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达兄何必心急。陛下行事,自有深意。我等只需静候便是。”

  司马懿看了他一眼,没有再说话。

  对于这个一同被召唤出来的同僚,他心中一直存有几分忌惮。

  贾诩此人,看似无害,实则心机深沉,手段毒辣,是真正能“算无遗策”的人物。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房间内。

  正是换上了一身便服的李璘。

  “参见陛下!”

  司马懿和贾诩连忙起身,躬身行礼。

  “坐。”

  李璘摆了摆手,自顾自地在主位上坐下。

  “朕今日找你们来,是有一件事,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他将不良人传来的,关于晋王李克用和岐王女帝的情报,言简意赅地复述了一遍。

  “如今,朕的大军已开赴西域,长安看似空虚。李克用在北,女帝在西,皆虎视眈眈。若是你们,当如何破此局?”

  司马懿沉吟片刻,率先开口。

  “启禀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在于‘稳’。”

  “李克用与女帝,虽有异心,但对我大唐真正的实力,尚存敬畏,不敢公然反叛。他们此刻的种种小动作,不过是试探。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以外征高昌为名,暗中削其羽翼。”

  “臣可派遣锦衣卫精锐,潜入晋阳与凤翔,刺杀其重要将领,烧毁其粮草,散布其内部不和的谣言。如此一来,不出半年,此二贼必内乱自生,届时我大军西归,便可一鼓作气,将其荡平。”

  司马懿的计策,四平八稳,阴狠毒辣,是典型的“温水煮青蛙”。

  李璘听完,不置可否,将目光转向了贾诩。

  “文和,你呢?”

  贾诩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他放下茶杯,慢条斯理地说道:“仲达兄此计,乃是万全之策,老成持重。只是……”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

  “耗时太久,且不够……诛心。”

  “哦?”

  李璘来了兴趣,“你有何高见?”

  贾诩站起身,对着李璘深深一揖。

  “陛下,臣有一计,名为‘阳谋’。”

  “所谓阳谋,便是将计策摆在明面上,让敌人明知是陷阱,却又不得不往里跳。”

  “陛下可下一道圣旨,昭告天下。”

  贾诩的声音,仿佛带着一种魔力,让整个房间的光线都暗淡了几分。

  “圣旨的内容很简单。就说,西域高昌犯上作乱,人神共愤。朕欲起天兵讨伐,然国库空虚,一时难以凑齐大批粮草军饷。”

  “因此,朕恳请天下藩王,为国分忧,共赴国难。请晋王与岐王,即刻押送一批钱粮,前来长安,以助西征大军。”

  “同时,为表彰二王忠心,朕特许二王,可派嫡子或心腹重臣,随军西征,共立不世之功。待大功告成之日,朕必不吝封赏。”

  贾诩说完,便退回座位,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上面的热气。

  司马懿的眼中,却闪过了骇然之色。

  毒!

  太毒了!

  这一招,简直是把刀架在了李克用和女帝的脖子上!

  让他们送钱粮来长安?

  这跟肉包子打狗有什么区别?

  钱粮一进长安城,就别想再出去了。

  让他们派嫡子或心腹来随军?

  这更是赤裸裸地索要人质!

  如果他们答应,就等于是自断臂膀,自削实力,将身家性命的一部分,主动交到了皇帝的手里。

  可如果他们不答应呢?

  那就是抗旨不遵!

  在皇帝已经把姿态放得这么低(恳请),又给了这么大一个“为国分忧”的台阶的情况下,你还抗旨?

  那就是明着告诉天下人,你要造反!

  到时候,李璘再发兵攻打他们,就不是无故征伐,而是平定叛乱!

  占尽了道义上的制高点!

  无论他们怎么选,都是死路一条!

  这根本就是一个无解的阳谋!

  李璘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他看着贾诩,就像在看一件最完美的艺术品。

  “好!好一个阳谋!”

  他猛地一拍桌子,大笑道:“就用文和之计!”

  “司马懿!”

  “臣在!”

  “朕要你锦衣卫,配合这道圣旨,将晋王与岐王这些年,暗中做的那些勾当,编成故事,散布到民间去!朕要让全天下的百姓都知道,他们不是什么一方诸侯,而是两个意图谋反,不忠不义的国贼!”

  “臣,遵旨!”

  司马懿躬身领命,心中对贾诩的忌惮,又深了一层。

  李璘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繁华的长安城,眼中闪烁着冰冷的火焰。

  “朕倒要看看,李克用和那个女帝,接到这份‘礼物’之后,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朕,就在晋阳城里,等着他们的答案。”

  圣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从长安发出,送往大唐的每一个角落。

  与以往那些威严、肃穆的圣旨不同,这一次的圣旨,措辞极为恳切,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低声下气”。

  神武皇帝李璘,以一种近乎悲情的口吻,向天下臣民哭诉了国库的空虚,西征大军的艰难,以及高昌国的狼子野心。

  最后,他“恳请”天下有能力的藩王,能够为国分忧,为君分忧,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这道圣旨一出,天下哗然。

  普通百姓们,被皇帝这番声情并茂的“哭穷”给感动得一塌糊涂。

  “哎呀,没想到陛下这么难啊!”

  “是啊,咱们这位新皇,登基以来,又是清算贪官,又是整顿朝纲,没想到国库竟然这么空虚。”

  “那高昌国也太不是东西了!咱们大唐对他们那么好,他们竟然还敢刺杀使者!”

  “晋王和岐王,可都是咱们大唐的藩王,食君之禄,享万民供奉,这个时候,他们要是不出点血,那可就太说不过去了!”

  一时间,民间的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皇帝。

  而与此同时,由司马懿的锦衣卫暗中操作的各种“小道消息”,也开始在各大城市的茶馆、酒楼里流传开来。

  “哎,你们听说了吗?晋王李克用,根本就不是汉人,他是个沙陀人!”

  “什么?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听说他野心大得很,天天在晋阳招兵买马,还把他那十三个儿子个个封为将军,我看他就是想学当年的安禄山!”

  “还有那个岐王,听说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妹妹那个幻音坊,根本就不是什么正经地方,里面养了一群妖女,专门刺探情报,也不知道想干什么!”

  “嘖嘖嘖,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亏我们以前还觉得他们是镇守一方的英雄呢。”

  这些流言,真假参半,却极具煽动性。

  它们像病毒一样,迅速扩散,一点点地侵蚀着晋王和岐王在民间的声望。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长安的荔枝:我拥兵百万被贬岭南,长安的荔枝:我拥兵百万被贬岭南最新章节,长安的荔枝:我拥兵百万被贬岭南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