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真料定赫连勃勃已经南下,或者出兵在即,但这毕竟只是猜想,次日,当马晟、班峻先后南下,这才证实了赫连勃勃已于前日,即正月二十八日出兵。
马晟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班峻则是定远侯班超的苗裔,皆为扶风郡人士。
这两大家族都有人在安定听用,当赫连璝南下之际,也毫不犹豫地倒向了胡夏,直到赫连璝败走,刘义真迅速整合渭南各方势力,使得关中局势剧变,让他们决定分头下注。
如今知道了赫连勃勃的军事调动,几乎是马不停蹄地派遣嫡系子弟南下,只比使团晚了一天。
难得有一个在刘义真跟前露脸的机会,又怎会让旁支、家奴代劳,况且他们惧于赫连勃勃的淫威,这么重要的事情,也只有嫡系子弟亲自跑一趟,才能放心。
明光殿内,刘义真听罢马晟、班峻的来意后,感慨道:“二位既是忠良之后,又心向正朔,何以来迟。”
面对刘义真的责备,马晟早有准备,他不卑不亢地回道:“长安十陵,都是桂阳公父子的祖坟,咸阳宫殿,都是桂阳公父子的旧宅,宋公舍弃祖坟、旧宅,班师南返,士民以为宋公并无经略关中之心,咸失所望,我等亦难免俗,故而迟疑。”
班峻同样不慌不忙地拱手道:“君择臣,臣亦择君,此前桂阳公行事荒诞,渭南之士尚且误解,何况渭北之人。”
刘义真哑然失笑:“巧言善辩,倒是机敏之士,罢了,你们也有苦衷,不应求全责备,今日能够冒险前来报信,吾心甚悦。”
按理来说,刘义真确实不应该责怪他们来迟了。
但很多时候,当权者是不讲道理的。
今日刘义真能体谅扶风马氏、班氏,是因为他们派人来报信了,如果这两家死心塌地追随胡夏,有朝一日刘义真占据扶风郡,他又怎会轻易放过。
马晟、班峻对视一样,可算松了口气,有刘义真这句话,事情就翻篇了,往后如果再算旧账,传扬出去,自当失信于天下。
二人正欲再说些什么,殿外又有人进门通报,竟是扶风窦氏、北地傅氏、安定梁氏的子弟求见。
刘义真命人将他们领进来,又对马晟、班峻道:“二位不妨先往偏殿休息。”
马晟、班峻连忙称谢,被人引到了明光殿的偏殿。
一进门,殿内已有一名中年文士在此等候。
马晟以为此人也是来向刘义真通风报信的,笑道:“在下扶风马晟,这位是我的同乡班峻,敢问兄台是哪家的俊彦?”
中年文士眼神诡异地看着二人,片刻后,自报家门:“安定皇甫徽,奉命出使长安。”
说罢,皇甫徽面色不善地问道:“你二人不在渭北,为何来了此地,莫非与我一般,也是受了天王的差遣?”
马晟、班峻神情大变,他们当然知道这位是赫连勃勃的心腹重臣,此刻不约而同地在心里暗骂刘义真面善心黑,居然坑害他们。
皇甫徽见二人不答,心里有了底,也明白了刘义真为何会突然把他唤来桂阳公府,又不见他,只让他在偏殿候着。
于是对马晟、班峻道:“义真小儿用心何其歹毒,二位莫慌,我既已知其奸计,就绝不会让他得逞。”
但马晟、班峻敢信吗?
这种情况下,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道不同,不相为谋,扶风班氏乃华夏衣冠,如今桂阳公镇守长安,四海称贤,班氏又岂能再向胡虏称臣!”班峻说得正气凛然。
马晟则反过来劝说皇甫徽:“关中残民不沾王化百年,直至宋公入长安,始睹衣冠,人人相贺,反观赫连勃勃,残暴不仁,皇甫公既为华夏后裔,何苦助纣为虐。”
皇甫徽冷哼道:“刘裕篡逆之心,人尽皆知,我祖上曾食晋禄,况且士为知己者死,今日安能从贼!”
说罢,袖袍一甩,不再理会二人。
他知道,这两个人已经吃了秤砣铁了心,根本就劝不回来。
只不过,随着走入偏殿的渭北士族子弟越来越多,皇甫徽的脸色也越来越黑。
反观马晟、班峻越发欣喜,法不责众,莫非赫连勃勃还能将渭北士族豪强一股脑地屠戮殆尽?
直到...皇甫徽的堂侄皇甫雄也被领到了偏殿。
“叔父。”皇甫雄有些尴尬,他当然知道皇甫徽奉命出使长安,但没想到会在刘义真的府上撞见他。
皇甫徽痛苦地闭上了眼,自己一心追随天王,但在宗族内部,却不是所有人都能与他同心,总有人想给自己谋条退路。
毕竟在他们看来,此事神不知,鬼不觉,就算刘义真败走,撤离长安,也不会暴露他们。
总得留下一些心向自己的人,替他传递情报吧。
只不过,刘义真压根就没想过败走以后的事情,他只想赢。
......
入夜,刘义真认为该来报信的,差不多也都来了,于是不再等待,由亲卫簇拥着走入偏殿。
众人见他来,纷纷行礼,唯独皇甫徽视若无睹。
刘义真安抚一众士族子弟:“诸位无需忧心,我会扣留使团,他们回不去安定。”
当然,如果刘义真败了,撤出长安,被扣留的夏使便可重获自由,这一点,马晟、班峻等人心知肚明。
皇甫徽大惊,他连忙抗议:“桂阳公,此非待客之道。”
刘义真不理他,继续道:“夏使此行带有百骑,人吃马嚼,耗用颇多,我觉得二十骑正合宜,不知诸位能否为我分忧。”
一百骑太多,只留二十骑,其余的八十骑自然就是渭北士族子弟向刘义真递上的投名状。
马晟最先表态:“扶风马晟愿为桂阳公分忧!”
班峻等人,包括了皇甫雄也纷纷响应。
皇甫徽大惊,此刻也顾不得礼节了,愤慨道:“刘义真!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住口!”刘义真直视皇甫徽,训斥他:“你若真要与我议和,我自当以礼相待,如今赫连勃勃已经出兵,你却打着议和的旗号来见我,分明心怀不轨,像你这样的恶客,斩了又有何妨!”
说罢,刘义真指着皇甫徽,看向马晟,正色道:“马晟,是否有胆量为我斩杀此獠!”
马晟被点到了名字,暗喜不已,他昂首挺胸道:“有何不敢!还请桂阳公赐刀!”
马晟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班峻则是定远侯班超的苗裔,皆为扶风郡人士。
这两大家族都有人在安定听用,当赫连璝南下之际,也毫不犹豫地倒向了胡夏,直到赫连璝败走,刘义真迅速整合渭南各方势力,使得关中局势剧变,让他们决定分头下注。
如今知道了赫连勃勃的军事调动,几乎是马不停蹄地派遣嫡系子弟南下,只比使团晚了一天。
难得有一个在刘义真跟前露脸的机会,又怎会让旁支、家奴代劳,况且他们惧于赫连勃勃的淫威,这么重要的事情,也只有嫡系子弟亲自跑一趟,才能放心。
明光殿内,刘义真听罢马晟、班峻的来意后,感慨道:“二位既是忠良之后,又心向正朔,何以来迟。”
面对刘义真的责备,马晟早有准备,他不卑不亢地回道:“长安十陵,都是桂阳公父子的祖坟,咸阳宫殿,都是桂阳公父子的旧宅,宋公舍弃祖坟、旧宅,班师南返,士民以为宋公并无经略关中之心,咸失所望,我等亦难免俗,故而迟疑。”
班峻同样不慌不忙地拱手道:“君择臣,臣亦择君,此前桂阳公行事荒诞,渭南之士尚且误解,何况渭北之人。”
刘义真哑然失笑:“巧言善辩,倒是机敏之士,罢了,你们也有苦衷,不应求全责备,今日能够冒险前来报信,吾心甚悦。”
按理来说,刘义真确实不应该责怪他们来迟了。
但很多时候,当权者是不讲道理的。
今日刘义真能体谅扶风马氏、班氏,是因为他们派人来报信了,如果这两家死心塌地追随胡夏,有朝一日刘义真占据扶风郡,他又怎会轻易放过。
马晟、班峻对视一样,可算松了口气,有刘义真这句话,事情就翻篇了,往后如果再算旧账,传扬出去,自当失信于天下。
二人正欲再说些什么,殿外又有人进门通报,竟是扶风窦氏、北地傅氏、安定梁氏的子弟求见。
刘义真命人将他们领进来,又对马晟、班峻道:“二位不妨先往偏殿休息。”
马晟、班峻连忙称谢,被人引到了明光殿的偏殿。
一进门,殿内已有一名中年文士在此等候。
马晟以为此人也是来向刘义真通风报信的,笑道:“在下扶风马晟,这位是我的同乡班峻,敢问兄台是哪家的俊彦?”
中年文士眼神诡异地看着二人,片刻后,自报家门:“安定皇甫徽,奉命出使长安。”
说罢,皇甫徽面色不善地问道:“你二人不在渭北,为何来了此地,莫非与我一般,也是受了天王的差遣?”
马晟、班峻神情大变,他们当然知道这位是赫连勃勃的心腹重臣,此刻不约而同地在心里暗骂刘义真面善心黑,居然坑害他们。
皇甫徽见二人不答,心里有了底,也明白了刘义真为何会突然把他唤来桂阳公府,又不见他,只让他在偏殿候着。
于是对马晟、班峻道:“义真小儿用心何其歹毒,二位莫慌,我既已知其奸计,就绝不会让他得逞。”
但马晟、班峻敢信吗?
这种情况下,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道不同,不相为谋,扶风班氏乃华夏衣冠,如今桂阳公镇守长安,四海称贤,班氏又岂能再向胡虏称臣!”班峻说得正气凛然。
马晟则反过来劝说皇甫徽:“关中残民不沾王化百年,直至宋公入长安,始睹衣冠,人人相贺,反观赫连勃勃,残暴不仁,皇甫公既为华夏后裔,何苦助纣为虐。”
皇甫徽冷哼道:“刘裕篡逆之心,人尽皆知,我祖上曾食晋禄,况且士为知己者死,今日安能从贼!”
说罢,袖袍一甩,不再理会二人。
他知道,这两个人已经吃了秤砣铁了心,根本就劝不回来。
只不过,随着走入偏殿的渭北士族子弟越来越多,皇甫徽的脸色也越来越黑。
反观马晟、班峻越发欣喜,法不责众,莫非赫连勃勃还能将渭北士族豪强一股脑地屠戮殆尽?
直到...皇甫徽的堂侄皇甫雄也被领到了偏殿。
“叔父。”皇甫雄有些尴尬,他当然知道皇甫徽奉命出使长安,但没想到会在刘义真的府上撞见他。
皇甫徽痛苦地闭上了眼,自己一心追随天王,但在宗族内部,却不是所有人都能与他同心,总有人想给自己谋条退路。
毕竟在他们看来,此事神不知,鬼不觉,就算刘义真败走,撤离长安,也不会暴露他们。
总得留下一些心向自己的人,替他传递情报吧。
只不过,刘义真压根就没想过败走以后的事情,他只想赢。
......
入夜,刘义真认为该来报信的,差不多也都来了,于是不再等待,由亲卫簇拥着走入偏殿。
众人见他来,纷纷行礼,唯独皇甫徽视若无睹。
刘义真安抚一众士族子弟:“诸位无需忧心,我会扣留使团,他们回不去安定。”
当然,如果刘义真败了,撤出长安,被扣留的夏使便可重获自由,这一点,马晟、班峻等人心知肚明。
皇甫徽大惊,他连忙抗议:“桂阳公,此非待客之道。”
刘义真不理他,继续道:“夏使此行带有百骑,人吃马嚼,耗用颇多,我觉得二十骑正合宜,不知诸位能否为我分忧。”
一百骑太多,只留二十骑,其余的八十骑自然就是渭北士族子弟向刘义真递上的投名状。
马晟最先表态:“扶风马晟愿为桂阳公分忧!”
班峻等人,包括了皇甫雄也纷纷响应。
皇甫徽大惊,此刻也顾不得礼节了,愤慨道:“刘义真!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住口!”刘义真直视皇甫徽,训斥他:“你若真要与我议和,我自当以礼相待,如今赫连勃勃已经出兵,你却打着议和的旗号来见我,分明心怀不轨,像你这样的恶客,斩了又有何妨!”
说罢,刘义真指着皇甫徽,看向马晟,正色道:“马晟,是否有胆量为我斩杀此獠!”
马晟被点到了名字,暗喜不已,他昂首挺胸道:“有何不敢!还请桂阳公赐刀!”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最新章节,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最新章节,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