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也没有想到,如此小事,竟然能牵引出这样的说法。

  眼底的杀机更是毫不掩饰的落在几位文臣的身上。

  感受到来自陛下身上的威压,几位文臣噤若寒蝉。

  急忙跪地道:“臣……等……不敢!”

  朱雄英嗤笑道:“不敢?”

  “本皇孙着实没有看出来,你们哪里不敢,胆子那是大的很!”

  “还是说本皇孙不懂你们那点小心思?之所以没有让今年的新科士子取代尔等的位置,就是想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

  “但本皇孙没有想到,尔等会越来越过分,越来越得寸进尺!”

  “大明在尔等的眼中到底算什么?你们这样的官员,又能为朝廷做出啥贡献?”

  让这种官员在朝廷任职,只会让大明越来越落后,根本就没有丝毫进步的可能。

  一时间,群臣额头上都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冷汗。

  那个“取代”二字,让所有人没来由打了个机灵。

  当然,朱雄英也是在吓唬这些大臣,免得其中某些混蛋,没事就出来给自己添堵。

  自己每天忙的要死,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理会这些碍眼的家伙。

  看到群臣全都沉默不语,那几位站出来上奏的文臣,更是面如死灰。

  再次寒声道:“本皇孙之所以要下达那样的命令,就是为了防止大家出现恶意竞争。”

  “丝绸这种东西,是大明的专利,整个世界中,只有大明拥有。”

  “带出海外销售,卖多少钱,那还不是由我们说的算?”

  “为什么要降低价格?因为总有些人为了一己之私,只注重眼前的小利,忘记了整个国家的大义!”

  “只要自己能够赚到银子,旁人的死活与我何干?”

  “所以本皇孙今天就告诉你们,但凡你们当中有这种想法的人,都不配站在这里。”

  “因为你们的心里只有自己,根本就没有大明的百姓!”

  “本皇孙制定海商条约,目的是为了让大明人人富足,百姓安居乐业,而非几个商人的富贵荣华!”

  以往的皇孙殿下,从未在大殿上发这么大的火。

  现在听到这样一席话,群臣这才明白,皇孙殿下的目光有多么长远。

  再次看待几位文臣时,眼中已经没有了幸灾乐祸,而是浓浓的不屑。

  正如殿下所言,这种自私自利的人,不配与自己成为同僚。

  同时,心中也更加坚定,一定要站在皇孙殿下的立场上,绝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结果显而易见,大孙都将这几位祸、国殃民的大臣说的这般不堪了。

  朱元璋若是再不表示的话,着实是难以服众。

  当场下令,将那几位主动上奏的文臣,革职打为庶民。

  随后,朱雄英再次规定了几种大明独有的商品,并下达了死命令,任何人不得私自将之带出大明!

  想要取得经营权,那就必须要在皇商的手中进货。

  ……

  出海经商的第一桶金,但凡是有点商业头脑的人都想要。

  一位商人府邸。

  富商正在训斥自己的管家,话语很是粗暴:“都他娘的是个猪脑子,朝廷说不让带,你们就不带了?你他们他妈……”

  想要获得更多的利益,铤而走险的事情,一定要去做,侥幸之心必须要有。

  以前禁海令存在的时候,都未能阻拦住他们的脚步。

  更不要说现在已经开了海禁,走私,必须要放到明面上,并且还要做大、做强。

  于是,被主子一通训斥后的管家,胆子也逐渐大了起来。

  开始向正规货物中掺夹丝绸等物品。

  当出海之前,迎接朝廷检查的时候。

  以往负责检验的地方官员,皆被换成了锦衣卫。

  朱雄英深知有些商人,必定会选择铤而走险。

  因此,将那些普通的检查人员全部替换了下去,换成这些油盐不进只遵皇命的锦衣卫。

  想要让海外贸易长久的经营下去,一定要抓出来几个典型,用来杀鸡儆猴。

  当锦衣卫入手开始检查货物的时候,有些商人的脸色就变了。

  所以针对这些人的货物,搜查的时候,那是格外的用心。

  没有多少的时间,那些夹带在其他货物中的违禁品便被搜查了出来。

  见状,商人们急忙采取以往的手段,纷纷在怀中掏出银子,强行往锦衣卫的手中塞。

  只希望对方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自己一马。

  奈何皇孙朱雄英的存在,朝廷之中的官员们,日子要比以往好过很多。

  尤其是锦衣卫与兵部,福利待遇恨不得翻了一翻,又岂会在乎这三瓜俩枣。

  更何况,皇帝朱元璋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锦衣卫自然无比清楚。

  所以,他们压根就不可能与这些小商贩同流合污。

  直接挥手下令道:“带走!”

  至于送到手中的银子,则被锦衣卫毫不留情的甩到地面上。

  如此明目张胆的行贿,罪加一等。

  商贩见朝廷是认真的,纷纷开口求饶。

  “大人,念小人初犯,小人立刻就将丝绸等物品,卸下去,保证不会在发生这种事情……”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在这些商贩心中升起猫腻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他们的结局。

  锦衣卫更是当着所有商人的面,直接宣布了对这个商人的处理结果。

  不管他是否是初犯,也不管他背后是否有人撑腰。

  结局就是取消他的行商资格,并加以重罚。

  那些排在后边,尚未接受检查的商人们,得知这个消息后。

  再也顾不上利润不利润了,纷纷差人前往自家的船只,务必要将朝廷的违禁品拿回来。

  因为商人们的心中很清楚,即便他们不携带那些违禁品出去。

  这一来一回的利润也是相当的可观,一旦失去行商资格。

  对于他们这些商人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经过数天的盘查后,想要出海经商的商贩们,彻底老实了,再也不敢升起半点的歪心思。

  至于始作俑者朱雄英的目光,则不再关注这些商人。

  而是每天早早前往格物苑为那些学子们授课。

  想要发展大明,凭借他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成功的。

  就比如他今日要讲的课程,蒸汽机的原理。

  看似很简单,实则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摸索,才有可能入门。

  科技的发展更是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最新章节,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