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轻摇羽扇,稍作思考,缓缓言道:“放弃此城。”

  “什么?”

  刘备以为自己听错。

  弃城?

  可他眼下仅有新野一地,若舍弃,日后何以为家?

  心中失落。

  难道军师已无能为力?

  刘备正疑惑,张飞在下方已按捺不住:“诸葛孔明,上次你提议火烧博望坡,结果曹军无损,我方反受重创。”

  “如今又要弃城,没了根据,我们如何立足,与曹操对抗?”

  张飞性情暴躁,嗓门洪亮,厅堂众人皆闻。

  众人皆以异样眼光看向诸葛亮。

  他们皆知,主公三请卧龙出山,然而初计即被识破,反受其制。

  军中私下议论,称卧龙非龙,实为病龙。

  威信荡然无存。

  见厅堂喧哗,刘备怒拍桌案,厉声道:“孔明之计,乃我所准,若有差错,责任在我。”

  “此事休要再提。”

  “翼德,不得胡言。”

  训斥张飞后,刘备转向诸葛亮,急切询问:“孔明,为何要弃城?”

  “主公,此地城池狭窄,难以抵挡夏侯惇十万大军。”

  “若死守新野,无异于困于孤城,不如另寻出路。”

  “主公与刘琦公子交情深厚,不妨暂避江陵,还可助其掌管江夏。”

  “掌控江夏,便是我们逐鹿中原之基。”

  诸葛亮语气果决。

  刘备点头:“江夏确为一处避难所,但现任太守黄祖怎会轻易将地盘交给刘琦?”

  刘表去世后,刘氏对荆州的掌控已大幅减弱。黄祖出身安陆黄家,恐怕根本不会重视刘琦。

  诸葛亮微笑回应:“主公所言极是。我建议派一员猛将前往江夏辅助刘琦。”

  “只要除去黄祖,再以刘琦之名,江夏将领谁敢不从?”

  刘备闻言大喜:“好主意!那就派二弟前去。”

  “关某武艺高强,定能成功。”

  关羽听到赞扬,尽管心中对诸葛亮有不满,仍高傲地抬头。

  诸葛亮望了他一眼,继续道:“不过主公,我们需尽快前往江陵与刘琦会合。”

  “这……军师,能否宽限三日?”刘备犹豫后道。

  “主公有何顾虑?”诸葛亮不解。

  “此城有十余万百姓,我怎忍心看他们落入曹军之手?所以想带他们一同撤至江陵。”

  刘备言罢,诸葛亮愣住,羽扇停止摆动。

  若有可能,他真希望即刻离去。

  夏侯惇大军即将抵达新野,此时还要顾念百姓?

  即便曹操残暴,也不会加害新野所有百姓吧?

  曹操在徐州虽有屠城之举,但那是针对士族,平民伤亡并不多。

  且自徐州事后,曹操受世人谴责多年,怎敢再犯?

  再者,曹操今时不同往日,正塑造仁义形象,优待百姓,怎会自毁前程?

  主公,此举不可。

  携民同行,行进缓慢,至江陵需月余。

  若遇夏侯惇追击,岂非送死?

  孔明竭力劝阻。

  “我心意已决,纵死亦要保护百姓,军师不必再劝。”

  刘备态度强硬,孔明无奈长叹,勉强应允。

  “既然如此,主公携民撤离,亮有一计,或许可行。”

  众人闻之,心头一震,不由自主地后退。

  “军师,有何良策?”

  连刘皇叔也面露迟疑,轻声探问。

  “火烧新野。”

  话音方落,刘皇叔愕然。

  再度火攻?军师,莫非您仅擅此道?博望坡之事,其结果如何,无需多言。

  “咳咳……”

  面对刘皇叔质疑的眼神,孔明轻咳掩饰。

  “主公,上次实为意外。此番火烧新野,能歼敌最佳,若不成,亦可阻敌追击,为我军撤离赢得时间。”

  孔明未提此计能否制敌夏侯惇大军。

  博望坡之败后,他深知夏侯惇帐下智士不弱,只能图拖延,非胜敌之策。

  “嗯,军师言之有理。”

  刘皇叔沉吟片刻。

  我不可得,你也休想染指。

  烈焰熊熊,新野化为乌有。

  百姓已随军撤走,无需顾虑声名。

  “既如此,即刻筹备。”

  “好。”

  随即,刘皇叔点头,关将军领两千铁骑,星夜兼程赴江夏,助刘琦攻城。

  成功后,即遣船只接应众人及十万民众。

  一时之间,新野城内繁忙异常。

  居民虽不情愿,却也不得不离。

  城中遗粮、布匹、财宝,刘备皆派人收集,由辎重营带走。

  数日之间,新野民众尽迁,十几万人随刘备前锋而去。

  而诸葛亮与刘备等人仍留城中,暗中布置火油、焦炭等易燃物,静待夏侯惇大军入城,一举焚之。

  刘备甚至已备说辞:此乃曹军泄愤,烧毁新野。

  彼时攻城者为夏侯惇部,曹操无从辩解。

  “主公,是否于新野四门设伏?曹军中计,则伏兵封门,狙杀敌军;若不上当,则点火油焚城,趁其救火时突袭。”

  撤离前夕,诸葛亮于刘备耳畔低语。

  “这……再设伏,若被曹军察觉,岂非枉送性命?”

  上次博望坡之火让刘备心存恐惧。

  那次袭击损失重大,两千伏兵几乎折半,幸存者多带伤。

  诸葛亮安抚道:“主公无忧,夏侯惇虽智囊众多,却料不到我们撤走百姓后仍设伏。即便被发现,曹军忙于救火,我们亦能安然撤离。”

  刘备望向赵云:“子龙,你领两千精兵执行此任务。”

  “遵命!”赵云领命而去。

  部署迅速完成。

  赵云率两千人留守,准备伏击曹军,其余人随刘备加速前往前锋部队,带领百姓撤离。

  两日后,夏侯惇大军抵新野城外,只见城门紧锁,城墙空荡,心生疑惑。

  “文长先生,你看,新野城寂静无声,实在古怪。”夏侯惇马前驻足,侧耳细听,却连人声都未闻。

  对于这座拥有十万人口的大城而言,此景不可思议。

  除非城中无人。

  空城!夏侯惇急忙查阅锦囊,双目圆睁,惊呼:“丞相竟预知此景。”

  勿入空城。

  这不正是现状?

  陈群内心更为震惊,深知锦囊非丞相所作,必有高人。

  谁能预知半月后事?若非亲见,谁敢置信?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最新章节,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