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靠系统厨艺略有所成,能养活自己,但外部动荡迫使他早做准备。

  若能在武馆习得国术,即便不如传说般神奇,也能强身健体,提升自保能力,便是值得的。

  李保国听罢柱子的话,脸上并未显露出太多惊讶之色。

  毕竟,在当前局势下,只要是知情者,都想为自己多准备些自保手段。"柱子,习武之事点到为止即可,练练基本功,当作锻炼身体就好。

  真正的国术,武馆里是不外传的,那里的门户之见比咱们这些厨子还要森严。”

  李保国做厨师多年,三教九流都接触过,对国术的门派略知一二。

  确实,国术中蕴含诸多精华,但师承关系更为讲究,许多技艺甚至是一脉单传。

  若无合适的传人,一些国术大师宁可让技艺失传,也不会轻易传授。

  普通人想学几乎是不可能的。"嗯,简单锻炼一下,当作健身也不错。”

  何裕柱理解师傅的意图,点头表示同意。

  国术方面无需强求,能学到些基础的锻炼方法就已满足。

  况且,他还有系统,只是不知练武时能否获得提升?

  李保国见柱子陷入沉思,又叮嘱了一番,担心他因习武而荒废了厨艺。

  尽管局势紧张,但也不能因此停滞不前。

  作为厨师,最重要的是手艺,柱子天赋出众,将来有望进入国宴行列。

  若因练武耽误厨艺,实在可惜。

  师徒二人继续交谈片刻,看时间已近七点半,天色渐暗。

  近期城内**频发,李保国不再多言,嘱咐柱子路上注意安全。

  这时,肖秋珍端着两个饭盒来到院子。"柱子,我把饭菜热好了,你带回去给雨水吃。”

  何裕柱心中感激:“师娘,我代雨水谢谢您。”

  “说什么谢不谢的,咱们是一家人,下次来记得把雨水也带来,我们还没见过呢。”

  何裕柱应承下来,告别师傅师娘后便回家去了。

  傍晚时分,何裕柱回到四合院,已经快八点了。

  因为听到了师父提及的城里局势,又在夜色中赶路,他的心情一直有些沉重。

  这是很正常的反应。

  即便有系统加持,他终究只是个普通人,面对突发状况也无法比别人更从容。

  何裕柱对习武产生了浓厚兴趣,打算等鸿宾楼轮休时,去城里的武馆转转。

  虽然师傅说武馆不会传授真正的国术,但强身健体的动作总能学到一些。

  入夜后,空气变得寒冷。

  何裕柱躺在床上,感到凉意袭来,先裹紧了被子,随后注意到小床上熟睡的妹妹雨水,便拿件布衣轻轻盖在她身上。

  之后,他闭目养神,脑嗨中回顾着一天的经历。

  作为肩负起照顾五岁妹妹生活的十五岁少年,小心谨慎是他生存下去的关键。

  ……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何裕柱已经在中院的水池边清洗昨晚用过的饭盒。

  洗净后,他把饭盒放回屋内,然后走向院子中央。

  根据前世记忆,他站定身形,做出一个怪异的动作,随后挥动手臂,仿佛在进行某种康复训练,动作间透露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重复几次后,何裕柱苦笑着摇了摇头。

  系统毫无动静,显然这样盲目练习是没有效果的。

  刚才他所做的不过是广播体操。

  若是被体育老师看见,肯定会被第一个批评。

  然而,这毕竟是小学时期学习过的广播体操,让一个大学生灵魂去回忆这些,确实有些勉为其难。

  没错,他只是想试试是否能通过这种方式激活系统,得到一些启发,但现在看来并不奏效。

  若要增强体质、提升体格,还是要去武馆学习才是正道。

  清晨,何裕柱正打算整理一下去给雨水准备早餐时,许大茂不知何时已从后院走来。

  看到何裕柱,许大茂惊讶地喊道:"咦,傻……"他一时没改掉旧称呼。"柱子,你干嘛呢?大早上的不睡,在这儿扭来扭去的?"许大茂瞧着何裕柱奇怪的动作,忍不住笑了。"没人告诉你少说废话吗?"何裕柱冷冷回应,丝毫不留情面。"你这话什么意思?说我废话多?"许大茂一听就火了。

  以前何裕柱的嘴那么毒,如今倒好,自己成了被讽刺的对象。

  但他很快意识到没必要和这个家伙争论,转身回屋继续暖被窝、做饭。“真是当了厨子就忘本了,整天在我面前显摆什么?”许大茂想到厨子二字,心中不服气。

  他和何裕柱一直是对手。

  上学时他还能在学问上嘲笑何裕柱,有些得意。

  可自从何裕柱在鸿宾楼做了厨子,变得神气起来,这让许大茂很不甘心。

  学生和工人相比,确实少了些实际收入。

  尽管学生的未来可能更好,但现在能拿到工资的却是何裕柱这样的工人师傅。

  昨天晚上,许大茂回家向父亲诉苦,经过一番劝说,父亲答应帮忙联系放映师傅,许大茂毕业后可以去试试。

  不过有个条件:不能影响学业,还得安分守己,别惹是生非。

  许大茂的父亲人脉虽不及李保国,但也察觉到城里的不安定,所以叮嘱儿子少出门惹事。

  但许大茂对此毫不在意。

  他只清楚一件事,今天放学后就能去放映师傅家,亲手摸摸那台放映机了。

  那可是个稀罕物件,只要去过一次,回来跟院子里的伙伴们一说,他就有得吹了。

  到那时,再提到何裕柱这个身份,他恐怕都不会放在眼里。

  ……

  上午,鸿宾楼。

  何裕柱刚走到后厨,就看见杨老板已经在后院忙碌了。

  这一幕他已经见过多次,每次来都能遇到杨老板在这儿,搞得好像自己总是迟到似的。

  杨国涛的脸色带着几分喜悦:“柱子,今天有几个重要的客人预约,特意请何师傅来掌勺。”

  杨老板说话时语气中透着激动。

  最近几天,何裕柱在后厨的表现赢得了众多顾客的认可,尤其是几位常客,指定要他来掌勺。

  这表明,他对何裕柱的信任是完全值得的。

  起初,杨老板提拔何裕柱为主灶厨师,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没想到何裕柱的表现竟超过了老主灶师傅的水平。

  能让常客专门预约,可不是一般的本领。

  旁边几位师兄弟听后,眼神里流露出羡慕之色。

  他们都是业内人士,自然知道客户主动预约意味着什么。"何师傅,恭喜您啊。”

  “没错,看来咱们鸿宾楼又要增加一位能独当一面的大厨了。”

  以前大家都习惯喊他柱子,但从何裕柱升任主厨并且得到客户认可后,大家对他都心服口服了。"何师傅”

  三个字代表了后厨对他能力的肯定。

  几位主灶师傅看着这一幕,心中并无嫉妒。

  要知道,即便是他们,也没把握能让客人主动预约,而柱子今年才多大?这么年轻的年龄,加上李师傅的支持,尽管他还只是主灶师傅,但没人敢把他当作普通的主灶看待。

  杨国涛在后院对柱子嘱咐了一番。

  如今,何裕柱做的菜在鸿宾楼已渐渐有了些名气。

  特别是得知这主厨不过十五岁,师从李保国后,吸引了更多人前来品尝他的手艺。

  作为当事人,何裕柱心态平静,丝毫不因这些成就而显得自满。

  这让杨老板心中暗暗赞赏。"行,柱子,你先准备好,中午忙起来就看你的表现了。”

  叮嘱完后,杨老板拍拍何裕柱的肩膀便离开了。

  饭店最忙的时间是午间和晚间,因此上午大多是在准备食材和清理厨房等杂务。

  杨老板走后,学徒和厨师们聚在一起,对刚才的消息议论纷纷。

  学徒们自然是对何裕柱的实力钦佩不已。

  同样是学徒,人家这么短时间就成为主灶师傅,还受到客人的专门点名,他们若能有他这样的成就就好了!

  那些上灶师傅和大厨们也都投来了认可的目光。"何师傅,恭喜你啊。”

  大家默契地改口,不再把他当作新人。

  对此,何裕柱依旧保持着谦逊的态度。"运气而已,感谢各位的支持,今后在后厨咱们互相学习。”

  这也是何裕柱让人感到舒适的所在。

  职位虽高,但并不摆架子,即便面对比自己低的职位,也毫无傲气。

  说完这话,何裕柱立刻投入后厨的琐碎事务中。

  原本应由学徒完成的事情,他却做得格外认真。

  毕竟,自己的厨艺提升全靠这些点滴积累。

  大家目睹这一幕,虽有几分触动,但无人上前劝阻。

  起初,众人还会提醒何师傅不必亲自做学徒的工作。

  然而,何裕柱态度坚决,全身心投入这些琐碎事务,毫无敷衍之意,众人便也不再多言。

  ……

  厨艺提升了两级。

  当何裕柱完成最后一盘青椒肉丝后,他拿起围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汗,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厨师这份工作确实辛苦,即使他的厨艺已达标,长时间站立、翻炒颠锅、准备食材,每项都需付出体力。

  即便何裕柱年轻有力,一天下来也感到全身酸痛。

  若换了其他人,恐怕难以坚持。

  但想到系统厨艺的进步,何裕柱认为这一切都很值得。

  【姓名:何裕柱】

  技能:厨艺4级6437/50000)、钓鱼2级3413/5000)

  一切如预期,再过半个月,他就能将厨艺提升到5级。

  之后去考取资格证,未来晋升时就不会被人抓住把柄。"何师傅,辛苦了,休息会儿喝点水吧。

  今晚的菜我已经帮你打好,等会儿您直接带走就行。”

  一位主灶师傅见何裕柱忙完,笑着过来套近乎,一手拿着两个饭盒,一个装着自己的饭菜,另一个则是给何裕柱准备的。

  举手之劳,又能拉近关系。

  大家都明白何裕柱天赋出众且勤奋,知道他不会满足于现状,因此愿意与他多交谈,以求日后能被记住。"谢谢张哥,今天前厅生意如何?”

  何裕柱道谢的同时询问店内经营情况。"何师傅,我正要跟您说呢,刚才我去前厅时听到杨老板提到,今天来的客人越来越多了,吃过您做的菜后都赞不绝口。”

  这表明何裕柱的厨艺肯定比普通主灶师傅高出一截。

  何裕柱听后微微点头。

  凭借系统的提升和持续的练习,他对店内常见的家常小炒早已驾轻就熟。

  接下来,他打算多为包间里的客人提供菜品。

  一般情况下,普通客人由上灶师傅负责即可。

  而包间内,则主要由主厨操刀。

  这里的客人通常身份地位较高,不乏美食家,对菜肴的要求也很高。

  就像上次军管会的人,都是冲着主厨来的老顾客。

  能在包间服务一段时间,对提升他的厨艺很有帮助。

  他计划明天找杨老板谈谈,相信自己的表现能够争取到这个机会。

  喝完水休息片刻后,何裕柱便下班了。

  不过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沿着街道朝宣武门方向走去。

  此时是晚上七点半,他想趁落日余晖去找家武馆,学习一些强身健体的方法。

  在他的记忆中,宣武门附近似乎有几家武馆,以前还能看到年轻人在那里习武。

  大约十五分钟后,何裕柱来到宣武门附近。

  他转了一圈,果然发现两家挂着武馆招牌的大门。

  走进去可以看到一些少年正在练武。

  经过询问才知道,师傅说得没错,这些武馆确实不对外开放。

  那些正在练武的孩子,有的来自富裕家庭,也有的是孤苦无依的孤儿。

  富裕家庭的孩子大多是为了强身健体,希望能在乱世中多一些生存能力。

  而那些孤儿,则多数天资不错,被武馆选中,期望培养成优秀的武术人才。

  前者需缴纳每月五万元的学费,这还不包括练武所需的饮食开销;后者则由武馆抚养长大,日后需入馆修行,为武馆效力。

  以何裕柱当前的情况,自然无法在武馆继续学习,不过武馆还是会出售一些基础的训练资料。

  何裕柱在武馆的架子上随意一扫,目光很快停留在一本蓝色封面的小册子上。"桩功?”

  ……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最新章节,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