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倭奴已经投降,表示愿意归顺我大唐。”

  尉迟敬德拱手行礼。

  他的盔甲上风尘仆仆,还沾着大和将士的血迹。

  不过短短半年时间,他便已经以摧枯拉朽之势征服了倭奴国。

  李世民皱着眉头,沉默良久。

  终是道:“屠城,灭族!”

  先生说倭奴人性情卑劣,极为奸诈,他们的投降半点不可信。

  从倭奴使者的品性上便能瞧见三分。

  这样的人留着,始终是祸患,倒不如斩草除根来得痛快。

  “是!”

  尉迟敬德毫不犹豫。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况倭奴人身材矮小,心思奸诈,杀了也不可惜。

  ……

  “兄长,我听说倭奴已经投降,陛下下旨,要屠城灭族。”

  陈修云将火药最新的研究成果呈到了陈修竹面前。

  经过数年研究,火药已经可以投入战场使用,虽然还没有出现成型的枪械。

  但如今打仗都使用刀枪棍戟,这一个火药包扔过去,就已经是堪比天罚了。

  “倭奴……”

  “不可惜!”

  陈修竹勾了勾嘴角,露出一抹冷笑。

  翻了翻眼前的火药实验记录。

  不愧是传世千年的世家,培养出的子弟确实要比寻常人强些,即便没有他的插手,火药的研究也远超原本的历史进程。

  他点了点记档,开口道:“陛下知道吗?”

  陈修云明白他的意思,笑道:

  “火药的记档做了两份,呈给陛下的,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份。”

  甚至就连研究火药的人,也全部都是陈家,与陈家原本安排入朝堂的人。

  火药研究的真实成果,除了陈家以外,无人可知。

  这样厉害的东西,既能保卫大唐领土,也能壮大上位者的野心。

  流血千里,尸横遍野,可并非陈家所愿。

  陈修竹点了点头:“火药的研究进程先停一停。”

  必须得压一压进度。

  纸包不住火,难保皇帝一定不会获得他手中的这份记档,还是以防万一的好。

  毕竟若有需要,他随时都能直接将热武器的研究进程拉到最高。

  “是。”

  陈修云虽有不解,却还是点头应下。

  跟随家主的领导,听从家主的命令,是陈家子弟知世事后要学的第一课。

  陈家的族长,除了曾出过一个为情所困的恋爱脑外,其余的不是能够带领家族中兴,翻手间改变格局的执棋者,也是能够维持家族的守成之士。

  ……

  “兄长!”

  陈修竹正同陈修云说话间,便有侍从来报,开拓海上商路的陈修阳回来了。

  正在外头求见。

  “兄长,我带回了占城稻和马铃薯。”

  “占城稻的口味略逊色一些,但产量要大许多,可供天下黔首果腹。”

  “还有这马铃薯,颇具风味,产量也不错。”

  陈修阳说得手足舞蹈,满脸的振奋。

  好似一个归家向家中大人展示成果的孩童一般,望向陈修竹的眼中充满了孺慕与敬仰。

  他原本想着,大唐地大物博,要什么没有?

  为什么还要开着商船,去同海外的蛮人交易。

  如今看来,兄长真是高瞻远瞩!

  旁的东西不说,单这两样农作物,便已经能挽救千万黔首的性命,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活下去。

  “此言当真?”

  陈修阳的话音刚落,便见李世民一个箭步冲了进来,目光灼灼地望着陈修阳。

  即便如今的大唐称得上海晏河清,四海升平。

  可在最偏远的地方,仍会有无数人因为饥寒交迫而死,最穷苦的百姓,仍旧在每日奔波,也未必能吃得饱肚子。

  产量更大的农作物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修阳敢用项上人头保证!”

  陈修阳昂首而立,言谈中透着陈家的风骨与自傲。

  “好,好!”

  李世民连声道:“你可愿献上占城稻和马铃薯的种子,朕愿赐你黄金千两,并赐牌匾天下之功。”

  陈修云闻言并未一口应下,而是扭头望了陈修竹一眼。

  见陈修竹脸上浅笑未变,方才点头应下。

  ……

  在朝廷和陈家的协力培育下,马铃薯和占城稻的产量与口感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第二年春,朝廷拿出了大批占城稻和马铃薯的种子。

  凡有需要者,皆可以用粮食来换。

  秋收之时。

  百姓们看着金灿灿的稻谷,以及比成人拳头还大一圈的土豆,皆喜不自胜,甚至喜极而泣。

  “没想到占城稻和马铃薯的产量竟然这么高,从今往后咱们便再也不需要担心饿肚子了。”

  “若三十年前有占城稻和马铃薯,阿爷也不会饿死。”

  “我听说,这两样农作物是陈家人出海行商时带回来的,若没有陈家人,便没有这样的收成!”

  民以食为天。

  陈家带回来的农作物解决了百姓的粮食问题,在百姓心中,陈家的地位也愈发重要。

  时至今日。

  若有人想要造反,推翻李家的统治,百姓们大都是无所谓的。

  毕竟皇帝轮流坐,龙椅上坐着的那位是谁,轮不到他们操心。

  可若有人扬言要去灭陈家。

  所有百姓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在陈家面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陈家建立起第一道防线。

  陈家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

  和占城稻,马铃薯比起来,陈修阳带回来的那几箱子宝石和各式金银器皿便有些不够看了。

  而此行的收获,不仅有这些实物,还有他增长的见识。

  因此,他拜见过陈修竹后,便想要继续出海。

  陈修竹也并未阻拦,只让他先回洛阳修整三个月,三个月过后,再重新扬帆起航。

  想来经历过这一次的成功后,李世民也会对海外行商之事动心。

  ……

  贞观十一年,年节刚过。

  李渊忽然薨逝,李世民大悲,将国事交给了李承乾,自己潜心戴孝。

  李承乾仁厚,见七旬老臣也要守灵,心下不忍。

  只道:“您曾同皇祖父一起在战场中杀出来,情同兄弟,想来皇祖父也不会愿意您拘泥于虚礼,损了身子。”

  “您只管回去便是。”

  老臣自是感激不尽。

  毕竟就他这把老骨头,若是跟着年轻人一同折腾着守灵,恐怕过些日子就该跟着太上皇一起去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最新章节,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