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炮,我等掩护朝廷军。”

  陈砚一声令下,众人便将两门弗朗机炮与一门虎蹲炮放于山顶,火药铅弹等都已准备齐全。

  两门弗朗机炮虽是从宁军缴获,实际却是经过朝廷改良后的子母铳。

  因火炮填充弹药极慢,明朝时就将弗朗机炮改良成母铳与子铳,大战开始前,将子铳填上火药、石子、铅弹等,到了大战时,将子铳往母铳上一卡,点火便可瞬间发射炮弹,打完立刻再换子铳,如此以来,大炮可近乎连发。

  许是见识了其便利性,导致如今的弗朗机炮都是如此构造。

  朝廷军若要绕开松奉城撤退,需经过海寇岛。

  若宁王水军追击,海寇岛上架这几门大炮,也可帮其稍加掩护。

  陈砚本以为只需稍稍帮忙,谁知朝廷军撤退时队形乱了,宁王军将火力对准暴露出来的中小型炮船一顿轰,炸沉十数艘中小型船。

  千料大船为了护住小船,竟被连续击沉两艘。

  如此一个失误,使得原本势均力敌的战局突然一边倒。

  朝廷军此番可谓大败,只能向北溃逃。

  宁王军炮船不愿放弃如此良机,派出五艘千料大船并数十艘中小型炮船追击。

  慌乱之下,朝廷军炮船在海上失去方向。

  就在此时,远处的岛上有两支点燃的火把。

  瞬间,这燃起的火把犹如指路明灯,让他们朝着火把方向狂奔而去。

  宁王军的炮船狂追不舍,靠近岛了也不停歇。

  朝廷炮船沿着火把方向靠近,方才发觉前方是高山,他们根本无法登岛,甚至还因大小船挤过来,导致前进方向受阻,速度降下后宁王的炮船越发靠近。

  朝廷水军参将杨维忠心下一沉,只觉自己中了叛军的埋伏。

  这是被引入死路了。

  此处水域他们并不熟悉,天黑之后失了方向,看到挥舞的火把以为是己方援军,便往此方向狂奔,如今想来却是自己上了大当。

  杨维忠悔恨地叹口气,旋即便抱了必死的决心,对手下道:“我军已无退路,传本官令,全军死战!”

  杨维忠所在舰船立刻高举火把传令。

  各大小船都在一一向下传令。

  到了此时,士兵们已无处可逃,士气可谓一落千丈,只能遵命调转船头,将火炮对准追赶而来的宁王军炮船。

  所有人都静静等着,等宁王军的炮船进入射程。

  “轰轰!”

  两声炮响从山顶传来,惊得杨维忠等人立刻朝着高山方向看去。

  莫不是山上埋伏了众多火炮,此时要与宁王炮船对他们进行前后夹击?!

  杨维忠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心中只一个念头:今日怕是要全军覆没了……

  “报!山上突然出现一队人马,击毁了宁王军一艘千料大船的桅杆!”

  打的是叛军?

  打的是叛军!

  山上竟是他们的援军!

  杨维忠精神大震,脸上是劫后余生的狂喜:“传令下去,援军到了,让所有炮船好好打,抢功的时候到了!”

  舰船上的火把再次挥动起来,大小各船得了指令,瞬间沸腾了。

  “援军到了!”

  “援军到了!”

  各船都发出欢呼,所有人仿佛瞬间活了过来,疲倦的身体仿佛瞬间有了无穷的力量,装填弹药的速度都更利落了。

  与此地的兴奋不同,宁王的炮船接连被炮击,有艘千料大船已在漏水。

  朝廷军的欢呼更是让他们大惊。

  山上竟是朝廷援军!

  莫不是朝廷炮船故意落败后撤,将他们引来此处被山上炮击?

  宁王的炮船立刻调整大炮方向想要迎击,轰出好几炮都落到了山脚,根本无法打到山上。

  回击他们的,又是连续几次炮击。

  因在山顶,火炮的射程大增,轻易就可击中宁王军的炮船。

  被连续击中五六次后,朝廷军的炮船万炮齐发,那气势仿若要将宁王军的所有炮船轰成粉末。

  如此气势更是让宁王军深信岛上埋伏着的是朝廷援军。

  若再不撤退,他们便难逃了。

  宁王的炮船几乎立刻退走。

  朝廷军大船上的士兵们齐呼庆祝胜利时,杨维忠一颗心终于落回了肚子里。

  此时他手下士兵需要休息,断然不可再去追击宁王的炮船。

  既是援军相救,必要派人去接洽。

  可当他派出去的人再回来时,带来的竟是一名文官与二十多名锦衣卫。

  “你说你是何人?”

  杨维忠瞪大双眼,又问了一句。

  只见那文官又朝他拱手,应道:“下官乃是松奉府同知陈砚,因宁王叛乱逃到此岛,今见大人境况凶险便出手相助。”

  同知……

  一个地方同知,身边竟跟着二十多名锦衣卫……

  杨维忠的眼皮跳个不停,莫非此人与圣上有什么裙带关系,方才有如此厚待?

  如此一想,杨维忠一扫此前的惊诧,满脸堆笑:“陈大人客气了,今日若非陈大人相助,我军必要损失惨重,本官还需多谢陈大人。”

  两人好一番客套,很快就亲热起来。

  杨维忠笑得爽朗,状似随意地问道:“不知陈大人有多少大炮?有多少将士?”

  陈砚笑道:“惭愧,下官只六千民兵被困于此,手中只一门虎蹲炮与两门弗朗机炮。”

  当听到六千民兵时,杨维忠倒还好,等得知陈砚只三门大炮,杨维忠的笑容戛然而止。

  三门大炮,就敢对叛军的炮船开火?!

  如此大阵仗,他还以为是援军,险些就要下令截断宁王船队……

  若当时果真如此做了,他杨维忠的整支水师怕是都要交代于此。

  越想杨维忠越后怕。

  他咽了口水问陈砚:“陈大人只三门大炮怎就敢对宁王的炮船开打?”

  宁王光一艘炮船,就有三十多门火炮!

  不聊那陈砚笑得轻松:“宁王的火炮打不到山上。”

  杨维忠一双眼皮跳得更快。

  虽占据了地利,然只三门大炮,其中还有一门是轻便的虎蹲炮,宁王的人一旦攻上来,便是必死之局。

  “杨大人乃是为国平叛,下官既为朝廷命官,自是要鼎力相助,怎能见大人深陷险境而只顾自己苟活?”

  说此话时,陈砚一副大义凛然之态。

  若是换了别的官员说此话,杨维忠必是不信的。

  可眼前这位陈大人实在年幼,又敢干那般危险之事,可见是一片赤之子心,怕真是这般想的。

  不过杨维忠依旧害怕,要是当时他稍有不慎……

  如此一来,陈砚在杨维忠心里就变成了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之小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最新章节,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