也就没有耽搁。
一家人,三副碗筷,定是不够分的。不过难不倒虞秋,她直接掰了一截树枝,一分为二,洗了洗,等李氏动筷了,她直接用陶罐吃了起来。
陶罐算不得多大,但煮一条净重约有两斤左右的白条鱼,勉强煮得下。
分量刚好差不多四碗,一人分得两块鱼肉,加上满满一碗浮油的鱼汤,也是够四个病弱小吃的。
另一条鱼在陶盆里,留着下一顿吃。
目前吃食上,有她在总不至于饿着,但也仅限于此了。
还是需要银钱来买粮食才行,不然她这一家病弱小,开荒已经艰难,也错过了稻谷的播种期,粮食还是只能花钱买。
倒是可以种植旁的,但那田地荒废了几年,开垦需要时间,种植大豆、玉米或者绿豆,都需要生长周期。
且从记忆中得知,五月至七月是夏税的缴税期,粮食不够也需要用银钱去买够粮食。可以折钱完税,可折钱的价格会高于粮食本身价格的一倍,这还不算心黑的。
若是遇到那种心狠手辣的,三五倍的折钱价都是有可能的。
交不上粮食税,也没有银钱,那就只能服劳役抵税了。
一趟劳役下来,不死也脱层皮。
运气的好的,身体养几个月还能养回来。运气不好的,这辈子也就没有盼头了。
地里的农活都吃力气,身子垮了,就做不了活。
这般想着,虞秋竟是有了紧迫感。
哪哪都需要银钱。
除了粮食还有衣物,夏日的衣物还好置办,自家收些麻,费些事自己就能做出来。
冬日里的衣裳被褥,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家里的被褥就三床,厚被褥是棉花芯的,算是家里很值钱的家当了,还是公爹在世时攒下的银钱置办的。铺被里面填的是干茅草和芦苇花,薄盖被填了柳絮,盖着软和一些。就这夜里睡觉,四个人挤在一床铺被上,都还有些冷意。
两个陶罐,一个陶盆,一个水瓢还缺了口。一把菜刀,几个粗瓷碗。五六个背篓,几床被褥,还有几套粗布麻衣,几套棉衣。粗盐也不多了,粮食也快见底。那粮食里还有一袋是虞秋的,卖身粮!
这些就是卫家的全部家当了,再没有旁的能算进去的。鞋子都没有多余的,只有脚上穿的破草鞋。就连家中的床铺桌椅都已经损坏的不能用,连修修补补都不行了。
低头看着已经裹不住脚趾的布鞋,她挣钱的心情更加紧迫起来,需要添置的东西太多了,除了三间摇摇欲坠的茅草屋勉强还能遮风挡雨,别的物件都需要尽快置办起来。
还有李氏的身体,得找个借口带去大夫那里瞧一瞧。这样她也就不用半夜里爬起来,用治愈术去偷摸的调理婆母的身体了。
她倒是懂得一些医理,也识得一些草药,甚至是炮制药材的方法也知道一些。但是上一世她多是靠异能治疗,效果更快。所以所学所知不过皮毛,草药认知也是得益于野外任务时的积累。
小兄妹俩也是,整日里吃不饱穿不暖,面黄肌瘦的小可怜样,看着让人心疼。
他们收留了她这个异世而来的人,那她也要尽力去回报。
但她来自异世这个事,她不能也不会告诉任何人。
上一世见了太多人性的阴暗面,兄弟反目,姐妹背叛,就连至亲之人都能为了一些食物、晶核、积分、利益、资源分配···毫不留情的加害对方,她已经无法轻易的完全相信任何人了。
更何况在这个陌生的时空之中,她只有更加小心谨慎,才能好好的活着。
这时,一道“吱呀”声响起,是那老旧的木门发出来的声响。
虞秋闻声望去,就看二禾站在门外,睡眼惺忪有些迷茫的与她对视。
“大嫂,你做的什么这么香?”说完咽了咽口水,意识到后不好意思抬手挠了挠后脑勺,抿着唇笑了笑。
腼腆的男孩看来是被着鱼汤的香气,给勾起来的。
“去叫娘和三丫起来,那边有杨柳枝,洗漱好了差不多就能开饭了。”虞秋指了指水缸盖子上的枝条说着。
二禾看了眼天色,有些惊讶,咽了咽口水,视线始终落在煮鱼汤的陶罐上,嘴上却说道:“这个时辰吃朝食,下晌撑不住的,大嫂饿了就先吃,我们可以等等的。”小鼻子还耸动着,悄悄的吸着空气里鱼汤的鲜香。
虞秋被他可爱违心的话引得想笑,没有遮掩,就笑着道:“你们和娘都需要补补,一天只吃两顿定是不行的。”站起身把杨柳枝拿起,塞进二禾手里,“好了,快去洗,吃食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
说完就转身进了屋,到了东侧卧房,就看到李氏和三丫都已经醒了,李氏正起身穿鞋子,三丫还坐在那里发愣。
看见虞秋,还迷迷糊糊的喊了一声:“大嫂。”
虞秋应了一声,“醒的赶巧,洗洗就能开饭。”
李氏笑着摇头,转身给三丫扎头发,“哪是赶巧?是被这香气给熏醒的。你煮了啥吃食?我闻着像是鱼汤。”
“您嗅觉好,就是鱼汤呢。”说着,就去堂屋的背篓里拿了碗筷,经过卧房门时又打趣一句,“三丫可得快些,慢了可就被你二哥吃完了哦。”
本还在愣神的三丫,迅速的穿好鞋子,头发都没扎好,起身就冲了出去,嘴里还着急的喊着:“二哥可得给我留一些!”
虞秋跟着出去了,李氏还在后面喊:“头发还没挽好呢!”
李氏看着虞秋的背影消失在屋内,眼中的满意之色越来越浓,真是咋看咋满意,不由得面上就浮出笑意。转瞬又想到那不知生死的大儿子,面上刚浮现的笑意转变成了哀色。
长叹一息,起身跨出了房门,追着三丫扎头发。
没有勺子,鱼汤只能倒出来,陶罐口不大,倒鱼汤时撒了一些,给小兄妹俩心疼坏了。
没有桌椅,碗筷就摆在切菜的石板上。
不过小兄妹俩被教的很好,李氏没过来,两人就盯着鱼汤咽口水,没有一个动筷子的。
李氏知道孩子们都饿了,也就没有耽搁。
一家人,三副碗筷,定是不够分的。不过难不倒虞秋,她直接掰了一截树枝,一分为二,洗了洗,等李氏动筷了,她直接用陶罐吃了起来。
陶罐算不得多大,但煮一条净重约有两斤左右的白条鱼,勉强煮得下。
分量刚好差不多四碗,一人分得两块鱼肉,加上满满一碗浮油的鱼汤,也是够四个病弱小吃的。
另一条鱼在陶盆里,留着下一顿吃。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古代末世生存日常,古代末世生存日常最新章节,古代末世生存日常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古代末世生存日常,古代末世生存日常最新章节,古代末世生存日常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