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东人家 第五十八章 小买卖

小说:皖东人家 作者:古占 更新时间:2025-07-07 09:33:54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第二天,彩云带了十把笤帚和一些干辣椒、生姜等,兴高采烈地向唐岭出发。

  彩云将自己的笤帚和另一位卖笤帚的比较了一下,觉得看相比她的要好,为了抢占市场,又是首次上市销售,决定只卖五毛钱一把。

  一上午下来,只卖了两把,无疑给她泼了一瓢冷水。

  后来,她又到三隆集去试了试,结果还不如唐岭,只卖了一把。

  她还是有些不甘心,又背着十把到各个村子送货上门去推销,一天下来才卖了三把,每把只卖了三毛钱。

  看来,靠扎笤帚赚钱也很难,彩云终于灰心了。

  玉强这几天一直跟母亲磨嘴皮子,一心想出去开开眼界,说二叔支持他,还给他一些盘缠,没办法,最终只好同意了。

  1966年十一月下旬,玉强便组织十来个同学“结伴旅行”,从学校开了介绍信,领了一些标配物件,每个人的手臂上都佩戴了象征着本次活动意义的红色标志,从东除市乘火车,向着大家共同向往的祖国首都出发。

  由于干旱,彩云自留地种的花生也受到影响,尽管她领着玉强和玉兰经常挑水浇灌,但最终还是减产,收的花生晒干了也就一百多斤。为防止孩子们偷吃,她将花生装进麻袋里,麻袋口用铁丝拧住,她想这样应该安全了。

  几天后,她觉得花生好像少了一些,仔细察看了几遍,才发现问题,不知谁在麻袋背面捅了个窟窿眼,问几个孩子谁都不承认,彩云心想肯定是玉兰干的。

  气得她没办法,只好设法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她每天晚上组织几个孩子们剥花生,尽管他们一个个面对这金灿灿的花生米,馋得直流口水,但谁也不敢朝嘴里放,剥好的花生米立即锁到箱子里,谁也没办法拿到。

  玉兰没想到自己偷花生的事这么快就被母亲发现了,她偷的花生一个也没舍得吃,全都藏在一个安全的地方,留给她心爱的涛哥吃。

  前不久,玉兰和有涛约好,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一、二十一晚八点在老虎塘处见面,俩人也就是坐在塘埂旁说说家里和队里的一些事,有时也谈到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一天晚上,玉兰早早就来到老虎塘,当年有涛救她的地方焦急地等他。

  不一会,她见有涛过来,立即上前喊了一声:“涛哥,怎么刚来啊?”

  有涛道:“汤桥坝涨水了,晚上没有摆渡的,我游过来的。”

  “现在水这么凉,你冻着没有?”

  “没事,想到你,我心里就热乎乎的。”

  “下次要是遇到这种情况,你就别过来了。”

  “那你不知道,肯定会等我,多不好。”

  玉兰出了个主意:“以后,我们先到汤桥坝,如果水深,我给你唱首歌,你也给我唱首歌,我们就回去,如果水浅,你就过来,你看行不行?”

  “我看行,就这么定了。”

  有涛从衣兜里掏出一些吃的,递到玉兰嘴边:“张嘴。”

  “什么东西?”玉兰觉得好吃。但不知是什么。

  “看你能不能吃出来?”

  “鸡肉?”

  “不对。”

  “鹅肉?”

  “不对,是兔肉。”

  “哪来的兔肉?”

  “我抓的,给你留了一个兔腿。”

  “你妈身体不好,应该给你妈补一补。”

  “给我妈留了,你放心吧。”

  玉兰真是个吃货,没一会就把一个兔腿给吃光了。

  玉兰对有涛说:“我带你去一个新地方。”

  “去哪?”

  “西晒场。”

  “去那干什么?”

  “现在不告诉你。”

  俩人走在路上,玉兰几次想伸手去拉着有涛一起走,但一到关键时刻手又收回来,就这样肩并肩默默地向前走。

  直到西晒场西侧的两个草垛夹缝处,玉兰勇敢地伸手抓住有涛的手,她就觉得有一股暖流顿时从她的手心迅速流遍全身,她感到有涛的手也在抽动。

  她拉着有涛走进这个夹缝,其中一个草垛旁有一个挺大的空洞,底下铺了很厚的稻草:“涛哥,这里安全,不会有人看见,我们在这里坐一会。”

  俩人手拉手在这里坐下。

  “你怎么发现这个地方的?”

  “跟我哥抓麻雀时发现的。”

  “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洞?”

  “可能是谁捉迷藏用的。”

  玉兰把她提前藏的一个小布袋从稻草里拽出来,递给有涛:“给你。”

  “这是什么?”

  “花生。”

  “哪来的?”

  “我家自留地产的。”

  “我不要,你留着吃。”

  “我家还有,这是专门给你的。”

  “你妈知道吗?”

  “谁都不知道,你要替我保密,跟你妈也不能说。”

  “这样不好吧?”

  “没事。”

  玉兰把小布袋打开,剥了一个花生米递到有涛手里:“以后,我想每天都给你剥花生吃。”

  玉兰送走有涛后才回家。

  今年由于干旱,秋粮大幅减产,彩云觉得明春又将面临饥荒,她想趁现在农闲季节,尽快把花生米炒熟卖点钱,到黑市买点粮食,再给孩子们做个棉裤。

  她知道,花生属于国家统购统销物资,不准私下买卖,要卖只能卖给国家,但价格很低,卖不上价钱。

  为安全起见,她准备先到集市上侦探一下,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

  王家峪生产队东边是唐岭,距离约五里地,农历尾数2、4、7、9逢集,西南边是三隆,距离约七里地,农历尾数1、3、6、8逢集,除五和十,每天都可以赶集。

  她仔细侦查后,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早上八点以前,中午十二点左右和下午六点以后,基本上没人管,她觉得还是有机可乘,于是决定试一试。

  第一次她没敢多弄,只炒了二斤花生米,正好家中还有一些干红辣椒和生姜,便一起带去卖,同时也可以作为掩护。

  他来到集市天已大亮,已经有人开始交易,她在卖菜区域选择一个不显眼的地方试探一下。

  一切准备就绪后,她喊了几嗓子:“花生米,鲜脆可口的炒花生米,快来买啊!”

  没一会,就有几个人围过来问价:“怎卖的?”

  彩云道:“一毛钱一两。”

  “来半斤。”

  没一会,全部卖完,一共卖了二元钱,彩云心里感到很兴奋。

  第二天,她炒了五斤花生米来到三隆集,这里的集市没有唐岭兴旺,人相对少一些,快八点时,还没卖到一半,就在彩云准备收起花生米时,突然来了两个市场管理人员,上来就把彩云的杆秤和花生米全部没收了。”

  彩云觉得,在集市卖花生米这条路走不通,给孩子们做棉裤的计划落空了。

  玉强和玉兰的棉裤不但破,关键是太小,穿不进去了。本想买点花生米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看来行不通了。没办法,她把这两个棉裤从两侧剪开,里外分别加点布料再缝上,中间填了些棉絮,加肥以后,又补了补,让孩子们继续凑合着穿,总算解决了眼下的燃眉之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皖东人家,皖东人家最新章节,皖东人家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