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有十九个郡县,人口近六十万人,与内地人口稠密的郡县比,这里可以说是地广人稀。人口以宣府周边的郡县为最,宣府有三个府军,分别为石、刘、丁,三家。石家因是都府,所以占了宣府主城及周边人口、经济强盛的居延郡、义川县、金沙河县、麻口县。刘家势强,占了靠近南方且交通便利、土地肥厚宛如小江南一样美称的东升郡、水垸县、双马县。丁家相较石、刘两家要势弱,但仍占了东边及东南,军事地理位置极佳的胡班县、长岭县、北岭县、叶兰县。其他郡县或更靠近南边多山林,或人口稀少、土地贫瘠无驻军价值而没有派驻军队。
三个府军,每府又分别管辖宣府十五座边堡。刘家管辖的正好是靠着宁州的五座边堡,那名因暗地里救援过林芝被刘胜暗害的宣府十三堡主将官,就是刘家管辖的其中一座。石家分管中间五座,丁家分管与昌州相连的五座。
刘胜被荣获捉拿时,身边只有十个亲卫随身护卫,后被荣获拿下后,交于石卫。石卫没有为难这些人,只让人送到亲卫营呆着,令他们在营内不得随意出入,等待上面的指令。
待祁铮受命到任后,石卫没有任何迟疑的把刘胜名下的所有私产,及刘家军所有部属和财产都移交给祁铮。为让祁铮能顺利接掌刘家府军,石卫以一州军都指挥使的身份,在宣府军都司衙门内坐镇,既是为祁铮助威,也是给其他观望的人一个信号。祁铮接替,是靖隋军主帅荣获首肯。
刘胜被抓后,石卫迅速派兵收缴了亲卫营的武器,并对亲卫营下达了戒严令。刘胜的亲卫们不明刘胜情况,仅仅是听说刘胜犯了事,被靖隋军主帅荣获亲自出手抓了,具体的情况再探听不到。亲卫营全营六百余人,被石卫这样拘禁在营地内,众人内心深感惶恐。
石卫只禁了亲卫营不许进出营地,没禁止他们不能出入营房。这些人心里不安,闲着无事时,便聚在一起说话。有人说要进京告状、有人说不如杀出去,还有人说不如投靠梁家,唯独没有人说要安分留下,归顺祁铮统属的话。
那些想要拼杀出去的人,都是与刘胜关系极亲密的亲信,此时被禁锢在营地内,心里更是都惴惴不安。他们跟着刘胜做过什么彼此心里都有数,也清楚刘胜并不无辜,知道刘胜所犯的事,与国家皇权来说,乃是灭族的死罪。他们这些军部下属,虽是听令于主官,可临到头来,只怕也难逃连带砍头的下场,恐还会牵连家人,与其束手就擒,不如拼杀出去。为求自保,在祁铮到达宣府之前,他们已经密谋好,要杀了新来的府将,带了亲信的兄弟或往北戎去、或往西面去。
石卫恐亲卫营的人惹事,又收缴了他们的战马和马鞍,令其留在营区内不得随意走动。后发觉常有人聚集,营区内更是流传诸多不实传言,闹得营内众人人心惶惶。石卫恐闹出事来,立即传令:严令禁止所有人不得随意走动,必须呆在各自的营房内。严令禁止超过二人以上者聚集交谈,并派重兵入营监管。
祁铮到任后,林允文率三千兵卒前来换防,石卫对祁铮说明情况,才将刘胜亲卫营的实际控制权交接到了林允文的手中。
林允文可是在宁州经历过战火磨练的少年将军,对宁州邻进的宣府军各部都有一定了解。在这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他比御林军统领祁铮更清楚,此时,他紧要的职责是什么。那就是:重点监督、控制刘胜亲卫营和驻防在东升郡、水垸县、双马县三地的驻军,防止他们发生哗变,甚至叛逃。
所幸,在他们到来之前,石卫早已封锁消息。为防止驻防这三个县的刘家府军得知刘胜被擒拿回京就审的消息后,害怕祸及自身发生兵变,就以刘胜的名誉,将他们召回宣府军都指挥使司衙门,挨个缴了他们械,将他们困在衙门班房内,等待上峰命令。
若非这些人心有顾忌,若非石卫待他们还算客气,并对他们郑重承诺仅只留他们在宣府小住几日,绝无有性命之忧的话,只除了暂时失了自由,饭食上没有亏待,这些人只怕不会安静的在房间里呆上四天时间。
皇帝的旨令简洁而沉重:“靖隋军宣府军都司刘胜所割军属暂由御林卫祁副统领节制,诸将务必遵令行事,守土安民,不得有误。”
当传旨太监当众,尤其是在刘胜旧部这些昔日手握实权、如今前途未卜的主官们的面前,宣读完这份调任旨意后,整个校场上一片沉寂。刘胜的这些旧部主官们,瞬间神色各异,惊惶四顾,面上不禁流露出复杂和沉重的神情。他们有的震惊、有的惶恐、有的暗自庆幸,更多的则是忐忑不安,毕竟,刘胜突然的倒台,对他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他们不知道这场风暴是否会将自己卷进去,从而连累家人。
难怪石卫要将他们骗来,并囚禁这些日子,原是因着主将被皇帝替换了,难道刘胜被捉拿了吗?
众人都知道刘胜不仅是靖隋军刘家的嫡系,还是皇帝宫中宫妃的哥哥,因着什么事,皇帝将这御林卫副统领派了来,接替他的职务?说的好听是暂由这位京城来的副统领节制,只怕这‘暂由其节制’到最后,就成了接任了。什么时候靖隋军这样软弱了,荣大将军怎么任由这人轻易地就接替了刘胜的职务?出了这么大的事,怎么不见他们出面,他们去哪儿了?
此时一些人似是猜测到什么,面露惊惶惧怕之色,惨白如纸,额角渗出细密冷汗,手指握紧成拳甚至微微颤抖。
石卫站在高处,放眼一瞧,认出这些神色异变的将官都是平日里刘胜最信赖、倚重的人。他调转目光,悄悄看向身旁的祁铮,却见他也正打量着下方众人,不知他日后有无收服这些人的手段。
其中樊固、樊力两兄弟的恐惧最甚——他们俩是刘胜外室的兄长,跟在刘胜身边十年,又是刘胜一手培养、提拔起来的心腹,凡事刘胜所有的脏事、烂事,他们都有参与。克扣军饷、虚报兵额、与北戎私下里的“交易”、乃至对朝廷指令阳奉阴违……一桩桩一件件,若是深究起来,哪一条都够掉脑袋,甚至累及家人。陛下要办刘胜,会不会顺势清洗整个府军?自己会不会成为被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祁铮静静地观察着这些人的反应,他站在高阶之上,眼神坚定的扫视下方,声音沉稳而有力地说道:“诸位都是国家边军中的栋梁之才,刘胜之事,自有陛下圣裁。此事与诸位有无关连,本将都不会因此牵连无辜。只要诸位能够忠心耿耿,为国效力,本将定当既往不咎,论功行赏。”
这位新任府军主将的话说得好听,他们追随刘胜多年,跟着刘胜做过什么没人比他们自己清楚,刘胜都被抓了,他们反而能脱身吗?
这里面大多数听了祁铮的话后,眼中惶恐略微散去,面上露出庆幸之色,竭力低下头,想要掩饰眼底溢出劫后余生的光芒。他们或许并非刘胜核心内部人员,或许早已对刘胜的某些作为不满,又或许只是运气好,还未曾卷入最致命的勾当。刘胜倒台,对他们而言,或许反而意味着一种解脱、甚至是获救。但这庆幸一闪即逝,立刻被心底的不安所取代。
不论是惊惶不安的人,还是面露侥幸的人,每个人具是满眼怀疑、忐忑不安的看着石卫。仿佛此时这个重大的时刻里,陌生的石卫相比祁铮这位新上任的主将,更让他们信任和依赖。
三个府军,每府又分别管辖宣府十五座边堡。刘家管辖的正好是靠着宁州的五座边堡,那名因暗地里救援过林芝被刘胜暗害的宣府十三堡主将官,就是刘家管辖的其中一座。石家分管中间五座,丁家分管与昌州相连的五座。
刘胜被荣获捉拿时,身边只有十个亲卫随身护卫,后被荣获拿下后,交于石卫。石卫没有为难这些人,只让人送到亲卫营呆着,令他们在营内不得随意出入,等待上面的指令。
待祁铮受命到任后,石卫没有任何迟疑的把刘胜名下的所有私产,及刘家军所有部属和财产都移交给祁铮。为让祁铮能顺利接掌刘家府军,石卫以一州军都指挥使的身份,在宣府军都司衙门内坐镇,既是为祁铮助威,也是给其他观望的人一个信号。祁铮接替,是靖隋军主帅荣获首肯。
刘胜被抓后,石卫迅速派兵收缴了亲卫营的武器,并对亲卫营下达了戒严令。刘胜的亲卫们不明刘胜情况,仅仅是听说刘胜犯了事,被靖隋军主帅荣获亲自出手抓了,具体的情况再探听不到。亲卫营全营六百余人,被石卫这样拘禁在营地内,众人内心深感惶恐。
石卫只禁了亲卫营不许进出营地,没禁止他们不能出入营房。这些人心里不安,闲着无事时,便聚在一起说话。有人说要进京告状、有人说不如杀出去,还有人说不如投靠梁家,唯独没有人说要安分留下,归顺祁铮统属的话。
那些想要拼杀出去的人,都是与刘胜关系极亲密的亲信,此时被禁锢在营地内,心里更是都惴惴不安。他们跟着刘胜做过什么彼此心里都有数,也清楚刘胜并不无辜,知道刘胜所犯的事,与国家皇权来说,乃是灭族的死罪。他们这些军部下属,虽是听令于主官,可临到头来,只怕也难逃连带砍头的下场,恐还会牵连家人,与其束手就擒,不如拼杀出去。为求自保,在祁铮到达宣府之前,他们已经密谋好,要杀了新来的府将,带了亲信的兄弟或往北戎去、或往西面去。
石卫恐亲卫营的人惹事,又收缴了他们的战马和马鞍,令其留在营区内不得随意走动。后发觉常有人聚集,营区内更是流传诸多不实传言,闹得营内众人人心惶惶。石卫恐闹出事来,立即传令:严令禁止所有人不得随意走动,必须呆在各自的营房内。严令禁止超过二人以上者聚集交谈,并派重兵入营监管。
祁铮到任后,林允文率三千兵卒前来换防,石卫对祁铮说明情况,才将刘胜亲卫营的实际控制权交接到了林允文的手中。
林允文可是在宁州经历过战火磨练的少年将军,对宁州邻进的宣府军各部都有一定了解。在这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他比御林军统领祁铮更清楚,此时,他紧要的职责是什么。那就是:重点监督、控制刘胜亲卫营和驻防在东升郡、水垸县、双马县三地的驻军,防止他们发生哗变,甚至叛逃。
所幸,在他们到来之前,石卫早已封锁消息。为防止驻防这三个县的刘家府军得知刘胜被擒拿回京就审的消息后,害怕祸及自身发生兵变,就以刘胜的名誉,将他们召回宣府军都指挥使司衙门,挨个缴了他们械,将他们困在衙门班房内,等待上峰命令。
若非这些人心有顾忌,若非石卫待他们还算客气,并对他们郑重承诺仅只留他们在宣府小住几日,绝无有性命之忧的话,只除了暂时失了自由,饭食上没有亏待,这些人只怕不会安静的在房间里呆上四天时间。
皇帝的旨令简洁而沉重:“靖隋军宣府军都司刘胜所割军属暂由御林卫祁副统领节制,诸将务必遵令行事,守土安民,不得有误。”
当传旨太监当众,尤其是在刘胜旧部这些昔日手握实权、如今前途未卜的主官们的面前,宣读完这份调任旨意后,整个校场上一片沉寂。刘胜的这些旧部主官们,瞬间神色各异,惊惶四顾,面上不禁流露出复杂和沉重的神情。他们有的震惊、有的惶恐、有的暗自庆幸,更多的则是忐忑不安,毕竟,刘胜突然的倒台,对他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他们不知道这场风暴是否会将自己卷进去,从而连累家人。
难怪石卫要将他们骗来,并囚禁这些日子,原是因着主将被皇帝替换了,难道刘胜被捉拿了吗?
众人都知道刘胜不仅是靖隋军刘家的嫡系,还是皇帝宫中宫妃的哥哥,因着什么事,皇帝将这御林卫副统领派了来,接替他的职务?说的好听是暂由这位京城来的副统领节制,只怕这‘暂由其节制’到最后,就成了接任了。什么时候靖隋军这样软弱了,荣大将军怎么任由这人轻易地就接替了刘胜的职务?出了这么大的事,怎么不见他们出面,他们去哪儿了?
此时一些人似是猜测到什么,面露惊惶惧怕之色,惨白如纸,额角渗出细密冷汗,手指握紧成拳甚至微微颤抖。
石卫站在高处,放眼一瞧,认出这些神色异变的将官都是平日里刘胜最信赖、倚重的人。他调转目光,悄悄看向身旁的祁铮,却见他也正打量着下方众人,不知他日后有无收服这些人的手段。
其中樊固、樊力两兄弟的恐惧最甚——他们俩是刘胜外室的兄长,跟在刘胜身边十年,又是刘胜一手培养、提拔起来的心腹,凡事刘胜所有的脏事、烂事,他们都有参与。克扣军饷、虚报兵额、与北戎私下里的“交易”、乃至对朝廷指令阳奉阴违……一桩桩一件件,若是深究起来,哪一条都够掉脑袋,甚至累及家人。陛下要办刘胜,会不会顺势清洗整个府军?自己会不会成为被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祁铮静静地观察着这些人的反应,他站在高阶之上,眼神坚定的扫视下方,声音沉稳而有力地说道:“诸位都是国家边军中的栋梁之才,刘胜之事,自有陛下圣裁。此事与诸位有无关连,本将都不会因此牵连无辜。只要诸位能够忠心耿耿,为国效力,本将定当既往不咎,论功行赏。”
这位新任府军主将的话说得好听,他们追随刘胜多年,跟着刘胜做过什么没人比他们自己清楚,刘胜都被抓了,他们反而能脱身吗?
这里面大多数听了祁铮的话后,眼中惶恐略微散去,面上露出庆幸之色,竭力低下头,想要掩饰眼底溢出劫后余生的光芒。他们或许并非刘胜核心内部人员,或许早已对刘胜的某些作为不满,又或许只是运气好,还未曾卷入最致命的勾当。刘胜倒台,对他们而言,或许反而意味着一种解脱、甚至是获救。但这庆幸一闪即逝,立刻被心底的不安所取代。
不论是惊惶不安的人,还是面露侥幸的人,每个人具是满眼怀疑、忐忑不安的看着石卫。仿佛此时这个重大的时刻里,陌生的石卫相比祁铮这位新上任的主将,更让他们信任和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