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似可行,然江东若欲焚战船,必于舱内满灌烈火油等易燃之物。

  稍懂化学者皆知,水油不相融。

  以水灭火油,无异于赴死。

  非但不能灭火,反助火势更旺。

  苏晨亦知,此不怪曹操,盖因曹操未习此理。

  其实曹操若询厨师,便可明其理。

  苏晨苦思无解,不知如何向曹操释疑。

  此等后世常识,在此或被视为奇迹。

  既难说清,苏晨遂带曹操至厨房,做简单演示。

  见热油锅中火焰遇水猛 **,曹操愕然。

  “此……军师,何故如此?”曹操惑问。

  “吾亦不知,偶做饭时发现。”苏晨答。

  他自不能言实,恐曹操生疑。

  “幸得军师指点,否则贸然用水,岂不自取灭亡?”曹操叹道。

  谁能料,水不能灭火?

  “看来只能舍部分战船,幸主力在后,尚可保大部。”曹操无奈。

  战事总有损耗,诱江东之计,此代价值得。

  苏晨微摇首:“未必如此,丞相且看。”

  言罢,拾干裂泥块,揉搓成砂砾,撒入油锅。

  瞬息间,火焰熄。

  “丞相灭火,可依此法,或取江河淤泥涂船身。”苏晨言。

  曹操瞪目,望此景,惊叹不已。

  “军师此计妙,必能破江东火船。”

  “得军师,乃天意。”曹操又言其常语。

  “丞相谬赞,侥幸罢了。”苏晨忙谦。

  “哈哈,军师过谦。”

  “今日相谈,释我心中疑团,来,共酌一杯。”

  曹操大喜,携苏晨归席。

  两人浅酌之时,许褚急返,面色阴晴不定,甚是古怪。

  曹操洞悉许褚性情,搁杯直视:“仲康,可是有变故?”

  许褚先是点头,随即又慌忙摇头。

  苏晨亦感困惑。

  “到底有无事?”苏晨追问。

  许褚叹息,望向苏晨,满面忧虑:“军师,我方才饮酒时,偶遇曹仁与夏侯渊两位将军。”

  “他们似乎已察觉此地,但尚未闯入。”

  闻许褚言,苏晨举杯之手悬于半空。

  难道即将暴露?

  奇怪的是,他内心异常平静。

  回想以往,能隐秘至今,全凭曹操力撑,否则早已曝露无遗。

  饮尽杯中酒,苏晨长叹。

  曹操见状,急道:“我愿前去告诫子孝与妙才,严禁他们提及军师半句。”

  “不必。”

  苏晨摇头起身,向曹操行礼,“丞相对甯宇的关照,甯宇铭记五内。”

  “明主识贤,贤才亦求明主。”

  “甯宇早有辅佐丞相之意,只是迟迟未决。”

  “如今若丞相不弃,甯宇定当倾尽全力,助丞相一力。”

  曹操愕然。

  良久,他激动地紧握苏晨之手,颤声道:“军师,你终于答应出山相助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军师可知,我们期盼这一日已久。”

  “走,即刻随我至辎重营,我要宣告全军。”

  曹操欲拉苏晨离去,却被苏晨抬手制止。

  “军师?”曹操疑惑地望着苏晨,生怕对方反悔。

  “丞相且慢,听我说完。”

  苏晨笑而释手,缓缓道,“丞相知晓,我与诸葛亮、庞统同为水镜先生之徒,彼此间难免有所竞争。”

  “故我昔日立誓:不胜卧龙凤雏,绝不现身。”

  “望丞相宽限时日,战后必当竭诚效力。”

  苏晨于赤壁战后出山,自有其理。

  一来,主线任务完成,奖赏丰厚;

  二来,麾下暗卫已壮大,自保有余;

  再者,于曹操麾下屡建奇功,深得信赖,安全无忧。

  “非胜卧龙凤雏,不现真身!”

  曹操复述此言,凝视苏晨道:“军师志存高远,吾必全力相助。”

  “干杯!”

  杯盏碰撞,两人相视而笑。

  曹操心中重负终释,久候得报,未负时光。

  “报!”

  酒宴间,突有传令兵闯入,被虎卫押至。

  “禀丞相,许昌急件!”

  曹操失色。

  许昌乃其根本,不容有失!

  急取急件,览毕,眉头紧锁。

  “主公,何事惊慌?”

  许褚急问,少见曹操如此慌乱。

  苏晨神色微变,道:“可是马腾起兵?”

  能对许昌构成威胁,令曹操失色者,唯马腾耳。

  “军师早已洞悉此局。”

  曹操递过文书,苦笑摇头,“吾本料马腾短期无动,却未料其决心。”

  苏晨略阅文书,乃荀彧手书。

  言马腾起兵八万,近长安,已破散关,屯兵陈仓、槐里,未再进。

  显然,马腾在观局。

  若曹操败,则马腾可集全力,取长安,逼洛阳,控雍州、司州;

  若曹操胜,则马腾可退守天水与安定。

  攻守兼备之际,马腾按兵未动,反添曹操心头之忧。

  曹操陷入两难,束手无策。

  苏晨宽慰道:“丞相勿虑,马腾非愚钝之辈,其静观其变,实为权衡局势。只要丞相在与孙刘联军之战中不败,马腾自不敢轻举妄动。毕竟,西凉非马腾一人所能独揽。”

  “且西凉尚有韩遂,亦持重兵。有利则韩遂或许不阻马腾之行,无利则他必首当其冲反对。”

  曹操赞曰:“妙计!”

  “当前要务,乃备战将至之大战。”

  言罢,曹操即令回复文若,并通告全军依军师之策行事。

  “军师安心,吾先退。”

  曹操携许褚匆匆离去。

  随后,曹军密令心腹搜集河泥与江淤,暗藏于陶罐,以防东吴察觉。

  ……

  曹操筹谋防火之时,江东却愁云满布。

  柴桑。

  孙权大军回撤已逾一日,鲁肃被擒之事,早已沸沸扬扬。

  江东上下,文臣武将,无人不知。

  鲁肃竟陷敌手,出乎众人意料。

  更令人惊愕者,此乃诸葛亮之计。

  本就对刘备集团心存疑虑的江东文武,此刻对刘备军更是恨之入骨。

  尤其是诸葛亮,昔日舌战群儒得罪江东文臣无数,今文臣们借此机会,无论是否当面遇见,皆对空谩骂,以泄私愤。

  虽文人骂声不似武将粗鄙,但其笔墨之力,更为绵长。

  仅仅一日,江东涌现数十篇嘲讽诸葛亮的佳作,篇篇文采飞扬,广受赞誉。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最新章节,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