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父 第一百二十四章 以色列模式

小说:法兰西之父 作者:青山铁杉 更新时间:2025-08-28 18:01:21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标准化城镇建设当然有缺点,苏联时期流行过一个笑话,如果趁着一个人睡着把他绑架到千里之外的另外一个城市,那么这个人醒来之后会走过同样的大街,回到同样的小区,用身上的钥匙打开同样的房门,住在同样的家。

  这个笑话直白的阐述了,苏联标准化城镇建设那种,标准化的建设导致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城市面貌极度相似的环境。

  但光说缺点不说优点就是以偏概全,正是因为这样的标准城镇化建设,让城市化建设大大加快,这也是目前法国在北非的海外省所需要的。

  法国不可能一辈子控制德国战俘这种低廉劳动力,随着德国重要性的体现,美国迟早会放开德国身上的限制,法国只有三四年的时间可以用这种几乎免费的劳动力,因此在三四年时间当中,阿尔及利亚的城镇化建设必须初步完成。

  科曼只是和德拉贡上将初步谈谈,至于阿尔及利亚的标准城镇化建设,他还要考虑到法国和苏联的不同国情,和记忆中的人口规模作为对照,因此考察法国本国城镇和初步现代化的兼容,缺一不可。

  现在只需要德拉贡上将有这个概念就行了,至于标准化城镇建设的标准是什么,科曼还要经过一番考察结合脑海中的回忆。

  结束了阿尔及利亚标准城镇化建设的讨论,科曼下楼就看到他弟弟围着艾娃加德纳转,小男孩看到漂亮女人不自觉的想要靠近很正常,但凡是科莫再大两岁,科曼就给这位弟弟表演一把什么叫长兄如父,父爱如山,提个干。

  回到房间抱着艾娃加德纳一觉醒来,科曼先把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送到卡地亚公司,然后直奔国土部拿到了法国城建建设的一些蓝图。

  科曼挑选了其中几个规划图就离开,把记忆中的标准加入其中,阿尔及利亚移民定居点的建设,肯定是从一张白纸开始,加入设定标准并不难。

  加入微区概念,一个微区是一个占地数十公顷的居住区域,通常由城市主干道划分边界。

  一般定居城镇的规模被控制在两万人左右,微区内部禁止或减少穿越性交通,形成一个相对安静的内部环境。标配包括:幼儿园、小学、日常便利店、社区俱乐部、绿地和公众土地。

  在住房间距当中要有严格规定,以确保每户都能获得规定的日照时间,这使得楼间距通常非常宽阔。

  哪怕就是建立楼房最好也超过三层,这样微区概念确保了基本生活需求的步行可达性,减少了对汽车的依赖。

  这对于当前这个还元称不上是富裕的北非海外省,尽可能的扬长避短,优化非机动车出行的环境,是微区概念的好处。

  良好的居住环境有助于伟大社会的诞生,只有伟大的社会才会诞生强大的军队,尤其是陆军。

  在刚刚结束的世界大战当中,已经有不少医学界的专家,注意到了这方面的问题。

  医学家认为,在战争中,所有的人都会在勇敢与胆怯之间摇摆。当出现轻微的恐战迹象时,短暂的休息就可以使人得到恢复。但如果神经紧张超过了限度,任何人都会垮掉。

  当然,这个问题很复杂,一般说来,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和教育良好的人要比智力低下、心理失衡的人具有更强的控制恐惧的能力。

  说到具有凝聚力的社会这件事,科曼反正不觉得美国是这样的社会,至少越南战争之后的美国肯定不是。

  在科曼忙活着为海外省定居点建设的同时,德拉贡上将则前往了坦克厂,并不远就在巴黎近郊,陆军总参谋长关心一下陆军的主战装备在正常不过了。

  法国现在正处在吸收德国技术的阶段,军方知道这并不容易,但仍然希望更快一些。

  “他们说要轻,要快,要能挡住东边的钢铁洪流,”总工程师莫里斯的声音嘶哑,烟灰从指间抖落,“但预算只够造半辆谢尔曼。”

  德拉贡上将的目光停留在模型上:倾斜的前装甲像是中世纪的盾牌,低矮的炮塔几乎贴着底盘。这是重型坦克方案的修改图。

  “德国人的八八炮教会我们一件事,”德拉贡上将轻叩大口径火炮的剖面图,“尊严存在于射程之内。”

  车间另一端,焊接火花如垂死星辰般溅落。工长雅克盯着逐渐成形的首辆样车,突然啐了一口:“这焊缝连巴黎的雨都防不住!”

  他曾为德国人修理黑豹坦克,如今却为法兰西的尊严铸造新刃。耻辱与骄傲在同一道焊缝间燃烧。

  作为国防委员会的代表来访,德拉贡上将皮鞋踏过积水的地面,“阿尔及利亚的风沙比苏联的坦克更致命,重型坦克的方案并非是迫切的,而且突击坦克的概念已经落伍了。”

  德拉贡上将敲击着履带,“我们要的是能机动作战的堡垒。”

  试驾员沉默地启动发动机。柴油机的咆哮撕裂寂静,在机械的怒吼中,他轻声对助手说:“看见了吗?这是战后第一声不属于哀嚎的轰鸣。”

  当样车碾过测试场的第一道壕沟时,炮塔因液压稳定器故障而卡死。然而在场所有人都站立着——倾斜装甲在斜阳下泛着冷光,炮管指向前方森林,仿佛已然刺破铁幕的阴影。

  法国目前对战后的坦克要求有两个,分别是重型坦克方案和轻型坦克方案,其中重型坦克方案是希望能够匹配苏联斯大林系列坦克。

  回家之后的科曼,得知自己的上将父亲今天去坦克厂视察,欲言又止道,“之前的突击坦克、巡洋坦克那种划分显然已经落后时代。坦克这种装备现在也没有必要进行轻型和重型的区别,完全可以归为主战坦克一类。”

  主战坦克由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发展演变而成,兼有重型坦克的火力、防护性和中型坦克的机动性,作为现代陆军的基本装备和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科曼非常不想法国继续在路线摸索上面浪费时间。

  他记得法国战后的坦克发展并不顺利,重型坦克虽然是对标苏联的斯大林系列坦克,但是却因为苏联T-54/55等中型坦克的普及,重型坦克的价值受到质疑,最终项目失败。

  至于轻型坦克项目倒是成功了,不过那款全重十三吨的轻型坦克,似乎最为出名的就是其惊人的吨位,能对付第三世界国家,但根本对付不了最大的假想敌苏联,就算是成功了,最大的作用是浪费了法国的研究时间。

  “把德国的豹式坦克改一下,都比这两个方案有发展,至少不会浪费资源。”科曼对着德拉贡上将说道,“不然我们真的很长时间就要用美式坦克作为法国的主战装备了,想想就感觉难为情。”

  “你还是好好研究一下定居点的建设。”德拉贡上将并不认为科曼对这种事也有发言权,直接道,“至于坦克的未来发展,还是交给专业的人。”

  “好。”科曼觉得自己确实是有些跨界了,坦克发展的路线问题,最终还是要实践出真知不是么?于是把话题扯到之前的定居点问题上,“除了标准化城建之外,在设立定居点上面,肯定是符合法国的利益。定居点及相关基础设施将阿尔及利亚阿拉伯人的分割成碎片化的飞地,破坏其连贯性。”

  这就是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蚕食战术,科曼从不拘泥于意识形态问题,觉得有效果就会拿出来用。

  像是阿尔及利亚那种环境,其实以色列的策略还真的管用,毕竟都在同一个经纬度的沙漠干旱地区,战术上都差不多。

  辅助德国的最终解决方案的设施,也就是集中营,控制住阿尔及利亚境内的水源,把阿拉伯人的定居带切割为碎片化,根除反抗土壤。

  “当然标准化城建一定要一视同仁,在完成移民定居点之后,马上就要把阿拉伯人也迁移到新的城镇当中,摒弃之前的居无定所的生活方式。”科曼在德拉贡上将面前侃侃而谈道,“把对抗的环境拉入我们熟悉的区域,阿拉伯人就不再是我们的对手。法国一定要舍得投入在建设上面。”

  如果是漫长的游击战,法国很多人迟早会厌烦,但如果是攻坚战的话,就能够体现出来老牌帝国主义的船坚炮利。

  阿拉伯人绝对不能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必须有很大一批阿拉伯人也穿鞋,这样的战斗就容易多了。

  闲聊了一会儿,科曼转头就找到艾娃加德纳请求道,“亲爱的,能不能帮助我注册一家公司,你做法人?我们家除了两个小孩之外,就剩下两个军人,不能直接运营公司。”

  “你父亲不是还有一个夫人?”艾娃加德纳脸色一红小声道,“怎么想起来我了,我又不是法国人。”

  “我这也不是为了帮助你进入更加广阔的舞台么。”科曼满脸为了你好的脸色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法兰西之父,法兰西之父最新章节,法兰西之父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