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六月初四。
齐王李元吉抗旨出府,前往玄武门,欲截杀太子。
技不如人,被尉迟敬德一箭射死。
翌日。
尉迟敬德负荆请罪,皇帝李渊沉默半响,仰天长叹一声,称尉迟敬德为有功之臣,不该惩罚。
旋即,李世民面容悲戚道:“父皇,儿臣怀疑,齐王背后有人挑唆。”
“齐王平日里虽骄横霸道了些,却也从未有过要手足相残的意思。”
“况且。”
“齐王被父皇禁足已久,又怎么可能会知道外头的消息,会知道儿臣昨日将路过玄武门。”
“再者,看守齐王府的,是父皇您亲自调去的北衙军,仅凭齐王和他府中的那些侍从,当真能这般轻而易举地杀出来吗?”
这话……确有几分道理。
李渊眯了眯眼,眼中透出一抹冷厉之色。
眼下这情形,与当初让建成同世民争的情形不同。
当初那群老油条好歹是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行事,该做什么,做到什么地步,都有他来把控。
可这回,有人背着他,拿他的儿子当刀使!
这不仅仅是没把李元吉当个王爷看,甚至是没有将他放在眼里。
“世民,你去查查。”
挑唆皇子争储,诛九族都不为过!
“儿臣领命!”
李元吉固然不讨喜。
可躲在李元吉身后谋求算计的那一位,更加可恶该死!
现如今,在大唐之中。
只要李世民和李渊有心去查,便几乎没有能瞒得过他们的事情。
不过三日,背后之人便浮出水面。
薛万彻挑唆齐王争储,并协助齐王逃出王府,按律当诛,其家产尽数抄没。
家眷流放三千里。
储位之争,终于彻底落下帷幕,再难起波澜。
李渊听罢李世民的禀报后,面色怅然。
半晌,开口道:“朕想让元吉依旧以亲王之规下葬。”
“世民,你以为如何?”
死人的事,便是办得再声势浩大,又能有什么用?
李世民自然不会计较这点小事。
“回禀父皇,儿臣并无异议。”
闻言,李渊略松了口气。
李元吉因在玄武门刺杀李世民而死,若世民咬定主意要计较,即便元吉死了,也该贬为庶人,扔到乱葬岗。
或许是老了。
也或许是经历了李建成的事情。
李渊对自己生下的这些孩子略多了几分怜爱与心疼。
如今,李元吉生前身后的名声已然是一片狼藉,便只剩下这入葬之规,能够勉强为他遮掩一番。
李世民望着李渊眼中的仁慈与不忍。
第一次这般清楚地认识到,父皇已经老了。
已经不再有以前的杀伐果断,也不再有以前利用储位之争来弄权的狠辣残忍。
反倒是真多了几分父亲的宽容与仁厚。
……
或许是因为失子之事。
在薛万彻被斩首后的第二天,李渊便病倒了。
这病来势汹汹。
又过了两三日,不仅没有半分好转,甚至连榻都下不去了,人都透着几分迷怔与恍惚。
好容易时至傍晚,喝了药后,李渊勉强清醒了几分。
“什么时辰了?”
说话时,他胸腔中呼哧呼哧,几乎要盖过说话声。
裴寂听到动静,忙三步并作两步赶了过来。
压了压面上的悲戚之色,露出三分笑来,回道:“回陛下,此时已经是戌时了。”
“陛下您可要用膳?”
陛下这病来得及,又寻不到具体的病根。
无论是太医院的太医,还是从民间搜刮着请来的名医,都说皇上是怒火攻心,又思虑甚多所致。
若能解了心事,无药自好。
若始终耿耿于怀,难以自拔,那便成了无药可医。
李渊疲惫地摆了摆手。
“梨花小院。”
“传轿辇,朕要去一趟梨花小院。”
见皇帝如此,裴寂真是又心痛,又焦急。
“陛下若想见陈修竹,下旨将他传入宫中便是。”
“您身子都这样了,又何苦要折腾着出去!”
闻言,李渊只是摇头。
“摆驾!”
不一样。
他去梨花小院,和下旨将陈修竹传入皇宫,是完全不一样的。
求人,自然要拿出求人的态度来。
… ....
夜幕将至。
梨树下的桌案上点着一盏油灯,又用香炉燃了驱蚊的香草。
陈修竹坐在案边,手中握着一把空白的折扇。
裴寂远远地看到这情形,心中大骇。
瞧这情况,陈家这位年轻的家主,莫非是早知道陛下要来?
可陛下此次出宫实乃临时起意。
便是在宫中有再多的探子,也没办法赶到陛下前面来。
莫非……这位陈家家主当真能掐会算?
“陈先生!”
李渊在裴寂的搀扶下,踉跄着下了轿辇,跌跌撞撞地走了陈修竹面前。
沉默着看了陈修竹许久后,忽然拱手行了一礼。
天子之礼!
天子受万民敬仰,万朝跪拜,何时有过主动给别人行礼的状况?
“陛下有何事,尽管直言。”
若是旁人,被皇上行礼,恐怕要惶恐着跑出八丈远。
然而陈修竹却是一脸的镇定自然。
李渊闻言,亦没再拖延下去。
“世民的能力不错,朕承认。”
“可朕心里头还很清楚,很多事情并非是他能够做到,能够理顺的,小先生这段时间应当是帮了世民不少忙。”
“朕想求你,在朕百年以后,你能继续帮着世民。”
“无论官职,爵位,财宝,只要先生想要,朕一律不会拒绝。”
这条件对于普通人而言固然诱人。
可对于陈修竹而言,却没有半点能够诱惑到他。
他只淡淡道:“陛下放心,按照我陈家家规,只要殿下为人中直,不克扣百姓,我陈家自然不会置陛下与大唐江山于不顾。”
听到陈修竹的承诺,李渊只觉胸口的一块大石被搬开了。
深深地呼了几口气。
又冲着陈修竹再行一礼,叹道:“多谢先生为朕考虑,为江山社稷考量。”
以陈修竹的本事,自然能够保大唐百年不衰。
百年之后,若陈家再有什么大才能者出世,李家自然也能沾上几分福气,稳固皇权。
见陈修竹阖眼摆手,透着几分送客之意。
李渊也不必再多纠缠。
当即起身离开,步履都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看着李渊的背影,陈修竹只是长叹一声:“哎,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啊。”
齐王李元吉抗旨出府,前往玄武门,欲截杀太子。
技不如人,被尉迟敬德一箭射死。
翌日。
尉迟敬德负荆请罪,皇帝李渊沉默半响,仰天长叹一声,称尉迟敬德为有功之臣,不该惩罚。
旋即,李世民面容悲戚道:“父皇,儿臣怀疑,齐王背后有人挑唆。”
“齐王平日里虽骄横霸道了些,却也从未有过要手足相残的意思。”
“况且。”
“齐王被父皇禁足已久,又怎么可能会知道外头的消息,会知道儿臣昨日将路过玄武门。”
“再者,看守齐王府的,是父皇您亲自调去的北衙军,仅凭齐王和他府中的那些侍从,当真能这般轻而易举地杀出来吗?”
这话……确有几分道理。
李渊眯了眯眼,眼中透出一抹冷厉之色。
眼下这情形,与当初让建成同世民争的情形不同。
当初那群老油条好歹是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行事,该做什么,做到什么地步,都有他来把控。
可这回,有人背着他,拿他的儿子当刀使!
这不仅仅是没把李元吉当个王爷看,甚至是没有将他放在眼里。
“世民,你去查查。”
挑唆皇子争储,诛九族都不为过!
“儿臣领命!”
李元吉固然不讨喜。
可躲在李元吉身后谋求算计的那一位,更加可恶该死!
现如今,在大唐之中。
只要李世民和李渊有心去查,便几乎没有能瞒得过他们的事情。
不过三日,背后之人便浮出水面。
薛万彻挑唆齐王争储,并协助齐王逃出王府,按律当诛,其家产尽数抄没。
家眷流放三千里。
储位之争,终于彻底落下帷幕,再难起波澜。
李渊听罢李世民的禀报后,面色怅然。
半晌,开口道:“朕想让元吉依旧以亲王之规下葬。”
“世民,你以为如何?”
死人的事,便是办得再声势浩大,又能有什么用?
李世民自然不会计较这点小事。
“回禀父皇,儿臣并无异议。”
闻言,李渊略松了口气。
李元吉因在玄武门刺杀李世民而死,若世民咬定主意要计较,即便元吉死了,也该贬为庶人,扔到乱葬岗。
或许是老了。
也或许是经历了李建成的事情。
李渊对自己生下的这些孩子略多了几分怜爱与心疼。
如今,李元吉生前身后的名声已然是一片狼藉,便只剩下这入葬之规,能够勉强为他遮掩一番。
李世民望着李渊眼中的仁慈与不忍。
第一次这般清楚地认识到,父皇已经老了。
已经不再有以前的杀伐果断,也不再有以前利用储位之争来弄权的狠辣残忍。
反倒是真多了几分父亲的宽容与仁厚。
……
或许是因为失子之事。
在薛万彻被斩首后的第二天,李渊便病倒了。
这病来势汹汹。
又过了两三日,不仅没有半分好转,甚至连榻都下不去了,人都透着几分迷怔与恍惚。
好容易时至傍晚,喝了药后,李渊勉强清醒了几分。
“什么时辰了?”
说话时,他胸腔中呼哧呼哧,几乎要盖过说话声。
裴寂听到动静,忙三步并作两步赶了过来。
压了压面上的悲戚之色,露出三分笑来,回道:“回陛下,此时已经是戌时了。”
“陛下您可要用膳?”
陛下这病来得及,又寻不到具体的病根。
无论是太医院的太医,还是从民间搜刮着请来的名医,都说皇上是怒火攻心,又思虑甚多所致。
若能解了心事,无药自好。
若始终耿耿于怀,难以自拔,那便成了无药可医。
李渊疲惫地摆了摆手。
“梨花小院。”
“传轿辇,朕要去一趟梨花小院。”
见皇帝如此,裴寂真是又心痛,又焦急。
“陛下若想见陈修竹,下旨将他传入宫中便是。”
“您身子都这样了,又何苦要折腾着出去!”
闻言,李渊只是摇头。
“摆驾!”
不一样。
他去梨花小院,和下旨将陈修竹传入皇宫,是完全不一样的。
求人,自然要拿出求人的态度来。
… ....
夜幕将至。
梨树下的桌案上点着一盏油灯,又用香炉燃了驱蚊的香草。
陈修竹坐在案边,手中握着一把空白的折扇。
裴寂远远地看到这情形,心中大骇。
瞧这情况,陈家这位年轻的家主,莫非是早知道陛下要来?
可陛下此次出宫实乃临时起意。
便是在宫中有再多的探子,也没办法赶到陛下前面来。
莫非……这位陈家家主当真能掐会算?
“陈先生!”
李渊在裴寂的搀扶下,踉跄着下了轿辇,跌跌撞撞地走了陈修竹面前。
沉默着看了陈修竹许久后,忽然拱手行了一礼。
天子之礼!
天子受万民敬仰,万朝跪拜,何时有过主动给别人行礼的状况?
“陛下有何事,尽管直言。”
若是旁人,被皇上行礼,恐怕要惶恐着跑出八丈远。
然而陈修竹却是一脸的镇定自然。
李渊闻言,亦没再拖延下去。
“世民的能力不错,朕承认。”
“可朕心里头还很清楚,很多事情并非是他能够做到,能够理顺的,小先生这段时间应当是帮了世民不少忙。”
“朕想求你,在朕百年以后,你能继续帮着世民。”
“无论官职,爵位,财宝,只要先生想要,朕一律不会拒绝。”
这条件对于普通人而言固然诱人。
可对于陈修竹而言,却没有半点能够诱惑到他。
他只淡淡道:“陛下放心,按照我陈家家规,只要殿下为人中直,不克扣百姓,我陈家自然不会置陛下与大唐江山于不顾。”
听到陈修竹的承诺,李渊只觉胸口的一块大石被搬开了。
深深地呼了几口气。
又冲着陈修竹再行一礼,叹道:“多谢先生为朕考虑,为江山社稷考量。”
以陈修竹的本事,自然能够保大唐百年不衰。
百年之后,若陈家再有什么大才能者出世,李家自然也能沾上几分福气,稳固皇权。
见陈修竹阖眼摆手,透着几分送客之意。
李渊也不必再多纠缠。
当即起身离开,步履都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看着李渊的背影,陈修竹只是长叹一声:“哎,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最新章节,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最新章节,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