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的时候,整个皇城再次恢复了平静。

  如果不是城门外依旧存在炮弹轰击后的弹坑,以及浓厚的血腥气息。

  谁都不会想到,这里昨夜到底发生过什么。

  早朝。

  百官按照惯例上朝。

  只是在踏过进入皇城那一段甬路时,一个个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即便心中已经有了准备,但真正涉足在这里的时候,那种气息依旧让他们很难受。

  此时此刻,一切都已尘埃落定。

  陛下的沉默就是最好的证明。

  昨夜发生的一切,都是陛下默许的。

  否则的话,他们这些臣子,早就被陛下拽过去了。

  前往皇宫的路上,所有官员都面色沉重,再也没有往日的欢声笑语。

  甚至身边少了某位同僚,也不敢开口询问,更加不敢妄议。

  直到站在朝堂上,群臣赫然发现,今日没有参加早朝的官员,要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

  就在此时,太监高亢的声音响彻整个朝堂。

  “陛下,驾到!”

  “皇孙殿下,驾到!”

  百官闻言,赶忙挺直自己的腰杆,神色恭敬的看向来人。

  朱元璋牵着大孙朱雄英的手掌,缓步向龙椅走去。

  仅仅是瞥了一眼,便发现朝堂中少了多少臣子。

  只见朱元璋依旧神色淡然,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

  直到坐在龙椅上后。

  群臣这才急忙施礼道:“臣等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挥手道:“众卿平身!”

  待百官全部起身站好后,朱元璋这才开口道:“想必诸位爱卿也发现,看今日的朝堂上,少了不少人,更有不少人心中也有了不少的猜测!”

  听到陛下的话语,群臣噤若寒蝉,陛下一怒,血流千里。

  盛怒下的陛下不可怕,就是这种看不出喜怒的时候,陛下才是最可怕的。

  只见陛下继续开口道:“昨夜,朱允炆伙同朱文正犯上作乱,被皇孙朱雄英亲自率兵镇压!”

  “如今叛贼朱文正以及那一万余人的叛军,皆以伏诛,让朕破感欣慰!”

  听到这里,群臣再次倒吸一口凉气。

  谁都没有想到,那位庶出的皇孙朱允炆,竟然会有这么大的胆子。

  更加出乎他们预料之外的是,此番造、反之徒,居然还有朱文正。

  尤其这货早就被陛下给囚禁起来了,他是如何参与进来的?

  不过很快又释然了,朱文正能够出现此地,一定与朱允炆脱不开关系。

  一定是朱文正带兵的本领得到了朱允炆的认可,所以才会忤逆陛下的意思,与这个反贼沆瀣一气。

  群臣也不得不承认朱文正的本事,这位的军事才能,绝对可以朝中那几位开国大将军相抗衡。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被皇孙殿下镇压了,并且还是那种毫无悬念的碾压局。

  如此看来,皇孙殿下的军事本领,岂不是要远超朝中的几员大将?

  也难怪城门那里会让自己等人很是不舒服。

  那可是万余人的叛军,全部折在了那里,怪不得会有那么浓厚的血腥味。

  看到群臣沉默不语,朱元璋继续开口道:“至于那些昨夜参与叛乱的官员们,全部拖出去砍了,并夷三族!”

  犯下这样的罪孽,落得这样的惩罚,完全在群臣的预料之中。

  不过更多的大臣心中还是比较庆幸的,好在自己没有轻易选择站在朱允炆的立场上。

  不然的话,城门外的冤魂之中,就会有自己一个。

  同时也在心底暗自打定主意,日后自己一定要坚定不移的站在皇孙殿下的立场上。

  陛下的侄子,昔日的反贼朱文正,现在已经伏诛,但陛下的神态上,却没有丝毫的波澜。

  而这一次真正的谋逆之徒朱允炆,即便不死,下场也不会好哪去。

  此生已经注定与这个皇位无缘了。

  更何况陛下的态度早就表明了,这个位置就是皇孙朱雄英的,即便是太子朱标也不行。

  而这一次通过科考走出来的官员们,心中更是亢奋起来,对于未来,更是充满了期待。

  从他们在众多士子中脱颖而出那一天,他们的身上就已经印上了皇孙朱雄英的标签。

  只要是皇孙朱雄英不夭折,他们这辈子注定会得到重用。

  要是这一次行事被朱允炆夺权,可想而知他们的下场会有多么凄惨。

  能够辞官告老还乡,就是老天都在眷顾自己。

  现在,经过此次事件后,皇孙殿下的地位更加巩固了。

  而他们这些新入朝堂的官员们,地位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尤其啊群臣看待杨士奇与李明浩二人的目光,充满了羡慕。

  心中是无比清楚,这两位年轻人必定前途无量。

  只是当事人根本就没有心思想这些乱七八糟的琐事。

  昨夜炮火连天,根本就没有对他们造成丝毫的影响。

  若是连殿下都无法守住皇城,那么谁去都没有用。

  即便是后面炮火的轰炸声停止后,杨士奇、李明浩等人,也没有主动前往帮忙的意思,任由事态自然发展。

  因为他们都清楚,殿下若是需要自己的话,必定会早早将命令传达给自己。

  同样神态淡然的官员,就是户部尚书杨思义。

  单单是因为皇孙殿下略施手段,就让亏空的国库变得充盈起来。

  这样的本事,历朝历代的君王都不具备。

  由此,他便可以推断出,那些叛军的下场。

  恐怕那些叛军在皇孙殿下的眼中,就是过家家的把戏而已。

  凭借皇孙殿下的本事,恐怕早已经剧透叛军的所有动机,处处都能料敌于先。

  倘若朱允炆能够认清自己,老老实实看着皇孙殿下登基。

  或许日后还能够做一个闲散王爷,逍遥世间。

  如今,最好的结局,恐怕如同往日的朱文正一般,彻底被囚禁起来,终生难见高墙之外的景色。

  早朝上,没有官员主动上奏。

  所有的朝事与昨夜相比,皆是那般的微不足道。

  皇孙朱雄英时不时打上一个哈欠,仿佛一切事情都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一般,始终保持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

  很快,早朝结束。

  群臣施礼告退,重新踏上城门处的甬路。

  望着上面依旧存在的斑驳血迹,众人的心境再次浮现出微妙的变化。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最新章节,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