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会议,安南委员会商讨是否正式确立教育立国的政策。

  李崇文和大家讨论后正式确立教育立国的政策,在上午的会议中,大家都发现工业化遇到的问题基本上都是缺少有文化的工人。

  还有李崇文在上午的会议,增加了一倍的教育经费,还从鹰酱的贷款中拿出一大笔美元用于教育设施的建设,可以想到李崇文对教育的重视,大家也就没有反对了。

  教育立国的政策可以推动国家的快速发展,通过人力资本增值、社会公平调节、创新生态构建、文化软实力输出的四重机制,形成国家发展的飞轮效应。

  "李老,给大家说说后面实行的教育政策吧。"李崇文看到有些人不是很了解,就让李文成给大家详细介绍。

  "好的,李长官!"

  "各位先看看这份文件!"李文成把教育改革后实行的政策文件发给大家。

  "安南实行双轨制学制,实行4年制的义务基础教育,儿童6岁入学,接受4年统一的初等义务教育。"

  "课程内容,以汉语、算术、思想教育为核心,辅以自然常识、音乐和体育,注重基础读写能力与公民素养培养。"

  "中学会进行分流,小学毕业后(约10岁),学生会分流到三类中学。"

  "第一类是职业中学,学制为5年,侧重职业教育,培养工人和技术员工,直接就业或者进入双元制学徒体系。"

  "双元制学徒体系是学生与培训企业签订合同如护理、机械制造等,每周2-3天在理工类的专科学校学习理论,其余时间在企业实操,培训周期通常为2到3.5年 。企业承担约70%的培训成本,并提供学徒津贴 。"

  "第二类实科中学,学制6年,兼顾学术与实用技能,毕业生可担任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或者升入专大学或者转入文理中学。"

  "第三类是文理中学,学制9年,注重文学、语言、数学和自然科学。学术导向,毕业生通过考试后直接升入大学。"

  安南委员会会在全面的普及义务教育的时候,将各地的教育管理权收归委员会的教育部管辖,改变以往和各地分权的情况。

  "目前安南的教育都是公立的,至于社会的捐赠都将会交给教育部成立的助学基金!未来大学会开放一部分给民营。"

  "大家请的看第二页,我们实行中学考试加抽签的模式来分配生源,中考将由教育部举行,全国进行统一考试。"

  "按照成绩把学生分成对应三类中学的生源,再进行抽签,决定学生具体去哪一个学校,着重削弱重点中学特权,尽可能减少教育不平等 。"

  "同时将会增加职业学校的经费,培养更多目前需要的技术人员。"

  为了配合安南实行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安南将会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增加建设职业学校和专科学校来培养当前工业化阶段需要的技术工人 。建设高等大学,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同时为未来制造业升级做准备。

  "在思想教育方面,五四精神,新文化和汉文化。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作为思想教育的核心,加强学生对汉文化的认同感,汉文化是以唐宋时期为准。"

  "要彻底清算殖民地的影响!确立主体性的民族认同,让所有民族的学生们坚定自己属于汉民族的思想。"行政部的部长夏威补充道,他对于汉文化同化政策非常坚定。

  "记录下来,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李崇文让秘书把夏威的建议写下来。

  "我希望在公文和教科书,全面废除除了汉字以外的任何文字,同时学校的教育必须是汉语教育。还有中学的英语教育也要准备好。"

  "历史科的教材内容必须明确把安南作为汉民族的世代居住的地方,相关历史只能是汉民族的历史。"陈德明也提出建议,让一个民族忘记他们的历史,他们的文字,他们的语言,就代表这个民族彻底消亡了。

  "长官,我们要不要简化汉字?"

  李志远想到新文化运动就提出过简化汉字。

  "嗯——!"

  "是要简化!"

  "后面会和专业人士商讨汉字的问题。"李崇文也想起要简化汉字,还要有汉语拼音,现代化汉语才能更好的适应工业化。

  "我们的官方语言用哪种?"

  "我们的学生需要同一种语言才能更好的沟通交流。"李文成也发现安南的语言还没有统一,都是各种各样的需要。

  "用明清时期的西南官话为主,后面李老你们教育部商讨一下,看看有哪些细节是要调整的,尽量符合安南移民的习惯!"关于安南的普通话,李崇文决定实行明清时期的南京官话,再稍做修改。

  选择南京官话的原因是安南的移民来自各个地方,有八桂,岭南,滇云,闽州,甚至连淞沪地区都有,更不用说东南亚了。

  还有远东的国家学习的汉语也是南京官话,如樱花国,太极国,安南本土使用的汉语都是南京官话。民国初年,西方国家学习的汉语也是以南京官话为主的。

  "还有问题吗?"

  李崇文看大家都没有问题后说

  "李老,您继续。"

  "关于职业中学方面,我们会进行产学协同,相关工厂企业参与课程设计,设立实习工厂或者企业,培养当前阶段需要的人才。"

  "在高等教育方面,向理工科倾斜教育资源。向鹰酱派遣的留学生也会以理工科为主。"

  "关于偏远地区的教育该怎么保障?"陈德明问道,花了这么多钱就要有成果,要是偏远地区的孩子没学上,陈德明是不能接受的。

  "教育部会优先拨款建设农村学校,提供免费教材和教师住房 ,同时推行教科书免费政策。"

  "教师怎么解决,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偏远地区的?"陈德明好奇教师的问题,现在很多人都向往城市,更不要说老师了。

  "我们会执行教师轮换的政策,教师作为国家公务员,他们需要服从轮岗义务 。我们会优先保障和提高偏远地区教师工资,同时要求新教师首聘需在偏远学校任职 。"

  "教师每4年需轮岗一次,学校的校长则是5年轮换 。"

  李文成喝了水后继续说道。

  "这样我们减少城乡师资的差距,防止教师单向流向城市 。同时消除职业倦怠,通过环境更换激发教师活力 。促进教育公平,弱化名校效应 。"

  "大家有什么意见吗?"

  李文成看向众人,大家都表示没意见,觉很全面了。

  "加上这几条。"

  "配偶已在偏远地区任教,需要赡养不能自理的老人或抚养幼儿,以及身体有问题的可以申请不轮岗。"

  "参与轮岗的教师可以获得住房和交通补贴,升职加薪的也优先获得。"李崇文想了想说道。

  "还有扫盲计划。"

  "大家看看。"李崇文让秘书把文件发给大家。

  "大学设立成人教育科,编写《汉字入门》的教材,建立汉字学习社,重点覆盖农村地区。"

  "同时配合工业化需求,将工人的扫盲和工人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在农村推行扫盲与农业技术培训同步 。"

  (pS:相关的政策参考半岛南方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贫穷落后的国度都能成功实现,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出现重大问题,这就是现实,不要把中原的情况带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最新章节,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