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1月12日,爪哇国的军队向婆罗洲的坤甸和巴厘巴板进军的时候,李崇文来到朝歌府(西贡),来看看这边的造船业建设的怎么样了。
在获得暹罗的大量财富后,南华政府原本计划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甚至是三五计划才会建设的重要项目,可以提前启动了,这其中就包括造船业。
南华共和国选择造船业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半岛战争。
半岛战争爆发后,引发西方国家战略物资囤积,全球航运贸易量激增16%,运费飙升至二战后的最高点。
再加上欧洲和樱花国的经济复苏进一步推动了干散货船的需求增长,专业干散货船舶开始规模化建造,在这期间大量船只被建造出来。
但是,在半岛战争停战后,世界的航运需求骤降,叠加前期过度扩张的运力(新船交付量占已有船队15%),导致运费暴跌75%,船舶价格下跌70%,船舶闲置率升至7%。
全球搁置船舶吨位大幅增加,拆船率显著上升,这让南华政府可以从拆船业开始逐步积累造船的经验和技术人才。
和东南亚的情况也有一定的关系,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各个武装势力在得到荷澜殖民政府的许诺后,纷纷招兵买马,用自己领土内的一切资源换取南华共和国的武器弹药。
而新桂系就有些与众不同了,新桂系在成立兰芳邦国后,不仅在积极备战,还努力开发兰芳的内陆地区。
兰芳内陆地区环境恶劣,开发难度极大,想要获得内陆的资源,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段时间兰芳邦国不断向南华共和国申请移民。
这让原本因为半岛战争结束,大量闲置的自由轮都忙碌起来。
前往荷属东印度群岛各地的自由轮上,都载着占城和高棉的移民以及大量的武器弹药。
而回来南华的自由轮上都装着大量原材料,包括橡胶、煤炭、铁矿石等等。
而在战后,这些已经被打的千疮百孔的国家,将会没有任何能力建造船只,但是,这些岛屿国家又离不开船只,而南华的造船业正好可以填补一部分低端产业的空白。
南华政府在决定启动造船业的时候,发现国内的造船业经过一年时间的整合,却只能做到对小型渔船进行维修和建造的地步,连中型渔船的维修都会面临技术、材料和设备不足的问题。
南华政府原本还想要从东南亚招募一些造船厂的技术人员,结果发现东南亚各国的造船业和南华共和国现在的造船业不相上下,这里面还包括被鹰酱扶持的吕宋。
考虑到南华共和国造船业那几乎为零的基础,李崇文决定从拆船业开始,逐步为南华的造船业积累技术人员和经验。
与此同时,李崇文听从了史密斯离开前的建议,把购买鹰酱战后剩余物资这一件事,交给了华府的一位重要的高级官员。
在这份价值接近10亿美元的订单影响下,这位高级官员很快就发挥了他的影响力。
在南华的拆船厂保证价格会和樱花国保持一致后,鹰酱调整了拆解船只的方案,减少了分配给樱花国用于拆解船只的份额,从40%降到25%,另外的15%分配到南华政府。
另外,因为半岛战争结束,导致鹰酱国内造船厂的订单锐减和人力成本的增加,大量造船厂被迫倒闭。
这样的状况,进一步导致大量工程师和高级技术人员被裁。根据不完全统计,鹰酱全国的船舶设计工程师有40%被解雇,技术岗位的技术人员有60%失业。
还有许多濒临倒闭的造船厂开始拍卖机械设备,这其中包括,100吨级龙门吊、模块化焊接生产线。
还有一些专用机械,包括高精度钢板切割机、铆接设备等以废铁价流向二手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李崇文联系了已经回到鹰酱的史密斯,希望他为南华共和国驻华府的使馆提供一些帮助。
最后,南华政府得到大量的造船工程师,高级技术人员,以及大量熟练工人,还有各种工业设备以及技术。
南华政府从最开始的一点一点的引进,到后来变成整座整座造船厂引进,搬到南华后,经过调整,可以立刻投入生产。
为了统合这庞大的资源,南华政府决定成立南华船舶工业集团,负责整理和调配这一切资源,同时在船舶工业集团的下面成立,南北两家国营造船公司以及相关的附属公司。
北方的造船公司位于长安府的海防港,以军舰制造为主。南方的造船公司位于朝歌府(西贡)的港口,靠近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和东南亚市场,以制造民用船只为主。
南华政府为此还成立了船舶学校和大量相关的专科院校,并与这些造船厂签订合作协议,来培养需要的人才。
看着冲滩上的博格级护航航母,在工人的忙碌下已经逐渐被拆解。
"赵经理,直接在冲滩上搭建临时工地,对工人来说会不会不太安全?"
"还有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拆完一艘船?"
李崇文觉得眼前的拆解船只的工地,实在是太简陋了,没有任何安全措施。
"秘书长,在冲滩上拆解船只,对拆船的工人来说确实有些不太安全,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一则是,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这方面的技术比较昂贵,而且也不是必须的。"
"二则是,鹰酱和欧洲那样的干船坞和半机械的拆解方法,对我们来说成本太高了,这样做,我们的利润会大大的缩减。"
拆解船只公司现在只能这么做,谁让南华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才能获得拆解船只的订单的。
这份利润还是在南华政府提供低息贷款和进行补贴的情况下,才能保证的,不然南华的拆船业真的竞争不过樱花国。
赵经理也是现在才明白,这都是工业发展所需要的代价,人命有的时候是真的不值钱。
"至于工人的安全问题,秘书长你不用太担心。我们拆船厂会进行改进的,尽可能保证一些重要工人的安全。"
赵经理对李崇文保证道。
至于什么是重要的工人,当然是华人和汉化最深的安南、澜沧的人了。这些人都是南华政府统治南华共和国的根基,所以南华政府的任何重大的项目,这些人的伤亡都不能超过一定的比例。
赵经理要做的就是保证这些人的安全,以及尽可能的培养这些人成为技术人员,让他们远离这样恶劣的环境。
然而即便是这样,这些重要的工人还是会经常出现伤亡,最主要的是废油、石棉、重金属(铅、汞)直接排海或露天堆放,工人暴露于致癌物中,事故频发。
"我们预估要最快用3个月的时间才能拆完这一条船,并实现资源的回收,如果慢的话,估计要用6个月的时间。"
"很好,我们继续看看!"
李崇文来之前也看过各方面的数据和分析了,这已经是最好的安排了,与所获得的利益想比,这点影响不算什么。
拆船所得废钢占南华钢铁原料的65%,成本远低于进口铁矿石,在南华钢铁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前,这是南华最重要的钢铁原料来源。
同时,废钢回收成材率达40%以上,为造船、机械制造提供廉价原料,降低了南华工业的15%的生产成本。
而且拆船业是南华共和国目前主要换取外汇的产业之一,可以为国家积累外汇储备,支撑技术引进和设备升级。
在获得暹罗的大量财富后,南华政府原本计划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甚至是三五计划才会建设的重要项目,可以提前启动了,这其中就包括造船业。
南华共和国选择造船业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半岛战争。
半岛战争爆发后,引发西方国家战略物资囤积,全球航运贸易量激增16%,运费飙升至二战后的最高点。
再加上欧洲和樱花国的经济复苏进一步推动了干散货船的需求增长,专业干散货船舶开始规模化建造,在这期间大量船只被建造出来。
但是,在半岛战争停战后,世界的航运需求骤降,叠加前期过度扩张的运力(新船交付量占已有船队15%),导致运费暴跌75%,船舶价格下跌70%,船舶闲置率升至7%。
全球搁置船舶吨位大幅增加,拆船率显著上升,这让南华政府可以从拆船业开始逐步积累造船的经验和技术人才。
和东南亚的情况也有一定的关系,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各个武装势力在得到荷澜殖民政府的许诺后,纷纷招兵买马,用自己领土内的一切资源换取南华共和国的武器弹药。
而新桂系就有些与众不同了,新桂系在成立兰芳邦国后,不仅在积极备战,还努力开发兰芳的内陆地区。
兰芳内陆地区环境恶劣,开发难度极大,想要获得内陆的资源,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段时间兰芳邦国不断向南华共和国申请移民。
这让原本因为半岛战争结束,大量闲置的自由轮都忙碌起来。
前往荷属东印度群岛各地的自由轮上,都载着占城和高棉的移民以及大量的武器弹药。
而回来南华的自由轮上都装着大量原材料,包括橡胶、煤炭、铁矿石等等。
而在战后,这些已经被打的千疮百孔的国家,将会没有任何能力建造船只,但是,这些岛屿国家又离不开船只,而南华的造船业正好可以填补一部分低端产业的空白。
南华政府在决定启动造船业的时候,发现国内的造船业经过一年时间的整合,却只能做到对小型渔船进行维修和建造的地步,连中型渔船的维修都会面临技术、材料和设备不足的问题。
南华政府原本还想要从东南亚招募一些造船厂的技术人员,结果发现东南亚各国的造船业和南华共和国现在的造船业不相上下,这里面还包括被鹰酱扶持的吕宋。
考虑到南华共和国造船业那几乎为零的基础,李崇文决定从拆船业开始,逐步为南华的造船业积累技术人员和经验。
与此同时,李崇文听从了史密斯离开前的建议,把购买鹰酱战后剩余物资这一件事,交给了华府的一位重要的高级官员。
在这份价值接近10亿美元的订单影响下,这位高级官员很快就发挥了他的影响力。
在南华的拆船厂保证价格会和樱花国保持一致后,鹰酱调整了拆解船只的方案,减少了分配给樱花国用于拆解船只的份额,从40%降到25%,另外的15%分配到南华政府。
另外,因为半岛战争结束,导致鹰酱国内造船厂的订单锐减和人力成本的增加,大量造船厂被迫倒闭。
这样的状况,进一步导致大量工程师和高级技术人员被裁。根据不完全统计,鹰酱全国的船舶设计工程师有40%被解雇,技术岗位的技术人员有60%失业。
还有许多濒临倒闭的造船厂开始拍卖机械设备,这其中包括,100吨级龙门吊、模块化焊接生产线。
还有一些专用机械,包括高精度钢板切割机、铆接设备等以废铁价流向二手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李崇文联系了已经回到鹰酱的史密斯,希望他为南华共和国驻华府的使馆提供一些帮助。
最后,南华政府得到大量的造船工程师,高级技术人员,以及大量熟练工人,还有各种工业设备以及技术。
南华政府从最开始的一点一点的引进,到后来变成整座整座造船厂引进,搬到南华后,经过调整,可以立刻投入生产。
为了统合这庞大的资源,南华政府决定成立南华船舶工业集团,负责整理和调配这一切资源,同时在船舶工业集团的下面成立,南北两家国营造船公司以及相关的附属公司。
北方的造船公司位于长安府的海防港,以军舰制造为主。南方的造船公司位于朝歌府(西贡)的港口,靠近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和东南亚市场,以制造民用船只为主。
南华政府为此还成立了船舶学校和大量相关的专科院校,并与这些造船厂签订合作协议,来培养需要的人才。
看着冲滩上的博格级护航航母,在工人的忙碌下已经逐渐被拆解。
"赵经理,直接在冲滩上搭建临时工地,对工人来说会不会不太安全?"
"还有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拆完一艘船?"
李崇文觉得眼前的拆解船只的工地,实在是太简陋了,没有任何安全措施。
"秘书长,在冲滩上拆解船只,对拆船的工人来说确实有些不太安全,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一则是,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这方面的技术比较昂贵,而且也不是必须的。"
"二则是,鹰酱和欧洲那样的干船坞和半机械的拆解方法,对我们来说成本太高了,这样做,我们的利润会大大的缩减。"
拆解船只公司现在只能这么做,谁让南华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才能获得拆解船只的订单的。
这份利润还是在南华政府提供低息贷款和进行补贴的情况下,才能保证的,不然南华的拆船业真的竞争不过樱花国。
赵经理也是现在才明白,这都是工业发展所需要的代价,人命有的时候是真的不值钱。
"至于工人的安全问题,秘书长你不用太担心。我们拆船厂会进行改进的,尽可能保证一些重要工人的安全。"
赵经理对李崇文保证道。
至于什么是重要的工人,当然是华人和汉化最深的安南、澜沧的人了。这些人都是南华政府统治南华共和国的根基,所以南华政府的任何重大的项目,这些人的伤亡都不能超过一定的比例。
赵经理要做的就是保证这些人的安全,以及尽可能的培养这些人成为技术人员,让他们远离这样恶劣的环境。
然而即便是这样,这些重要的工人还是会经常出现伤亡,最主要的是废油、石棉、重金属(铅、汞)直接排海或露天堆放,工人暴露于致癌物中,事故频发。
"我们预估要最快用3个月的时间才能拆完这一条船,并实现资源的回收,如果慢的话,估计要用6个月的时间。"
"很好,我们继续看看!"
李崇文来之前也看过各方面的数据和分析了,这已经是最好的安排了,与所获得的利益想比,这点影响不算什么。
拆船所得废钢占南华钢铁原料的65%,成本远低于进口铁矿石,在南华钢铁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前,这是南华最重要的钢铁原料来源。
同时,废钢回收成材率达40%以上,为造船、机械制造提供廉价原料,降低了南华工业的15%的生产成本。
而且拆船业是南华共和国目前主要换取外汇的产业之一,可以为国家积累外汇储备,支撑技术引进和设备升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最新章节,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最新章节,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