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并非没有反对王允的人。

  但他们的咖位不够,说出来只会被王允立刻撤职。

  光禄大夫杨彪(杨修父亲)抿了抿嘴,最后还是站出来说道:

  “司徒,不可。”

  大臣们的眼光刷地一下纷纷聚集在杨彪身上。

  杨彪出身弘农杨氏。

  弘农杨氏本来是三世三公,比汝南袁氏少一世。

  但后来董卓入朝主政后,杨彪就晋升为了司空,后任太尉。

  于是大汉除了袁家是四世三公,弘农杨氏也晋升成为了四世三公。

  不过去年董卓要迁都长安的时候,杨彪带头反对,惹得董卓不满,于是免除了杨彪的职位。

  后面才恢复到光禄大夫。

  从职位上来看,王允也可以随时免掉杨彪的职位。

  但杨彪连残暴的董卓都敢硬怼,王允他更是不怕。

  王允看在杨彪背后的家族的份上,对杨彪还是有容忍度的,皱眉问道:

  “为何不可?”

  杨彪拱手道:

  “我们所面临的叛军可不止有西凉军,还有白波军,黑山军,黄巾余孽,荒漠胡人,甚至还有关外那些割据一方的....贼寇。”

  “我的建议是吸纳西凉军,让西凉军冲锋在前,去对付那些叛军。”

  “如此一来,既削弱了西凉军,又收拾了叛军,何乐而不为?”

  众人也觉得有理。

  如此借力打力,堪称一石二鸟之策。

  王允反问道:

  “若是西凉军不听呢?你能保证他们听话吗?”

  “还是你天真的以为李傕和郭汜在投降之后会乖乖放下兵权?”

  杨彪道:“总有办法让他们放下兵权。”

  “司徒岂不闻二桃杀三士?”

  “而且司徒能以貂蝉为饵,借吕布之手除掉董卓。”

  “我认为也能故技重施,以离间计除掉李傕和郭汜。”

  “只要把李傕和郭汜弄进来,以诸公的智慧,有的是方法整治他们。”

  王允轻笑一声:

  “呵!”

  “所以你觉得国法不重要?朝廷的威严不重要?”

  杨彪道:

  “我并不是这个意思。”

  “我只是为大局考虑。”

  “能屈能伸方为丈夫,以退为进才能.....”

  王允打断道:

  “大局?”

  “大局就是!一旦你接受了李傕和郭汜的投降,以后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反叛者跃跃欲试。”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最终都会被朝廷赦免!”

  “谋逆者国法难容!”

  “朝廷威严不能撼动!”

  “朝廷没有了威严,就是自取灭亡!”

  杨彪深深地看了王允一眼,忍无可忍,指着王允怒喝道:

  “王子师!!!”

  “你不应该只把目光放在关中地区,你的目光应该更长远一些,看看关外的地区!”

  “司隶周边的白波军!边境的胡人!黑山军!”

  “一旦禁军和西凉军两败俱伤,那才是自取灭亡!”

  “没有军队的朝廷有何威严可言!?”

  王允看着杨彪的怒容,轻蔑道:

  “我看你才是目光短浅!”

  “你才应该把目光放在关外!”

  “殊不知关外还有袁绍,曹操,刘备、马腾等忠志之士。”

  “袁绍是讨董盟军的盟主,曹操孤军深入追杀董卓险些丧命。”

  “刘备与我千里相隔,与我配合除掉董卓。”

  “他们都是大汉忠臣,他们不会坐视长安失守。”

  “还有刘表,刘焉,刘岱这些汉室宗亲拱卫长安。”

  “只需一道圣旨下去,他们就能汇兵于长安。”

  “届时我们的总兵力少说有十余万,消灭李傕和郭汜轻而易举,不足为惧。”

  大臣们纷纷发出惊叹声。

  “对啊....”

  “还有袁绍,刘岱他们....”

  “啧啧,这样看来,好像西凉军也不足为惧....”

  “还是司徒高明啊....”

  王允的嘴角微微翘起,觉得自己已经将了杨彪的军。

  然而杨彪却道:“王子师!你糊涂啊!”

  “我说得还不够明白吗!”

  “没有兵权的朝廷没有任何威严可言!”

  “你还天真地想一道圣旨召他们进京?”

  王允冷哼一声:

  “朝廷势弱还能比董卓祸乱的时候更弱吗!?”

  “那时候诸侯们尚且能聚在一起讨伐董卓。”

  “如今朝廷重新崛起,步入正轨,汉室再兴就差临门一脚,他们就更不可能置身于外了。”

  杨彪还想说什么。

  王允抬手道:“好了,你休要再说了!”

  “你如此不信任他们,只会寒了他们的心,到时候他们都因为你不愿意来了,你就是罪魁祸首!”

  “这责任你担当得起吗!”

  杨彪心说好大一顶帽子。

  曹操还好说,毕竟他曾经孤军深入追杀董卓。

  但其他人为什么不跟上去追杀董卓?

  不就是因为他们早就不把朝廷当回事了?

  王允竟天真的认为他们是老实的忠臣?

  这帮老狐狸注定不会来的。

  王允这顶帽子扣下来,只要我说关外诸侯有不臣之心,到时候那些诸侯不来,责任全在我身上呗?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算了,反正朝廷是防守方,虽然绝技大将的数量不如西凉军,但兵力持平,谁输谁赢也确实不一定。

  王允见杨彪终于闭嘴。

  心情终于舒坦了些。

  但弘农杨氏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王允安抚道:

  “意见相左是好事,有歧义的就要尽管提出来,咱们一起探讨才能让决策更完善嘛。”

  “诸侯们的忠心毋庸置疑,就算有一两个不臣之人总不能全员反贼吧?”

  “而且何须所有诸侯参与?”

  “只要荆州的刘表能出兵,就能与朝廷形成两面包夹之势,西凉军不足为虑。”

  “还有没有意见要补充的?”

  见大殿上没有人再提出异议。

  王允满意地点点头道:

  “好,既然没有问题,那接下来我们便以守卫长安,彻底清除李傕和郭汜为目标,展开战略部署。”

  王允大手一挥,眼神阴狠道:

  “传令出去。”

  “朝廷宽宏大量,先前已经给过西凉军投降的机会,但由于李傕和郭汜执迷不悟,背叛朝廷。”

  “为正国法,重树朝廷威严,除了第一时间投降朝廷的西凉军,不再接受其余西凉军的投降。”

  “呵,我倒要看看他们能聚集多少反贼,正好一锅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最新章节,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