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确定好了获奖的人员名单之后,接下来自然就是昭告天下,以及发放奖励。

  在此之前,肯定没有人会相信,就凭一点手艺,一部小说,就能获得二十两银子的奖励。

  你别说百姓不信,当官的,都觉得这很荒唐,毕竟他们一个月的俸禄,也还没有二十两银子呢。

  胡惟庸今年年初时,已经被提拔为参知政事,如今跟左丞汪广洋,在操持着朝廷。

  胡惟庸对此就很是不解,拿这个去问汪广洋,问问汪广洋的意见。

  汪广洋只懂唯唯诺诺,胡惟庸便感觉,汪广洋这个人虽说地位犹在自己之上,但不足为虑。

  第二天。

  正好是一个月两次的上大朝的时间,这大朝嘛,李可还是要去上一上的。

  如果是平常的小朝,那李可就不去了。

  这是他跟朱元璋申请的。

  散朝后,胡惟庸便又找到了李可,如今李可老师李善长还病着呢,还没有回到朝堂。

  现如今的中书省,能说得上话的,也就汪广洋,然后胡惟庸,以及李可。

  胡惟庸也是随口地问了问李可这么做的用意。

  李可也懒得跟他长篇大论地去解释,毕竟这要解释起来,那就得一匹布那么长了。

  只是回对方道:“哎……这个原因太复杂了,要解释起来,并不容易,反正……就先这么做着吧。”

  胡惟庸又问李可道:“听说李参政手里掌握着数百万两银子,并且可以随意使用。”

  李可回道:“都是陛下信任而已,没有陛下信任,哪有我?”

  胡惟庸发现李可真的是滴水不漏。

  李可由于不太愿意浪费时间跟对方聊天,随后也是找了一个借口,就回去了。

  而胡惟庸看李可对朝堂上的事漠不关心,心想,李可估计也不会成为他的对手。

  其实自打杨宪伏诛以来,朝堂上的群臣都隐约地感觉到了陛下对左丞相李善长的不满。

  现如今左丞相李善长这么长时间都不回到朝堂上来,这位置也就会空出来。

  这正是他们可以上进的机会。

  而随着旨意在年底陆续抵达各州县,还有奖励都发放了下去。

  虽说此次活动影响甚微,但也还是在一些地方激起了一些浪花。

  就比如说在杭州,隐居避祸在此的罗贯中就看了此次获奖的小说。

  这身边的朋友什么的,都知道罗贯中如今是个写小说的。

  就把那些获奖的小说,都给罗贯中看。

  一位专门以说书为生的说话艺人,也是跟罗贯中道:“罗先生您为何不去参赛?您若是拿您的作品去参赛,绝对能得第一!”

  此前也说过,杭州在元朝的时候就十分地繁华,这里的胡椒消耗量,一年就达几百万斤,但还不仅仅如此,这里其实还聚集了大量的说话艺人,几乎已经可以说是形成了产业链,这也是为何罗贯中晚年隐居避祸,也要来到此处的原因。

  因为任何一个小说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拿出来让说话艺人,将自己所写的故事,给传说出去,毕竟古代能自己认字的人还是太少了。

  罗贯中也看了看获得第一名的,看名字,有点熟悉,这不就是他们杭州的?

  其实当初朝廷征集作品的时候,罗贯中也知道有这样一件事,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

  那说话艺人又道:“朝廷这一次是真给银子!白花花的银子!我都看见了!罗先生你若是实在不愿意出名的话,那你以我的名义,我拿你的作品去参赛,到时候得奖了,我俩平分,如何?”

  罗贯中差点被对方的话给气笑。

  “你倒是打得一个好算盘!”

  不过话说完后,罗贯中还是不得不问了一句道:“你说,这朝廷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说话艺人哪懂那么多,只随意地回道:“我们这样的小民哪知道朝廷想要做什么,不管怎么说,只要能赚钱就好。接下来一年据说还有,罗先生您要不要考虑一下?”

  看着对方那怂恿的小表情,其实对面站着的,也不过就是一个十几出头的年轻人而已,罗贯中想了想,要不自己也试试?

  毕竟这狗朝廷的钱,不赚白不赚。

  然后便道:“我再考虑考虑。”

  “这还考虑个什么。有的人写得还不如罗先生您呢,居然还获得了五两银子的激励奖呢。今年这年,过得可就舒服了。这不得多宰只鸡,多宰只鸭庆祝庆祝?”

  另外……

  随着奖励一起下发下去的,还有一些悬赏告示。

  一类是悬赏精美的手工艺术品。

  一类是悬赏发明新式的有助于提升开垦种地的农具。

  只要入选了,就能获得二十两银子的奖励。

  与此同时……

  还有一张悬赏五百两银子的,正是李可此前所说的,如何在茫茫的大海上确定自己的经纬度。

  从前几千年了,这朝廷的旨意向来都是用来教谕百姓要好好种地,又或者是今年的税收,又得增加一成。

  现在倒好!

  朝廷居然还给百姓发钱。

  李可还把那些获奖人员的名单,都列了出来,有名有姓,而且精确到哪个州,哪个县人。

  一时间……

  这些事也成为了大明百姓过年的谈资。

  其中,又以东南沿海的影响最大。

  毕竟如今光是应天府一带,加上苏州、杭州一带的人口,就有近两千万,这些地区的发达,也使得这里的人有更多的心思去谈论这个。

  另外……

  截止到今年年底为止,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把钱都给存到应天府的银行,以及,想让李可把银行给开到别的地方去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

  李可干脆又让朱元璋帮他发布了一项旨意,来年,六月份吧,召集天下行商在应天府商量更进一步发行纸钞以及继续扩大纸钞使用范围之事。

  现在的纸钞,其实还没有涉及到普通的民间百姓,民间百姓使用的还是以铜钱为主。

  而且现在的纸钞,也大多都为大额的,只供商业大量货物买卖时使用。

  李可觉得,接下来说不定还可以再下沉一点。

  至于说会不会搞砸……

  李可以为,他就算是再搞砸,也绝对比朱元璋自己弄要好多。

  而且……

  这不是先商量嘛!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朱元璋的官,狗都不当,朱元璋的官,狗都不当最新章节,朱元璋的官,狗都不当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