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子停下脚步的时候,不远处,就是一个化肥池,此时正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女子指向化粪池,笃定道:“大人,密室就在这下面!”

  这是她偶然间发现的秘密,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

  甚至她也相信,整个徐府之中,除了几个有限的人之外,旁人根本就不会知道这里。

  杨士奇张望一圈后,并未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又看向一旁的将士们,发现他们也对自己摇头后。

  再次开口道:“那你告诉本官,该如何进入密室?”

  被大人质疑,女子倒是没有半点的慌乱,而是用脚将地面上的尘土向四周踢着。

  很快。

  尘土下,一道密封的木板门映入杨士奇等人的眼帘。

  无须多余的解释。

  杨士奇直接下令道:“将木门打开,进去拿人!”

  用来封口的木板打开口,下边黑漆漆的不见五指,好似一个极深的地窖一般。

  将士们没有丝毫的犹豫,将腰间的武器抽了出来,又拿起一块木板丢了下去。

  确定深度后,这才对身边的兄弟微微点头后,直接跳了下去。

  片刻时间后。

  将士们押着三人在密室中出来。

  正是消失已久的徐家主,以及他的大儿子、小儿子。

  看到狼狈不堪的徐家主后,女子的脸颊上浮现出滔天的恨意,嘶吼道:“徐宝龙,你不得好死!”

  徐家主猛然扭头看了过去,便见到以往在自己面前如同小鸡一般乖巧的小妾,便已经了然是怎么回事。

  勃然大怒道:“你个贱人,本家主……”

  正准备开口咒骂小妾呢,嘴巴便迎来将士手中的刀柄。

  “啪啪!”两声脆响。

  徐家主口中便连牙带血一共喷了出来。

  至于身边的两个儿子,早已经被吓的屎尿齐流,如同烂泥一般软塌塌的,要不是将士扶着他们,恐怕早就堆在地面上了。

  杨士奇厌恶的挥手,示意将士们将他们押下去。

  然后又将徐府仔仔细细抄家后,这才将一众家主们,不,应该说是一干反贼们,押送至菜市口。

  而城内的百姓们,早就听说今日的消息,纷纷前来观望。

  以往令人恐惧的菜市口,如今早已经被百姓们围的水泄不通。

  见一众欺压过自己的诸为家主们,此时已经沦为朝廷的阶下囚,纷纷拍手称快。

  更有甚者,直接抓起地面上的碎石头、泥土块、以及各种烂菜叶、当然,也包括‘翔’只要是能够抓到的东西,纷纷砸了过去。

  见百姓们如此发泄,杨士奇非但没有阻止的意思,反而刻意放缓了自己的脚步。

  在前往刑场的路上,只要能够保证罪人不死,那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尤其是在杨士奇的心中,这些作恶多端的家伙,就这么一刀将他们砍了,实在是太便宜他们了。

  一刻钟后。

  将士们将那些进气少,出气多的家主们台上刑场,并将之头颅摆放在邢台上。

  杨士奇这才面向百姓道:“皇孙殿下推广新政,丈量土地,清查田亩,乃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然后又指向刑场道:“这些人,非但不配合朝廷,更加胆大妄为,培养私兵,妄图对抗朝廷,实在是罪大恶极,罪无可赦!”

  “本官奉旨巡查江南,主要的目的就是为清除这些为非作歹的恶人,还城内一个太平!”

  ……

  最终宣判出这些家伙数十条罪名后,杨士奇这才对将士们下令道:“斩立决!”

  曾几何时,这些家主们还在城内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

  如今只能趴在邢台上,如同一头待宰的羔羊。

  眼中除了恐惧外,便是无尽的后悔。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将士们手中的战刀,向着自己的脖子砍了过来。

  一时间,数道血柱喷溅着。

  这一次,百姓们口中不再是恐惧的尖叫声,而是充满报复的叫好声。

  最后更是跪在地面上高呼:“皇孙殿下千岁!”

  “杨大人就是在世青天大老爷!”

  ……

  然后是第二批、第三批……第十批……

  直到夜幕降临,行刑终于结束。

  邢台下的鲜血,如同小河一般,向着远处流淌着。

  空气中更是弥漫着浓浓的血腥气息。

  连斩上千名的罪犯,也就是将士们才有如此好的心理素质。

  换做寻常刽子手的话,恐怕早就吓毛了、累屁了。

  而看戏的百姓们,早就没有之前报复的快感,有的只是对朝廷的恐惧。

  杨士奇见时机差不多了,这才开口道:“这就是与朝廷作对的下场,妄图阻止新政,那就是在违旨抗命,本官今日再强调一次,本官虽是文臣,却也敢提刀杀人,虽不能像这些将士们上战场杀敌,却可提刀为百姓斩尽奸倭之流。”

  刹那间,百姓们再次爆发出山崩海啸般的欢呼声。

  杨士奇已经用行动证明了一切,彻底让百姓们拜服。

  而那些胆小,始终在暗中观察的地主们,早已经被吓的胆战心惊,再也不敢升起一点反抗的心思。

  不就是丈量田地吗?

  不就是损失一点银子吗?

  与性命相比,那又算的了什么?

  接下来,杨士奇再次派人丈量土地的时候,无论是地主也好,富商也罢。

  统统主动配合,甚至见朝廷人手不足,纷纷派遣自家家丁上去帮忙,生怕一个不好,再被朝廷给惦记上。

  杨士奇知道自己的要的效果已经达到,这才派遣官员们前往江南各地推广新政,推行一条鞭法。

  很快。

  整个江南之地的田地全部登记造册,并将成果呈送朝廷。

  结果自然再次引起朝堂的震动,群臣更是不断提议,将新政在整个大明境内推广。

  而那些心中有着自己小九九的官员们,在这种大趋势的环境下,即便心中再不甘心,也不敢多说一个字。

  江南之地发生的事情,早就传扬了出去,也算是为其他地方的地主豪强们敲响了警钟。

  所以,朝廷派人前往其他城池推广新政时,也是相当的顺利,再也没有遇到半点的阻挠。

  一切走向正轨后,杨士奇自知自己已经完成了皇孙殿下交代下来的任务。

  这才动身前往皇城复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最新章节,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