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图书馆偶遇,学霸与女富豪的初交锋

  午后的图书馆像被按下了静音键,阳光透过磨砂玻璃斜切进来,在木质地板上投下蜂蜜色的光斑。

  林川把书包搁在靠窗的老位置,指尖刚碰到《量子力学导论》的书脊,后颈突然掠过一道视线——像片薄而凉的羽毛。

  他转头时,后桌女生正低头盯着书页,浅蓝针织衫的领口随着呼吸轻颤。

  发梢在耳后别了枚银***夹,尾端翘起的碎发扫过《大学物理习题集》的封面。

  “这道量子纠缠题,怎么解?”

  声音轻得像图书馆空调的风声,可林川听得清楚。

  苏晚的指尖停在习题集第37页,铅笔尖在“观测者效应”四个字上戳出个浅坑。

  她今天穿了双白球鞋,鞋尖沾着点粉笔灰,应该是刚从教室过来。

  林川的意识海里,天启的蓝光突然亮起。

  数据流在视网膜上快速滚动:苏晚近三日借阅记录——《量子力学基础》《相对论简说》《微观粒子观测实验案例》;当前习题属于考研难度,正确率不足15%;她左手指节微微发白,是捏笔太久的迹象。

  “关键在观测者的视角变化。”他抽过桌上的草稿纸,笔尖在纸上划出流畅的波函数模型,“粒子本身的运动轨迹是叠加态,但观测行为会让波函数坍缩。就像——”他顿了顿,想起苏晚总爱用生活化的比喻,“就像你看月亮时,它才确定在那里发光。”

  铅笔尖“啪”地落在桌上。

  苏晚抬眼时,眼尾的细痣跟着挑了挑:“你以前不是连牛顿第三定律都能写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我打你你也打我’吗?”

  林川的耳尖热了热。

  那是高二期末考的物理卷,他为了气班主任故意写的歪理。

  此刻阳光正好漫过苏晚的睫毛,在她眼下投出小扇子似的阴影。

  他突然想起辩论赛散场时,她发梢扫过手背的触感,像片落进春溪的梧桐叶。

  “人总要进步。”他合上草稿纸,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奖杯边缘——那座“最佳辩手”的奖杯此刻正躺在书包最里层,隔着布料都能触到金属的温度。

  “等等。”

  苏晚的声音比刚才高了些,尾音却发虚。

  她伸手时,袖口滑下去两寸,露出腕间褪色的红绳——林川记得,上周在食堂见过她系着这根绳打饭,当时她正把最后半份糖醋排骨拨给隔壁班的流浪猫。

  “再讲一遍。”她低头盯着波函数模型,耳尖慢慢爬上薄红,“刚才...没听太清。”

  林川重新铺开草稿纸。

  天启的数据流在意识海里翻涌,这次多了行淡金色的字:“目标情绪波动值+18%,建议延长互动至15分钟。”他忽然想起昨晚天启说的“情绪导向型数据筛选”,原来连苏晚耳尖的温度,都能被AI捕捉成升级的燃料。

  “观测者的视角就像...相机的镜头。”他指着波函数的交点,“换个角度,拍到的画面就不一样。”苏晚的笔尖跟着他的手势移动,在纸上描出淡淡的痕迹。

  有那么一瞬间,她的发梢扫过他手背,和辩论赛那晚的触感重叠在一起。

  窗外的梧桐叶突然沙沙作响。

  林川的余光瞥见道身影从窗前掠过——藏蓝校服外套搭在肩上,手腕上的百达翡丽在阳光下闪了闪,像滴凝固的水银。

  苏晚的声音突然顿住。

  她顺着林川的目光望过去,只来得及看见道背影拐向楼梯口。

  风掀起桌上的草稿纸,波函数模型被吹得翻卷,露出背面林川随手写的一行字:“明天旧书店三楼,拿铁杯壁会有‘加油’。”

  “谁啊?”她捡起草稿纸,指尖扫过那行字,眼尾的细痣在阳光里忽明忽暗。

  林川没说话。

  他盯着窗外摇晃的梧桐叶,听见自己心跳声盖过了空调的嗡鸣。

  天启的声音在意识海里响起,这次带着点轻快的雀跃:“检测到关键人物江宇轩在场,未来15分钟内冲突概率提升至67%——宿主需要提前准备吗?”

  他低头时,正撞进苏晚的眼睛。

  她的瞳孔里浮着未散的疑惑,却又像藏着团小小的火苗,烧得他喉头发紧。

  “没谁。”他扯了扯领口,把书包拉链拉得哗啦响,“要...要一起去吃午饭吗?旧书店楼下的馄饨摊,汤底是用老母鸡熬的。”

  苏晚的手指还捏着那张草稿纸,在“加油”两个字上轻轻摩挲。

  她抬头时,梨涡在嘴角若隐若现:“馄饨摊的醋要多放,对吧?”

  窗外的梧桐叶又沙沙响起来。

  这次,林川看清了——江宇轩站在楼梯转角,白衬衫的袖口被攥得皱成一团,手表的金属表带勒进手腕,在皮肤上压出道红印。

  江宇轩的白衬衫下摆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后腰处皱成一团的校服标签。

  他盯着图书馆窗内交头接耳的两人,喉结上下滚动两下,百达翡丽的表冠在掌心硌出红痕——那是上周他托人从瑞士带回来的新款,本想今天借讨论竞赛题的由头,在苏晚面前显摆一下。

  “林川……”他咬着后槽牙吐出这个名字,指节捏得发白。

  上周辩论赛苏晚替林川解围时看他的眼神,此刻在脑海里刺痛着他。

  原本稳坐年级前三的位置被林川用两个月时间超越,连苏晚都开始主动找他问问题——那个曾经在网吧打游戏到凌晨的废物,凭什么?

  楼梯间的穿堂风灌进来,他扯了扯领口,手机在裤袋里震动。

  是学生会群的消息:“明华开放日流程确认会,五点在大会议室。”他盯着屏幕冷笑,指尖快速敲出一行字:“开放日班级展示环节,建议增加‘学习经验分享’,让真正有实力的同学露露面。”发送键按下的瞬间,腕表的秒针刚好划过十二点,像把淬了毒的刀。

  下午的物理课,林川盯着黑板上的电磁感应图,粉笔灰在光柱里飘成雾状。

  后桌赵雪的橡皮精准砸中他后颈:“林大才子,听说今早图书馆香风阵阵?”她支着下巴笑,圆框眼镜后的眼睛弯成月牙,“苏晚拿考研题请教你,这待遇我可求了她三个月都没得到。”

  王浩从课本后探出头,铅笔在指间转得飞快:“何止香风,我课间去还书,看见他耳尖红得能煎鸡蛋。”他故意拖长音调,惹得前排几个男生回头憋着笑。

  林川的钢笔尖在草稿纸上戳出个洞,想起苏晚发梢扫过手背时的温度,喉结动了动:“就是……讨论题。”

  “讨论题需要凑这么近?”赵雪的声音陡然拔高,吓得讲台上的张老师扶了扶老花镜。

  林川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倾过了半张课桌,离苏晚空着的座位只剩一拳距离——她下午请了假去社区医院做义工,这是王浩课间说的。

  他猛地坐直,后背撞得椅子发出吱呀声。

  阳光从窗棂漏进来,在课本上投下苏晚今早留下的笔记:“观测者效应的生活实例”。

  字迹娟秀,末尾画了只歪歪扭扭的小猫,和上周食堂里喂猫的模样重叠。

  心跳突然快了半拍,他想起天启今早的提示:“目标情绪波动值持续上升,建议保持良性互动。”

  放学铃响时,手机在抽屉里震动。

  林川摸到屏幕的瞬间,掌心沁出薄汗——是苏晚的消息,对话框里躺着一行字:“明天下午三点,旧书店三楼。还有道量子隧穿的题没懂。”

  他盯着屏幕,嘴角不受控制地上扬。

  天启的蓝光在意识海亮起,数据流如银河倾泻:“检测到宿主与目标情感共鸣值突破阈值,AI等级提升。”

  “傻笑什么呢?”王浩拎着书包撞他肩膀,“走啊,去篮球场?”林川摇头,把手机小心塞进校服内袋,那里还躺着早上苏晚碰过的草稿纸。

  风掀起教室门帘,他望着窗外梧桐叶间漏下的金光,忽然想起父亲最近总在书房打深夜电话,茶几上的林家集团财报被翻得卷了边。

  “天启,”他在意识里轻声唤,“现在能分析集团的财务报表吗?”

  “需宿主提供具体数据。”AI的声音多了丝温凉的雀跃,像新充好电的芯片。

  林川摸了摸校服第二颗纽扣——那是母亲去世前给他缝的,针脚歪歪扭扭。

  他望着楼下三三两两的学生,忽然看见辆黑色迈巴赫缓缓驶进校园,前挡风玻璃映着夕阳,像块熔金的琥珀。

  驾驶座上的男人摇下车窗,白衬衫袖口露出的腕表在暮色里闪了闪,是父亲从不离身的那只老款浪琴。

  “林川!”王浩的叫声被风揉碎,“你爸来接你了?”

  林川望着那辆车,喉咙突然发紧。

  上周父亲在集团例会上咳得说不出话,秘书小吴偷偷告诉他,林建国已经连续半个月每天只睡四小时。

  此刻男人正仰头朝教学楼张望,眼角的皱纹被夕阳拉得很长,像道没愈合的疤。

  “来了。”林川应了声,抓起书包往楼下跑。

  风灌进领口,他听见天启的提示在意识里流淌:“检测到关键人物林建国到场,未来30分钟内,建议宿主主动沟通。”

  梧桐叶在头顶沙沙作响,林川的影子和父亲的影子在地面重叠时,他忽然想起今早苏晚说的话:“人总要进步。”而此刻,他望着父亲鬓角新添的白发,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有些进步,是为了站到他身边,替他分担风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富二代大脑里住了个AI,富二代大脑里住了个AI最新章节,富二代大脑里住了个AI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