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府的“晋风楼”三楼雅间,雕花木窗半开着。

  窗外飘进的风里裹着淡淡的煤烟味,这是太原城独有的气息,毕竟半个城的人都靠煤吃饭。

  雅间里摆着一张酸枝木八仙桌,桌上已经布了四碟小菜;

  平遥牛肉切得薄片,沾着蒜泥;

  醋泡花生颗颗饱满,还有一盘凉拌莜面,淋着红亮亮的辣椒油;

  最边上是碟煤炉烤的芝麻烧饼,热气还在往上冒。

  八仙桌周围坐了七个人,五个是山西本地的煤矿老板,还有两个是“东北富商林景堂”的随从。

  林景堂坐在主位左手边,一身藏青色绸缎长袍,领口袖口滚着银线,腰间系着块成色不错的和田玉牌,手指上戴着个翡翠扳指。

  这些行头都是锦衣卫从京城当铺里挑的,既显富贵,又不张扬,正符合关外大商人的气派。

  他刚抿了口山西老陈醋泡的茶,眉头微微皱了下,又很快舒展开。

  带着点关外腔开口:“诸位老板,咱直来直去,不绕弯子。

  这次来山西,是要给东北二十多个驿站、还有三个铁匠营采冬煤,少说也得五千石。

  你们报的价,比朝廷煤矿低两成,可这煤质,能跟朝廷的比吗?”

  坐在林景堂对面的王老板,是个急性子,脸膛被煤烟熏得黝黑。

  一开口就带着火性:“林老板这话就见外了!

  咱山西的煤,哪点差了?

  你看城外的新矿,刚出的‘明煤’,乌黑发亮,捏在手里都不掉渣,烧起来火苗子能窜三尺高,不比朝廷的煤差!”

  他说着就从怀里掏出块煤样,往桌上一放,煤块棱角分明,表面泛着油光,看着确实不错。

  林景堂没去碰那煤样,反而转头对身后的随从说:“小李,把咱带来的煤样拿出来,让诸位老板瞧瞧。”

  叫小李的随从赶紧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个木盒,打开来,里面是块黑中带点灰的煤。

  看着比王老板的煤颜色浅些,也没那么亮。

  王老板一看就笑了:“林老板,这就是朝廷的煤?看着还没咱的煤结实呢,怕不是烧半道就灭了?”

  其他老板也跟着附和,李老板摸着山羊胡笑道:“林老板,不是咱吹,朝廷煤矿的煤,也就是仗着有火车运,论实在,还得是咱私矿的。

  您想啊,五千石煤,要是用咱的,能省不少银子,这银子揣兜里不香吗?”

  林景堂却不急,拿起朝廷的煤样,用指甲划了道印,又拿起王老板的煤样划了划,然后对小李说:“去把那小炉子点上,咱现场试试。”

  雅间角落里本来就有个小煤炉,是用来温酒的,小李赶紧添了点柴火,把两块煤样分别敲碎,放进两个小陶盆里,架在炉上。

  没一会儿,王老板的煤样先冒起了黑烟,呛得赵老板咳嗽了两声:“哎哟,这烟咋这么大?要是在驿站里烧,不得把人呛出毛病来?”

  王老板脸一红,辩解道:“新煤都这样,烧一会儿就好了,烟大说明劲头足!”

  又等了片刻,朝廷的煤样才慢慢燃起,火苗是淡蓝色的,没什么烟。

  而且温度明显更高,放在炉边的酒壶很快就温了。

  而王老板那盆煤,火苗是橘红色的,酒壶摸起来还是温凉的。

  林景堂指着两个陶盆说:“诸位老板,这不用我说了吧?

  去年冬天,咱东北有个驿站,用的就是私煤,结果呢?

  半夜煤灭了,炉工起来添煤,没留神就冻着了,腿肿了半个月。

  后来朝廷的煤运到了,烧一晚上,驿站里暖暖和和的,炉工再也没冻着过。”

  他又拿起朝廷的煤样,掰开来给众人看:“你们看这煤芯,没什么杂质,含硫量低,烧完的灰也少,清理起来也省事。

  要是用私煤,灰多不说,还容易结焦,铁匠炉里要是结了焦,还得停炉清理,耽误干活。

  咱铁匠营的老铁匠说了,朝廷的煤,烧一天能打二十把镰刀,私煤最多十五把,这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王老板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

  赵老板是个油滑人,赶紧打圆场:“林老板懂行啊!看来是真做过煤生意的。

  不过咱也不是不讲理,私煤确实在烟和灰上差点,但价格也低啊。

  您要是诚心要,咱再让点,比朝廷低两成五,怎么样?”

  林景堂却摇头:“赵老板,不是咱挑剔,咱要的是长期合作。

  今年要五千石,明年说不定就要一万石。

  要是煤质不好,咱驿站的人冻着了,铁匠营的活耽误了,咱回去没法交差啊。

  朝廷的煤是贵点,但贵有贵的道理,人家有专门的选煤工,把碎煤、矸石都挑出去,还有炼焦的工序,煤烧起来更耐烧,温度也稳。

  咱东北冷,冬天零下二三十度,煤要是不耐烧,半夜得起来添好几次,谁遭得住?”

  李老板沉吟了片刻,问道:“林老板,那您说,要什么样的煤质,您才肯下单?

  咱也不是不能改进,新矿里也有好煤,就是成本高点,要是您能接受稍微提价,咱保证给您挑最好的。”

  林景堂眼睛亮了亮,却没立刻答应,而是端起茶杯喝了口:“李老板这话实在。咱也不是不体谅诸位的难处,私矿没火车,运煤全靠马车,成本是高。

  但咱要的是实打实的煤质,比如热值,朝廷的煤一斗能烧四个时辰。

  你们的煤要是能达到这个标准,咱可以把价提到比朝廷低一成五。要是达不到,那咱就得再商量了。”

  王老板一听,赶紧说:“能达到!咱新矿的煤,一斗烧四个时辰没问题!

  林老板要是不信,咱现在就去矿上看,现场烧给您看!”

  他刚才被林景堂的专业知识镇住了,现在见林景堂松了口,赶紧抓住机会,生怕这大生意跑了。

  赵老板也跟着附和:“对!林老板,咱这就安排马车,去矿上瞧瞧。

  中午就在矿上吃,咱杀只土鸡,炖个煤炉火锅,让您尝尝咱山西的风味。

  要是煤质您满意,咱再谈细节,比如送货,您要运到哪个码头,咱负责用马车拉过去,装车的钱咱也包了,怎么样?”

  林景堂心里暗笑,这些老板果然上钩了。

  他表面上还是一副谨慎的样子:“行,那咱就去矿上看看。

  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要是煤质跟您说的不一样,那咱这生意可就谈不成了。

  咱东北人实在,不玩虚的,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实在买卖。”

  “放心!”

  李老板拍着胸脯说:“林老板,咱山西人也讲究诚信,要是煤质不好,您扭头就走,咱绝不拦着。

  而且咱还承诺,要是您买了咱的煤,运到东北发现有质量问题。

  咱全额退款,还赔偿您的运费损失,这诚意够足了吧?”

  林景堂点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李老板这话敞亮!那咱现在就走?

  早点看完,早点定下来,咱也好早点回东北,毕竟快入秋了,煤得早点运回去,不然等下雪了,路就难走了。”

  “哎!这就走!”

  王老板赶紧起身,吩咐外面的伙计去备马车。

  其他老板也都跟着站起来,热情地招呼林景堂。

  赵老板还亲自给林景堂递上外套:“林老板,外面风大,您穿上,别着凉了。

  咱矿上有点远,路上得走一个时辰,您要是累了,马车上有褥子,您可以躺会儿。”

  林景堂接过外套,心里盘算着,这一去矿上,就能摸清这些私矿的产量、储存地,还有他们的运输路线。

  到时候再跟其他锦衣卫汇合,就能制定下一步计划了。

  他脸上带着笑意,跟着老板们走出雅间,楼下的伙计已经把马车备好了,三辆黑漆马车,马头上还挂着红绸,看着十分气派。

  王老板拉着林景堂的胳膊,往第一辆马车走去:“林老板,您坐头车,咱跟您一路聊,说说咱矿上的情况。

  您放心,咱的矿,都是正经开采的,没有偷挖滥采,朝廷的规矩咱也懂,绝不干犯法的事。”

  林景堂笑着应道:“那最好,咱做生意,就得守规矩,不然早晚得出事。”

  他上了马车,小李和另一个随从跟在后面,其他老板分坐另外两辆马车。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最新章节,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