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汉阳城的晨雾还未散尽,西市的米摊前已排起长队。

  老妇金氏攥着布包,踮脚望着木甑里冒着热气的白米,皱纹里都浸着笑意。

  “张小哥,今日的‘珍珠稻’还够不?”

  她嗓门洪亮,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

  米贩张二顺掀开布帘,露出满仓颗粒饱满的大米,拍着粮袋笑道:“金阿婆您放心,大明运来的粮船昨天刚到,管够!

  您忘了去年这时节,咱还得掺着树皮吃呢?”

  这话让排队的人都笑起来。

  有人接话:“可不是嘛!自打袁将军带大明兵马来了,咱才算真正吃上饱饭。

  那‘珍珠稻’虽说是大明百姓不爱吃的,可在咱这儿,比山珍海味还金贵!”

  “要我说,那李氏遗孤找不着才好!”

  一个穿粗布短打的青年突然开口,话音刚落,周围竟没人反驳。

  金氏叹了口气,把布包递过去:“可不是嘛!以前姓李的当政时,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哪年不饿死人?

  现在袁将军管着,税轻了,粮足了,找着遗孤又能怎样?

  难不成再回到从前?”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水里,泛起阵阵共鸣。

  有人压低声音:“听说袁将军天天派兵四处找遗孤,可咱汉阳城内外,谁愿多嘴?

  上个月城南李秀才偷偷打听王室旧事,还被街坊们劝住了。

  好日子刚开头,可别瞎折腾!”

  此时,城北的将军府内,袁飞正对着墙上的李氏王朝地图出神。

  他身着墨色铠甲,腰间悬着绣春刀,剑眉紧蹙。

  一年前,女真势力覆灭后,残余乱兵攻破汉阳,李氏王室满门被屠。

  他奉大明兵部之命,率将士驻守此地,首要任务便是寻找可能幸存的李氏遗孤,扶持其重建政权。

  可整整十三个月过去,派出的探子跑遍了朝鲜半岛,却连一点遗孤的踪迹都没找到。

  “将军!”

  副将周挺掀帘而入,声音带着几分急切道:“刚接到消息,城东三十里的野猪林,发现了三具狩猎者的尸体,死状极惨!”

  袁飞猛地转身,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死状极惨?是盗匪所为?”

  “不像。”

  周挺缓缓摇头,然后递过一张染血的布条道:“猎户们说,死者都是附近村落的熟手,常年在野猪林狩猎;

  身上的弓箭、猎物都没丢,可喉咙被利器割断,伤口平整得像用薄刃削过,绝不是寻常盗匪能做到的。而且……”

  他顿了顿,语气凝重又道:“尸体旁还留着半枚不知材质的黑色令牌,上面刻着奇怪的纹路,没人认得。”

  袁飞接过布条,指尖触到冰冷的血迹,目光落在那半枚令牌上。

  令牌非金非铁,泛着暗哑的光泽,纹路扭曲如蛇,既不是大明制式;

  也不是李氏王朝的旧物,更与已覆灭的女真势力毫无关联。

  这陌生的痕迹,让他心头泛起一丝不安。

  “备马,带我去现场。”

  袁飞话音未落,已大步走向门外。

  半个时辰后,野猪林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三具尸体横躺在落叶中,皆是青壮年男子,喉咙处的伤口深可见骨,双目圆睁,显然死前经历了极大的恐惧。

  袁飞蹲下身,指尖拂过伤口边缘,突然停顿。

  伤口切面带着细微的锯齿痕,像是某种特制的弯刀留下的。

  他再看向死者的指甲缝,夹着一小块深蓝色的布料,质地细腻如丝绸,却比寻常丝绸更耐磨,绝非汉阳本地能织出的料子。

  袁飞起身,目光扫过周围的树林道:“周挺,派两队人搜查,一队查方圆十里的脚印、篝火痕迹;

  另一队去附近村落问,最近有没有见过陌生面孔,尤其是穿深蓝色衣物的人。

  另外,传我命令,让各村落的猎户暂时不要进山,以免再出意外。”

  “是!” 周挺立刻领命而去。

  袁飞站在林间,秋风卷起落叶,打在他的铠甲上沙沙作响。

  他想起方才在西市听到的百姓议论,又攥了攥手中的半枚黑令牌。

  百姓只求安稳,可这不明身份的敌人突然出现,若不查清底细,汉阳城的平静恐怕维持不了多久。

  更让他忧心的是,敌人杀害猎户的目的是什么?

  是单纯的威慑,还是在寻找什么?

  和李氏遗孤有关吗?

  回到将军府时,已是午后。

  袁飞刚脱下铠甲,斥候队长赵虎便急匆匆赶来:“将军,我们在野猪林西北方向的山洞里,发现了可疑踪迹!”

  “哦?”

  袁飞精神一振道:“详细说说。”

  “山洞外有几处新鲜的马蹄印,蹄铁形状很特别,不是咱大明的方头蹄铁,也不是本地的圆头蹄铁,倒像是西北方异域样式。

  洞里空无一人,但地上有几滴干涸的血迹,还留着一个空皮囊,皮囊内侧绣着和那半枚黑令牌相似的蛇形纹路。”

  赵虎递过皮囊,脸上满是困惑道:“我们顺着马蹄印追了三里地,到了一条河边就断了;

  敌人像是早有准备,把马蹄印抹得干干净净,连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袁飞接过皮囊,翻到内侧查看。

  蛇形纹路与令牌上的如出一辙,显然是同一伙人留下的。

  可他们究竟是谁?

  从哪里来?

  为何要在汉阳城附近活动?

  一连串的疑问在他脑海里盘旋,却找不到半点线索。

  敌人行动隐秘,反侦察能力极强,连最精锐的斥候都追不到踪迹,可见其底细绝不简单。

  袁飞沉吟片刻,做出决定,下令道:“赵虎,你再挑十五名最有经验的斥候,分成三队,分别往东北、西北、正北三个方向探查;

  重点查有没有异域装束的人,或是藏着大量马匹的据点。

  记住,务必隐蔽,一旦发现异常,先观察再回报,不可贸然行动;

  这伙人的底细不明,我们不能大意。”

  “请将军放心!”

  赵虎抱拳领命,转身离去时,脚步比来时更显沉重。

  次日天未亮,三队斥候便悄悄出了汉阳城。

  袁飞则坐镇将军府,翻看各地送来的情报,却始终没有头绪。

  隐藏在暗中的敌人,就仿佛是突然在土地中冒出来的一般。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最新章节,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