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说庄头向佃农收的是六成,而不是五成后,李可也是向这佃农问清楚了庄头家所在的位置。

  考虑到庄头说不定还有打手,万一自己这个驸马一不小心被对方给打死了,单独去的话,也有点过于冒险了。

  李可还在第二天把县令也给叫了过来,紧接着,便在县令、县里衙役的陪同下,一起到了庄头家里喝茶。

  问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庄头一听说李可就是公主驸马,开始也是被吓了一跳。

  不过……

  接下来,对方的话当然也是‘有理有据’。

  比如说,这从佃农手里收上来的粮食,总要运到应天府去吧。

  那这个运送过程中的损耗,要不要加在里面?

  还有,一些佃农也不是什么好人呐,拿还是湿的稻谷,以及一些烂的稻谷,给他们充数,甚至还有人往里面掺点尘土,驸马爷您以为那些佃农就都是老实人么?那他们不得收多一点,防止到了公主府一称不够数。

  你还别说,听了对方这么一解释,李可觉得对方说得还挺有道理。

  然而李可随后又道:“可本驸马还听闻,你们拿大的量器来收租,佃农说,你们那量器一看就不对劲。吴江县令!”

  “下官在!”

  李可道:“可否检验一下这里的量器。”

  那吴江县令也是额头冒汗。

  只能说,吴江县令觉得李可太过于小题大做了,反正庄头又没有亏欠公主府的。

  这公主府不是还有五成嘛。

  那又何必要如此认真呢。

  但既然李可已经这么说了,他也只好让人去了。

  李可当然对他们不放心了,必须要亲自去看,结果到了库房后,果真就看到了两种不同规格的量器。

  另外……

  李可还从佃农的口中得知这一带有很多的逸夫。

  所谓逸夫,据佃农所描述他们的所作所为,然后李可自己脑补,差不多就相当于是黑社会。

  专门以欺诈、勒索、斗殴、抢劫为生。

  而且据说有一部分的人,还负责公主府粮食的征收。

  专门帮庄头干活,然后庄头再给他们分钱。

  估计那多收的一成,有一半就给了这些逸夫。

  李可也没什么好说的,直接让吴江县令出一个解决方案,到时候,他拿着这个解决方案,去给陛下看。

  吓得对方双腿都抖了三抖。

  在这个过程中,姚广孝也是一直在观察李可的反应。

  “和尚你干嘛老是这样盯着我?”

  某天下午,县城里的一间茶馆里,李可看他盯自己都盯得自己有些发毛了,于是便问道。

  姚广孝也是问李可道:“李参政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李可喝了一口茶水,“我还能怎么办,看陛下怎么办吧。”

  姚广孝又道:“贫僧看李参政心中似乎只有叹息。”

  李可只能是回道:“毕竟都不容易,各有各的难处。但这些逸夫,肯定不能说是什么好人。”

  第二天。

  取走了县令的解决方案后。

  李可这才返程,花了几天的时间,回到了应天府。

  大善殿。

  回来后,李可很快就把自己这些天的见闻都给朱元璋说了说。

  至于说高启为何不愿意当官。

  李可也是给出了解释,“高启不愿意当官,很简单,他的个性就是那样,喜欢无拘无束,而当官规矩实在是太多了。他还写诗说,天没亮,就要去上朝,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朱元璋已经有许多天都没有见到李可了,这些天都见不到李可,实在是有点想念。

  听了李可的话后,也是问道:“就如此简单?”

  李可道:“这算是主要原因吧,我以为,那么多文人都不愿意出仕大明,像很多人,给大明修好了《元史》后,就立马以年老为由跑了,这一定是有某些共同的原因。”

  朱元璋便问道:“那你说,这个共同的原因又是什么?”

  李可便道:“大概是他们真的是大元忠臣吧。尤其苏州自古繁华,元朝皇帝更是给了当地的士子文人别人难以想象的优待,他们能有这几十年的好日子,全都赖元帝所赐。这一时间,让他们怎么能够接受突然冒出来的大明呢?何况从古至今,儒家文人们都赞赏忠君。鄙夷另投他主。臣以为,想让他们都出仕,尽心尽力地为陛下做事,很难。”

  朱元璋便道:“那意思就是说,他们说什么年老体衰都是借口了?”

  李可道:“可以这么说吧!其实陛下你自己心里面也很清楚不是?只是鉴于他们的身份,不好发作罢了。”

  之后李可又道:“臣以为,大明想要解决官员不够用的问题,已经不能再去指望这些大元遗老。臣提议,陛下更应该做的,其实是尽早地兴办教育。这些大元的遗老,就随他们去吧。臣还有一个想法!”

  朱元璋便问道:“什么想法?”

  李可道:“臣这边,可以每年拿出五十万两来修建学堂,以及完善相关教育资源。其实这当官,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只要这个人识字、会算术,再在朝堂上待上一段时间,自然慢慢地也就学会怎么当官,怎么治国了。臣可以负责此事!”

  朱元璋也是有点好奇了起来,一脸狐疑地看着李可,问道:“你小子,今日为何突然这么主动?这可不像是你往日里的风格。”

  李可只好道:“陛下这话说的!臣这里的钱,终究是要想个办法花出去的,这兴教育,本就是一个不错的花钱的机会,臣又怎么可能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只不过臣希望,这教育可以由臣来操办,这把钱给到州县的话,臣多少还是对州县有点不是很放心。臣希望臣可以垂直管理!”

  朱元璋道:“垂直管理?”

  李可:“就是钱由臣来划拨,像是老师的招募,乃至于课程怎么弄,都由臣来管理。”

  朱元璋不是很懂李可的用意。

  不过李可既然有这样的心,那他也不反对就是了。

  反正又不用他出钱。

  最后,朱元璋也是提起了公主府皇庄的事,大概这是李可的事,因此朱元璋竟然一点都不觉得愤怒。

  只是道:“那皇庄的事,你又打算如何解决?”

  李可便道:“臣也不懂这个在明律上,应该如何去进行审判,不过如今大明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就算是把他们都砍了,也无济于事,那还不如改用其他的惩罚的手段。正如臣此前所说,把他们抓了,判劳改吧。至于劳改做点什么,陛下可否让臣来安排?”

  朱元璋便道:“怎么?你有什么想法?”

  李可便道:“让他们去开垦种地吧,估计他们一到晚上就逃跑,不太好集中管理,管理成本也高。”

  “臣的意思是,可以在应天府修建一所监狱,这应天府西北不是军营么,而且军营旁,还有大片的空地,可以在那修建一所监狱,然后让他们在里面织布。”

  朱元璋:“织布?”

  李可:“对。”

  朱元璋一脸无语地看着李可。

  这样的想法,估计也只有李可能够想得出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朱元璋的官,狗都不当,朱元璋的官,狗都不当最新章节,朱元璋的官,狗都不当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