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下了三天三夜。
宛城那边还没信儿,老天爷倒先把整个卧龙岗给泡发了。
泥路稀烂,一脚踩下去,黄泥能糊到人小腿肚子上,拔出来都费劲。
一个青衫少年,怀里死死抱着一卷用油布裹了三层的竹简,在雨里跑得像只没头苍蝇。
他瞧着也就十六七岁,眉眼清秀,身子骨单薄,可那双眼睛里,却有股子不属于这个年纪的审视和傲气。
雨实在太大了。
他一头扎进路边一间临时搭的棚子,像是学堂。
刚一进门,一股子汗臭、泥腥和人味儿混成的热气,兜头盖脸地扑过来。
他眉心一蹙,下意识地往后缩了半步。
屋里,黑压压全是人。
可这些人,没一个是他想象中的学子。
有衣衫褴褛的流民,有满脸横肉的匠人,甚至还有几个身上带伤、煞气未消的卫部士卒。
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像一群等着喂食的雏鸟,死死盯着讲台。
台上站着的,正是那个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江神仙”。
少年眼里的那点不屑,几乎要化成实质。
装神弄鬼。
他寻了个墙角,小心翼翼地掸了掸衣角上的泥点,打算等雨小点就走。
“……所以,为什么我们一捧盐,能换来刘荆州三年免税,能换来这卧龙岗的自治之权?”
江源的声音不高,却盖过了外面的雨声,清清楚楚。
“因为别的地方没有!”
一个黑脸铁匠扯着嗓子吼。
“因为咱们的盐,比官盐好一百倍!”
一个抱娃的妇人跟着喊。
江源笑了,伸出两根手指。
“对了一半。”
“更要紧的,是他们需要,非常需要!这叫‘需求’!”
“而我们,是唯一能造出这么多好盐的人!这叫‘垄断’!”
“当‘需求’足够大,而我们又是‘垄-断’的时候,我们手里的这捧盐,就不是盐了。”
江源拈起一撮雪白的盐粒,举到众人眼前。
“它,就是规矩!”
“我们,能用它,来定下价格!换来我们想要的一切!”
几句大白话,像一把钥匙,捅开了一扇这些泥腿子一辈子都没想过的大门!
一个个听得如痴如醉,眼睛里都在放光!
角落里的青衫少年,眉头却越拧越紧。
通篇不谈仁义,句句不离交易!
简直……简直是奇技淫巧,以利诱人!
与那些重利轻义的市井商贾,有何区别?这分明是公然违背“罕言利,以义为先”的圣人之道!
雨,更大了,砸在棚顶上噼啪作响。
走不了。
可他心里的那股火,也压不住了。
这个姓江的,在用歪理邪说,蛊惑人心!
他必须站出来!
“先生!”
一个清越又带着股子寒意的声音,毫无征兆地刺了进来,瞬间劈开了满堂的热火朝天!
死寂。
所有人的脑袋,唰地一下,全扭向了墙角那个浑身湿透的少年。
少年迎着所有目光,昂首挺胸,没有半分怯意。
他对着台上的江源,遥遥一拜,声音不大,字字清晰!
“敢问先生!《大学》有云:‘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先生在此高谈阔论,以‘利’为根,以‘需’为本,驱使众人,与圣人教诲背道而驰!”
“长此以往,民争利而忘本,与禽兽何异?!”
话音刚落,在场的流民工匠们听得云里雾里,但都看明白了。
这个半路杀出来的读书人,是来砸场子的!
郭嘉站在台侧,脸色一沉,刚要开口。
江源却抬手止住了他。
他看着台下那个倔强的少年,脸上非但没怒,反倒露出一抹玩味的笑。
“这位小友,书读得不少。”
他先夸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像把刀子,精准地剖开了对方的皮肉!
“你如此纠结于此,是不是因为……”
江源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锤子,砸在少年的心口上。
“……因为你信奉‘义’为根本,却又想不通,为何这世道,偏偏是‘利’在驱动人心?”
“你想不通,为何国与国之间,是利益交换;人与人之间,是利益纠葛!”
“你甚至想不通,为何就连你我脚下这座学宫,也必须靠‘利’,才能让这几千人,活下去!”
轰!
少年如遭雷劈!
他踉跄着退了一步,后背重重撞在冰冷的泥墙上,整个人僵在原地,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
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头一次射出惊骇与仓皇!
他……他怎么会知道?!
这正是他内心最深的矛盾!是他和恩师水镜先生,和徐元直、石广元他们,争辩了无数个日夜,也解不开的死结!
坚信王道仁义,却眼睁睁看着世道被利益撕扯得稀烂!
这种认知上的巨大撕裂,几乎要把他逼疯!
而眼前这个男人,这个他眼中的“乡野鄙夫”,只用几句话,就把他藏得最深的伤疤,血淋淋地揭开,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江源没给他喘息的机会,他走下讲台,一步步逼近。
满堂的人,都下意识地为他让开一条道。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江源的声音,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力道,直贯少年耳膜。
“因为你把顺序,弄反了!”
“‘利’,是活下去的根本!是填肚子的粮食,是遮头的屋檐!”
“而‘义’,是活下去之后,才有资格去谈的体面、道德和规矩!”
江源的视线扫过在场所有流民,声音陡然拔高!
“《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你告诉我,让一个快饿死的人,扔掉手里的饼子,去追求一个虚无缥缈的‘义’字,这,难道不是天下最大的伪善,最大的不义吗?!”
江源已经站定在少年面前,两人相距不足三尺。
他看着这个被彻底震住的少年天才,缓缓说出了那句足以颠覆这个时代所有认知的话。
“所以,我稷下学宫的道,很简单。”
“先以‘利’,让所有人活下去,活出个人样!”
“再以‘义’,教他们明事理,知荣辱,建一个全新的规矩!”
“利为根基,义为华盖!”
“这,才是真正的经世济民!”
“这,才是让这崩坏的天下,重归大同的唯一正途!”
一番话,像一道又一道天雷,在少年脑中疯狂炸响!
他十几年寒窗苦读建立起来的整个世界,在这一刻,被江源用最滚烫、最无可辩驳的现实,砸得支离破碎!
经义之外……
圣人之道之外……
原来,还有一个更底层、更冰冷、也更真实的道理!
他呆呆地看着眼前的江源,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脑子里,空空如也。
哗啦啦——
不知何时,雨停了。
一束光,破开云层,斜斜地刺了进来,正好打在两人之间,浮尘狂舞。
少年失魂落魄地站直了身子。
他看着江源,那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有震撼,有迷茫,有不甘,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点醒后的敬畏。
良久。
他对着江源,郑重地,深深地,长揖及地。
一言不发。
再起身时,他转身,踉踉跄跄地走出了学堂。
那背影,没了来时的孤高,只剩下一具被抽空了魂的骨架。
郭嘉快步走到江源身边,看着那远去的背影,低声问:“老师,此子……”
江源的视线,一直追着那道青衫,直到他消失在山路拐角。
他收回视线,唇边逸出一丝无人能懂的笑。
他轻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一丝期许。
“此子,有经天纬地之才。”
“卧龙岗这座浅滩,怕是留不住他这条真龙。”
江源的声音顿了顿,看向那片雨后初晴的天空,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风起云涌。
“但今日之言,已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待到他日破土而出……”
“这天下,才算真正热闹起来。”
宛城那边还没信儿,老天爷倒先把整个卧龙岗给泡发了。
泥路稀烂,一脚踩下去,黄泥能糊到人小腿肚子上,拔出来都费劲。
一个青衫少年,怀里死死抱着一卷用油布裹了三层的竹简,在雨里跑得像只没头苍蝇。
他瞧着也就十六七岁,眉眼清秀,身子骨单薄,可那双眼睛里,却有股子不属于这个年纪的审视和傲气。
雨实在太大了。
他一头扎进路边一间临时搭的棚子,像是学堂。
刚一进门,一股子汗臭、泥腥和人味儿混成的热气,兜头盖脸地扑过来。
他眉心一蹙,下意识地往后缩了半步。
屋里,黑压压全是人。
可这些人,没一个是他想象中的学子。
有衣衫褴褛的流民,有满脸横肉的匠人,甚至还有几个身上带伤、煞气未消的卫部士卒。
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像一群等着喂食的雏鸟,死死盯着讲台。
台上站着的,正是那个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江神仙”。
少年眼里的那点不屑,几乎要化成实质。
装神弄鬼。
他寻了个墙角,小心翼翼地掸了掸衣角上的泥点,打算等雨小点就走。
“……所以,为什么我们一捧盐,能换来刘荆州三年免税,能换来这卧龙岗的自治之权?”
江源的声音不高,却盖过了外面的雨声,清清楚楚。
“因为别的地方没有!”
一个黑脸铁匠扯着嗓子吼。
“因为咱们的盐,比官盐好一百倍!”
一个抱娃的妇人跟着喊。
江源笑了,伸出两根手指。
“对了一半。”
“更要紧的,是他们需要,非常需要!这叫‘需求’!”
“而我们,是唯一能造出这么多好盐的人!这叫‘垄断’!”
“当‘需求’足够大,而我们又是‘垄-断’的时候,我们手里的这捧盐,就不是盐了。”
江源拈起一撮雪白的盐粒,举到众人眼前。
“它,就是规矩!”
“我们,能用它,来定下价格!换来我们想要的一切!”
几句大白话,像一把钥匙,捅开了一扇这些泥腿子一辈子都没想过的大门!
一个个听得如痴如醉,眼睛里都在放光!
角落里的青衫少年,眉头却越拧越紧。
通篇不谈仁义,句句不离交易!
简直……简直是奇技淫巧,以利诱人!
与那些重利轻义的市井商贾,有何区别?这分明是公然违背“罕言利,以义为先”的圣人之道!
雨,更大了,砸在棚顶上噼啪作响。
走不了。
可他心里的那股火,也压不住了。
这个姓江的,在用歪理邪说,蛊惑人心!
他必须站出来!
“先生!”
一个清越又带着股子寒意的声音,毫无征兆地刺了进来,瞬间劈开了满堂的热火朝天!
死寂。
所有人的脑袋,唰地一下,全扭向了墙角那个浑身湿透的少年。
少年迎着所有目光,昂首挺胸,没有半分怯意。
他对着台上的江源,遥遥一拜,声音不大,字字清晰!
“敢问先生!《大学》有云:‘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先生在此高谈阔论,以‘利’为根,以‘需’为本,驱使众人,与圣人教诲背道而驰!”
“长此以往,民争利而忘本,与禽兽何异?!”
话音刚落,在场的流民工匠们听得云里雾里,但都看明白了。
这个半路杀出来的读书人,是来砸场子的!
郭嘉站在台侧,脸色一沉,刚要开口。
江源却抬手止住了他。
他看着台下那个倔强的少年,脸上非但没怒,反倒露出一抹玩味的笑。
“这位小友,书读得不少。”
他先夸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像把刀子,精准地剖开了对方的皮肉!
“你如此纠结于此,是不是因为……”
江源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锤子,砸在少年的心口上。
“……因为你信奉‘义’为根本,却又想不通,为何这世道,偏偏是‘利’在驱动人心?”
“你想不通,为何国与国之间,是利益交换;人与人之间,是利益纠葛!”
“你甚至想不通,为何就连你我脚下这座学宫,也必须靠‘利’,才能让这几千人,活下去!”
轰!
少年如遭雷劈!
他踉跄着退了一步,后背重重撞在冰冷的泥墙上,整个人僵在原地,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
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头一次射出惊骇与仓皇!
他……他怎么会知道?!
这正是他内心最深的矛盾!是他和恩师水镜先生,和徐元直、石广元他们,争辩了无数个日夜,也解不开的死结!
坚信王道仁义,却眼睁睁看着世道被利益撕扯得稀烂!
这种认知上的巨大撕裂,几乎要把他逼疯!
而眼前这个男人,这个他眼中的“乡野鄙夫”,只用几句话,就把他藏得最深的伤疤,血淋淋地揭开,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江源没给他喘息的机会,他走下讲台,一步步逼近。
满堂的人,都下意识地为他让开一条道。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江源的声音,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力道,直贯少年耳膜。
“因为你把顺序,弄反了!”
“‘利’,是活下去的根本!是填肚子的粮食,是遮头的屋檐!”
“而‘义’,是活下去之后,才有资格去谈的体面、道德和规矩!”
江源的视线扫过在场所有流民,声音陡然拔高!
“《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你告诉我,让一个快饿死的人,扔掉手里的饼子,去追求一个虚无缥缈的‘义’字,这,难道不是天下最大的伪善,最大的不义吗?!”
江源已经站定在少年面前,两人相距不足三尺。
他看着这个被彻底震住的少年天才,缓缓说出了那句足以颠覆这个时代所有认知的话。
“所以,我稷下学宫的道,很简单。”
“先以‘利’,让所有人活下去,活出个人样!”
“再以‘义’,教他们明事理,知荣辱,建一个全新的规矩!”
“利为根基,义为华盖!”
“这,才是真正的经世济民!”
“这,才是让这崩坏的天下,重归大同的唯一正途!”
一番话,像一道又一道天雷,在少年脑中疯狂炸响!
他十几年寒窗苦读建立起来的整个世界,在这一刻,被江源用最滚烫、最无可辩驳的现实,砸得支离破碎!
经义之外……
圣人之道之外……
原来,还有一个更底层、更冰冷、也更真实的道理!
他呆呆地看着眼前的江源,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脑子里,空空如也。
哗啦啦——
不知何时,雨停了。
一束光,破开云层,斜斜地刺了进来,正好打在两人之间,浮尘狂舞。
少年失魂落魄地站直了身子。
他看着江源,那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有震撼,有迷茫,有不甘,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点醒后的敬畏。
良久。
他对着江源,郑重地,深深地,长揖及地。
一言不发。
再起身时,他转身,踉踉跄跄地走出了学堂。
那背影,没了来时的孤高,只剩下一具被抽空了魂的骨架。
郭嘉快步走到江源身边,看着那远去的背影,低声问:“老师,此子……”
江源的视线,一直追着那道青衫,直到他消失在山路拐角。
他收回视线,唇边逸出一丝无人能懂的笑。
他轻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一丝期许。
“此子,有经天纬地之才。”
“卧龙岗这座浅滩,怕是留不住他这条真龙。”
江源的声音顿了顿,看向那片雨后初晴的天空,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风起云涌。
“但今日之言,已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待到他日破土而出……”
“这天下,才算真正热闹起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开局一座茅庐,学生全是大帝之资,三国:开局一座茅庐,学生全是大帝之资最新章节,三国:开局一座茅庐,学生全是大帝之资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开局一座茅庐,学生全是大帝之资,三国:开局一座茅庐,学生全是大帝之资最新章节,三国:开局一座茅庐,学生全是大帝之资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