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椋王府的消息,总是比风还快。

  赵珣收到徐凤年遇刺的密报时,正在查看新军的训练成果。密信是王林泉派心腹送来的,字迹潦草,显然写得匆忙——“徐凤年归途中于北椋边境遭伏,随行护卫死伤过半,疑似王府内部人动手,目前已脱险,返回王府,徐骁震怒,北椋戒严。”

  “内部人动手?”赵珣捏着密信,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徐凤年是徐骁唯一的继承人,北椋上下皆知,谁敢在他归途中行刺?

  秦武凑过来看了一眼,沉声道:“北椋内部本就不太平。徐骁老了,底下的将领各有派系,有人想让徐凤年上位,自然也有人不想看到他掌权——尤其是那些手握兵权的边将,怕是不愿被一个‘游历归来的黄口小儿’管束。”

  赵珣点头。北椋以武立国,三十万铁骑分属八位大将军,徐骁能镇住场子,但徐凤年常年游历,威望不足,有人趁机发难,不足为奇。

  “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秦武问道。北椋内乱,或许能减轻青州的压力,但也可能让局势更复杂。

  “是机会。”赵珣将密信烧毁,“王林泉肯定急着稳住外部,尤其是咱们青州。孙将军的事,他会更上心;‘互不侵犯’的协议,也能更顺利地敲定。”

  他看向北方,嘴角微扬:“徐凤年遇刺,必然会急于立威,巩固自己的地位。北椋内部的清洗怕是少不了,短时间内,他们没空插手青州事务——这正是我们扩军和清剿太子党余孽的最好时机。”

  “主公说得是。”秦武眼中闪过赞同,“新兵刚招齐,正需要时间训练,北椋不乱,咱们反而束手束脚。”

  赵珣转身对亲卫道:“去告诉王林泉,北椋的事,我们‘爱莫能助’,但青州的约定,希望他别忘了。孙将军的人头,一个月后我要见到,否则……后果他知道。”

  亲卫领命而去。赵珣知道,此刻施压,王林泉为了稳住外部,必然会妥协。

  果然,三日后,王林泉再次登门,带来了孙将军的人头和一份正式的盟约。

  “世子爷,孙将军已被北椋边军‘斩杀’,对外宣称是‘通敌叛国’。”王林泉将一个锦盒放在桌上,语气疲惫,“盟约已按世子的意思修改,北椋商队愿按青州规矩交税,接受盘查,绝不干涉青州军政。”

  赵珣打开锦盒,里面果然是一颗人头,面容与孙将军画像一致。他合上锦盒,拿起盟约,上面盖着北椋王府的印章,条款清晰,比之前的草案更显诚意。

  “王老板办事,果然利落。”赵珣签下自己的名字,盖上镇南令的印鉴,“盟约生效。从今往后,青州与北椋,各守疆土,互不相犯。”

  王林泉松了口气,眼中却闪过一丝忧虑:“世子爷,北椋内部……怕是要变天了。徐凤年这次遇刺,绝不会善罢甘休,王府的清洗怕是要开始了。”

  “这是北椋的家事,与我们无关。”赵珣淡淡道,“王老板只需管好自己的生意,守好盟约,其他的,不用操心。”

  王林泉点头,起身告辞。他知道,赵珣这是在划清界限——北椋的内乱,青州不插手,但也绝不允许北椋的乱局波及青州。

  送走王林泉,赵珣立刻召集李参军和周平。

  “北椋内乱,短期内无暇南顾,我们的计划可以加快了。”赵珣沉声道,“秦武,新军训练强度加倍,三个月内必须形成战力,我要看到五千人能拉出去打仗。”

  “属下遵命!”

  “周平,装备赶制速度再提一提,优先供应骑兵营,我要组建一支一千人的玄甲骑兵,作为杀手锏。”

  周平咬牙:“属下会让工匠们两班倒,绝不耽误!”

  “李参军,”赵珣看向最后一人,“太子党余孽的清洗,不用再顾忌了。查到一个,拿下一个,尤其是那些掌握兵权的县尉、都头,必须在一个月内全部替换成咱们的人。”

  李参军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属下明白!”

  三人离开后,赵珣独自来到演武场,长枪在手,演练起《战神图录》的枪法。

  枪影如龙,战气在枪尖凝聚成淡淡的虚影,正是“战气化形”的前兆。四品境已至巅峰,距离三品境只差一步,但这一步,却如天堑。

  “徐凤年遇刺……北椋内乱……”赵珣一边挥枪,一边思索。徐凤年若想站稳脚跟,必然会用雷霆手段清洗反对者,这会让北椋实力受损,但也可能让他更快成长为合格的继承人。

  而他赵珣,必须在徐凤年稳定北椋之前,彻底掌控青州,突破三品境,拥有与北椋、甚至与京城抗衡的实力。

  “杀!”

  一声低喝,长枪横扫,战气爆发,将演武场中央的石桩劈得粉碎。碎石飞溅中,赵珣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突破三品境的契机,或许不在青州,而在北椋的乱局之中。

  但他不能离开青州。镇南令在手,五千新军尚未成型,太子党余孽未清,此时离开,等于前功尽弃。

  “看来,只能等了。”赵珣收枪而立,额上见汗。等青州稳固,等新军成军,等太子党余孽清除……那时,再寻找突破的契机不迟。

  北椋的消息,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青州激起涟漪,却并未打乱赵珣的步伐。

  接下来的一个月,青州南部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平静。

  表面上,百姓安居乐业,商旅往来频繁,盐田、粮田丰收,一派祥和;暗地里,却是暗流汹涌——五千新军在旷野上日夜操练,玄甲骑兵的马蹄声震彻大地;李参军拿着赵珣的手令,在青州府衙掀起腥风血雨,二十余名与太子党有牵连的官员被拿下,其中包括三名手握兵权的县尉;周平的精工坊火光冲天,第一批玄甲已打造完成,漆黑的甲胄泛着冷光,防御力远超普通铠甲。

  而北椋的消息也断断续续传来:徐凤年以雷霆手段处置了七名涉嫌刺杀的边将,收回了部分兵权;徐骁病重的消息传出,北椋人心惶惶;江南卢家派人前往北椋,似乎想与徐凤年结盟……

  赵珣将这些消息一一记下,分析着其中的利弊。

  “主公,”秦武匆匆走来,手中拿着一份战报,“北境传来消息,孙将军的旧部不甘心,聚集了三千余人,在边境作乱,劫掠商旅,甚至骚扰咱们的盐道。”

  赵珣眼中闪过一丝锐色:“来得正好。”

  三千乱兵,正好用来检验新军的战力,也正好……作为他突破三品境的“契机”。

  “传我命令,”赵珣握紧长枪,声音冰冷,“玄甲骑兵营集结,随我北上,清剿乱兵!”

  这不仅是清剿乱兵,更是他赵珣向青州、向北境、向整个离阳王朝宣告——他的时代,已经到来。

  演武场的风卷起地上的尘土,赵珣翻身上马,玄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身后,一千名玄甲骑兵列队而立,甲胄摩擦声、马蹄声汇聚成一股肃杀的气息。

  长枪斜指北方,赵珣的声音传遍队列:

  “随我,杀!”

  “杀!杀!杀!”

  千骑齐发,马蹄声如惊雷滚滚,朝着北境而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雪中悍刀行之我赵珣,不做炮灰,雪中悍刀行之我赵珣,不做炮灰最新章节,雪中悍刀行之我赵珣,不做炮灰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