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真注视这张约之,问道:“今日唤你来,原本是要考校你的才学,如今看来,却是没有这个必要了,我且问你,可愿入我的世子府当个参军?”
提拔人才也要一步步来。
尽管刘义真认为张约之的性情是个当御史的料,将来可以用来整顿纲纪,但他并非出自北方的侨姓,而是南方土著,眼下还得给他一个潜邸之臣的名头,将来才能顺理成章的委以重用。
参军与行参军的区别在于,参军是由朝廷任命,因此地位要高于府主自行征辟的行参军。
由于刘义真的世子府属于宋国,他要以张约之为参军,就得派人往彭城,报经宋国朝廷的批准。
此举确实要麻烦许多,却也表明了刘义真对张约之的喜爱与重视。
张约之尽管憨直,然而,他并非不知好赖的人:“令君不弃,下官愿肝脑涂地。”
刘义真为之大喜,在张约之走后,他对刘乞笑道:“刘伴党,你举荐有功,我也不会忘了昨日的承诺,等到回府以后我自会赏你十万钱,无需捐献。”
这笔钱不是贿赂,而是赏赐,自然全都归了刘乞,不需要他献出其中的七成。
十万钱说多不多,仅一百贯而已。
说少也不少,原时空中,袁齐妫为了接济娘家,放下皇后的尊严,向刘义隆求赏,刘义隆每次给她的赏赐也只有三五万钱,以及三五十匹布。
不过,后来袁齐妫请潘淑妃替她求取三十万钱,潘淑妃一开口,刘义隆立马就答应了,袁齐妫因此怄气,称病不见刘义隆,最终郁郁而亡。
“仆多谢令君赏赐。”刘乞激动不已,把对张约之的怨恨也抛到了脑后.
他倒不是在意这一百贯钱,而是在乎刘义真的态度。
刘义真的宠幸,才是刘乞安身立命的根本。
“倘若真的感恩,往后多为我举荐一些贤才便是。”刘义真笑着说道。
时间一天天过去,眨眼便是腊月二十七。
在此期间,彭城来了旨意,张约之得以凭借参军的身份进入世子府。
刘义真也如愿以偿得了都督晋陵军事的名头,能够名正言顺的督管建康城内的一万北府将士。
是日,天降大雪,寒风冷冽。
刘裕渡过了长江,队伍缓缓向着建康而去。
“吁!”一名骑士勒住缰绳,被带到了刘裕的车驾前。
“启禀宋公,世子携百官在前方迎候。”骑士大声道。
刘裕看了看车窗外漫天风雪,嘴上道:“都说了让他们不要兴师动众,这一定是车士的主张。”
但心里却很高兴,父亲远来,儿子不避风雪相迎,也是孝道的体现。
“传令,速行。”
一声令下,队伍加快了速度。
前方,还是那座覆舟山,银装素裹,山上一片白茫茫,山下却是黑压压的人群。
东晋的京官全都等在了这里,刘裕让他们不要出迎,但没人敢当真。
如果不是碍于君不接臣,父不接子的封建礼仪,只怕司马德文也会跟着一起来。
刘义真、刘义隆、刘义康站在前列,翘首以盼。
待刘裕的马车驶近了,兄弟三人上前跪拜行礼:“孩儿拜见父亲。”
自有亲随为刘裕掀开车帘,刘裕走出车厢,满面慈容:“地上冷,都起来吧。”
待三兄弟站起身,刘裕替他们拍打衣帽上的积雪,又是一番父子间的问答,这才前去慰问朝臣。
因为天气太冷,刘裕也不可能在覆舟山下久做停留。
简短地安抚了几句后,刘裕回到马车上,并朝着刘义真招手:“车士,上来,为父有话与你说。”
刘义真答应一声,连忙跟进了车厢。
刘义隆则带着刘义康坐上了兄弟三人来时的马车。
队伍缓缓开动,车厢内,刘裕向刘义真诉苦:“我欲都洛阳,奈何群臣皆不从。”
刘裕口中的群臣并非东晋官员,而是宋国官员。
刘义真没想到刘裕是要跟他提迁都的事情,但转念一想,建康确实不适合作为都城,这地方的位置太偏了。
此前为了推行度田收租制,由张邵主管度田,江东地区的田亩已经丈量完毕,而远一些的地方,譬如川蜀,因为收到政令不久,如今也才刚刚开始。
这也是朝廷设在建康的弊端之一,关中、蜀中与建康的距离太过遥远,政令无法做到及时通达。
即使有事,也难以干涉。
所以洛阳作为大一统王朝中心位置的区位优势就展现得淋漓尽致。
但问题是,东晋并非大一统王朝,洛阳属于边陲。
明朝时天子守国门,好歹设有九边重镇拱卫北京,还有长城作为屏障,而洛阳面向河东、河北,却无险可守,枯水期魏军甚至能够涉马渡河,别说群臣不答应,刘义真也不会赞同。
将来北伐时,主力攻河北,则河东之敌可入侵洛阳京畿。
主力攻河东,河北之敌亦然。
总不能放着国都不管,执意进攻敌国。
如果同时进攻河东、河北,便是犯了隆中对的错误。
伟人曾经评价诸葛亮: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
如今河东、河北隔着一座太行山脉,根本就做不到遥相呼应,更遑论密切配合,倘若同时出兵,只会被人逐个击破。
刘义真思索片刻,组织了语言后,劝道:“父亲,洛阳与魏人仅一河之隔,黄河不是长江,并非天险,洛阳直面魏人的威胁,若是执意定都于此,势必京畿不宁,孩儿以为永嘉旧事在前,父亲不可不察。”
洛阳位于盆地,地形险要,东、西、南三面都有雄山险隘,偏偏就是对北面的河东、河北不设防。
西晋永嘉年间,汉赵三次从河东进攻洛阳,几乎畅通无阻,黄河根本就起不到阻碍匈奴人南下的作用。
将来魏人骑兵南下,即使一时难以攻取洛阳,但只是在京畿地区搜刮一圈,或者是惊扰皇陵,都会带来恶劣的政治影响。
刘裕闻言,沉默不语,他想要定都洛阳,是为了方便自己将来亲征,但如今所有人都不认同,刘裕也只得再次打消这一想法。
提拔人才也要一步步来。
尽管刘义真认为张约之的性情是个当御史的料,将来可以用来整顿纲纪,但他并非出自北方的侨姓,而是南方土著,眼下还得给他一个潜邸之臣的名头,将来才能顺理成章的委以重用。
参军与行参军的区别在于,参军是由朝廷任命,因此地位要高于府主自行征辟的行参军。
由于刘义真的世子府属于宋国,他要以张约之为参军,就得派人往彭城,报经宋国朝廷的批准。
此举确实要麻烦许多,却也表明了刘义真对张约之的喜爱与重视。
张约之尽管憨直,然而,他并非不知好赖的人:“令君不弃,下官愿肝脑涂地。”
刘义真为之大喜,在张约之走后,他对刘乞笑道:“刘伴党,你举荐有功,我也不会忘了昨日的承诺,等到回府以后我自会赏你十万钱,无需捐献。”
这笔钱不是贿赂,而是赏赐,自然全都归了刘乞,不需要他献出其中的七成。
十万钱说多不多,仅一百贯而已。
说少也不少,原时空中,袁齐妫为了接济娘家,放下皇后的尊严,向刘义隆求赏,刘义隆每次给她的赏赐也只有三五万钱,以及三五十匹布。
不过,后来袁齐妫请潘淑妃替她求取三十万钱,潘淑妃一开口,刘义隆立马就答应了,袁齐妫因此怄气,称病不见刘义隆,最终郁郁而亡。
“仆多谢令君赏赐。”刘乞激动不已,把对张约之的怨恨也抛到了脑后.
他倒不是在意这一百贯钱,而是在乎刘义真的态度。
刘义真的宠幸,才是刘乞安身立命的根本。
“倘若真的感恩,往后多为我举荐一些贤才便是。”刘义真笑着说道。
时间一天天过去,眨眼便是腊月二十七。
在此期间,彭城来了旨意,张约之得以凭借参军的身份进入世子府。
刘义真也如愿以偿得了都督晋陵军事的名头,能够名正言顺的督管建康城内的一万北府将士。
是日,天降大雪,寒风冷冽。
刘裕渡过了长江,队伍缓缓向着建康而去。
“吁!”一名骑士勒住缰绳,被带到了刘裕的车驾前。
“启禀宋公,世子携百官在前方迎候。”骑士大声道。
刘裕看了看车窗外漫天风雪,嘴上道:“都说了让他们不要兴师动众,这一定是车士的主张。”
但心里却很高兴,父亲远来,儿子不避风雪相迎,也是孝道的体现。
“传令,速行。”
一声令下,队伍加快了速度。
前方,还是那座覆舟山,银装素裹,山上一片白茫茫,山下却是黑压压的人群。
东晋的京官全都等在了这里,刘裕让他们不要出迎,但没人敢当真。
如果不是碍于君不接臣,父不接子的封建礼仪,只怕司马德文也会跟着一起来。
刘义真、刘义隆、刘义康站在前列,翘首以盼。
待刘裕的马车驶近了,兄弟三人上前跪拜行礼:“孩儿拜见父亲。”
自有亲随为刘裕掀开车帘,刘裕走出车厢,满面慈容:“地上冷,都起来吧。”
待三兄弟站起身,刘裕替他们拍打衣帽上的积雪,又是一番父子间的问答,这才前去慰问朝臣。
因为天气太冷,刘裕也不可能在覆舟山下久做停留。
简短地安抚了几句后,刘裕回到马车上,并朝着刘义真招手:“车士,上来,为父有话与你说。”
刘义真答应一声,连忙跟进了车厢。
刘义隆则带着刘义康坐上了兄弟三人来时的马车。
队伍缓缓开动,车厢内,刘裕向刘义真诉苦:“我欲都洛阳,奈何群臣皆不从。”
刘裕口中的群臣并非东晋官员,而是宋国官员。
刘义真没想到刘裕是要跟他提迁都的事情,但转念一想,建康确实不适合作为都城,这地方的位置太偏了。
此前为了推行度田收租制,由张邵主管度田,江东地区的田亩已经丈量完毕,而远一些的地方,譬如川蜀,因为收到政令不久,如今也才刚刚开始。
这也是朝廷设在建康的弊端之一,关中、蜀中与建康的距离太过遥远,政令无法做到及时通达。
即使有事,也难以干涉。
所以洛阳作为大一统王朝中心位置的区位优势就展现得淋漓尽致。
但问题是,东晋并非大一统王朝,洛阳属于边陲。
明朝时天子守国门,好歹设有九边重镇拱卫北京,还有长城作为屏障,而洛阳面向河东、河北,却无险可守,枯水期魏军甚至能够涉马渡河,别说群臣不答应,刘义真也不会赞同。
将来北伐时,主力攻河北,则河东之敌可入侵洛阳京畿。
主力攻河东,河北之敌亦然。
总不能放着国都不管,执意进攻敌国。
如果同时进攻河东、河北,便是犯了隆中对的错误。
伟人曾经评价诸葛亮: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
如今河东、河北隔着一座太行山脉,根本就做不到遥相呼应,更遑论密切配合,倘若同时出兵,只会被人逐个击破。
刘义真思索片刻,组织了语言后,劝道:“父亲,洛阳与魏人仅一河之隔,黄河不是长江,并非天险,洛阳直面魏人的威胁,若是执意定都于此,势必京畿不宁,孩儿以为永嘉旧事在前,父亲不可不察。”
洛阳位于盆地,地形险要,东、西、南三面都有雄山险隘,偏偏就是对北面的河东、河北不设防。
西晋永嘉年间,汉赵三次从河东进攻洛阳,几乎畅通无阻,黄河根本就起不到阻碍匈奴人南下的作用。
将来魏人骑兵南下,即使一时难以攻取洛阳,但只是在京畿地区搜刮一圈,或者是惊扰皇陵,都会带来恶劣的政治影响。
刘裕闻言,沉默不语,他想要定都洛阳,是为了方便自己将来亲征,但如今所有人都不认同,刘裕也只得再次打消这一想法。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最新章节,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最新章节,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